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赣文化—文化博览—破解庐陵城起源之谜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6
转发:0
评论:0
赣文化—文化博览—破解庐陵城起源之谜,   2006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白口城,位于泰和县城西南3公里处,是一座

    2006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白口城,位于泰和县城西南3公里处,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汉代城址,虽经千年风雨侵蚀,但土城墙依然雄伟壮观,古城轮廓清楚,内外城分明,护城河明晰,面积达23万平方米,是江西省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址。近年来,通过文物专家对其发掘和研究,不仅探明了它何年所筑,而且确认了它即汉庐陵县的县治及庐陵郡、西昌县建置前期的郡、县治,从而破解了困扰人们千百年来古称庐陵的吉安源头之谜。

    养在深闺人未知的国宝

    泰和县博物馆馆长肖用桁介绍,因“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得名的泰和,历属吴越,西汉为古庐陵县地,为著名的“西汉十八县”之一。东汉为西昌县,为庐陵郡治,历来就是江西一方政治文化中心,尤其是汉晋以来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代表赣文化风貌的最基本文化因子。

    泰和地处水陆要冲,其“咽喉荆广、唇齿淮浙”由来已久。昔秦皇汉武的两次征伐岭南(南越),数十万浩浩大军均由此经过。公元550年,南朝陈霸先从始兴发兵护主,正是经过泰和,并在白口城屯兵激战,之后挥师北上建立了不朽的帝业。

    虽然《泰和县志》和《吉安府志》对白口城均有记载,但是这座千年古城一直养在深闺人未知,并没有深究其真正蕴孕的历史价值。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却使白口城重放异彩,令世人瞩目。2001年8月,修建赣粤高速公路吉安段时,时任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现任江西省博物馆副馆长的刘诗中带队来到泰和县境内高速公路沿线进行文物勘查,当时只是看了沿线马市镇的先烈古樟和几个古墓。在返回泰和县城时,陪同勘查的肖用桁想:省里专家来一趟也不容易,何不建议他们到离县城仅3公里的白口城遗址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因白口城不在高速公路旁,非此次勘查范围,加上其仅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未引起人们关注。当车拐上往白口城的路时,有人说:“到那地方去干什么,无东西可看。”然而,当刘诗中一走上城头时,他就情不自禁地赞叹:“真是国宝,很有价值!”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肖用桁仍然很兴奋,他说,省专家的这一次“造访”,使泰和县文物工作者感到振奋。随后,他们赶往南昌,向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作了有关白口城遗址情况的详细汇报,并请求进行考古发掘。

    白口城始筑于西汉

    肖用桁馆长告诉记者,2001年9月至10月和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长青率领的考古小组在泰和县博物馆的配合下,对白口城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分别进行了试掘和正式发掘。考古勘探以东西向直线布点钻探,共布直线9条,遍布城内的最主要地区。从勘查和发掘得知,外城墙全长1941米,除北侧部分损毁外,大都保存完好。内城呈方形,城墙全长861米,面积4﹒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普遍达1﹒8至2﹒2米。

    外城现存7处豁口,西北角、南正中及北正中3处豁口均可定为城门。外城西北角城门宽35米,其底基距现赣江水面落差仅2米,赣江水上涨时,河水可直接入城内,推测为水门。南正中门宽28米,为“凸”形结构,从其上残存叠压的瓦片分析,该处原可能为一门阙。北正中城门宽15米,入门较陡,可分别进入内城和外城。

    城墙为土筑,高度因地势的南高北低而相反,从而使城墙四周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南城墙高4﹒5米,东城墙高10﹒2米,北城墙则高达20﹒5米;城墙顶宽2-3米,基宽20-28米,以北城墙基最宽。城外有护城河,南侧护城河宽16﹒5米,深1﹒5米,东西两侧护城河宽逾30米,护城河由南往北流入赣江。

    发掘中,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汉晋时期珍贵文物数百件,有大型建筑材料:长达40厘米的板瓦、筒瓦,一批保存完好的圆形瓦当,其纹瓦当酷似秦咸阳宫出土文物,颇具秦文化风格;有青铜兵器:青铜箭镞;有生产生活用具、铁器、陶纺轮、陶网坠、陶通风管,还有大量的铁渣、铜渣、铜饰件等。同时,在白口城遗址的南面和西面还发现“天子堆”、皇帝地等与城址同时代的古墓群。

    肖用桁说,专家们从城墙解剖结果表明白口城为板筑法筑城,分层棍棒夯筑,而层内出土物均为汉代板瓦残片,故其时代应在汉代,也就是说该城始筑于西汉初年,使用年代至少延续到东晋。

    确定白口城为庐陵城

    肖用桁告诉记者,吉安古称庐陵,庐陵县建于秦末汉初,治所在西昌已见于史载,但城址的具体位置一直无定论,白口城的勘探,确定了白口城为庐陵城。

    肖用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三十六郡,其中九江郡辖江西部分地区。《明一统志》云:“始皇二十四年王翦灭楚,虏负刍,明年(公元前222年)置庐陵、安平、新淦三县,属九江郡。”《泰和县志》沿革表:“秦庐陵县属九江郡,唐志、旧志未载县治,疑即西昌。汉高帝二年分淮南立豫章郡,唐志故县在今泰和县西三里。”乾隆版《吉安府志》引《太平寰宇记》:“汉高帝五年,以庐陵县属豫章郡,故庐陵县在今泰和县西三里。”以上史载不但阐明了庐陵县的设置时间,而且指出了其治所的位置。

    《晋书》地志庐陵郡条下注云:吴置,其属有西昌、高昌、石阳、巴邱、南野、东昌、遂兴、吉阳、兴平、阳丰十县。《宋书》:领县九,曰:石阳,西昌、东昌、吉阳、巴邱、兴平、阳丰、高昌、遂兴。《南齐书》同,梁、陈无地志。又《旧唐书》地志云:庐陵汉县,后改为西昌,旧志称置西昌为郡治。从《晋书》与《唐书》考历代史及省府各志所载,省、府、州、县皆先附郭之名。如《晋书》所载即以西昌为首县,后迁石阳为郡治,《宋书》所载即以石阳为首县,“后汉末以庐陵县为郡,置西昌县为庐陵郡治”。由此可以认定当时庐陵郡治在西昌。

    按《泰和县志》唐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县治由西昌故城迁至白下驿西,名白下城(即大致为今县城),而之前的西昌故城在县西三里,即东起坳街,西至街尾,南靠澄江河,北至竹筱巷。唐朝前期县治在西城,白口古城恰好在西昌城西三里,与以上史籍完全相符。

    有资料认为,庐陵县在今泰和县城西北30公里处,肖用桁称,这种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西汉初豫章郡(现江西)仅有18个县,人口不过35﹒2万人,平均一个县只有2万人。那时农业耕作刚脱离“刀耕火种”的原始粗放方式,尚处于封建社会早期,生产力不发达,人口又稀疏,不可能在面积达23万平方米的白口城西北30公里地同时还有一座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池,更何况当地文物工作者多次有针对性的调查,在县城西北方向一直未发现一丝古城遗址的踪迹。而白口城始筑于西汉初年,沿用到东晋末年前后,它与古庐陵县的创建至升庐陵郡后外迁和西昌县的初建年代基本相符。

    再者,白口城位于赣江边,处于水陆要冲,区位优势明显,昔秦皇汉武的两次征伐岭南,数十万浩浩大军均由此经过,上世纪70年代,泰和邻县遂川出土的一批秦代铜制兵器便是证明。从泰和的行政治所的历史变迁来看,庐陵县始建于白口城,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升迁为郡置西昌县时,郡县治同在白口城。光绪版《泰和县志》记载:“西昌为郡治耳。”肯定了郡、县同一治所,与此相符。综上所述,即可确定白口城为庐陵城。

    具有显著的研究价值

    肖用桁说,对白口城的勘探,其意义不仅仅确定了白口城为庐陵城,从而破解了困扰人们千百年来古称庐陵的吉安源头之谜,而且对带动江西的城址考古研究和对于地域的、历史的江西古文化研究都具有显著的价值。

    徐长青等专家曾撰文认为,20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时,仅发现柴桑、枭阝阳、南野等城址遗物较丰富。其中柴桑城仅有记载和汉晋时期墓葬依据,枭阝阳城仅剩数十米城墙且已陷入鄱阳湖包围中,南野城为秦军守南野界之地,今存城址面积约4﹒6万平方米。而白口城址面积达23万平方米,无论从规模还是保存状况,在江西省都是当之无愧的最大和最好的。因此,从研究白口城入手带动江西的城址研究具有较大的意义。白口城位于赣中腹地,为赣江中游入上游的“咽喉”所在,它在赣北、赣中、赣南文化的传承链条上具有十分显赫的地理优势,赣江中下游丰富的原始文化如吴城、新干商墓以及战国粮仓等著名的古文化遗址均位于这一文化传承带上。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白口城址对于地域的、历史的江西古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赣文化—文化博览—黄姓入赣传奇
北宋太史黄庭坚作为华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黄姓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黄帝。那么,这个姓氏是怎样进入江西的呢?又是如何在江西流传和延续到180万人之众呢?对此,本报了我省黄庭坚文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下简称黄研会)的有关专家,试图梳理出黄姓入赣的脉络。江西黄氏来自湖北据金溪县《江坊黄氏宗谱》和金溪县《溪头黄氏宗谱》记载,舜帝57年(公元前2257年),黄帝之八世孙惠连(号南陆),受封黄姓,在封地建黄国(今河南潢川),历时1609年。至公元前648年,黄国为楚所灭之后,子孙奔逃他乡,大部分向楚国腹地内迁,分别定居于湖北的黄冈、黄陂等地,逐步形成黄氏不同分支,黄歇就是跨过鸭绿江逃到新罗(今朝鲜)的黄国子孙。“黄研会”副会长、《江西黄氏通史》主编黄时璋介绍,黄姓得以重新聚集的关键人物便是黄歇。公元前298年,黄歇由新罗迁居到楚国后受封为相,人称“春申君”。随后,流离各地的黄姓族人也纷纷向楚国靠拢,聚集在江夏...
· 赣文化—文化博览—破解八大山人研究的谜团
历史上有些文化名人,其生平家世往往给后人留下一系列的谜团。如大诗人陶渊明,其生平、身世与故里,就是争论不休的话题。而明末清初大画家八大山人生平身世名号与故居,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系列的谜团,有了说不完的话题。八大山人(1626-1705)生于江西南昌,明亡后一度为僧,并“坚佛称宗师”,后又还俗。他有很高的传统文化修养,深受儒释道影响。诗文奇奥幽涩,书法遒健秀润;绘画精妙,尤擅长花鸟、山水画,生动奇特,继承宋元以来诗书画印合一的传统,将大写意的文人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峰,成为一代宗师。近十年来,江西美术出版社矢志不舍,兀兀穷年,行程数万里,奔走十五个省市各博物馆、美术馆、画院以及私人收藏家手中,拍摄八大作品;有的则委托海外华裔学人,在国外博物馆摄得不少真迹。所有作品,均经资深书画鉴定家甄别,剔除赝品与有争议之作,务必存真求全。又经过两年集中精力的整理编辑,终于在2000年出版了《八大山人全集》,一...
· 赣文化—文化博览—赣文化的时空座标
赣文化最古老的文字记载,据邵鸿先生考证,是《山海经。海内经》里“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又有黑人,虎首鸟足,两手持蛇,方日啖之。”这种神话,虽然只有曲折地反映江西的上古历史,但从1983年江西新干大洋州出土的三千多年前的立鸟双尾青铜器的考证看,当时江西已有极为发达的青铜文化,“虎”、“鸟”已作为一种图腾,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专家们认为,赣文化发源的时间上限,目前所知至少可追溯到四、五万年前。赣东北乐平、安义、新余等地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距今一万年前,江西的先民,就已经掌握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骨角器等技术,而此类技术在全国发现尚少。公元前六千年至四千年,江西的农作文化就比较发达,约三千年前,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使许多学者提出,南方文明史需要重写。这一见解,已为众多学者所接受。从大的时段看,赣文化发展与演化,可分为几个阶段:上古先秦...
· 赣文化—文化博览—如何界定“赣文化”
一个区域文化系统的确立,首先在于这个区域文化概念的合理性,也就是区域文化概念的界定。“赣文化”,作为一个江西家喻户晓的名称,它的概念应如何确定,这是赣文化热中论说最多,歧见最大,至今尚未见解一致的话题。按照考古学定名常规,凡考古发现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相同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具有共同特征的某群遗存,可称之为一种“文化”,它一般首先以发现地命名,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先秦以来,以该地域或当时立国的名称,命名一种较大区域范围的“文化”,更为人们所常用,如“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因此,“赣文化”,首先应是一种较大范围区域文化的概念。作为区域文化概念,“赣文化”的界定,至今难得统一。因为,既然是作为区域文化,那么,该文化圈内人们的语言、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应有相对的稳定与统一。然而,以今天江西的行政区划而论,这诸多界定文化概念的要素,...
· 赣文化—文化博览—赣菜味型之我见
一个菜系,代表一个地方的风味特色,一个地方风味,代表当地人们的饮食口味。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和人们饮食习惯不尽相同,各省区人们都有其特殊的口味偏爱和要求,如山东、东北多喜咸,江苏、浙江多喜甜,山西、陕西多喜酸,四川、湖南多喜辣,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这些饮食口味的偏爱是形成地方风味特色的根本原因。江西简称赣,江西菜又称赣菜。它的形成有其社会、经济、文化、物产资源各方面因素,气候环境、饮食习俗更是其主要因素。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四季气候为春多梅雨、夏炎热、秋干燥、冬潮冷。山区地带更为湿润,由于特殊的环境气候所致,江西人的饮食习惯中也是多喜香辣和偏爱咸鲜,口味注重浓郁,菜肴形成的特色颇具鲜明。赣菜菜品品种多样,赣菜调味丰富多采。它的调味和其它地方菜肴一样,也是充分利用当地调味用料,在菜肴烹制过程中,巧妙配合,使不同的调料相互扩散,相互渗透,并融为一体,产生滋味。同时,利用各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