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桐城文化—桐城人物—方以智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4
转发:0
评论:0
桐城文化—桐城人物—方以智,侯方域是复社四公子(冒辟疆,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并称中才华最突出的,他的

  侯方域是复社四公子(冒辟疆,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并称中才华最突出的,他的散文当时推为第一,但却也是唯一不能全节而终的。这自然是因为其他三公子的表现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比较才有鉴别。冒襄一生平平无奇,除了能文,能广为人知,确实是因为他大名鼎鼎的小妾董小宛。另外一位公子方以智,则是四公子中立场最坚定的一个,也是四人当中唯一参加过反清复明活动的人。

  方以智为复社领袖之一,毕生以气节、学问自许。他从小由母亲和姑姑一起抚养长大。姑姑方维仪是明大理少卿方大镇之女,姚孙棨之妻,少年寡居。方维仪颇有才气,是当时有名的女诗人。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龙眠愚者、泽园主人、浮山愚者、宓山子、鹿起山人,桐城(在今安徽)人。少时参加复社活动,成为著名的四公子之一。

  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炤任湖广巡抚时被杨嗣昌弹劾下狱,方以智怀血疏讼冤,方孔炤这才得释。一时传为佳话

  崇祯十三年(1640年)春,方以智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有人向崇祯皇帝推荐方以智,崇祯召对德政殿,方以智“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此后,方以智出入禁宫,有机会结交了汤若望,受“西学”的影响而对人体生理以及自然兴趣极大,但对仕途却不大感兴趣。

  1644年国变时,方以智在东华门被农民军俘获,农民军对他严刑拷打,“两髁骨见”(《明史稿·方以智传》),但他始终不肯投降。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方以智侥幸乘乱南逃,大难不死后,从此对人生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当方以智在北京誓死不降农民军之事传入江南时,友人皆把他比拟为文天祥。

  南明弘光政权立,方以智本想谋个一官半职,但党争很快再起,复社人士受到阮大铖。方以智更因为1644年北京城破时跟农民军“打过交道”,百口莫辩,不得已流离岭表,改名吴石公,堂堂复社名士,以在市集中卖药为生。

  不久,南明隆武帝以原官庶吉士相召,方以智不应,取名“三萍”,浪迹于珠江山水间。

  顺治三年(1646年),桂王朱由榔称帝于肇庆,由于父执瞿式耗的引荐,方以智拜礼部侍郎、东闽大学士入阁。方以智很快便发觉桂王政权朝不保夕,名不符实,内则门户纷争,奸人当道,外则与广州绍武政权同室操戈,兵戎相见。桂王更是胆小如鼠,稍稍闻风鹤即奔走靡常,这一切使方以智心灰意冷,挂冠离去。

  方以智后来一直漂泊岭南,在平乐为清军捕获。清军在方以智的左边放了一件清军的官服,右边放了一把明晃晃的刀,让方以智选择。方以智毫不犹豫,立即奔到右边,表示宁死不降。满清将领相当欣赏他的气节,于是将他释放,听其为僧。方以智更名为弘智,字无可,别号药地。康熙十年(1671年)赴吉安拜文信国墓,在半道卒。

  方以智其学博涉多通,自负要把古今中外的知识熔于一炉,发明千古不决的道理,是明清之际的一位有进步社会思想和唯物主义观点的哲学家。所著《东西均》中提出“一而二,二而一”的命题,概括事物的矛盾和矛盾运动,认为事物都是“相捄相胜而相成”,体现出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观点。方以智对中国传统自然科学和由利玛窦、徐光启传入的西方科学作了记述、考辨,把整个科学技术按其对象,区分为“质测”(自然科学)、“宰理”(社会科学)和“道几”(哲学)三大类。他还立志邀集专家编译综合百科全书,但这个宏愿未得实现。

  另一公子陈贞慧字定生,宜兴(今属江苏省)人。明末诸生,又中乡试副榜第二人。父亲陈于廷是东林党人,官左都御史。贞慧也是复社成员,文章风采,著名于时。他曾与吴应箕共议声讨阮大铖,后来受到阮大铖,曾一度入狱,被送到镇抚司百般折磨,后来虽然得脱,却已经是九死一生。入清后,陈贞慧一直隐居在家乡,埋身土室,十余年不入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桐城文化—桐城人物—方以智的《图像几表》
方以智,号浮山,明末安徽桐城方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清顾治七年(I650)出家为僧。其父方孔炤,字潜夫,号仁植,万历丙辰(1616年)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为杨嗣昌弹劾,同黄道周一道入狱(西库),二人在西库讨论易学,黄道周作《易象正》二十四图,方孔炤则酝酿《周易时论》腹稿。《周易时论》始作于祟祯三年(1630),崇祯十六年(1643)初稿成,方以智作跋。是年方孔炤又“仅因杨本,推广诸家,俟人引触会通,神而明之,命儿侄辈编录,题曰《几表》”(《图象几表》前序),方以智则集结诸家易图及说而成《图象几表》八卷。清顺治十二年,方孔炤去世,至顺冶十五年(1658)方以智又为成书作跋。《周易时论》十五卷,合前“图象几表”八卷,共二十三卷。方以智还有《物理小识》、《通雅》、《东西均》、《药地炮庄》、《易余》、《古今性说合编》等著作。《周易时论合编图象》目录下列“图象几表八卷”。所谓“仅因杨本,...
· 桐城文化—桐城人物—方维仪
方维仪(1585-1668年),名仲贤,字维仪,桐城(今属安徽)人。人物画创作在女性画家的笔下较为丰富,既有仕女画,又有宗教人物画、还有反映男性社会生活方面的作品。这其中表现救苦救难教义的佛像画最多,妇女们既已坠入尘寰中的苦境,自然向往解脱痛苦。方维仪便因命运坎坷多难,导致她毕生以虔诚之心绘制带有救苦救难教义的观音、罗汉像,以求精神上的寄托。《观音图》轴,明,方维仪作,纸本,墨笔,纵56.5cm,横26.6cm。款题“皖桐姚门方氏维仪薰沐写,时年七十有一。”钤“清芬阁”、“伯子曰仲氏兮字余曰维仪”等印。观音面部以细匀的淡墨线条勾勒,而用浓墨表现眼、口、衣纹等。作者以富有表现力的简略的白描线条与简明的构图使该画于严整的法度中显露出超凡脱俗之美,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及审美感受。
· 桐城文化—桐城人物—桐城“异士”陈澹然
1928年春末,一位老人踏着厚厚的绿荫走进了国立安徽大学的校园,他的到来让学子们长长地兴奋了一阵子,这不仅因为他一身的学问,还因为他所经历的那无数的传奇。他就是陈澹然,一位在仕与隐之间漂泊了大半辈子而最终又回归到学问上来的杰出诗人和经史学家。这次,他是应国立安徽大学校长杨亮功教授之请,来此主讲“中国通史”。在清末民初的学术界,陈澹然素有“异士”之称。他早年曾师从著名学者桐城方宗诚先生,按理应该恪守桐城派的文理教义,但他却自破桐城家法:做学问竭力主张调和汉宋,写文章则喜欢用一些性灵言语。他还曾公开讥讽桐城文章为“寡妇之文”,对稍早于他的桐城派最后一位大师吴汝伦他也有自己的学道:“吴挚甫(汝伦)依曾涤笙(国藩)成名,造诣如何,我不敢妄议,他自命为桐城正宗,我疑其未必然也”。吴汝伦的文章学术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他与薛福成、黎庶昌、张裕钊并立于曾国藩门下,被誉为“曾门四弟子”,而作为四弟子中唯一的...
· 桐城文化—桐城人物—方东美先生年表
方东美(1899—1977),学者,安徽桐城人,从事教育工作五十多年,精研哲学,声誉极高,被称为“一代大哲”。死后,他的学生成立了“方东美先生全集编纂委员会”,将其生前著述四百余万字,编辑出版。其著作主要有:《生生之德》、《人生哲学》、《科学哲学与人生》、《中国人的人生观》、《中国人生哲学概要》、《先秦儒家道家哲学》、《中国大乘佛学》、《华严宗哲学》、《宋明清哲学》、《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上下)、《方东美先生讲演集》、《书札论学集》、《坚白精舍诗集》等。方东美先生学术年表1899年2月9日方东美先生生于安徽桐城县。先生名珣,字东美,系桐城派散文创始人方苞十六世孙。1902年3岁始读《诗经》,在“儒家的家庭气氛中长大”。1913年14岁入侗城中学。与后来在美学、文学批评方面卓然成家的朱光潜先生同学。1917年18岁考入金陵大学预科第一部。1918年19岁升入文科哲学系。在校期间曾任学生...
· 桐城文化—桐城人物—汪志伊
汪志伊,字稼门,安徽桐城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充四库馆校对,议叙,授山西灵石知县。除徵粮扰累,刻木为皁隶书里分粮数,以次传递,民遵输纳。调榆次,迁霍州直隶州知州。代州民孟木成杀人,已定谳情实,其弟代呼冤,巡抚勒保檄志伊往按,平反之。承审者护前失,不决,命大臣临鞫,重违众议,志伊坚执与争,孟木成竟得免死。志伊以此负强项名。擢江苏镇江知府,调苏州,连擢苏松粮道、按察使。五十八年,迁甘肃布政使,调浙江。江、浙漕重积弊,由官吏规费多。志伊历任,皆先除规费之在官者,然后以次裁革,严设科条。嘉庆元年,以杭州、乍浦驻防营养赡钱三月未放,被劾,议降二级调用,诏以志伊平日操守尚好,加恩授江西按察使。二年,迁福建布政使,未数月,就擢巡抚。时海盗方张,仁宗於闽事特加意。志伊屡疏陈水师人材难得,请宽疏防处分,变通选补章程,副参以上,兼用本省之人;以下,两省通融拨用。又州县徵粮处分过严,升调要缺难得合例,请人地相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