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桐城文化—桐城人物—死士王胜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6
转发:0
评论:0
桐城文化—桐城人物—死士王胜,桐城以文名世。说起桐城,人们想到的多是文人雅士、硕学通儒,或者因“学而优则仕

桐城以文名世。说起桐城,人们想到的多是文人雅士、硕学通儒,或者因“学而优则仕”而立朝治国的能臣显宦。很少有人能把桐城人与侠肝义胆、慷慨赴死之类的豪杰壮举联系起来。
然而,王胜就是这样一个人。
王胜(1324—1363),字均德,元末桐城人。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矛盾极其冲突的朝代,元朝的大帝们自知以外族之身份,统治着有数千年文明史的大汉族民,他们坐在金銮殿上的屁股始终如坐针毡,他们惴惴不安的心只有靠着更加极端的强权高压来维持其始终岌岌可危的统治。而大汉族民在入侵者的淫威下,从来都没有真正屈服过。所以,这个短命的王朝只有区区八十几年历史。
为了压服和管制汉人,别说朝中及各地方重要官职皆由蒙古贵族担任,汉官受尽欺凌;别说军队里的汉军平时不能随便执持兵器,就连民间习武的弓箭刀枪也被全部收缴,甚至连汉人猎户们也不准持弓配箭。更有甚者,许多地方官员变本加厉,要求民间互相连保,日常生活用的菜刀也定时发放使用,用完上交统一保管。
然而,人,是压不服的。恰恰相反,强权高压只能激起更大的民愤。覆舟之水一直暗流涌动,到元朝末年,那暗流更是风起云涌,遍地潮头。
在我的家乡桐城,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乡民们为了推翻元朝的极权统治,于某年的中秋之夜,先用月饼传递消息,内藏“中秋夜,杀鞑子”的纸条,然后一齐动手,用那还没来得及收缴的菜刀砍了元朝官兵,举起了反抗的义旗。
这个“中秋夜,杀鞑子”的故事,流传之地不止桐城一处。然而桐城这个民间传说,我想八成与王胜有关。因为王胜就是元朝末年在桐城拉起义军,参与推翻元朝统治之人。
史载王胜“少骁勇,喜兵法,胆略过人。”被称为“大刀王胜”,想必在十八般武艺中是最擅于“刀法”的。元至正年间,明太祖朱元璋的起义军打到长江一带。王胜便领着手下千余人投奔而去。我设想在投奔前他们肯定是要在家乡先杀一通鞑子过瘾的,这杀鞑子的过程被加工演义,就成了月饼传书,“中秋夜,杀鞑子”的有声有色的故事了。
话说带了千余人马的王胜投奔朱部之后,“从战有功,太祖用为右副元帅”。
关于他的“从战有功”,史书无多少细节记载,只说在至正二十一年那场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夺取江州的战役中,王胜是有功劳的,得“赐金带一,良马一”。
不知这“右副元帅”到底是多大的官。历史之所以给王胜地位,我觉得与这“右副元帅”没多大关系,有关系的恐怕还是他的“死士”行为。
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数个回合。其时,陈友谅兵力强盛,舰船高大,他又是渔家出身,谙熟水性。所以,最初的几个回合,朱元璋都没占着上风。最后是那熟知兵法的刘基想出了“诈降”和“火攻”之策。于是,招募死士来完成这个任务。王胜慷慨应募,同时应募的一共有35人。临行前,朱元璋还免不了假惺惺地说几句:“诸位壮士,此行甚险,恐不能生还。”王胜慨然答到:“应死募,岂有生心乎?”于是35人假意投降陈友谅,然后在某个月黑风高之夜,纵火烧了陈友谅的老营。这边大军趁机发起总攻,陈友谅大败。
此一战,大挫陈友谅部,奠定了太祖的大明基业。而包括王胜在内的35名“死士”尽皆葬身火海。
太祖定都立国之后,没忘了这批侠肝义胆的忠良将士,在鄱阳湖中的康郎山上为他们立庙祭祀,并封侯赐爵,以彰其功。王胜被封太原郡侯,赠怀远大将军称号。并在他的家乡赐封他一大片土地以抚恤其家属。那片土地就在桐城孔城镇的白兔河边,名曰“养马圩”。遗址至今尚存。
“时势造英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胜的事迹很好地应证了这两句名言。文章之邦的桐城,也非都出天生“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当乱世之时,水火之际,那挎马横刀,振臂一呼的豪杰之士,也会应天而生,应时而出。
与王胜同时之人,桐城还有一位勇士,姓黄名荣六,小名六儿。他和王胜不同之处是没有投身火热的战场,而是选择留在了家乡,担当起了保家护民的责任。在那兵荒马乱的至正年间,他募乡勇,筑城堡,既反鞑虏,又抗流寇盗贼。他筑的城堡就在离桐城城区西南11公里的蒋家山一带,方圆六平方公里,轮廓至今清晰可辨。每逢祸乱,远近之人尽皆来此躲避。被保护的乡民们感恩戴德,将城堡命名为“六儿城”。
六儿就是与王胜不同,他不仅当年没有弃家投军,太祖定国之后,褒他护民有功,要给他赐爵封赏,他竟也不受。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民间立场,煞是令人敬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桐城文化—桐城人物—桐城“异士”陈澹然
1928年春末,一位老人踏着厚厚的绿荫走进了国立安徽大学的校园,他的到来让学子们长长地兴奋了一阵子,这不仅因为他一身的学问,还因为他所经历的那无数的传奇。他就是陈澹然,一位在仕与隐之间漂泊了大半辈子而最终又回归到学问上来的杰出诗人和经史学家。这次,他是应国立安徽大学校长杨亮功教授之请,来此主讲“中国通史”。在清末民初的学术界,陈澹然素有“异士”之称。他早年曾师从著名学者桐城方宗诚先生,按理应该恪守桐城派的文理教义,但他却自破桐城家法:做学问竭力主张调和汉宋,写文章则喜欢用一些性灵言语。他还曾公开讥讽桐城文章为“寡妇之文”,对稍早于他的桐城派最后一位大师吴汝伦他也有自己的学道:“吴挚甫(汝伦)依曾涤笙(国藩)成名,造诣如何,我不敢妄议,他自命为桐城正宗,我疑其未必然也”。吴汝伦的文章学术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他与薛福成、黎庶昌、张裕钊并立于曾国藩门下,被誉为“曾门四弟子”,而作为四弟子中唯一的...
· 桐城文化—桐城人物—汪志伊
汪志伊,字稼门,安徽桐城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充四库馆校对,议叙,授山西灵石知县。除徵粮扰累,刻木为皁隶书里分粮数,以次传递,民遵输纳。调榆次,迁霍州直隶州知州。代州民孟木成杀人,已定谳情实,其弟代呼冤,巡抚勒保檄志伊往按,平反之。承审者护前失,不决,命大臣临鞫,重违众议,志伊坚执与争,孟木成竟得免死。志伊以此负强项名。擢江苏镇江知府,调苏州,连擢苏松粮道、按察使。五十八年,迁甘肃布政使,调浙江。江、浙漕重积弊,由官吏规费多。志伊历任,皆先除规费之在官者,然后以次裁革,严设科条。嘉庆元年,以杭州、乍浦驻防营养赡钱三月未放,被劾,议降二级调用,诏以志伊平日操守尚好,加恩授江西按察使。二年,迁福建布政使,未数月,就擢巡抚。时海盗方张,仁宗於闽事特加意。志伊屡疏陈水师人材难得,请宽疏防处分,变通选补章程,副参以上,兼用本省之人;以下,两省通融拨用。又州县徵粮处分过严,升调要缺难得合例,请人地相需...
· 桐城文化—桐城人物—方以智
侯方域是复社四公子(冒辟疆,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并称中才华最突出的,他的散文当时推为第一,但却也是唯一不能全节而终的。这自然是因为其他三公子的表现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比较才有鉴别。冒襄一生平平无奇,除了能文,能广为人知,确实是因为他大名鼎鼎的小妾董小宛。另外一位公子方以智,则是四公子中立场最坚定的一个,也是四人当中唯一参加过反清复明活动的人。方以智为复社领袖之一,毕生以气节、学问自许。他从小由母亲和姑姑一起抚养长大。姑姑方维仪是明大理少卿方大镇之女,姚孙棨之妻,少年寡居。方维仪颇有才气,是当时有名的女诗人。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龙眠愚者、泽园主人、浮山愚者、宓山子、鹿起山人,桐城(在今安徽)人。少时参加复社活动,成为著名的四公子之一。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炤任湖广巡抚时被杨嗣昌弹劾下狱,方以智怀血疏讼冤,方孔炤这才得释。一时传为佳话崇祯十三年(1640年)春,方以智中进士,选为庶吉士。...
· 桐城文化—桐城人物—陈所巨先生
陈所巨(1947、7——2005、9)1947年7月出生于安徽桐城乡村,2005年9月因癌症病逝于桐城。生前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剧职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诗歌创作,兼写散文、小说等。一生著作颇丰,创作发表诗歌2000余首,散文小说等其他文学作品600余万字。作品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中华百年诗歌精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20世纪诗歌诗典》等各类诗歌选本,是我国新时期以来创作成就和贡献突出的诗人之一。出版诗集《乡村诗草》、《在阳光下》、《阳光·土地·人》、《玫瑰海》、《回声与岸》等五部,散文集《陈所巨旅行散文选》、《文都墨痕》,长篇小说《明宫奇冤》、《黑洞幽幽》、《父子宰相》等十余部。
· 桐城文化—桐城人物—慈云桂
慈云桂(1917-1990)电子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安徽桐城人,194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机电系。后在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计算机系主任、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电子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委等职。1956年加入共产党。1972年后率领国防科大计算机科研队伍,先后研制出26种型号各异的大、中、小型计算机,历经5年,至1983年12月,我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诞生,给慈云桂荣记二等功。为中国电子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著有《雷达原理》、《概率论信息论基础》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