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化—桐城掌故—桐城掌故之传说
婆 媳 塘
桐城有句歇后语:婆媳塘的水——清浑照人心。
城南七里的魏家嘴,有一口水塘,相传从前有户王姓人家住在塘边。王某去世后,王妻虽年逾四十,但仍姿色媚人,能说会道,善弄风骚,常与小伙子打情骂俏。媳妇为一教书先生之女,文静端庄,勤劳贤惠。她谨遵父教,天天起早摸黑,*持家务,下田劳动,但对婆婆的伤风败俗行为十分厌恨。婆婆深知媳妇对自己不满,便时常找岔子跟媳妇作对,婆媳之间的予盾日益加深。
一天,婆婆见儿子、媳妇下地劳作,家中无人,便约其侄子来家。两人正在调情时,不料媳妇中途回家烧水沏茶。婆婆和其侄子见丑事败露,决意一不做,二不休,合谋陷害媳妇,以保全自己。她从媳妇的箱柜中找出媳妇出嫁时娘家堂姐所赠的罗帕,交给侄子,赖为媳妇给的情物,尔后在儿子面前添油加醋地诉说一番。媳妇明知是这对奸夫的蓄谋陷害,却无法说得清楚。为证明自己的清白,洗刷冤屈,她头也不回地走出大门,到塘东头投水自尽。恶婆见丑事败露,也到塘西头跳水身亡。自此,塘东头的水变得清澄,塘西头的水变得浑浊。一塘之水,清浑分明,似有魔界,虽大风大浪,也不混淆。
棋 盘 石
从前,黄甲山区望曹尖一带无田可耕,无地可种。山民们只得以挑柴卖炭为生,度日艰难。一天,两个年轻后生在山腰砍柴,无意间,看见山顶有一块彩色云朵,心下好奇,便想上去看个究竟。两人遂你牵我拉,依藤攀岩,爬到山顶,只见山顶那块巨石上面对面坐着两位老汉,脸色一红一白,正聚精会神地下棋。两人没有惊动老者,便悄悄下山。回到村庄,两人将这奇遇说给人听,一长者认为:那两位老汉不是凡人,红脸是南斗星,白脸是白斗星。并要年轻人明天再去,跪求仙翁治一治这里穷乡僻壤。其中一年轻人满口应承。第二天天一亮他就动身爬山,又是一路艰辛地到达山顶,两位仙人仍在全神对奕。年轻人牢记长辈嘱咐不敢惊动两位,便悄悄跪在棋盘下方,用两只手在石头上撑着。两仙棋逢对手,一时胜负难分。年轻人早已又饥又渴,遂捡起两仙吃剩的桃核放进口中,顿觉香气扑鼻,神清气爽。过了一会,他回头一看,大吃一惊,不知什么时候,高山矮了半截,丘岗变得山青水秀,地熟田沃。
后来,望曹尖上的那块巨石,人们称之为棋盘石,至今石上仍留有两仙下棋时的坐印和年轻人的跪迹。
二 姑 洞
在桐城唐家湾有个二姑洞,其洞得名缘于一个美好的传说。
从前,距唐家湾不远的牯牛尖上的牯牛洞里,有一个想修炼成仙的牯牛精,因耐不住寂寞,想抢美女进洞没成功,便去求牛魔王,牛魔王又请来老龙王。龙王慑于牛魔王的要挟,只得答应让这里连日干旱,直至送上美女进洞方才行雨。从此,这一带多日无雨,庄稼枯死,饮水困难。山民们备上三牲香纸,天天向龙王求雨,老龙王道出缘由,可山民们谁也不愿意将自己女儿送给妖怪。
此地吴家嘴有一聪颖、善良的姑娘,因排行第二,人称吴二姑。吴二姑目睹山民们缺水断粮,决心瞒过父母,只身进洞,降伏妖怪。当她走到阎王岭头时,一白发老奶奶主动为她出谋献策。老奶奶口授妙计后,随手递给二姑一根穿了红丝线的花针。吴二姑爬至牯牛洞口,遵老奶奶嘱咐,进洞即唤了一声:“哇——”说来真怪,那畜牲乖乖站着不动。二姑又喊了一声:“撇着!”牯年精转过身去,头朝洞里站着。她又搔了两下牛肚皮,牯牛便顺从地趴下了。二姑轻轻绕到牛头前抓起牛鼻,飞快地将花针从牛鼻孔穿过,用力一拉,丝线瞬时变成一根粗牛绳,牢牢拴住了牛鼻子。二姑将牯牛牵出洞外,拴在大树上,一边用荆条猛抽,一边令它叫龙王降雨。牯牛无奈,只得哀求龙王。霎时,大雨倾降。
吴二姑因“以身许牛”感到羞耻,准备一死了之。突然那老奶奶又来到二姑面前,说自己是南海观音,要收她为徒,让她就在洞中修行。自此,人们便将牯牛尖改称二姑尖,牯牛洞改称为二姑洞。
箱 石 山
箱石山,位于桐城孔城镇,西沿孔城河,北接桐梓山。山顶有一块方形巨石,远远望去,像一只很大的箱子,故名。
相传很早以前,当地有一个名叫周满仓的大地主,收重租,放高利贷,残酷地剥削贫苦百姓,将所得的不义之财窖藏地下,以备自己与子孙后代享用。为掩人耳目,他还偷偷地挖了一条地下坑道与地窖相通,以便搜刮更多的民膏民脂,窖藏其中。一日天色忽变,大雨倾盆。瞬间,周家住宅及窖藏处地形突变,流沙走石,积土成山。周满仓及全部窖藏被深深地埋入地下,从远处飞来箱形巨石,其上。
传说虽不足信,但却寄寓了人们对地主豪绅的憎恨之情和惩治的美好愿望
母 山
桐城东部菜子湖畔,一峰突起,人称“母山”,山下有一土墩,人称“子山”。相传“子山”是一回头浪子所变,“母山”是其慈母的化身。
很早以前,菜子湖畔的狗子墩,住了一户人家,家中仅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含辛茹苦,将子抚养成人,岂知其子忤逆不孝,脾气暴烈,好逸恶劳。一次行窃,被官府羁押牢中。母亲忍辱负重,以乞讨之银赎回儿子,所幸的是她亦唤回了儿子的良知。儿子对天发誓,一定要孝敬老母,重新做人。就在母子二人归家途中,不料天降大雨,儿子背老母过河时,洪峰骤至,母亲不愿拖累儿子,便撒手滑入水中。其母遇难处,突兀起一座高山,即“母山”。儿子失母痛不欲生,终日徘徊于菜子湖畔,翘首呼唤母亲的在天之灵。终有一天,他亦化为一座土墩,依偎在母山之麓。
落 凤 窝
嬉子湖镇胜利村有个名叫落凤窝的地方,相传是张英家的祖坟地,是明朝一个有名的风水先生史仲宏相中的。史曾经受城里魏姓大财主重托,跑遍全县都没找到好地。一日来到菜子湖畔,忽见一只五彩缤纷的大鸟落到山冈丛林里。经打听,其地名叫燕窝地,史说不如就叫“落凤窝”好。谁知那魏姓财主嫌地不好而放弃。其时张铁匠(据传是张英之父)也在找地葬母,史见张铁匠为人忠厚老实,便劝其将老母葬于“落凤窝”。下葬时按史指定位置挖穴,当挖到半人深时,竟挖出一块大石板,上有“前葬出司马,后葬出翰林,只准棺上加棺,不准移棺再葬”刻文。史仲宏一看高兴地说:果不出所料,将相之地也。“落凤窝”地处菜子湖滨,白天渔船舟楫往来,如同打躬作揖,夜晚渔火闪烁,星罗棋布,犹如万盏明灯,有“日有千人唱喏,夜有万盏明灯”之胜。
钓 鱼 台
钓鱼台位于城区北门外的小山上,亦称“观野崖”,又名“跳吕台”。登临此处,可揽古城郊野风光,这大概是“观野崖”一名的由来。
钓鱼台海拔50米,南可俯瞰城区,北可远眺龙眠诸峰,台的北端系陡峭悬崖,犹如天斧神劈。崖下有一深潭,水深丈许,清流见底,游鱼可见。滔滔的龙眠河为其源,蜿蜒的桐溪塥纳其流。明清之际,邑中名士多登崖垂钓,钓鱼台始得其名。邑人方以智曾云:钓台何嶙峋,百尺钓竿千尺纶,乃可垂钓桐江滨。
钓鱼台又谓跳吕台。民间相传,清康熙年间,吕洞宾云游至桐城,与当地才子戴名世邂逅于城东紫来桥,仙道遇奇才,遂结为友。不久,吕洞宾意欲返东海,邀戴名世同行。二人同登钓鱼台,吕洞宾略施法术,将扔至崖下深潭的一片树叶,变为一方小舟。他指小舟对戴名世道:你我同乘此舟去蓬莱也!说毕,便轻撩道袍,纵身跳下悬崖,轻轻落于小舟中。面对山崖之险,戴名世驻足不前,吕洞宾见他尘心未净,只好独驾轻舟飘然而去。钓鱼台故又称为“跳吕台”。
乌 金 渡
乌金渡,位于旧时桐城东乡,距城区一百余里,是白荡湖的重要渡口。商旅往来,络绎不绝。传说六百多年前,山上下来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牵着一条大水牛要求过渡。水牛躯大体重,载牛必然要少载人,老者又不愿意多出钱,摆渡人很不愿意渡他,后经旁人劝说,才勉强让老者与水牛上了船。渡船划到湖心,水牛哗哗地拉出一大堆牛*。摆渡人十分恼火,一阵脚踢手捧,把牛*抛入湖中。不一会,渡船到了对岸,众人纷纷下船时,老者和水牛不见了。摆渡人回头看看舱内残存的牛粪,都变成了闪闪发光的乌金,但为数极少。摆渡人后悔自己肉眼凡胎,把神仙当无赖,把乌金当牛*,懊悔不已。乌金渡由此得名。
将 军 庙
白兔湖边万家圩堤上有一座将军庙,每年“三月三”,当地农民将庙中将军菩萨塑像抬到河中擦洗,谓之“将军菩萨下马”。是日,锣鼓齐鸣,人声鼎沸,从早到晚,热闹非凡,表现了当地农民对这位圩堤守护神的爱戴。传说宋代曹彬下江南行军过此,秋毫无犯,鸡犬不惊。入夜,突降暴雨,山洪陡发。万家圩堤出现漏洞,水越冲越大,眼看就要土崩堤塌,黎民生命财产危在倏忽。值此千钧一发之际,曹营一位将军纵身跳入水中,漏子被堵住了,但将军再也没有浮出水面。数日后,雨过天晴,洪水退去,百姓遍寻将军尸体不得,去在漏洞中挖出一段木头,疑为将军化身,乃立庙于堤上,将所得木头雕成将军菩萨,奉为圩堤守护神。
木 鹅 洲
木鹅洲,距桐城区一百二十里,原是桐城与贵池的边界。相传五代时期南唐与北方政权争夺领地,曾激战多时,难分胜负。后双方议定划江为界,但界桩该往哪里钉,双方发生争执。为避免南北战争再度爆发,当地一位白发银须的老木匠抱来一只大木鹅,对争执双方说:你们为了江心一块小地盘交战不休,害得我们老百姓田不能种,布不能织,鱼不能打,再也活不下去了。我看你们不要吵了,我把这木鹅放到江里,让它顺水漂流,漂到哪里就以哪里为界。双方依从,老木匠遂把木鹅放到江心洲里,木鹅漂到江心洲时,被洲边芦苇挡住了,双方就在这里下了界桩,以此为边界。乡民们为了纪念这位平息战乱、调解纷争的老木匠,就把这个江心小岛称作“木鹅洲”。
赵 州 泉
赵州泉址在城郊投子山观音亭下,泉水依石而出,淙淙有韵,甘洌清醇。泉旁勒石篆书阴刻“古泉”二字,笔力苍劲古朴。
相传,唐赵州和尚云游四方,慕名来到投子山,驻锡投子寺弘扬佛法。时适大旱,寺中众僧饮水困难,苦不堪言。一天,赵州和尚端坐蒲团之上,手捻佛珠,口念佛经。良久,他蓦地高举锡杖,用力向一堆松散的沙土刺去,锡杖如飞,直插土中。过了一会儿,他拔出锡杖,就有一股清泉汩汩上涌,咕噜有声。待沙土退尽,泉眼傍石而露。僧徒见此,无不惊羡,纷纷合掌而诵“阿弥陀佛”,叹服佛法无边,救苦救难。赵州和尚走后,寺僧为感其恩德,将此泉取名“赵州泉”,又因他飞锡得泉,故又称为“卓锡泉”。后来又立碑刻“古泉”以志之。现在,赵州泉旧址依稀可见,古碑尚存。
洞 宾 泉
很久很久以前,吕洞宾路过吕亭,正值久旱不雨,河水断流,禾苗枯死,连人畜饮水都无处可取。当地有一老妇,卧病多年,其媳至孝,每天步行五十里,至白兔湖汲水供婆母饮用。一天挑着水桶刚出门,吕洞宾即笑着对她说:“天不绝人路,此间有甘泉,孝心动天地,苦水也变甜。”说完,拔剑划地,一股甘泉从地下涌出,饮之清洌甘甜无比。时至今日,泉水仍不枯竭,即使大旱之年,深井干枯,此泉照样喷涌清洌与甜润。
境 主 庙
唐朝贞观年间,桐城久旱无雨,塘塥见底,河水断流,田地龟裂,草木皆枯,瘟疫大作。县丞张孚卿虽心急如焚,但别无良策,唯有采取古人常用的办法——祈祷上苍。相传,他每日头顶烈日,在城西郊外祈雨岭跪拜天神,一连祈祷四十九天仍不见一丝游云。于是,他又单身骑马,携带供品到龙眠山里焚香祈祷。他的虔诚终于感到了天神。一日,忽然风起云涌,但闻乌云之上天神道:“张孚卿,念你爱民心诚,求雨心切,决定赐雨,你是要上马雨?还是要下马雨?”张孚卿不解其意。天神再言:等你未及蹬鞍,骤雨倾盆,谓上马雨;待你回衙再行雨,称下马雨。张孚卿道:“万民盼雨心切,卑官为民解悬,何惜捐躯,请赐上马雨。”言毕,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犹如天河倒悬,昔日干涸的龙眠河汇入八方洪峰,咆哮奔腾。张孚卿跃马过河,人马俱被洪涛吞没。其夫人闻此噩耗,心肝俱碎,遂抱幼子跳进洪流。
雨过天晴,县民将张孚卿夫妇遗体合葬于龙眠山口,修庙奉祀,取名为境主庙,庙内供奉着孚卿神像,百姓称之为“境主老爷”;在打捞起白马尸体的地方建起白马庙。现在,龙眠山口已建起了境主庙水库,彻底解除了龙眠河流域的旱涝灾害。白马庙早圮,白马地名仍存。
孤 儿 泉
孤儿泉,位于桐城挂车山东麓。相传三国时期魏吴两军多次交战于此,当地百姓或被掠杀,或逃往异乡,挂车山一带,路无行人,村无炊烟。一日,军旅中一个好心肠的士卒,见到山泉边的草地里有一对濒临气绝的男婴和女婴。心想,行军一日,只见到两个弃婴,战争把这里老百姓害苦了。遂潜入丛林,待大军全部过境后,偷偷出来,将两个婴儿抱起,于山泉边辟地搭棚,垦荒种粮,辛勤耕作,精心抚育婴儿。两个婴儿长大成人后,相亲相爱,结为夫妻,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后人遂将军卒拾养弃婴处的山泉叫孤儿泉。
鲁肃桐城寄母
东汉临淮人鲁肃,生而失父,与母相依为命。稍长,仗义疏财,有壮节,多智谋。后经周瑜荐举,出任东吴大将。
鲁肃忠吴主,孝老母,戎马倥偬,常携母出征。建安年间,鲁肃屯兵甑山之麓(今属甑山梅湾村),练兵防务,以拒北曹南侵。其母亦居兵营。建安十九年(214)孙权破皖,拜鲁肃为大将军。不久,吴、魏交锋,战事吃紧,鲁肃奉命移营。因其母年老体衰,随军诸多不便,遂将老母寄居于甑山的一座庵堂里。战事毕,鲁肃探母,痛闻其母早已故去,遂扶柩上山,葬于山巅。后人称鲁母安息之岭为“寄母岭”,山为“寄母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