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桐城文化—桐城掌故—“桐城画派”不容忽视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9
转发:0
评论:0
桐城文化—桐城掌故—“桐城画派”不容忽视,提到素有“人杰地灵”之誉的安徽“文乡”桐城,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久负盛名的“桐城

  提到素有“人杰地灵”之誉的安徽“文乡”桐城,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久负盛名的“桐城派”文化。“秉性孤傲,文思泉涌”的大文士“戴名世、方苞、姚鼐”等等皆领“桐城派”文化之主流。

  实际上,桐城不只是“文派”著名,“桐城画派”也可谓独具特色。因“文派”之名太盛,而忽略对“画派”的开发研究,这是十分遗憾的。据查有关资料得知,明清两朝,桐城县画家就达一百多人。一县之中,能涌现如此众多之画家,这在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

  北宋时期,闻名天下的大画家李公麟(人称李龙眠,桐城龙眠山庄今坐落在龙眠乡双溪村李庄,遗迹尚可辨认),就是开“桐城画派”的杰出人物。

  《安庆府志》曾载:桐城龙眠山“擅江北名山之胜,宋李公麟归老于此。”由此可见,李氏晚年就终老于家乡桐城龙眠山。李龙眠由于精湛无比的绘画(白描)造诣,故在中国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且与“苏轼、苏辙、黄庭坚”等大学士相交笃厚,诗画畅游于天地之外。明桐城名士孙中夔有诗曰“居山庄犹在,园林看转移。山川浑日旧,花鸟自今时。月散花椒影,烟沉兰竹枝。闲来搜胜迹,登临客心悲。”可见其对李龙眠的追思之情。

  被世人尊为“父子宰相”的大学士张英、张廷玉父子,不仅官拜一品,且家族世代及第登榜者甚多,故深受清帝之恩宠。

  廷玉长子张若霭高中雍正十一年(1723年)榜眼。雍正(胤 )亲授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直南书房。廷玉十分自豪地说:“我家门有幸,世代簪缨,有望矣!”然天不延年,若霭随扈五台,马上绘图,呕血卒(年方34岁)。呜呼!英年早夭,闻者痛惜也。

  张若霭,字景采,号晴岚,室名藕香书屋。工书画,精鉴赏。凡清内府所藏之名画,悉经其品鉴赏题。由于所见名画甚多,故使自己画艺速进。其山水、花鸟作品,胎息王谷祥、周之冕之遗貌。仿王元章《疏影寒香图》可谓入王画之神韵,荣膺中国古代名画之一,此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石渠宝笈》、《国朝画征续录》、《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及《笔啸轩书画录》等书对其绘画造诣多有很高之赞誉。

  廷玉次子张若澄,字镜壑,号默耕、龙眠山樵,室名绣碧轩。与兄一样,中乾隆十年(1745年)进士,授编修,直南书房。三充乡、会试同考官,一主湖南乡试,历官内阁侍读学士;工画山水,所存代表作《秋林叠峰图》及临文征明《溪山深雪图》赏玩后,令人矜平躁释。依据《熙朝名画续录》载:镜壑擅画《秋林迭嶂》。其画深得皇家御府之赏识,多被内府珍藏。乾隆帝在欣赏其所画的一幅《梅花图》后,兴而题诗褒奖,以视器重。

  桐城张氏一门,世代为官,深受皇上之恩典,可谓“门第荣耀,世不多见”。其家族能诗善画者不乏其人,为奠定和继承“桐城画派”的健康发展,是功不可没的。

  今奉上桐城画家吴廷康《耄耋大年图》中堂画,以求共赏。


  吴廷康(1799—1873年)字赞府,号元生、云山、晋斋等;桐城人,善书画,性嗜金石考证;进士出身,道咸间在浙江某县为官十数年。祝嘉《书学史》赞其为“篆隶铁笔,直窥汉人”。尝以为“汉晋钟铭、印文、铜器、碑帖、瓦当之属,可一一取证砖文。”家藏古物甚多,皆亲手摹勒考辨。
  此幅《耄耋大年图》,纵98厘米,宽46厘米,纸本立轴。画面构图空灵,笔墨极富金石之气。作者写竹寥寥数笔,皆古意盎然。一悬空山石上,侧面站立一只黑猫。猫在落墨过程中,仿似一笔完成,墨团效果甚感遒厚滋润,生动传神,正静静地注视着远处刚刚飞来的一只蝴蝶。画面着墨无多,然意境灵动致远,顿使画面鲜活。
  画右上题有一诗,颇有意境。诗曰“富贵身常乐,平安意太和。只(祗)因惊蝶梦,乘隙捕来多”,落款“云山作”(吴廷康号),盖朱文叠篆“吴廷康印”,左下一闲印模糊不可辨。《迟鸿轩所见写书画录》、《清代画史补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等皆给予其书画很高之评价,其书画“安博”、“桐博”皆有收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桐城文化―桐城掌故―“桐城歌”
1、《火亮虫,夜夜飞》:火亮虫,夜夜飞,爹爹叫我捉乌龟。乌龟没有长毛,爹爹叫我扯毛桃;毛桃没有开花,爹爹叫我扯黄瓜;黄瓜没落地,爹爹叫我去唱戏;唱戏没搭台,爹爹叫我去爬柴;爬柴不够爹爹烧,爹爹把我头上打一个包。我跟奶奶讲(感),奶奶把我头打一个眼(俺)......2、《小麻鸡,上草堆》:小麻鸡,上草堆。爹爹驮棍子打,奶奶烧水泡麻鸡。爹爹吃(七)肉(育),奶奶啃骨,儿子喝汤,媳妇闻香。小伢小伢你莫哼,锅里还有一块小鸡肫,拿去和你(恩)小姑俩个人分。吃半边,留半边,留给奶奶床里边。老猫含(扛)到踏板上,老鼠含(扛)到屋檐边,老哇叼到树头尖。奶奶好吃(七)哭三天,眼(俺)睛哭之灯盏大,嘴巴哭之歪半边。(踏板:床前放鞋的隔板;老哇:乌鸦)3、《肚子痛》:肚子痛,找老盛;老盛不在家(ga),找老张;老张家(ga)里起着火,不找旁人就找我......4、《小女伢节韶撩撩》小女伢节韶撩撩,蚂英子夹(嘎)...
· 桐城文化—桐城掌故—“桐城歌”
1、《火亮虫,夜夜飞》:火亮虫,夜夜飞,爹爹叫我捉乌龟。乌龟没有长毛,爹爹叫我扯毛桃;毛桃没有开花,爹爹叫我扯黄瓜;黄瓜没落地,爹爹叫我去唱戏;唱戏没搭台,爹爹叫我去爬柴;爬柴不够爹爹烧,爹爹把我头上打一个包。我跟奶奶讲(感),奶奶把我头打一个眼(俺)......2、《小麻鸡,上草堆》:小麻鸡,上草堆。爹爹驮棍子打,奶奶烧水泡麻鸡。爹爹吃(七)肉(育),奶奶啃骨,儿子喝汤,媳妇闻香。小伢小伢你莫哼,锅里还有一块小鸡肫,拿去和你(恩)小姑俩个人分。吃半边,留半边,留给奶奶床里边。老猫含(扛)到踏板上,老鼠含(扛)到屋檐边,老哇叼到树头尖。奶奶好吃(七)哭三天,眼(俺)睛哭之灯盏大,嘴巴哭之歪半边。(踏板:床前放鞋的隔板;老哇:乌鸦)3、《肚子痛》:肚子痛,找老盛;老盛不在家(ga),找老张;老张家(ga)里起着火,不找旁人就找我......4、《小女伢节韶撩撩》小女伢节韶撩撩,蚂英子夹(嘎)...
· 桐城文化—桐城掌故—桐城简介
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处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东邻庐江、枞阳两县,西连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郊区。全市国土面积16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3万亩,其中水田47万亩,旱地5.3万亩,湖泊水面16.7万亩桐城地处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境内矿藏丰富,初步探明的有石墨、矾、花岗石、大理石、铜、铁等10余种,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金钱豹、穿山甲、水灵猫、水獭、江豚、白鹤、巨晰等,珍稀植物有银杏、金钱松、鹅掌楸、杜仲等,药用植物多达200余种。桐城市系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商品粮基地,国家级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市)和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市,市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设有国家星火密集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桐城日益成为海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热土。桐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发祥地,著名黄梅戏表表演...
· 桐城文化—桐城掌故—桐城掌故之传说
婆媳塘桐城有句歇后语:婆媳塘的水——清浑照人心。城南七里的魏家嘴,有一口水塘,相传从前有户王姓人家住在塘边。王某去世后,王妻虽年逾四十,但仍姿色媚人,能说会道,善弄风骚,常与小伙子打情骂俏。媳妇为一教书先生之女,文静端庄,勤劳贤惠。她谨遵父教,天天起早摸黑,*持家务,下田劳动,但对婆婆的伤风败俗行为十分厌恨。婆婆深知媳妇对自己不满,便时常找岔子跟媳妇作对,婆媳之间的予盾日益加深。一天,婆婆见儿子、媳妇下地劳作,家中无人,便约其侄子来家。两人正在调情时,不料媳妇中途回家烧水沏茶。婆婆和其侄子见丑事败露,决意一不做,二不休,合谋陷害媳妇,以保全自己。她从媳妇的箱柜中找出媳妇出嫁时娘家堂姐所赠的罗帕,交给侄子,赖为媳妇给的情物,尔后在儿子面前添油加醋地诉说一番。媳妇明知是这对奸夫的蓄谋陷害,却无法说得清楚。为证明自己的清白,洗刷冤屈,她头也不回地走出大门,到塘东头投水自尽。恶婆见丑事败露,也到塘...
· 桐城文化—桐城掌故—桐城掌故之民俗
拉饭习俗旧时桐城山区少水田,粮食以小麦、玉米、山芋等为主,大米显得珍贵。山里人待客热诚,每逢客至,总要热情劝客人多吃饭,长此以往,相沿成拉饭习俗。解放后,随着山区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拉饭不再是仅仅让客人吃饱肚子,而已成为一种逗乐行为。大凡家里来有贵客,特别是新亲、稀客,一般都要极力劝饭,甚至抛饭取乐。席间不兴劝酒,极力劝饭。劝饭者多为姑娘、小媳妇们,她们不仅巧言善劝,且有一手抛饭绝活。不管客人如何防备,她们都能趁客人一不留心的瞬间,于一米开外处将饭准确地抛入客人碗中。按乡俗,盛在碗里的饭一般不能剩留,客人既要吃掉碗里的饭,又要时时提防再有饭抛来。抛与防之间,斗智斗巧,场面十分热闹有趣。除山区外,县内不少乡村也有拉饭习俗,但仅在招待新姑爷的宴席上拉饭。新姑爷初到丈人家,村里姑娘、嫂子们轮番盛饭,硬要新姑爷吃下去。碗里上为米饭,下为辣椒糊,往往辣得新姑爷大汗淋漓,连声告饶,以此为乐。乡村宴规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