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微文化—徽学—安徽作家与新时期文学的崛起(九)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44
转发:0
评论:0
微文化—徽学—安徽作家与新时期文学的崛起(九),与听众互动一、王教授,你讲座中讲到的作品都是优秀作品,你认为阅读优秀作品对于大众

与听众互动

一、王教授,你讲座中讲到的作品都是优秀作品,你认为阅读优秀作品对于大众有何意义?
答:阅读优秀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对我们有何意义?关于这个问题,人们谈论的很多,其中,作家余华对其的看法具有普遍性。他说:经典作品对于我们的意义,我想就是父亲的经历对于儿子,母亲的经历对于女儿一样。经典作品对于我们并不是意味着完美,而是意味着忠诚。这里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种种偏见和缺点,但是这里绝对没有欺骗。它们会和我们坦诚相见,让我们体验到了思维的美好和感受的亲切。经典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人类灵魂的漫长旅程,阅读它,会使我们贫乏的人生和灵魂变得宽广和丰富。当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就开始阅读经典作品,那么他成年以后就会发现人类共有的智慧和情感在自己身上得到了延续。
我的看法是,传达或表现了人类之爱、情感之真、人性之善、精神之美的优秀作品和经典作品,具有高雅的审美取向,长期阅读这些作品,会影响并塑造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和向善向美的品格。其现实意义,是它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构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和谐关系。
二、你如何看待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答:大众文化是工业时代市民社会的产物,在中国,它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崛起,市民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时尚文化。大众文化最大的特点是世俗性、功利性、民间性,它的核心原则是生产消费的时尚化和趣味的平均化,是一种平等的文化,任何人都可以享受。精英文化是知识精英的魂之所系,在大众文化称大,世俗时尚的现代,精英文化持守崇高精神,不媚俗,也不媚势,对来自商潮和体制的始终保持足够的距离,以维系世道人心之不坠。它是任何一个正常社会都不可缺少的制衡力量。但人们常常喜欢从一个偏颇的单一的立场看待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总是将它们看成对立的关系。我认为,无论是从文化存在的必然性方面看,还是从社会文化建构的必要性方面看,它们都是互补和互为的关系,都有存在的合法性,各自作用于不同的社会层面。
三、在新时期文学崛起中,安徽作家走在全国的前列,成就很突出,这之后为何渐渐沉寂了?你认为安徽文学创作存在着那些问题?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谈这个问题,我说:安徽文学存在的问题,也就是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的问题,反之亦然。贾平凹在《小说评论》2000年第2期发表的题为《中国当代文学缺乏什么》的文章中,认为中国当代文学一是缺乏文学精神,二是缺乏文学的独立性,三是文学语言缺乏民族特有的生动性和鲜活性,四是缺乏诗意和深度的现实主义精神。
我认为,除此之外,安徽当代作家创作上存在的最大问题,说到底还是文化精神上的,他们既受益于本土文化,又受限于本土文化。生活于文化厚土中的安徽当代作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稍稍有了一点成绩或名气之后,满足于从民间的视角,平面地叙写独特的地域文化的魅力,流连于山川河流、风土人情,再点缀一些现实的或历史的内容。虽然所作古朴典雅有韵味,但毕竟格局太小,思想浅走,升腾不起大境界。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被动写作的问题。被动写作是消极写作,在安徽不少青年作家的写作中,被动写作或消极写作多有表现。被动写作的特点是主动放弃创造,放弃超越,东张西望,见风使舵,盲目地跟着潮流跑。这种写作的最大特点是复制,在复制中消解创造的崇高性与精神追求的向度。被动写作的另一种变体是时尚写作,它是消极写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时尚写作是市场运作的产物,它的要害在于它通常摆出先锋前卫的姿态与消费至上的取向,把文学纳入一次性消费的渠道。由于它依附于市场又占有市场,因此具有足够的引诱力。在它的下,安徽不少相当好的作家纷纷涉入此道,其结果是使损伤了创作的心态定力,乃至文学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徽文化―徽学―安徽作家与新时期文学的崛起(九)
与听众互动一、王教授,你讲座中讲到的作品都是优秀作品,你认为阅读优秀作品对于大众有何意义?答:阅读优秀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对我们有何意义?关于这个问题,人们谈论的很多,其中,作家余华对其的看法具有普遍性。他说:经典作品对于我们的意义,我想就是父亲的经历对于儿子,母亲的经历对于女儿一样。经典作品对于我们并不是意味着完美,而是意味着忠诚。这里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种种偏见和缺点,但是这里绝对没有欺骗。它们会和我们坦诚相见,让我们体验到了思维的美好和感受的亲切。经典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人类灵魂的漫长旅程,阅读它,会使我们贫乏的人生和灵魂变得宽广和丰富。当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就开始阅读经典作品,那么他成年以后就会发现人类共有的智慧和情感在自己身上得到了延续。我的看法是,传达或表现了人类之爱、情感之真、人性之善、精神之美的优秀作品和经典作品,具有高雅的审美取向,长期阅读这些作品,会影响并塑造一个人、一个...
· 微文化—徽学—安徽作家与新时期文学的崛起(六)
刘克也是不幸的,文学史对他的不公正不应该成为永远的历史,就凭《康巴阿公》、《古碉堡》、《暮巴拉•雾山》、《采桑子》这四部出色的“系列小说”,⑦刘克也应该进入文学史。刘克是以《飞天》登上新时期文坛的,这篇发表后引起广泛争论的小说,叙写了一个名叫“飞天”的姑娘在20世纪60年代从遭受生活的苦难到被军区政委奸污而倍感屈辱并最终毁灭的故事。小说对强权的揭露和谴责,对被被侮辱的女性的同情,渗透着道德和正义的力量,但它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真正显示出刘克出色的创作才华的作品,是“系列小说”。反思思想,坚持人道主义立场,从个体被毁灭的悲剧来反观整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思想状态和生存状态,是它们共同的思想指向。其中的《康巴阿公》和《古碉堡》写于新时期文学崛起阶段。《康巴阿公》发表后,以其题材的独特、问题的尖锐和思想的深刻而震撼文坛。它叙述了一个真实而传奇故事:康巴阿公原是红四方面军一个特务连连长,1935...
· 微文化—徽学—安徽作家与新时期文学的崛起(四)
一、鲁彦周:安徽文艺界的领军人物至今,人们一说起安徽当代文学,第一个提到的作家无疑是鲁彦周。确实,作为安徽文学的领军人物和中国当代文坛的名家,鲁彦周已经成为安徽文学的一个品牌、一个形象性的符号。而一提起鲁彦周,人们第一个想起的必然是《天云山传奇》。这篇反思小说的代表作曾经感动了无数的中国读者,并带着它的作者进入了文学史。它的意义和价值已经超越了文学本身,从而获得了一种崇高的象征意义,无怪乎作家王蒙作惊人之语,说安徽有三座山:黄山、九华山、“天云山”。《天云山传奇》最早突破写的历史界线,最早描写反右斗争和粉碎“”后纠正冤、假、错案遇到的阻力。小说名为“传奇”,实为“写实”。1956年,天云山区考察队政委吴遥调到特区任组织部长,罗群接任考察队政委。刚从学校毕业的女学生宋薇和冯晴岚被分配到天云山区考察队。罗群上任,完全改变了前任吴遥的做法,大刀阔斧地抓经济建设,善待知识分子,表彰考察有功之臣,在...
· 微文化—徽学—安徽作家与新时期文学的崛起(五)
被韵竹斥为“一个无情的假正经的活死人”的柴梦轩,不像《雷雨》里的周萍那样厌恶繁漪,想急切地逃离繁漪。当年他撇下韵竹一走了之,不论他有多少理由,比方说,他一回到柴庄,小爷爷就通过他的影响叫族董们让他当上了族长,而族长就必须遵守族规。即便如此,他也不能弃韵竹而不顾。现在,他躲着韵竹,拒绝韵竹,是因为他是族长,是丈夫,更重要的是,以前的情人,如今的小奶奶是他的长辈,他不敢乱伦。心里呢?依然深深恋着她。这也是一个让人同情的悲剧性人物,一个被情爱与伦理所毁灭的人物。他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人性的双重性:既向往自由美好,又坚守封建伦理;既移情他恋,又正人君子;既通人性,又灭人性。正是这种悲剧的性格,最终彻底毁灭了他。在这场由情爱恩怨导演的悲剧中,该指责谁呢?是韵竹,显然不是。是柴梦轩,也不是。该指责的则是那个隐藏在一切事件背后的真凶——隐迹遁形而又操纵一切的巨大力量。《孽缘》贬的是革命内部一直盛行的极端化...
· 微文化—徽学—安徽作家与新时期文学的崛起(八)
一个美丽善良的生命就这样过早地消失了!她最终是在人性的感召下结束了生命,但将她一步步逼向绝境的,却是反人性的强大的现实力量的使然。说到底,曲珍的悲剧是其活佛小老婆的身份与“革命”不相容的结果,尽管她曾经也是个农奴,后来嫁给活佛完全是迫于无奈,尽管她单纯善良,为古热村多数人所同情,但革命内部对她身份的定性却是难以改变的,这就决定了她难逃悲剧的命运。同情受苦受难受的不幸者,是人道主义最基本的命题,这篇反思中国当代历史的小说,正是对人道主义这一命题所作的新的演绎。在人道主义长期被防范、被监控,直至新时期文学初期仍然没有完全被解禁的情况下,刘克于1981年写出了这样一篇思想尖锐,并且充满着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实在令人敬佩。《古碉堡》已经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滥觞之作,文学史应该记住《古碉堡》和《康巴阿公》等小说,以及它们的作者刘克。①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引自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