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徽商—徽商的悲喜剧(一)
一、无奈的选择
山多田少的困境
徽州有一首流传很久的民谣:“前生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它道出了徽商创业的原因,——因为生活的无奈,才走上从商的道路。
山水徽州,景色优美。但这里山多岭众,谷地和盆地小而少,最大的盆地屯溪及其附近一带也只有100平方公里。
这里的土质也非常差。顺治《歙县志》这样描述道:“地隘斗绝,厥土騂刚而不化。高山湍悍少潴蓄,地寡泽而易枯,十日不雨,则仰天而呼;一骤雨过,山涨暴出,其粪壤之苗又荡然空矣。大山之所落,多垦为田,层累而上,指至十余级,不盈一亩。”所谓“騂刚”,是指赤色硬土,它的耕层不深,有机含量低,属于薄瘠之地,这样的土地是不利于粮食的生长的。同时,这些土地多是山地,由于山势陡峭,难以蓄水,要么是旱,要么就涝,同样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人口膨胀
本来徽州土地资源就很有限,但由于战乱频仍,中原的世家大族和平民百姓纷纷迁徙江南。在历史上,中原人有三次大规模地迁徙到徽州,一是两晋之际,二是唐末五代时,三是两宋之际。人口不断迁入和不断繁衍,使得本地耕种的粮食越来越难以供应人们的需要。
弘治《徽州府志》卷二《食货一》说:“本府万山中,不可舟车,田地少,户口多,土产微,贡赋薄,以取足于目前日用观之则富郡,一遇小灾及大役则大窘。”
明清两代,无论是在地方志里还是著名学者的笔下,徽州的土地贫瘠缺少和人口增多的矛盾都被加以记录。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在哪里呢?就是走出徽州,去经商!
艰难的跋涉
陆路有山障,水路有滩险。徽州人外出经商的第一步就比别的地方难。
怎样艰难?徽商因为经常出门,所以编写了不少《路程便览》《路程歌》之类的手册。从徽州到杭州共670里,一首《水程捷要歌》唱道:“一自渔梁坝,百里至街口。八十淳安县,茶园六十有。九十严州府,钓台桐庐守。潼梓关富阳,三浙垅江口。徽郡至杭州,水程六百走。”
他们在经商途中充满了风险。亏折、赔本,当然是从商难免的“功课”,而身家性命也往往有不测的危险。《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里,写一个徽商来到燕子矶弘济寺,看到寺院楼阁颓坏,愿意出三十两银子为之修缮,岂知寺僧起了坏心,将他杀害,将他携带的500余两银子据为己有。小说当然不是历史,但是,它们是生活的折射和反映。在信息不畅通、行政管理有着大量空白地带的社会,图财害命的案件经常发生,徽商携带金银,难免会招来杀身之祸。
思想家的理解
从明代中叶开始,徽商的富有已经让人们羡慕不已了。但是,在他们富有身影的后面,却是一路艰辛,满腹凄楚。对于这些,更多的人似乎是看不见的。明代中叶的激进思想家李卓吾对商人给予了一份难得的理解:
“且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赀,经风淘之险,受辱于关吏,忍垢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
无从考证李卓吾在写这段话的时候,他的心里是否浮现了徽商的影子。但这段话倒确实道出了徽商艰难跋涉的历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