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文化—徽商—徽商发展与清代状元的关系研究(一)
本文从研究徽商的兴起及其特征入手,探讨了徽商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作者指出,具有强劲经济实力的徽商,通过宗族组织的途径,推崇儒家文化和重视功名仕进,这是清代安徽多状元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原因。
一
康熙御制诗《示江南大小诸吏》有云:“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江左,即江东,指长江下游一带,包括安徽。清代状元的地域分布,证实了这个情况。
清代的会试,始于顺治三年丙戌科。止于光绪三十年甲辰科,共举行112次。由于顺治九年壬辰科和顺治十二年乙未科为满、汉分榜,每科有2名状元,故112科中,共取一甲一名进士114名。这些有幸游历魁台的宿学之士,分布在全国16个省区及系统中,密度极不平衡,地区间差异极大。其中,江苏人数最多,凡49名;浙江次之,凡20名;安徽居第三位,凡9名,他们是:黄轩(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金榜(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吴锡龄(乾隆四十年乙未科)、赵文楷(嘉庆元年丙辰科)、洪莹(嘉庆十四年己巳科)、龙汝言(嘉庆十九年甲戌科)、戴兰芬(道光二年壬午科)、李振钧(道光九年己丑科)、孙家鼐(咸丰九年己未科)。其实,与安徽有渊源关系的状元人数,远不只于此。清代有些状元,祖籍原在安徽(特别是徽州府),只因先世迁徒,流寓外地,寄籍外省。据笔者统计,这样的人共有15位。其中,已具有江苏籍者10人:吕宫(顺治四年丁亥科)、徐元文(顺治十六年己亥科)、戴有祺(康熙三十年辛未科)、汪绎(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汪应铨(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毕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潘世恩(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吴信中(嘉庆十三年戊辰科)、洪钧(同治七年戊辰科)、黄思永(光绪六年庚辰科)。已具浙江籍者3人:金德瑛(乾隆元年丙辰科)、汪如洋(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王以衔(乾隆六十年乙卯科)。已具江西籍者2人:戴衢亨(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汪鸣相(道光十三年癸巳科)。这样一来,安徽本籍和侨居外籍的清代状元,共达24人。他们的籍贯,或原籍、祖籍,多属徽州府,特别是歙县和休宁县。
如果把视野再拓宽一些,看看另外两个统计资料,便知安徽多状元绝非孤立和偶然的现象。其一,有清一代112科殿试中,合计产生三鼎甲(即状元、榜眼、探花)342名,这些人的省籍分布是:江苏117名,居第一;浙江75名,居第二;安徽21名,居第三。其二,民国初年,蔡冠洛氏编纂的一部很有影响的《清代七百名人传》,上自清初,下讫末季,“罗三百年之人物,揭橥其事功学术,以待后人之评骘”。这七百人中,包括政治、军事、学术、艺术等各方面的人物,遴选较为切当。这些人的地域分布,江苏居首位有144名,浙江次之有102名,安徽为第三有51名。这两项统计告诉我们,清代科举三鼎甲与各类名人,也是以江、浙、皖为最多。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极重视这种现象,他在《近代学风之地理分布》一文中,按地域胪列了清代众多知名学者的师承与成就,认为第一个特别值得思考的问题便是:“何故一代学风几为江浙皖三省所独占?”
二
安徽出现如此众多的蟾宫折挂之士,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从历史的发展演变看,我国社会的经济重心逐步由黄河流域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也渐渐地南北易位,形成了南密北疏的局面。学风分布自然也发生了嬗替,长江下游两岸,浙江的钱塘江、富春江流域以及安徽徽州地区,成为了清代学风分布的密集区。不过,对于安徽来说,还有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原因,即在明清时期,徽商的势力相当强盛,徽商素有推崇儒家文化、重视功名仕进的传统,这为皖省读书士子的科场角逐,提供了有力的社会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