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微文化—安徽山水—李白仙踪永远的桃花潭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2
转发:0
评论:0
微文化—安徽山水—李白仙踪永远的桃花潭,  “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桃花潭,在皖南的泾县,出太平湖不远,是清弋江上游的一小段

   “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桃花潭,在皖南的泾县,出太平湖不远,是清弋江上游的一小段水域,这里传颂着大诗人李白与汪伦两人深厚而永远的友情。

    桃花潭自南流北,水东姓翟,水西姓万。水东的翟村旧称南阳镇,我们跨过古旧沧桑的“南阳镇”门楼,走进了南阳镇的老街,鹅卵石铺地,道道车轮的痕迹还清晰可见;街巷整洁宁静,曲折细长,通向东园古渡,那就是当年汪伦送李白乘船的渡口。

    临渡有一奇特的建筑,叫“踏歌岸阁”,阁踦街而建,街道穿阁抵渡。阁两层,从街右侧边门入院,穿院才可上阁。庭院不大,由数间平房四合而成,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又有几杆翠竹,摇绿其间,倍添了许多清雅。这小院原来是“岸阁”等省级文物的保护单位,又是镇文化馆,怪不得如此别致。

    馆内陈列着李白游皖南、汪伦相送、后世文人题咏等有关历史文物资料,墙边还有数块石碑,有一块刻着“汪伦府邸”的字样,我们不禁好奇起来,问起了管理员,于是同管理员攀谈起来。后世关于汪伦的资料太少了,只能设想他是个地方的豪士,不然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能邀来李白,同时也没能力摆那么大的场面来欢送李白。至于这块牌,可能是后世伪作,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管理员还告诉我们,汪伦墓原来在桃花潭上游的十来公里处,后来由于修建陈村水库而迁移到了现在的彩虹岗。我们追问彩虹岗在哪里,她说,就在桃花潭的对岸。当她得知我们是李白的隔世粉丝,是一路踏着李白的诗迹而来的,不自觉地,她当起了我们的向导。

    走出踏歌岸阁,站立渡头,桃花潭尽收眼底,潭水清冷镜洁,对岸怪石耸立,如狮吼,如象舞,老树纷披,山峦起伏,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看着潭烟迷蒙中的渡船,仿佛李白站立船头,正在朝岸上的汪伦挥手致谢,高声唱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当我们登舟荡桨后,又仿佛看到了汪伦等众乡亲们正在岸上,唱着乡歌,踏着乡舞,热情相送。这一幅已过千年的友情场面,仿佛在我们的脑海中又一次清晰地浮现,那歌舞之声还依稀回荡在桃花潭的上空。

    上岸便是门楼,嵌题“桃潭西岸”,过门楼进街道,不远处“万家酒店”正朝我们笑脸相迎,管理员给我们讲起了它的故事。相传汪伦写信邀请李白,说水东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既爱桃花,又好饮酒,闻此即来。十里桃花倒是实有的,然而万家酒店,却是那姓万的人家开的酒店呢。

    向南走出万村街,到彩虹桥,那是一座三孔石板古桥,桥下溪水潺潺,溪岸岩石生苔,古木浓荫,山风习习,大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微风云霞”的意境,让人流连不已。过了彩虹桥就到彩虹岗了,岗临水处皆是峭壁悬崖,崖纹绉折似虎皮龙颜,实属罕见。雨后新霁,常现彩虹,故名彩虹岗。岗上有韭,香味异常,相传为李白醉呕所产,故名太白韭。然岗陡临潭,剪韭者每易失足,盖仙品终非易得也。

    如今岗上遍植桃花,旧冢散落,我们便在这坟堆里寻找汪伦的墓。墓终于找到了,并没有什么特别,墓碑也比较普通,我们站在汪伦的墓前,又一次议论起了他,以及他与李白来。过了好大一会,我们才离开。他的墓葬虽然简朴,但在我们的心中,却是相当的厚重,他可是千百年来讲情重义的典范啊。

    我们又上了渡船,从水西回水东。渡船上,看到西落的太阳红得象火,从西边山头直射过来,照耀在河东踏歌岸阁的粉墙上,“踏歌岸阁”的牌匾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楼阁飞檐翘角,沐浴在夕阳里,生出了“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苍茫意象,仿佛那楼阁不再是由砖瓦所成,而是由友情筑起的,它是一座友情的丰碑。

    回到水东后,管理员又带我们看了几处景点,最后来到了“靼子楼”前,据说是元朝建筑,蒙古族靼子所住,所以才叫靼子楼。可惜家里没人,楼门紧锁,无法入内,加之天色已晚,只好作罢。

    我们来到街上,准备去旅店食宿。路上得知,管理员原来是县文化馆的,去年才派到这里工作的,她的婆家就在这个镇上,但她一人独自吃住在文化馆里。她今天不计报酬地陪我们好半天了,我们想请她与我们一起吃晚饭,省得她一人回去烧煮,可是她用坚定的口气谢绝了。她向文化馆那头走去,她的背影走进了深长的街巷,消逝在浓浓的暮色中。可惜,我们忘了问她的姓,不知道她跟汪伦是否同姓,也姓汪?但那也未必啊。

    美丽的桃花潭,不仅风景美、建筑美,人更美。“李白乘舟去,何人继雅游?”美丽的桃花潭,正热情地等待着你的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徽文化―安徽山水―李白仙踪永远的桃花潭
“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桃花潭,在皖南的泾县,出太平湖不远,是清弋江上游的一小段水域,这里传颂着大诗人李白与汪伦两人深厚而永远的友情。桃花潭自南流北,水东姓翟,水西姓万。水东的翟村旧称南阳镇,我们跨过古旧沧桑的“南阳镇”门楼,走进了南阳镇的老街,鹅卵石铺地,道道车轮的痕迹还清晰可见;街巷整洁宁静,曲折细长,通向东园古渡,那就是当年汪伦送李白乘船的渡口。临渡有一奇特的建筑,叫“踏歌岸阁”,阁p街而建,街道穿阁抵渡。阁两层,从街右侧边门入院,穿院才可上阁。庭院不大,由数间平房四合而成,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又有几杆翠竹,摇绿其间,倍添了许多清雅。这小院原来是“岸阁”等省级文物的保护单位,又是镇文化馆,怪不得如此别致。馆内陈列着李白游皖南、汪伦相送、后世文人题咏等有关历史文物资料,墙边还有数块石碑,有一块刻着“汪伦府邸”的字样,我们不禁好奇起来,问起了管理员,于是同管理员攀谈起来。后世关于汪伦的资料太...
· 微文化—安徽山水—李白送汪伦之地泾县桃花潭
桃花潭景区,位于青弋江上游的泾县陈村镇境内,距县城34公里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桃花潭之所以有名,历来说法不一,有云:古人风于澄泓苍霭,如入《桃花潭记》所述之武陵源,古名之。而桃花潭之所以著名,则是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唐天宝年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遂修书一封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来,汪伦便据实以告之:桃花者,实为潭名:万家者,乃店主姓万。李折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忤,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辙晶莹,翠峦倒映,李白与汪伦诗酒唱合,留连忘返。临别时在踏歌古岸,李白题下《赠汪伦》这首千古绝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
· 微文化—安徽山水—清清桃花潭悠悠古村落
(一)桃花潭皖南山水风光秀丽,古徽州建筑引人入胜。此次皖南之行,避开开发成熟、游客蜂至的那些著名景区,选择有自己独特风格、游客相对较少的泾县。当进入皖南山区的时候,即感受到她的水暖山柔,钟灵毓秀,旅途疲劳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泾县至桃花潭镇的最后一班车是下午五点半,我们到达泾县时,末班车刚刚开离县城。幸好遇到一位热心人,打手机让车在路上等候,我们乘机动三轮赶了过去。窗外小雨沥沥,风景跳跃着从眼前略过。远处是深绿的山,有星星点点的白色民居点缀其间;江水澄碧,青弋江一路相伴;阡陌稻田,熟了的金黄,未熟的油绿,黄绿相间就如平整的彩色地毯。路旁、田间不时看到一、二只水牛埋头吃草。景色美如画,人在画中行。桃花潭边的陈村,现已改名“桃花潭镇”。我们下榻环境整洁、服务热情的“谪仙酒家”,标间价60元,住得非常舒适。桃花潭风景区门票25元,导游费25元。首先进入“南阳古镇”,一条主要的古街道,石头路显得古旧...
· 徽文化―安徽山水―清清桃花潭悠悠古村落
(一)桃花潭皖南山水风光秀丽,古徽州建筑引人入胜。此次皖南之行,避开开发成熟、游客蜂至的那些著名景区,选择有自己独特风格、游客相对较少的泾县。当进入皖南山区的时候,即感受到她的水暖山柔,钟灵毓秀,旅途疲劳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泾县至桃花潭镇的最后一班车是下午五点半,我们到达泾县时,末班车刚刚开离县城。幸好遇到一位热心人,打手机让车在路上等候,我们乘机动三轮赶了过去。窗外小雨沥沥,风景跳跃着从眼前略过。远处是深绿的山,有星星点点的白色民居点缀其间;江水澄碧,青弋江一路相伴;阡陌稻田,熟了的金黄,未熟的油绿,黄绿相间就如平整的彩色地毯。路旁、田间不时看到一、二只水牛埋头吃草。景色美如画,人在画中行。桃花潭边的陈村,现已改名“桃花潭镇”。我们下榻环境整洁、服务热情的“谪仙酒家”,标间价60元,住得非常舒适。桃花潭风景区门票25元,导游费25元。首先进入“南阳古镇”,一条主要的古街道,石头路显得古旧...
· 微文化—安徽山水—寿县安徽古城
安徽是一个有双重性格的地方,集皖南小家碧玉的灵秀清丽和皖北大家闺秀的端庄厚重于一身。中国四个封建王朝的“太祖”,三国魏太祖曹操、五代十国时吴太祖杨行密、后梁太祖朱温和明太祖朱元璋均出自安徽。叱咤风云的著名将领、名满天下的文化才俊,更是如银河星座数不胜数。寿县古城奇迹多坐在古城墙上登上寿县保存完好的东门城楼就可以望见淝水之战古战场。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领的“投鞭于河,足可断流”的90万大军,欲图以“疾风之扫秋叶”之势,一举荡平偏安江南的东晋,最后却在淝水之滨被东晋谢石、谢玄指挥的8万之众打败,连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在苻坚惊惧的眼里成了东晋的兵马。这是中国战争史上爆出的大冷门!寿县古城墙这座据说是全国七大古城墙中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宋代城墙周长达7147米,墙体内以粘土夯筑,外壁石基砖墙,砖石缝隙以桐油、糯米汁和石灰为浆泥,墙壁向内层层收分,的确固若金汤。寿县古城有四门,东为宾阳门、南为通淝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