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微文化—安徽山水—中国乡村最古老的公共花园徽州水口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1
转发:0
评论:0
微文化—安徽山水—中国乡村最古老的公共花园徽州水口,  假若你到过黄山脚下的古徽州(安徽的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江西的婺源)

  假若你到过黄山脚下的古徽州(安徽的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江西的婺源),在青山秀水小道上转悠,在民风淳朴的古街里坊行走,你会顿然感到与现代都市的嘈杂与浮燥迥然不同,一种久违了的乡野清新与人文古韵迎风扑面而来。那些蕴藏着大量明清历史信息的徽派建筑,那些充满着辉煌过去的古祠旧坊,会让你怦然心动,陷入久久的深思。
    桃花掩映,粉墙黛瓦,梯田似画,好一派田野风光。 最为称奇的是,在徽州几乎所有的古老村庄入口处,都留下了揉自然风光与人工补缺于一体的乡村园林——徽州水口。这就是徽州古村落的门户,被后人称之为“中国乡村最古老的公共花园”。徽文化熏陶下的这种古老园林,在现代人看来,充满了独特的乡土审美韵味,令人耳目一新。这是徽州人对人居环境整合保护最原始的范例。
  历史上的徽州,地处穷僻,曾经历了晋、永嘉之乱、南宋三次大的移民迁徙,各种人文流派充斥,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据徽学研究者考证,水口是中原汉文化与徽州土著文化交融的产物。当饱尝了战乱之苦的中原人,来到小桥流水的徽州时,如同走进了世外桃园。经受迁徙剧烈动荡的徽州先人,期望有一个稳定的美丽家园。另一方面,为保日后宗族人丁旺盛,择地选址,尤其看重“风水”。“风水”的讲究和这种民间理念的盛行,成了水口文化发达的内在动力。按照徽州民间说法,水口是地之门户,故有“入山寻水口,登局定明堂”的说法。每个村落水口布局设计,再现了朴素的美学元素,讲究天人合一,融入徽俗民情,荟萃生活情趣,使山水和谐,情理相称,形神合拍,充满了无穷的活力。民间工匠的这种随手牵来的造园工艺,传神入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水口,不仅担负着村落入口、界定、防卫、休闲、绿化等功能,也是村民命运前程的一种精神象征。因此,徽州人视建水口为创基业,不惜一切辛劳代价,以寄托美好的愿望,为弥补自然环境不合风水家所设计的理想模式,“障空补缺”,“引水补基”,用人工造景来加以调整,使景观趋于平衡和谐,以满足世俗心理的需要。
  山、水、树是徽州水口的三大要素。一般遵循前有朝阳山,后有倚龙山,溪水似玉带,是为“狮象把门,园林锁口”。理想的水口是,“两山对峙,涧水环匝村境”。山,重形定势,旨在“龙脉”。过去有“山肥人肥,山厚人厚,山瘦人饥,山清人秀,山浊人迷,山顺人孝,山逆人亏”的说法。树,重翠养气。水口林是聚集村中旺气的屏障,以银杏、槠树、松树、榆树、沙糖树、樟树为主,力求达到“绿树村头合”的意境。而潺潺流水,则是水口布局的灵魂,最能显现主人独具匠心。风水理论认为,水是财富玉气,为了留住财气,在选景位置上常以桥“锁关”,辅以亭、堤、塘、树等镇物,使水口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往往看似千篇一律,实则千变万化。
  徽州乡村的水口园林通过数百年的打造,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模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徽州宗法文化的一个重要部份,甚至成为灌输程朱理学的一个重要载体。水口“龙脉”是任何人不得惊动的,水口树、水口桥、水口亭以及汪公庙、太子庙等,都成了宣扬封建思想的化身。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礼教束缚下,族人一切社会关系均由宗族纽带维系。因此,水口也表达了始祖先贤个性化的意愿,以及对家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一草一木蒙上了时代的情绪和厚重的历史感。由于一些北方士族大姓在此休养生息,日后又成为徽商望族,便认定是风水宝地带来的好运。除了徽州得天独厚的有山有水的自然环境外,关键还在于后来“贾而好儒”徽商的极力“炒作”。在徽州人的观念中,水口的形势状态主宰着村落的盛衰和安危,它是一村居民生死、前程的象征。如绩溪冯村自元代开族以来,“尚未能大而光也”,后“本堪舆之说,因地制宜,辟其墙围于安仁桥之上,像应天门;筑其台榭于理仁桥之下,像应地户。”结果“物阜而丁繁,一时称极盛焉。”此类记载在当地的谱牒中比比皆是。也正是这一原因,过去的族众往往对水口的一石、一草、一木都不敢轻举妄动。又有一批欣赏水平极高的儒商沉迷,于是,水口之风愈来愈烈,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水口文化。至今仍流传着一句俗语,“女人是扬州的美,风水是徽州的好” 
  徽州水口,置于村头或路口,是整个村子中风景最美的一角。百年古树老枝伸展数里,枝繁叶茂树冠如盖;有怪石嶙峋,有亭榭庙宇,有石桥泉水叮当,一派生机盎然。或隔村百米直至数里,顺山形水势;或人工造景,有青石板路相接,与粉墙黛瓦相衬。水口有“水口坦”,是可供村人聚会、或男女老少玩憩。山清水澈,钟灵毓秀,陶冶情操。如绩溪城北树林水口,绿荫扶疏,石桥藤挂,两岸古树交臂相拥,倒映在扬之河水上。歙县桃花坝水口,“十里红云”蔚为壮观。休宁古林水口,“建亭其上,以扼要冲,而下注方塘,以入大溪为村中一大水口。桥之东有长堤,绵亘里许,上有古松树十株。”歙县唐模檀干园,有池享花木之胜,书法石刻极精,“涵烟浸月大有幽致”。岩寺水口,“其遍植水竹,一片翠绿。又有枫树成林,深秋之季,红绿相映,无上景致。”其景如诗如画,其韵如醉如痴。每每迷途在山径,常常彷徨于古道,但有参天古木,便知山里人家已经不远。古村落在水口的点缀下,更增添了几分亲切秀丽。随着时光流逝,徽州水口完整的自然景观大部分已被人为破坏,尚有绩溪龙川、歙县蓝田、黟县宏村、婺源虹关等少数水口被保存下来,即使廖廖数株古树残枝,几许破庙残墙,也能看出当年“英姿豪迈”,显现当年磅礴气派。正如清代方士庹在《新安竹枝词》中对水口所描绘的:
    乔木识 便南,水口浓荫写蔚蓝。
    红亭供眺听,行人错认百花潭。   
    徽州,欣赏徽州的古村落,欣赏徽州古村落中的水口,由衷感叹徽州先人的聪慧。站在马头墙下,你可以慢慢品味,细细咀嚼。其实,在许多游者看来,徽州的水口不再是一种园林,不再是几根古树和几座桥亭,是一曲富有民间韵味的轻音乐。水口园林,更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是一首古老的叙事诗,是徽州人美好情怀的倾情寄托。品味水口,那是徽州人用激情编织的一个美丽传说,那是徽州人用雄心崛立在家园的一座理性丰碑;品味水口,那是徽州人通向理想彼岸的一个路口,那是徽州人将梦想化为现实的一座桥梁;品味水口,那是徽州人心扉向外敞开的一个美丽港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徽文化―安徽山水―中国乡村最古老的公共花园徽州水口
假若你到过黄山脚下的古徽州(安徽的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江西的婺源),在青山秀水小道上转悠,在民风淳朴的古街里坊行走,你会顿然感到与现代都市的嘈杂与浮燥迥然不同,一种久违了的乡野清新与人文古韵迎风扑面而来。那些蕴藏着大量明清历史信息的徽派建筑,那些充满着辉煌过去的古祠旧坊,会让你怦然心动,陷入久久的深思。桃花掩映,粉墙黛瓦,梯田似画,好一派田野风光。最为称奇的是,在徽州几乎所有的古老村庄入口处,都留下了揉自然风光与人工补缺于一体的乡村园林――徽州水口。这就是徽州古村落的门户,被后人称之为“中国乡村最古老的公共花园”。徽文化熏陶下的这种古老园林,在现代人看来,充满了独特的乡土审美韵味,令人耳目一新。这是徽州人对人居环境整合保护最原始的范例。历史上的徽州,地处穷僻,曾经历了晋、永嘉之乱、南宋三次大的移民迁徙,各种人文流派充斥,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据徽学研究者考证,水口是中原汉文化与徽...
· 微文化—安徽山水—徽州山水妩媚不及徽州女人
尤记得徽州水乡,萦萦袅袅的水流和水流一样的女子在眼前晃动,瞬间不见,仿若团团云雾遮在眼前,叫你辨不出的梦境,留恋徘徊,却触它不到。徽州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回味的地方。看不到城市的霓红闪烁和烟尘的飞扬翻滚,只有眼前的白墙黑瓦,映着慵懒滑动的溪水,晨间或可闻有雀儿唧唧喳喳地挣食,或者有灰褐的松鼠友善地跑到你的脚下,虔诚地亲吻你的脚和你轻踩的泥土。徽州善良的男女便在这样的新鲜中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这里的女人多善植桑养蚕,一条条雪白的蚕身在翠绿的叶子上面蠕动,仿若女人们妩媚的发丝缠绵地纠缠于这溪,这山,这仙境。或许是因为这里的老鼠颇多,更或许是这里女人喜好猫的温顺,所以每一家的院子里总会几只懒猫咪在温暖的太阳下面伸展它们修长的腰身,这时候女人们就会拿来死去的幼蚕或者老死的飞蛾喂食它们。男人们则对前几日从山上采来的石头精雕细刻一翻,做出一个个巧夺天工的石壶,再等待慧眼识珍者的到来。有雅兴的男人喜欢在山上的...
· 微文化—安徽山水—安徽名镇徽州唐模村
唐模村,原为歙县所辖,现属徽州区。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公元923年,汪华的后裔汪迁回故乡,起先居住在山泉寺。年近古稀的汪思立博学多才,精于天文地理。他用八卦相中了山泉寺对面的狮子山,而且那里有太祖叔举种植的大片郁郁葱葱的银杏树,认为在这里居住可以发子发孙。故汪思立率儿孙迁到狮子山居住。经过几代人的辛苦劳动,先后建立了中汪街、六家园、太子塘等建筑物,逐步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汪思立率儿孙重返徽州时正值五代年间后唐建立,诸侯纷争,强盛的唐朝已不复存在。汪氏子孙不忘唐朝对祖先的恩荣(即随朝名将汪华归顺唐朝后被封为越国公,死后谥“忠烈王”),决定按盛时的规模建立起一个村庄,取名“唐模”(一说按盛唐时的模式、风范、标准建立)。1087年,郡北许村的许贵一、许贵二兄弟俩因父母双亡,投靠唐模姑父家。经过几代繁衍,许氏比当地的汪、程、吴三姓人丁更为兴旺,成为唐模的大姓望族。但他们不忘...
· 微文化—安徽山水—徽州古桥故事多
目前在安徽省古徽州地域内的大小古石桥仍有120多座,其中有80余座被省、市、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桥大都是历代徽商浪迹天涯,艰辛创业,挣钱回乡所建。歙县六水回澜、练江环绕,水多自然桥也就多,因此赢得“桥城”美名。横卧在练江之上的3座大古桥,姿色各异,流传着美丽传说。太平桥以长著称,该桥为16孔拱形石桥,桥身为红色砂砾岩,全长268米,宽7.1米,高13米。在我国的古石桥中,石拱成单不成双,而太平桥却为16孔。据说,该桥原为木结构,始建于南宋端平元年,因每年雨季涨水,三年两头桥毁人淹。相传明弘治年间,当地一位孤寡老太临终时将自己一生积攒的银两全部捐出,建议建座石桥,此举感动众人,大家纷纷筹资投劳,历时数年石桥建成。为纪念这位寡妇,人们特意加筑一石拱,当年的太平桥也叫“寡妇桥”。紫阳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有9孔,长140米,宽10米,高却有14米,过往船只不落桅杆直穿而过,是安徽省最高的古石桥...
· 微文化—安徽山水—中国画里的乡村世界遗产宏村
中国画里的乡村-世界遗产宏村,建于南宁绍熙年间,到今800余年。古宏村人以聪明的智慧,开《仿生学》之先河,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古水系牛形村落,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宏村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故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称。宏村位于黟城东北10公里处,青山绿水,湖光云影构成宏村独特的神韵。宏村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