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微文化—安徽山水—著名酒城安徽亳州市古井镇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88
转发:0
评论:0
微文化—安徽山水—著名酒城安徽亳州市古井镇,古井镇位于亳州市西北隅,西、北与河南省鹿邑、商邱接壤,是中国名酒—古井贡酒的

  古井镇位于亳州市西北隅,西、北与河南省鹿邑、商邱接壤,是中国名酒—古井贡酒的产地。全镇幅员32平方公里,辖14个村委会,耕地面积29474亩,人口2449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356人,镇区面积3.5平方公里。

  古井镇历史悠久,古称减店集。1985年设为减店镇;1987年更名为古井镇;1992年升格为副县级建制镇;1996年,被批准为安徽省百家小城镇建设示范镇;1999年,被批准为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中心建制镇。

  古井镇是一个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新区,改革开放以来,古井镇以“依托名牌酒,建设明星镇”为目标,确立了农村城市化,工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生活小康化的战略方针。古井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巩固和加强农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化农业迈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交通、通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迅速发展。1999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亿元,财政收入964万元,乡镇企业产值3.06亿元,利税总额4442万元。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1998年10月份,省委副书记方兆祥同志称赞古井镇为“安徽第一镇”。

    1999年6月,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授予古井镇“六个好乡镇党委标兵”称号,授予镇属减店村支部“五个好村支部标兵”称号。龙头企业井中集团连续三年被省政府授予“安徽省明星企业”、“安徽省十强乡镇企业”称号。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和主导作用不断增强。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中心区、二个工业区及其配套的生活居住区的布局特点。

  古井镇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地处黄淮大平原的沃土之中,镇水源充分,主要河流小洪河自西北河南境内流入本区,横穿镇中,东南流入涡河,小鸿雁沟流经镇境东北入小洪河,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这里盛产小麦、玉米、高梁、大豆、薯类及烟叶,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较大,地下水丰富,水质优良,清彻透明,适于发展酿酒业,自古以来一直是酿酒业的兴隆之地,闻名全国的“古井贡酒”生产厂——古井酒厂就座落此地,又有小酒厂近百家,素有“十里酒乡,百家酒厂”之誉。

  古井镇交通便利,集镇配套设施齐全。古井镇距大京九铁路5公里,陇海铁路50公里,104、105国道就近通过,北距商丘机场50公里,南距阜阳机场100公里,对外交通极为便利。

    镇区内道路呈网格状分布,东西南北纵横交错。

    这里通讯设施发达,万门程控电话的开通,把古井与世界连在了一起。文化站、图书馆各一个,文体馆一座,综合文化馆一个,设有古井镇医院、古井酒厂职工医院、宾馆、饭店一庆俱全,新建自来水厂开始启用,有污水处理厂一座,地下供排水畅通,电力充足,村通电率达100%。

  目前,古井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地级亳州市设立的机遇,充分发挥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中心建制镇的优势,大力实施“四路”发展战略,振兴古井镇经济。

  ——“科教兴镇”之路。坚持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方向,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建立健全科技教育和技术服务体系,在新产品推广和现代科技知识普及上下功夫。鼓励企业生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促进产业升级;在抓好黄牛改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波尔山羊和三元杂交猪,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集团带动”之路。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力争使井中集团尽快实现发展的第二次跳跃,形成“制药、化工、食品、酿酒”四大支柱产业,推动企业进入资本经营阶段,成为全省乡镇企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积极进行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在古井集团和井中集团的带动下,通过各种形式,将弱小企业组织起来,为集团企业搞好配套服务,生产配套产品,如彩印、纸箱、原酒生产等,逐步把古井镇建成以“古井贡酒”为龙头的中国名优白酒生产基地。

  ——“三产拉动”之路。按照“政府不举债、群众不摊派、企业不强行集资”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辐射力较强的专业市场。高标准建成农贸市场,配套水泥路、供排水管道、路灯等基础设施,使之成为古井镇的新亮点。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和各种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集市贸易更加繁荣。

  ——“集镇建设推动”之路。镇委、镇政府紧紧围绕“酒城、万国城、文明城”建设目标,加强集镇的建设和管理,不求集镇规模最大,但求建筑最精、最美。加快住宅小区建设,促进人口聚集,开展文明卫生城镇创建活动,加大创建力度和广度,逐步向小街背巷延伸,向乡村延伸;同时抓好绿化美化工程,规划建设镇中心广场和停车场,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城镇建设再上新台阶。

  古井镇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开放—开发—发展”战略,加快对古井镇的全面开放,促进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把古井镇建设成为开放、文明的现代化城镇。

  相知无远近,万里尤为邻。值此古井镇的大开放大发展之际,我闪热忱欢迎国内外各界朋友到古井来观光旅游、投资开发、兴办实业、大展宏图!我们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尽力提供方便条件和各种优质服务,并在劳务、资源、土地使用、税收利润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徽文化―安徽山水―著名酒城安徽亳州市古井镇
古井镇位于亳州市西北隅,西、北与河南省鹿邑、商邱接壤,是中国名酒―古井贡酒的产地。全镇幅员32平方公里,辖14个村委会,耕地面积29474亩,人口2449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356人,镇区面积3.5平方公里。古井镇历史悠久,古称减店集。1985年设为减店镇;1987年更名为古井镇;1992年升格为副县级建制镇;1996年,被批准为安徽省百家小城镇建设示范镇;1999年,被批准为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中心建制镇。古井镇是一个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新区,改革开放以来,古井镇以“依托名牌酒,建设明星镇”为目标,确立了农村城市化,工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生活小康化的战略方针。古井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巩固和加强农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化农业迈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交通、通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 微文化—安徽山水—安徽名镇濉溪县临涣镇
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是江淮地区远近闻名的古茶镇,位于距濉溪县城西南37公里处的浍河(古称涣水)北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南朝梁属于临涣郡,隋唐时于此置临涣县。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县,是本市置县时间最长的城镇。临涣城墙夯土筑成,此城大部分保存较好,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城墙呈正方形,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409米,周长5818米,有东西南北四门。北有护城河,南以天然浍河为屏障。现今临涣的街道和居民大部集中于城东南和西南沿浍河之处,城北地势较洼,已成为农田。临涣是座历史名城,名胜古迹较多。文昌宫位于城内东北角,始建于唐代,原名尚书宫,又名藏书宫。1948年11月,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曾驻于此十余日,后迁至城东小李家,被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阁又名玉皇阁,即南城门城楼,高15米,长12米,宽9米,始建于唐代,是居民登临赏景胜地,后被拆除。此外城内尚...
· 微文化—安徽山水—安徽名镇黄山潜口镇
1、镇位优势:千年古镇潜口,雏形于秦代,全镇面积3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万亩,下辖10个行政村,129个村民组,1.4万人口,为黄山市重要建制镇之一。距市府所在地——屯溪21Km,区府所在地——岩寺5Km,黄山风景区36Km。潜口镇境内地势平缓,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文风昌盛,民风淳朴,交通便捷,地理位置显要,环境资源丰富。潜口镇与徽州区府所在地岩寺镇唇齿相依,是江、浙、沪、赣等地区前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的必经主道之一,是屯溪、岩寺区域经济辐射圈内的呼应地、新视点。2、交通通讯:潜口镇交通便利,村村实现“三通”(通柏油路、通电话、通电);205国道南北穿境而过;黄山至千岛湖旅游公路东西横贯全镇大部;合铜黄高速公路对接口于潜口;皖浙赣铁路近在咫尺,有歙县站、岩寺站和黄山站货客两用;黄山机场全天候起降大中型客机,相连全国14个大城市,并与香港、日本、韩国等航线相...
· 微文化—安徽山水—安徽名镇歙县雄村
雄村原名洪村,元末曹姓人入迁,取《曹全碑》中“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句改名为雄村。这里是聚族而居的一色曹姓,历代名臣辈出,确实“所在为雄”。而他们升入仕途都起步于村中的竹山书院。竹山书院的建造深深地印上了徽州商人独特的思想印记。寓居扬州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的曹堇饴称富宇内,曾奉命接驾第二次南巡扬州的康熙皇帝,达到了一生荣光的巅峰。然而在程朱理学熏陶中长大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四民之业,惟士为上”、“商居四民之末”的观念。只是近于家乡“地狭人稠,耕不足食”的自然条件而勉强操起营商的行当,自从踏入商界那天起,心里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自卑。“读书入仕”的欲望在他们已成为不可能的企盼之后,便把它当作人生唯一的终极目标,固执地移植到子孙们的脑海里。于是,曹堇饴病入膏肓、辗转病榻、弥留人间之际,嘱咐两个儿子曹景廷、曹景宸的只有一件事:“当在雄溪之畔建文昌阁、修书院。”乾隆二十四年春季里的一天,由曹景廷、曹景宸...
· 微文化—安徽山水—安徽名镇黄山西递
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座落于黄山南麓,距屯溪54公里,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距黟县县城8公里。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目前已开发的有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