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戏曲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86
转发:0
评论:0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戏曲,   宋以前的安徽戏曲,仅有一些出土文物可供参考。宋元时期始有零星记载,但过于简

   宋以前的安徽戏曲,仅有一些出土文物可供参考。宋元时期始有零星记载,但过于简单。亳州人孟汉卿创作的杂剧《张孔目智勘魔合罗》至今尚有流传。

    明代初期,南戏在徽州、池州、宁国、宣州、太平诸州府广为流行。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均有传入,由徽商组织家班或出资支持民间戏班演出,多在徽州、安庆等地活动。这些声腔的传入,为安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安徽较古老的戏曲有宗教色彩相当浓厚的目连戏和傩戏。目连戏以佛教经典中目连救母的故事为主线,穿插一些滑稽小段和惊险特技,明初就有演出,祁门郑之珍根据传抄本加以改编后十分盛行,分祁门、歙县、南陵三个重点演出区。傩戏主要流行在九华山北麓贵池境内百里山区,由村俗跳傩舞发展而来,表演时戴有面具。每年仅在农历正月初七到元宵节演出.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徽州、池州一带出现了从余姚腔和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徽州、青阳、四平等声腔。其中,青阳腔影响最大,广为流传,北到山西,南到闽粤,西到长江中上游,成为安徽戏曲发展史上第一个高潮。

    清代安徽戏曲发展的标志是通过徽班推出了徽调。徽班在明代已经产生,指徽州一带的昆曲艺人班社。清代乾隆年间以后的徽班,指安庆石牌一带的艺人为骨干组成的班社,主要演唱声腔为吹腔、拨子、二簧,统称徽调,兼演昆腔戏。乾隆年间,徽班艺人把徽调带到全国各地,迅速流传开来。扬州和北京成为徽调演出中心,粤剧、桂剧、闽剧、滇剧、湘剧、婺剧、莱芜梆子等剧种都受到徽调影响,有些剧种就是徽调与当地乡音结合后演变而成。道光年间,徽调和汉调合流,在北京发展形成了以唱二簧和西皮为主的京剧,当时的徽班三庆班班主程长庚被称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徽调的蓬勃发展,成为安徽戏曲发展史上第二个高潮。

    徽调兴起以后,江南、淮北和江淮之间,以安徽各地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为基础,受外地传入剧种影响,演变而成地方新兴戏曲。在江南,湖北采茶调传入安庆一带,与当地语言、民歌和青阳腔结合,形成以安庆语音为特征的黄梅戏;在宣州一带,湖北花鼓调和河南灯曲随移民流入,与当地民间歌舞合流演唱,并受徽调和京剧影响,形成皖南花鼓戏;在江淮之间,以皖西大别山民歌、茶歌和皖中一带的门歌、花鼓调为基础,受湖北采茶调影响,形成庐剧;在淮北,梆子戏的豫东调流入阜阳一带长期演出,演变为具有当地语音特点的沙河调,后改称淮北梆子戏;从苏北和鲁南传来的拉魂腔与宿县、淮北一带的花鼓、民间舞蹈融合,形成泗州戏。这些新兴地方戏曲在清代晚期和民国时期经历了艺术成长阶段,建国后得到飞跃发展。特别是黄梅戏,唱腔优美流畅,涌现了严凤英、王少舫等优秀演员和《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剧目,经过戏曲艺术改革而迅速崛起,一时传唱全国各地,影响遍及海内外,成为安徽戏曲发展史上第三个高潮。

    安徽有一些地方小戏从曲艺演变而成。含山的含弓调、芜湖的梨簧调、太和的清音、宿县和萧县一带的坠子等曲种,建国先后演变成为含弓戏、梨簧戏、清音戏、坠子戏。沿淮一带流行花鼓灯所唱的四句推子调,后来演变成为推剧。另外,从外地流入安徽并有较大影响的剧种还有京剧、曲剧和越剧。

    建国后,全省戏曲界开展“改人、改制、改戏”活动。黄梅戏、泗州戏、庐剧、皖南花鼓戏、徽剧等整理改编演出了大批传统剧目。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戏曲艺术发展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出现了繁荣局面。特别是黄梅戏、泗州戏、庐剧、皖南花鼓戏等剧种两次赴上海演出和徽剧先后到北京、上海演出,在全国引起轰动。

    “十年”给戏曲艺术带来重大损失。1976年拨乱反正之后,戏曲演出恢复,黄梅戏、泗州戏、庐剧、皖南花鼓戏、徽剧等剧种不断推出新作。黄梅戏的发展格外令人瞩目,涌现出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优秀演员,《红楼梦》、《徽州女人》等优秀剧作,已经成为我省的代表性文化形象和标志性文化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音乐
安徽音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也有地方特色。安徽民间音乐植根于人民,表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质朴天然。安徽民间音乐有声乐和器乐两大门类,其中民歌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民歌的形成与发展,与安徽特有的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风格、风俗习惯差异明显,直接影响了各地人民的性格及表达感情的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特点的民歌:江南色彩区风格抒情优美,欢快活泼,以悠扬流畅见长;皖西色彩区风格高亢嘹亮,如《慢赶牛》、《挣颈红》等;淮北色彩区,风格朴实粗犷,如花鼓灯灯歌等;江淮色彩区混合色彩风格,如凤阳花鼓、巢湖民歌、舒城山歌等;皖东色彩区风格风趣幽默,如《小猫调》、《杂不龙冬耍》等。安徽民歌按音乐体裁区分有号子、山歌、小调。号子演唱的内容多是民谣、民谚或寄物托情即兴演唱身边的人和事,其结构短小,上下句对仗,常用衬词补充唱词结构,抒发情感。山歌分...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曲艺
安徽曲艺约有60种,源于安徽和流行较广的约20种。安徽大鼓是遍及全省的大曲种,形成于淮河以北,一度流传到豫东和江苏。最初的表演是即兴编唱,以后发展成说唱历史故事。长期流行过程中形成一支庞大的艺人群体,分成门派,前后师承达数十辈。安徽评书起源何处尚有争议,但至少从明代晚期就在安徽流传,影响非常广泛。淮北地区流行的曲种有太和清音、亳州清音、四句推子、颖河溜等。太和清音流行于太和、阜阳一带,原为汝南老僧清坛法师所创,用于佛教,流传民间后演化而成曲艺样式。亳州清音是八旗弟子《八角鼓》、《岔曲》与地方民歌融合而成。江淮之间的白曲流行于来安、天长一带,四弦书流行于六安、舒城、霍邱一带。沿江皖南的含弓调流行于和县、含山和巢县一带,梨簧调流行于马鞍山、芜湖等地。另有黟县的曲书,是供妇女专听的曲艺种类。其他如琴书、坠子、相声等,都是从外地传入安徽,但流行时间长,影响深远。民国时期艺人的社会地位低下,表演条件...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舞蹈
安徽历史上疆域归属不稳定,人口成分复杂,形成了安徽民族民间舞蹈在品种和风格上呈现为多元性的格局。纵观安徽舞蹈发展脉络,西周以前居住在淮河中下游的“淮夷”和江、沱、汝、汉之间的南方诸国,乐舞艺术丰富,风格豪放粗犷。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安徽长期处于分裂战乱之中,人民大量流亡,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濒临绝迹,而贵族、富豪和知识分子中的舞蹈活动却很活跃。同时由于大规模的江浙一带和北方人口迁入安徽,淮北人民迁往皖南,出现多种风格舞蹈流入的现象。唐代以后,节令习俗、迎神、庙会、宗教、祭祀活动都掺入各种形式的民间舞蹈,形成规范,流传至今。安徽民间舞蹈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不同风格,即所谓“风谣歌舞,各附其俗”。风格特色大致可分为五个不同色彩区:淮北及淮河两岸的舞蹈风格粗犷炽热,注重技巧。代表性舞蹈有《花鼓灯》、《火老虎》、《大鼓镲》等;皖西山区舞蹈风格明快,节奏跳跃,载歌载舞,代表性舞蹈有《鸽鸫理窝》、...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端公戏
目连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剧种。它主要搬演佛门弟子目连僧入冥间救母的故事。目连故事源于《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释典。它约从东汉初至明末,略经释典、变文、戏文的衍变,日趋完整而庞杂。它与各种艺术的崛起,及佛教的兴衰都曾发生过历史性的联系。安徽目连戏,主要流行于当时的徽、池、宁国、太平四府地域。明万历年间,徽州名士郑之珍一边参加演出目连戏,一边用传奇写法,润补为长达100出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又名《劝善记》)。民国中期出现了任甫琪(号“蟹子”,人称“目连梅兰芳”)等名艺人,他们还兼演徽、京二剧,改造了青阳腔的音乐。安徽目连戏又叫“大戏”,是因为它具有较为固定、戏文典雅的剧目,正统而丰富的唱腔,神奇而夸张的脸谱,行当俱全,还有讲求排场的一套演出规矩。再之,它只与京、徽二剧同台争艳。唱腔是联曲体制的,但在清末后,由于与京、徽剧的接触,艺人们迈出了突破曲牌向板腔体靠拢的步伐。脸谱以净、丑为主...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来安秧歌灯
秧歌灯又名“宝塔灯”产生于明末清初,发源于来安县南部圩区的三城、广大、相官、汊河、大英、汶山一带。是来安及江苏江浦一带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该民间艺术,源于民间,发展、繁荣于民间,加之舞步多姿,吟唱优美,曲牌丰富,配之于铿锵锣鼓,悠悠丝竹,其演唱内容反映了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风俗民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秧歌灯的创意形式,来自于圩区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据《中华舞蹈志》安徽卷载:秧歌灯的表演多在庙会和广场上举行,表演形式有三部分组成,一是“跑阵”,二是“花场”,三是“坐场”。跑阵是集体群舞,由一人手持串铃领头,为全场指挥,其后一人举“万民伞”带队布阵,其余的人左手持灯,右手持扇随阵势的变化跑动。参加的人数可多可少,最少为三十六人,每三人为一组,每组一男二女(女角为男扮),男角称“鞑子”,女角称“包头”。花场也称“小场”。为分组表演的歌舞,每次演出都有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