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戏曲
宋以前的安徽戏曲,仅有一些出土文物可供参考。宋元时期始有零星记载,但过于简单。亳州人孟汉卿创作的杂剧《张孔目智勘魔合罗》至今尚有流传。
明代初期,南戏在徽州、池州、宁国、宣州、太平诸州府广为流行。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均有传入,由徽商组织家班或出资支持民间戏班演出,多在徽州、安庆等地活动。这些声腔的传入,为安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安徽较古老的戏曲有宗教色彩相当浓厚的目连戏和傩戏。目连戏以佛教经典中目连救母的故事为主线,穿插一些滑稽小段和惊险特技,明初就有演出,祁门郑之珍根据传抄本加以改编后十分盛行,分祁门、歙县、南陵三个重点演出区。傩戏主要流行在九华山北麓贵池境内百里山区,由村俗跳傩舞发展而来,表演时戴有面具。每年仅在农历正月初七到元宵节演出.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徽州、池州一带出现了从余姚腔和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徽州、青阳、四平等声腔。其中,青阳腔影响最大,广为流传,北到山西,南到闽粤,西到长江中上游,成为安徽戏曲发展史上第一个高潮。
清代安徽戏曲发展的标志是通过徽班推出了徽调。徽班在明代已经产生,指徽州一带的昆曲艺人班社。清代乾隆年间以后的徽班,指安庆石牌一带的艺人为骨干组成的班社,主要演唱声腔为吹腔、拨子、二簧,统称徽调,兼演昆腔戏。乾隆年间,徽班艺人把徽调带到全国各地,迅速流传开来。扬州和北京成为徽调演出中心,粤剧、桂剧、闽剧、滇剧、湘剧、婺剧、莱芜梆子等剧种都受到徽调影响,有些剧种就是徽调与当地乡音结合后演变而成。道光年间,徽调和汉调合流,在北京发展形成了以唱二簧和西皮为主的京剧,当时的徽班三庆班班主程长庚被称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徽调的蓬勃发展,成为安徽戏曲发展史上第二个高潮。
徽调兴起以后,江南、淮北和江淮之间,以安徽各地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为基础,受外地传入剧种影响,演变而成地方新兴戏曲。在江南,湖北采茶调传入安庆一带,与当地语言、民歌和青阳腔结合,形成以安庆语音为特征的黄梅戏;在宣州一带,湖北花鼓调和河南灯曲随移民流入,与当地民间歌舞合流演唱,并受徽调和京剧影响,形成皖南花鼓戏;在江淮之间,以皖西大别山民歌、茶歌和皖中一带的门歌、花鼓调为基础,受湖北采茶调影响,形成庐剧;在淮北,梆子戏的豫东调流入阜阳一带长期演出,演变为具有当地语音特点的沙河调,后改称淮北梆子戏;从苏北和鲁南传来的拉魂腔与宿县、淮北一带的花鼓、民间舞蹈融合,形成泗州戏。这些新兴地方戏曲在清代晚期和民国时期经历了艺术成长阶段,建国后得到飞跃发展。特别是黄梅戏,唱腔优美流畅,涌现了严凤英、王少舫等优秀演员和《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剧目,经过戏曲艺术改革而迅速崛起,一时传唱全国各地,影响遍及海内外,成为安徽戏曲发展史上第三个高潮。
安徽有一些地方小戏从曲艺演变而成。含山的含弓调、芜湖的梨簧调、太和的清音、宿县和萧县一带的坠子等曲种,建国先后演变成为含弓戏、梨簧戏、清音戏、坠子戏。沿淮一带流行花鼓灯所唱的四句推子调,后来演变成为推剧。另外,从外地流入安徽并有较大影响的剧种还有京剧、曲剧和越剧。
建国后,全省戏曲界开展“改人、改制、改戏”活动。黄梅戏、泗州戏、庐剧、皖南花鼓戏、徽剧等整理改编演出了大批传统剧目。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戏曲艺术发展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出现了繁荣局面。特别是黄梅戏、泗州戏、庐剧、皖南花鼓戏等剧种两次赴上海演出和徽剧先后到北京、上海演出,在全国引起轰动。
“十年”给戏曲艺术带来重大损失。1976年拨乱反正之后,戏曲演出恢复,黄梅戏、泗州戏、庐剧、皖南花鼓戏、徽剧等剧种不断推出新作。黄梅戏的发展格外令人瞩目,涌现出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优秀演员,《红楼梦》、《徽州女人》等优秀剧作,已经成为我省的代表性文化形象和标志性文化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