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芜湖梨簧戏的起源与发展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7
转发:0
评论:0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芜湖梨簧戏的起源与发展,【起源】      芜湖的民间文化较为丰富,“梨簧戏”是芜湖一带的民间戏曲,至今

【起源】   
      芜湖的民间文化较为丰富,“梨簧戏”是芜湖一带的民间戏曲,至今已有230 多年的历史。

      芜湖梨簧戏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前后),流传于芜湖、当涂、含山周边地区。梨簧的最初演唱形式都为坐唱,因为那时唱该戏的都是盲艺人,而这一点是十分有特色的。大约在道光十年(1830年),芜湖东门外伍先生与奚仁潜师徒,组成了第一个职业性的梨簧戏班子。清朝一品大员黄钺告老寓芜写《于湖竹枝词》,把平安戏定名为“梨簧戏”。其时,外来徽斑唱腔和苏州评弹强势登陆芜湖,为了以本土化争取票友,梨簧戏索性改为“泥簧”戏或称篱簧,迎合芜湖下里巴人的口味。

【名称的由来】

      梨簧戏是市井戏,也是草根戏,虽然明朝的正史《太平府志》记载当涂、芜湖、宁国立春日“妆戏到,征女伎”,《芜湖县志·名宦》记载,雍正七年(1668年)知县张鹫“去任时,沿途供帐,演剧送行”但是梨簧未曾得到皇家供奉,一直是老艺人自养自传。梨簧戏的名称可能是江淮春日:梨花为妆、丝竹伴奏,因名梨簧。清朝一品大员黄钺告老寓芜写《于湖竹枝词》,把平安戏定名为“梨簧戏”。梨簧戏也叫平安戏,源自老芜湖祈求赭山神姑保佑人寿年丰、四季平安。但我以为芜湖是水网地带,在船上生活的人有一颗“驿动的心”,只能祈求平安来规避暴风雨。

【特色】
      梨簧戏原名"泥簧戏",源于芜湖的民间小调,形成并流行于清乾隆年间。1959年8月,芜湖市成立梨簧剧团,演出了很多经典曲目如《狮吼记》《送嫁》《摆渡人》等等。梨簧戏对唱腔,演奏,服装道具,舞台布景等都十分讲究,又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很受芜湖乃及周边地区人民的欢迎……。

【历史】
     梨簧戏,亦称草根戏、平安戏,据明朝正史《太平府志》记载,当涂、芜湖等地立春日有“妆戏到,征女伎”的风俗。后清朝黄钺写《于湖竹枝词》时,把平安戏定名为“梨簧戏”。

     芜湖泥簧戏也曾“星光灿烂”,有张季瀛、王振林、胡家寿、金立兴,称为“泥簧四状元”。张季瀛家藏手抄剧本有三尺多高,可惜在1931年夏天毁于洪水。
  
     草根命的泥簧戏经不住洋风的摧折和“官”木的裹挟,上世纪三十年代后,仅以散兵游勇坐唱维持。县志说:“有所谓泥簧者,词甚俚俗,杂以小曲,盖为盲女弹词者流,人有喜庆辄招之,视为营业云”
  
     1927年,张季瀛的第三子张一鸾想继承父业,振兴泥簧戏,集合一批艺人在北门沈凤鳖家办起一个“泥簧公所。”这是一个共和班性质的职业演唱团体,也是训练泥簧戏演员的习艺所。
  
     解放后,芜湖文化部门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整理的传统剧目主要有《安安送米》、《回头桥》、《三戏牡丹》、《合钵》、《祭塔》、《窦老送子》、《陈琳抱盒》、《闹院》、《逼休》、《扇坟》等。1959年招收了一批男女少年学员,正式建立“芜湖市梨簧戏剧团”,编演出《白蛇传》、《秦香莲》、《二度梅》、《三请樊梨花》等。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性本爱丘山”,也许泥簧戏“本是坊间狗尾草,无为招摇在高枝”。当芜湖的官办剧团因为“经费不足”、“演员老化”而偃旗息鼓时,中江桥、陡门山、后家山头的小剧场铿锵开锣。

【发展】

    解放后,该剧种迎来了新生。这时梨簧早几经演变,而不是当年那个只有盲艺人坐唱的曲艺了。至此,芜湖梨簧戏的曲目、曲谱才在市文化局的领导下进行发掘、整理,发扬并加以规范。上世纪80年代后,以舒缓、闲适为主旋律的梨簧戏渐渐失去了观众,剧团被取消。为保留剧种,市文化局成立了芜湖梨簧戏研究室,并汇编了芜湖地方戏志。
   
    其实每个戏种之所以会面临现在困难,都有着一定的原因。这些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内因,也有外因。大部分戏种衰落是历史的选择结果,也可以理解为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从物种进化领域扩展到艺术领域。梨簧的衰落就是这一选择的结果。梨簧在之所以会在这一选择中被淘汰,原因要从多角度来看。从客观上和内因上看,梨簧本身曲调上的存在一些缺点,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戏剧艺术在不断发展,那些从曲艺本身到表演形式更完善的戏曲,如京剧、豫剧等,甚至是同在安徽的黄梅戏及徽剧,就存活了下来,并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从主观和外因上看,人们对音乐的喜好不断在变化,如今梨簧的节奏的过分舒缓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了,年轻人更喜欢的是那种张扬的音乐,轻快的节奏。失去了观众的梨簧也就只有无可奈何地退出文艺的历史舞台。

     市文化局也曾希望保留梨簧剧团,但在多次民意调查后发现,群众已不再喜欢看梨簧戏,考虑到政府经费及民意,最终取消了梨簧剧团。但令人欣慰的是市文化局为保留剧种作了大量工作。芜湖梨簧研究室的成立,芜湖地方戏志的汇编都为保留梨簧这一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作了贡献。张科长还强调说梨簧没有灭绝,没有消失,只是暂时淡出当今戏剧大舞台,并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被保护着。一旦哪一天时机成熟,芜湖梨簧就有可能再次登上舞台,再现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戏曲
宋以前的安徽戏曲,仅有一些出土文物可供参考。宋元时期始有零星记载,但过于简单。亳州人孟汉卿创作的杂剧《张孔目智勘魔合罗》至今尚有流传。明代初期,南戏在徽州、池州、宁国、宣州、太平诸州府广为流行。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均有传入,由徽商组织家班或出资支持民间戏班演出,多在徽州、安庆等地活动。这些声腔的传入,为安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安徽较古老的戏曲有宗教色彩相当浓厚的目连戏和傩戏。目连戏以佛教经典中目连救母的故事为主线,穿插一些滑稽小段和惊险特技,明初就有演出,祁门郑之珍根据传抄本加以改编后十分盛行,分祁门、歙县、南陵三个重点演出区。傩戏主要流行在九华山北麓贵池境内百里山区,由村俗跳傩舞发展而来,表演时戴有面具。每年仅在农历正月初七到元宵节演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徽州、池州一带出现了从余姚腔和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徽州、青阳、四平等声腔。其中,青阳腔影响最大,广为流传,北到山西,南...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端公戏
目连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剧种。它主要搬演佛门弟子目连僧入冥间救母的故事。目连故事源于《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释典。它约从东汉初至明末,略经释典、变文、戏文的衍变,日趋完整而庞杂。它与各种艺术的崛起,及佛教的兴衰都曾发生过历史性的联系。安徽目连戏,主要流行于当时的徽、池、宁国、太平四府地域。明万历年间,徽州名士郑之珍一边参加演出目连戏,一边用传奇写法,润补为长达100出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又名《劝善记》)。民国中期出现了任甫琪(号“蟹子”,人称“目连梅兰芳”)等名艺人,他们还兼演徽、京二剧,改造了青阳腔的音乐。安徽目连戏又叫“大戏”,是因为它具有较为固定、戏文典雅的剧目,正统而丰富的唱腔,神奇而夸张的脸谱,行当俱全,还有讲求排场的一套演出规矩。再之,它只与京、徽二剧同台争艳。唱腔是联曲体制的,但在清末后,由于与京、徽剧的接触,艺人们迈出了突破曲牌向板腔体靠拢的步伐。脸谱以净、丑为主...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目连戏
目连戏为专演《目连救母》而命名,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因此被视为戏曲的鼻祖。北宋时开封已有连演七天的记载。目连戏集戏曲、舞蹈、杂技、武术于一身,有锯解、磨研、吞火、喷烟、开膛、破肚带彩特技和盘叉、滚叉、金钩挂玉瓶、玩水蛇、挖四门等舞蹈动作,及金刚拳、武松采花拳、五龙出动拳诸多拳路,服装、道具、化装、表演均有独特之处。由于深藏民间,至今仍保留粗犷、原始的,唱腔初为花鼓调,明末大平调兴起后,因其动作大,架子大,真刀真枪,雄浑豪放,适宜目连戏的武打表演,故自清代改为大平调。既可登台演出,又可扎扬表演,游街时鼓乐齐鸣,三眼枪助阵以壮行色。目连戏是发源于河南而又长期绝于河南的古老剧种,南宋以来,广泛流行南国诸省,近世北方演出仅有山西。附:目连戏的成因唐代宗年间,升平公主“金枝”与汾阳王郭子仪之子郭暧婚配后,咒公骂婆,四邻不和,抛米撒金,横生事端。郭子仪唯恐万岁怪罪,既不敢说,又不敢管,...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阜南的嗨子戏
阜南文化底蕴深厚,被万里同志誉为“天下独一戏”的嗨子戏,就是在这块热土上成长起来的一朵绚丽艺术奇葩。一百多年来,嗨子戏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嗨子戏以其起腔多用“嗨”字而得名,大概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主要活跃在淮河中上游一带。在嗨子戏形成初期,艺人采取“围鼓坐唱”形式,演唱一些带有故事情节的“花腔小调”。表演简单朴实。解放后,嗨子戏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58年阜南嗨剧团成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平均演出280余场。1978—1981年,年演出场次高达300余场,极大的满足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由于多种原因,阜南嗨剧团于1982年撤消,民间班社活动也迅速萎缩,且后继乏人。阜南嗨子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进入21世纪,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阜南嗨子戏得到了重点关注。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音乐
安徽音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也有地方特色。安徽民间音乐植根于人民,表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质朴天然。安徽民间音乐有声乐和器乐两大门类,其中民歌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民歌的形成与发展,与安徽特有的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风格、风俗习惯差异明显,直接影响了各地人民的性格及表达感情的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特点的民歌:江南色彩区风格抒情优美,欢快活泼,以悠扬流畅见长;皖西色彩区风格高亢嘹亮,如《慢赶牛》、《挣颈红》等;淮北色彩区,风格朴实粗犷,如花鼓灯灯歌等;江淮色彩区混合色彩风格,如凤阳花鼓、巢湖民歌、舒城山歌等;皖东色彩区风格风趣幽默,如《小猫调》、《杂不龙冬耍》等。安徽民歌按音乐体裁区分有号子、山歌、小调。号子演唱的内容多是民谣、民谚或寄物托情即兴演唱身边的人和事,其结构短小,上下句对仗,常用衬词补充唱词结构,抒发情感。山歌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