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二夹弦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6
转发:0
评论:0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二夹弦,〖二夹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曾广泛流行于

〖二夹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曾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在亳县受到重视,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目前仍兴盛不衰,成为亳州最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两个主要剧种之一。这一戏剧伴奏乐器主要是四胡,这种四胡上的四根弦每两根分别夹一束弓上的马尾,进行拉奏,人们因以名之,称之为“二夹弦”,在亳州一带也称“两夹弦”。

风格
其曲调吸收了黄河船歌、渤海渔民号子、打夯号子、民歌小调及花鼓、琴书等变化而成,唱腔亮丽、委婉、抒情,富有喜剧色彩,生活气息浓郁。

艺人
二夹弦戏剧很有特色,戏班是家族式的“子弟”班。艺人们同病相怜,患难与共,合作很好。艺人多是一专多能,演员能演几个行当的角色,伴奏人员能身兼多职。行当上虽发展到“六门十二行”,但主要的是小生、小旦的戏,红脸的戏也不少,小丑的重头戏不多,花面也不多,多由红脸兼唱。

剧目
二夹弦有《王莽篡朝》、《贺后骂殿》、《三拉房》、《孟姜女》等50多种传统剧目,剧目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宣扬伦理道德的且农村题材居多,乡土味很浓。二夹弦唱腔是在“纺纱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曲调由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的音乐营养,经历代艺术创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演唱技法上以大本嗓子吐字(唱词)假声拖腔。即句尾用鼻音和胸音的有机结合,模仿手工纺车音色的特殊效果,形成了真假声频繁交替的二夹弦声腔特色。而亳州二夹弦在解放后向外学习中既吸收山东“二夹弦”清新柔美的旋律,又采取河南“二夹弦”高亢明快的节奏,渐渐形成了自己刚柔相济的特色。

现状
60年代曾在省内许多城市演出,还在山东、河南、江苏等省的城市引起强烈反响。现在却仅仅在豫鲁皖苏交界地区还有零星演出,专业剧团却在上世纪戏曲最不景气的时候关闭了,属濒危剧种。为了抢救该稀有濒危剧种,二夹弦表演艺术家田爱云卖了房产多方筹措创办了二夹弦戏校,目前已经培养40多名学生。2004年6月恢复组建了开封市二夹弦实验剧团,到各地演出,成为国内唯一的二夹弦剧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二夹弦
二夹弦: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荷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在亳县受到重视,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目前仍兴盛不衰,成为亳州最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两个主要剧种之一。这一戏剧伴奏乐器主要是四胡,这种四胡上的四根弦每两根分别夹一束弓上的马尾,进行拉奏,人们因以名之,称之为“二夹弦”。亳州一带也称“两夹弦”。“二夹弦”最早传入亳州是在1916年,建国前五马镇有专业的“二夹弦”戏班。二夹弦传入亳州后,队伍不断壮大,组织逐步健全,由简单的小戏和小型乐队,吸取借鉴梆子、京剧等丰富自身,角色渐有明显分工,即“六门十二行”。增加“脸子戏”(即脸谱),有红脸(须生),黑脸(大花脸),白脸(奸白脸)三个行当。另外有小生(由丑角蜕化来的),歪辫(娃娃生),旦、丑、老外(挂髯老翁)。其中旦角分小旦、青衣、老旦、彩旦四行,丑角又分小丑和丑两行。特别是五十年代后期,政府关怀“二夹弦”剧种的...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戏曲
宋以前的安徽戏曲,仅有一些出土文物可供参考。宋元时期始有零星记载,但过于简单。亳州人孟汉卿创作的杂剧《张孔目智勘魔合罗》至今尚有流传。明代初期,南戏在徽州、池州、宁国、宣州、太平诸州府广为流行。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均有传入,由徽商组织家班或出资支持民间戏班演出,多在徽州、安庆等地活动。这些声腔的传入,为安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安徽较古老的戏曲有宗教色彩相当浓厚的目连戏和傩戏。目连戏以佛教经典中目连救母的故事为主线,穿插一些滑稽小段和惊险特技,明初就有演出,祁门郑之珍根据传抄本加以改编后十分盛行,分祁门、歙县、南陵三个重点演出区。傩戏主要流行在九华山北麓贵池境内百里山区,由村俗跳傩舞发展而来,表演时戴有面具。每年仅在农历正月初七到元宵节演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徽州、池州一带出现了从余姚腔和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徽州、青阳、四平等声腔。其中,青阳腔影响最大,广为流传,北到山西,南...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音乐
安徽音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也有地方特色。安徽民间音乐植根于人民,表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质朴天然。安徽民间音乐有声乐和器乐两大门类,其中民歌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民歌的形成与发展,与安徽特有的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风格、风俗习惯差异明显,直接影响了各地人民的性格及表达感情的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特点的民歌:江南色彩区风格抒情优美,欢快活泼,以悠扬流畅见长;皖西色彩区风格高亢嘹亮,如《慢赶牛》、《挣颈红》等;淮北色彩区,风格朴实粗犷,如花鼓灯灯歌等;江淮色彩区混合色彩风格,如凤阳花鼓、巢湖民歌、舒城山歌等;皖东色彩区风格风趣幽默,如《小猫调》、《杂不龙冬耍》等。安徽民歌按音乐体裁区分有号子、山歌、小调。号子演唱的内容多是民谣、民谚或寄物托情即兴演唱身边的人和事,其结构短小,上下句对仗,常用衬词补充唱词结构,抒发情感。山歌分...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曲艺
安徽曲艺约有60种,源于安徽和流行较广的约20种。安徽大鼓是遍及全省的大曲种,形成于淮河以北,一度流传到豫东和江苏。最初的表演是即兴编唱,以后发展成说唱历史故事。长期流行过程中形成一支庞大的艺人群体,分成门派,前后师承达数十辈。安徽评书起源何处尚有争议,但至少从明代晚期就在安徽流传,影响非常广泛。淮北地区流行的曲种有太和清音、亳州清音、四句推子、颖河溜等。太和清音流行于太和、阜阳一带,原为汝南老僧清坛法师所创,用于佛教,流传民间后演化而成曲艺样式。亳州清音是八旗弟子《八角鼓》、《岔曲》与地方民歌融合而成。江淮之间的白曲流行于来安、天长一带,四弦书流行于六安、舒城、霍邱一带。沿江皖南的含弓调流行于和县、含山和巢县一带,梨簧调流行于马鞍山、芜湖等地。另有黟县的曲书,是供妇女专听的曲艺种类。其他如琴书、坠子、相声等,都是从外地传入安徽,但流行时间长,影响深远。民国时期艺人的社会地位低下,表演条件...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舞蹈
安徽历史上疆域归属不稳定,人口成分复杂,形成了安徽民族民间舞蹈在品种和风格上呈现为多元性的格局。纵观安徽舞蹈发展脉络,西周以前居住在淮河中下游的“淮夷”和江、沱、汝、汉之间的南方诸国,乐舞艺术丰富,风格豪放粗犷。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安徽长期处于分裂战乱之中,人民大量流亡,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濒临绝迹,而贵族、富豪和知识分子中的舞蹈活动却很活跃。同时由于大规模的江浙一带和北方人口迁入安徽,淮北人民迁往皖南,出现多种风格舞蹈流入的现象。唐代以后,节令习俗、迎神、庙会、宗教、祭祀活动都掺入各种形式的民间舞蹈,形成规范,流传至今。安徽民间舞蹈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不同风格,即所谓“风谣歌舞,各附其俗”。风格特色大致可分为五个不同色彩区:淮北及淮河两岸的舞蹈风格粗犷炽热,注重技巧。代表性舞蹈有《花鼓灯》、《火老虎》、《大鼓镲》等;皖西山区舞蹈风格明快,节奏跳跃,载歌载舞,代表性舞蹈有《鸽鸫理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