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含弓戏剧种介绍(二)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9
转发:0
评论:0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含弓戏剧种介绍(二),1、含弓戏剧目中移植、改编的占多数。经记录下来的折子戏有《白蛇传》:《游湖》、《

1、含弓戏剧目中移植、改编的占多数。经记录下来的折子戏有《白蛇传》:《游湖》、《赏午》、《盗草》、《合钵》、《祭塔》。《三元记》:《出猎》、《回猎》、《窦老送子》。《琵琶记》:《描容》、《扫松》。《柯南山》:《马前泼水》。《秦雪梅》:《吊孝》、《教子》、《哭灵》。《狸猫换太子》、《陈林抱盒》、《大放花灯》。另有“水浒戏"《坐楼杀惜》、《金莲戏叔》、《武松杀嫂》、《马二娘相劝》以及《芦林相会》、《安安送米》、《韩相子渡妻》、《纯阳戏牡丹》、《双下山》、《十里相送》、《小乔自叹》、《吴汉杀妻》、《关公月下斩貂蝉》、《货郎子害相思》、《乔奶奶骂猫》、《九世同居》、《八仙庆寿》这些折子戏大部分是自其它剧种移植、改编,其中不少是来自昆剧和徽剧。
    2、由含弓老艺人根据民间故事编创的少,记录的有《刘二姑吵嫁》,《陈姑追舟》、《懒婆娘怕烧锅》。其中《刘二姑吵嫁》几经提炼、创新已成为含弓戏经典代表作。
    3、1960年代至1970年,含弓戏创作现代小戏,具有影响的有《白杨树下》、《一样心事》、《鱼塘风波》、《再给你一袋》、《擦抢》、《一只托盘》等剧目均参加省、地会演并获奖。
    含弓戏唱腔丰富,体裁多样,曲种齐全。含弓戏唱腔体裁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二)含弓戏“主腔”
    1、有[大曲]、[西宫词]、[对药调]三种腔调。其中[大曲]是主腔中具有代表性的唱腔。其腔名来源无考。据老艺人解释:  [大曲]原是只能敷唱一些简单情节故事的“小曲”,经过几代艺人的不断润色、锤炼,形成能适应多种戏剧情绪并具有一定组织规模和程式的唱腔,才谓之“大曲”,适应于各种行当,使用率高,其主要板式有[慢板]、[连板]、[循板]三种,大曲庄重典雅,多用于哀、怨、凄、楚之情。
    2、[西宫词]是主腔中别具典雅风格的唱腔、其原形曲牌源于早期的滩簧长篇[宫怨],演唱的是唐代杨贵妃酒醉沉香阁迎驾未见的情节,表现人物的寂寞幽怨之情,曲调风格典雅。原曲牌较长,现因舞台需要将其分割成节拍形式的[西一]、[西二],[西一]庄重、文静适用在大家闺秀怨、悲、吟、诉时演唱;[西二]则以活跃见长,宜玩耍游乐或倾吐思慕之情时演唱。
    3、[对药调]是主腔中独具特色的男角主用腔调,其曲牌源于滩簧中的神仙戏,其音调高亢、苍劲,适用于花脸、老生等行当。
(三)杂曲
杂曲也称“套曲”,它是含弓戏民间生活小戏唱腔曲牌的统称。早期“含弓”艺人的唱腔受江南一带曲种剧种及民歌影响甚大,吸收颇广,曲牌也繁尽可能。据统计,有50多种曲牌。其中主要有[慢金垛]、[快金垛]、[金扭丝]、[银扭丝]、[罗江怨]、[羽翎调]、[哭小郎调]、[三叠浪]、[湘江浪]、[招亲调]、[卖饺调]、[四荤四素调]、[卫调]、[红绣鞋]、[绣荷包]、[九连环]、[八板]、[满江红]、[礼三星]、[佛调]等。杂曲唱腔音调多彩,富有生活情趣。杂曲唱腔无固定套路,亦无严格的行当分腔,各曲牌间可自由联缀、灵活变通。杂曲中还常常插入数板,颇具特色。有唱中夹数,也有数中夹唱,还有对口干念。有对称性的七言、六言、五言、三言名式,亦有非对称的不规整句式。它们与唱腔巧妙和谐地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各臻其妙。
三、代表作品
    1、古装含弓戏剧目:《刘二姑吵嫁》、《陈姑追舟》、《懒婆娘怕烧锅》、《小尼姑下山》、《崔氏逼休》等。
    2、现代含弓戏剧目:《白扬树下》、《一样心事》、《百里江水过昭关》、《再给你一袋》、《擦抢》、《鱼塘风波》、《一只托盘》等。

四、基本特征  
    含弓戏(原名含弓调),其主腔调源于南曲,历史上不同程度受过余姚腔、海盐腔、昆曲等影响。在含弓戏的古曲中依然能听出南曲的古调韵味。在含弓戏发展历程中,必然会吸收周边地区曲艺的精华,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同时也必将影响别的曲艺,如河南省曲艺、江西的戈阳腔、长江以南的滩簧等:含弓调的杂曲,更是吸取民间俗曲小调发展而来。因此,现今的含弓戏中能听出周边曲艺的影子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含弓戏在经过世代的继承、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尤其是很多大曲、杂曲因年代久远,已不知其牌名而不受限制,于是便以各种版式,代替曲牌固定唱腔的唱法,加上在含山等江北语言音韵的运用下,便形成了含弓戏其特有的清新、优雅的风格特点,大致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一、内容特征:1、大量含山方言、土语的运用。含弓戏发源于民间,是大众戏曲,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含山草根文化,故其总体唱腔唱调中大量吸收了当地的土语方言。如,你呲呲(看看)他,两个鸡蛋剁(蒸)一碗,板板地,实好的(挺好的),照着(好了、行),你克干(愿不愿意)?甚至唱词中夹杂有较多的粗词粗口、荤段子,这些都极大地顺应了含山人语言,生活和喜怒之俗,方便了含山人宣泄情感、表达爱意的需要,将人性最为真实的一面表达得淋漓尽致。浓郁的乡土气息,如有唱词:“正月梅花三月桃、五月石榴花红到梢。二姑我今年已不小,树长大,人长高,赛似荷花出水娇”,特有的声腔韵味叫人百听不厌。2、幽默、诙谐,笑声中让人获得启迪。剧本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撷取那些感人至深的情节,却用引人发笑的唱词表现出来,更是妙趣横生。也体现了含山人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含弓戏在含山百姓中的认同和普及俨然就是快活、般实、能巧、涵养的化身。3、提倡新风、新人、新俗、鞭策旧风、旧俗。《刘二姑吵嫁》,弘扬的是一种新俗和开朗:《懒婆娘怕烧锅》鞭策的是懒惰和不教。
    二、艺术特征:1、含弓戏剧目,无论是生活小戏还是正本折子戏,皆为唱表形式,重唱不重白。其用于生活小戏的方言白使用巢湖一带含山话,其字调与声韵皆有变异,变字调的象高平调皆念作低平带下说,变声韵的如“儿”念作“啊(a)”、爹念作(di)等。2、《刘二姑吵嫁》演员的化妆造型上滑稽可笑,用当年南京大学教授陈瘦竹的话来说:“中国地方传统小戏一般都叫“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但含弓戏《刘二姑吵嫁》则不同,是全剧丑,这在中国传统戏剧目中实属罕见。”且舞台布景设计也新颖:一边一个大铜钱,中间悬挂大元宝,寓意独特。3、唱腔上,含弓戏主腔调基本结构多为上下句式、并有小过门大过门之运用:大曲慢板式中每一乐名又以小过门分割为两分句落板煞声为2为5。大曲连板式在音调一开始便有变宫为角的离调现象;西宫词上下句中上句有四种变化形式,下句则无变化,是一个换头合尾式的变奏曲体。[西一]慢板曲前冠以长过门,起板前半句为散唱,  [西二]两个乐句间用小过门。大曲过重、典雅,适合演历史剧。杂曲唱腔音调多彩,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其唱腔无固定套路,也无严格的行当分腔,各曲问可自由连缀、灵活变通。适合载歌载舞的民歌小戏和反映现代生活的长短剧。4、情感表达上,大曲无论是慢板、连板、还是循板都长于抒情,甚至吸收当地妇女哭腔,音调如怨如诉、似歌似泣,宜表现人物悲呛、愤懑情绪;西宫词中[西一]腔以典雅见长,宜为庄重、文静的大家闺秀怨、悲、吟、诉时演唱,多为女角所用。[西二]则以活跃见长,宜于小生、花旦,在玩耍游乐或互吐思慕之情时演唱,常用于表现欢乐明快的情绪,男女角均可用。而[对药调]与江南说唱音乐有亲缘关系,其音调高亢、苍劲,可适用于花脸、老生等行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含弓戏剧种介绍(一)
一、历史渊源含山县历史悠久。凌家滩新石器时期古文化童址,发现证明5000年前就有人类定居,繁衍生息。伍子胥过昭关名扬天下;王安石写下千古流芳的游记散文《游褒禅山记》以事喻理,促后学自勉,传颂至今。这些人文荟萃和古文化历史,不仅是含山悠久历史的见证,而且闪耀着中国古文化灿烂的光辉。据《含山县志》记载:东晋大兴二年(319)设置“龙亢县”,唐武德六年(623)在原“龙亢县”县域设含山县,武德八年(625)含山县废,神龙元年(705)复名含山县沿用至今。含弓戏(原名含弓调),它是以曲唱为基础而发展起来。曲唱分大曲与杂曲(小曲),其中大曲起源于南曲,明代徐渭《南词叙录》云:“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其“太、池”分别指安徽当涂和贵池。也就是说,明代嘉靖年间余姚腔盛行长江沿岸,含山、当涂同属长江下游地区,且含弓调有与余姚腔相似的典雅、古朴的艺术风格,故在余姚腔盛行的旋涡中,...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含弓戏剧种介绍(三)
5、音乐程式上,含弓戏无论是大曲还是杂曲,都有“引子”、“登场诗”、“尾声”这三种固定的程式:(1)引子,有两种,一为唱白混合式,即人物上场后先念一句韵白,尔后再吟唱一句;另一种以纯唱式,即剧中人幕内先唱一句,再边上边唱第二句。(2)登场诗,是人物登场后自表身世的一种吟唱。(3)尾声,是指用主腔演唱的折子戏在结束时均以幕后齐唱的形式终场,唱词多以避外人的口吻表示对剧中主人公的同情、祝愿或赞美等。6、含弓戏唱腔词格特点:基本词格为齐言七字名或十字名,小戏中常见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一般为二、二、三句式;十字句一般为三、三句式。唱词韵辙基本上为通行的十三辙,一般为首名入韵,小戏中多见仄声韵。7、舞台器乐伴奏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主要乐器有:高胡、二胡、中胡、琵琶、三弦、苏笛、扬琴及唢呐等。武场乐器主要有:板鼓、堂鼓、大锣,另有小锣、小钹等,而含弓戏打击乐的开场锣鼓、身段锣鼓均袭用庐剧及其它兄弟剧种...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含弓戏:历史沿革及剧目概况
【基本介绍】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含山、和县、居巢、无为、当涂、芜湖等地。因发源于含山,源为由盲艺人操弓拉二胡卖唱的滩簧,胡称“含弓”。发展为戏曲后改今称。【历史沿革】清嘉庆年间(1796-1820),含山一带有一些演唱曲艺滩簧的盲艺人。三五人一队,卖唱于街头苍尾、茶坊酒肆,曲目有《李玉莲卖大布》、《孟姜妇女送寒衣》、《王祥卧冰》、《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后盲艺人黄应龙、江凤英等以这些民歌、小调为曲调,使听者感到新颖别致,影响逐步扩大,学艺者渐众,金少春、袁小芝、晕道海、黄秀珍等均是一起者。他们编演了《安安送米》、《王智贞描容》,以及《白蛇传》中的《游湖》、《赏午》、《水漫》、《合钵》、《祭塔》等小戏和折子戏,称为“含弓戏”,唱腔音乐上则更多地吸收各种民歌小调于滩簧之中。约于咸丰年间(1851-1861),含山连年荒旱,一些艺人外出至芜湖谋生。清唱形式的含弓戏在那里遇到了“复弓”、“...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二夹弦
〖二夹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曾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在亳县受到重视,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目前仍兴盛不衰,成为亳州最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两个主要剧种之一。这一戏剧伴奏乐器主要是四胡,这种四胡上的四根弦每两根分别夹一束弓上的马尾,进行拉奏,人们因以名之,称之为“二夹弦”,在亳州一带也称“两夹弦”。风格其曲调吸收了黄河船歌、渤海渔民号子、打夯号子、民歌小调及花鼓、琴书等变化而成,唱腔亮丽、委婉、抒情,富有喜剧色彩,生活气息浓郁。艺人二夹弦戏剧很有特色,戏班是家族式的“子弟”班。艺人们同病相怜,患难与共,合作很好。艺人多是一专多能,演员能演几个行当的角色,伴奏人员能身兼多职。行当上虽发展到“六门十二行”,但主要的是小生、小旦的戏,红脸的戏也不少,小丑的重头戏不多,花面也不多,多由红脸兼唱。剧目二夹弦有《王莽篡朝》、《贺后骂殿...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戏曲
宋以前的安徽戏曲,仅有一些出土文物可供参考。宋元时期始有零星记载,但过于简单。亳州人孟汉卿创作的杂剧《张孔目智勘魔合罗》至今尚有流传。明代初期,南戏在徽州、池州、宁国、宣州、太平诸州府广为流行。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均有传入,由徽商组织家班或出资支持民间戏班演出,多在徽州、安庆等地活动。这些声腔的传入,为安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安徽较古老的戏曲有宗教色彩相当浓厚的目连戏和傩戏。目连戏以佛教经典中目连救母的故事为主线,穿插一些滑稽小段和惊险特技,明初就有演出,祁门郑之珍根据传抄本加以改编后十分盛行,分祁门、歙县、南陵三个重点演出区。傩戏主要流行在九华山北麓贵池境内百里山区,由村俗跳傩舞发展而来,表演时戴有面具。每年仅在农历正月初七到元宵节演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徽州、池州一带出现了从余姚腔和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徽州、青阳、四平等声腔。其中,青阳腔影响最大,广为流传,北到山西,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