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为什么目连戏能久演不衰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为什么目连戏能久演不衰, “古人傅相广济孤贫,斋僧布道,升天后封为‘天曹至灵至圣劝善大师’,其妻刘青提
“古人傅相广济孤贫,斋僧布道,升天后封为‘天曹至灵至圣劝善大师’,其妻刘青提不敬神明,杀害生灵,被打入酆都地狱。其子傅罗卜为救母往西天求佛超度。佛祖为其所感,准其皈依沙门,改名大目犍连。目连百折不回,感动神明,终于母子重逢并同升天界。”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从西晋的佛经到唐时的敦煌变文,从宋、元杂剧到明代郑之珍所著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和清朝雍正时刑部尚书张照编写的宫廷大戏《劝善金科》,真是越演越烈。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到山西、福建,从城市到农村,从宫廷到民间,真是无处不演。而且许多当时的记载都记述了演出的盛况,有的要演三天三夜,有的要从日落演到日出,有的要连演七夜、九夜。郑之珍的《劝善戏文》共100出,张照的《劝善金科》要演240出,每天演24出,也要10天演完。不仅京剧演出,川剧、绍剧、昆剧、湘剧、汉剧、婺剧、蒲仙戏也要演,而且在全国各地还有许多专门演出目连戏的班社和剧团。这种专门演出目连戏的团体,大都是以高腔为主,以鼓击节,锣钹伴唱。
为什么这种目连戏到处都演,而且久演不衰呢?从题材来看,一方面它宣扬了封建迷信,因果报应。一方面它从佛教的劝恶从善出发,宣传了惩恶扬善的思想。从艺术上看,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有许多精彩而独特的表演为观众所喜闻乐见。如窜火、耍牙、登坛、跳索、跳圈、飞叉和翻腾的跟头等特技也为此剧增加了艺术魅力。如桂剧的独角戏《哑背疯》;载歌载舞的昆剧《双下山》和又唱又翻的京剧《目连救母》等均各具特色。诚然,对有些带有恐怖色彩和迷信内容的戏,还是要加以改编和禁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目连戏
目连戏为专演《目连救母》而命名,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因此被视为戏曲的鼻祖。北宋时开封已有连演七天的记载。目连戏集戏曲、舞蹈、杂技、武术于一身,有锯解、磨研、吞火、喷烟、开膛、破肚带彩特技和盘叉、滚叉、金钩挂玉瓶、玩水蛇、挖四门等舞蹈动作,及金刚拳、武松采花拳、五龙出动拳诸多拳路,服装、道具、化装、表演均有独特之处。由于深藏民间,至今仍保留粗犷、原始的,唱腔初为花鼓调,明末大平调兴起后,因其动作大,架子大,真刀真枪,雄浑豪放,适宜目连戏的武打表演,故自清代改为大平调。既可登台演出,又可扎扬表演,游街时鼓乐齐鸣,三眼枪助阵以壮行色。目连戏是发源于河南而又长期绝于河南的古老剧种,南宋以来,广泛流行南国诸省,近世北方演出仅有山西。附:目连戏的成因唐代宗年间,升平公主“金枝”与汾阳王郭子仪之子郭暧婚配后,咒公骂婆,四邻不和,抛米撒金,横生事端。郭子仪唯恐万岁怪罪,既不敢说,又不敢管,...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徽州目连戏
编者按: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保存和保护世界各国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近年来一直是国际社会有识之士的持续呐喊和奋斗目标,也是近年来正在逐步变为现实的全球性共识。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开展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审发布活动,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了整个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中国也以2003年初启动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批准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部署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为标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引入了全面规范的快车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的领域十分广泛,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举凡口述传统及其作为载体的语言、传统的表演艺术、社会风俗和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技艺和技能、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戏曲
宋以前的安徽戏曲,仅有一些出土文物可供参考。宋元时期始有零星记载,但过于简单。亳州人孟汉卿创作的杂剧《张孔目智勘魔合罗》至今尚有流传。明代初期,南戏在徽州、池州、宁国、宣州、太平诸州府广为流行。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均有传入,由徽商组织家班或出资支持民间戏班演出,多在徽州、安庆等地活动。这些声腔的传入,为安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安徽较古老的戏曲有宗教色彩相当浓厚的目连戏和傩戏。目连戏以佛教经典中目连救母的故事为主线,穿插一些滑稽小段和惊险特技,明初就有演出,祁门郑之珍根据传抄本加以改编后十分盛行,分祁门、歙县、南陵三个重点演出区。傩戏主要流行在九华山北麓贵池境内百里山区,由村俗跳傩舞发展而来,表演时戴有面具。每年仅在农历正月初七到元宵节演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徽州、池州一带出现了从余姚腔和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徽州、青阳、四平等声腔。其中,青阳腔影响最大,广为流传,北到山西,南...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端公戏
目连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剧种。它主要搬演佛门弟子目连僧入冥间救母的故事。目连故事源于《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释典。它约从东汉初至明末,略经释典、变文、戏文的衍变,日趋完整而庞杂。它与各种艺术的崛起,及佛教的兴衰都曾发生过历史性的联系。安徽目连戏,主要流行于当时的徽、池、宁国、太平四府地域。明万历年间,徽州名士郑之珍一边参加演出目连戏,一边用传奇写法,润补为长达100出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又名《劝善记》)。民国中期出现了任甫琪(号“蟹子”,人称“目连梅兰芳”)等名艺人,他们还兼演徽、京二剧,改造了青阳腔的音乐。安徽目连戏又叫“大戏”,是因为它具有较为固定、戏文典雅的剧目,正统而丰富的唱腔,神奇而夸张的脸谱,行当俱全,还有讲求排场的一套演出规矩。再之,它只与京、徽二剧同台争艳。唱腔是联曲体制的,但在清末后,由于与京、徽剧的接触,艺人们迈出了突破曲牌向板腔体靠拢的步伐。脸谱以净、丑为主...
· 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安徽音乐
安徽音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也有地方特色。安徽民间音乐植根于人民,表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质朴天然。安徽民间音乐有声乐和器乐两大门类,其中民歌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民歌的形成与发展,与安徽特有的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风格、风俗习惯差异明显,直接影响了各地人民的性格及表达感情的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特点的民歌:江南色彩区风格抒情优美,欢快活泼,以悠扬流畅见长;皖西色彩区风格高亢嘹亮,如《慢赶牛》、《挣颈红》等;淮北色彩区,风格朴实粗犷,如花鼓灯灯歌等;江淮色彩区混合色彩风格,如凤阳花鼓、巢湖民歌、舒城山歌等;皖东色彩区风格风趣幽默,如《小猫调》、《杂不龙冬耍》等。安徽民歌按音乐体裁区分有号子、山歌、小调。号子演唱的内容多是民谣、民谚或寄物托情即兴演唱身边的人和事,其结构短小,上下句对仗,常用衬词补充唱词结构,抒发情感。山歌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