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戏曲—微剧—徽剧的历史沿革
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现名,是我国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徽剧于明末清初形成于安徽徽州、池州、太平(今歙县、贵池、当涂)一带,是中国戏曲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剧种,不仅京剧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中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也都与它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其影响几乎遍及全国。在安徽省内,现流行分布于南陵、青阳、徽州、安庆、巢湖等广大地区。今徽剧以徽调(戏)为主体,兼演青阳腔、徽昆和民间小戏。
历史沿革
徽剧具有悠久历史。明代中叶,皖南的徽州、池州是中国东南地区商业、文化的中心之一,当时著名的戏曲声腔如余姚腔、弋阳腔已在这一带流行。明嘉靖、万历年间,在这一带产生了徽州腔、青阳腔 (亦称池州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种声腔。徽州腔、青阳腔并被誉为“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盛极一时。此期间,昆曲也在徽州一带流传。徽州腔在唱腔等多方面深受昆曲影响,在吸收昆曲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平腔”和以后的“昆弋腔”。
明末清初,昆弋腔传到安庆府的枞阳、石牌镇(今怀宁)一带,受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影响并与随山陕商人的商业活动而南来的西秦腔相汇合,逐渐形成吹腔、拨子、二簧等徽调唱腔。由于吹腔、拨子形成于枞阳、石牌镇一带,清初时曾合称为“枞阳腔”;乾隆中叶又称为“石牌调(腔)”。后二者又进一步受到梆子系统的影响,在安庆一带出现了一种人称“安庆梆(班)子”的戏班,所唱曲调包括吹腔和拨子在内的各种唱腔,统称为“安庆梆子”。
到清乾隆中叶,徽剧的石牌腔、安庆梆子、二簧调等主要声腔均已形成。这些声腔早在进京之前就已随着徽班的活动而流传各地。如乾隆二十七年(1762)在广州的外江梨园会馆《碑记》上,就已记载有太和、保和、瑞祥、永兴等徽班的名字。乾隆四十五年的另一块《碑记》则记有荣升、春台、有福、上明、翠庆、集庆、保和、文秀、上生等九个徽班班社。乾隆五十五(1790)年,徽班名艺人高朗亭率三庆班入京演出,轰动京师。以后,在乾隆、嘉庆年间进京的还有四庆徽、五庆徽、四喜、春台、和春、三和等徽班。其中,以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最为有名,人称“四大徽班”。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徽班在北京更加兴旺发达。成书于道光十七年的《长安看花记》中曾这样记载:“嘉庆以还,梨园子弟多皖人,吴人渐少。”另一部写于道光二十二年的《梦华琐簿》也曾记载:“戏庄演戏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
历史上徽戏曾一度衰落。道光八年至十三年(1828-1832)间,汉调艺人王洪贵、李六等在北京加入徽班,使徽、汉合流,出现变“诸腔杂陈”为“以皮簧为主”新剧种。而南方的徽班也受到京剧和其他各新兴地方剧种的冲击,在咸丰、同治(1851-1874)后,徽剧班社逐渐减少;加上原先徽商的地位已被新兴的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势力所取代,使徽班逐渐失去原先徽商在经济上的支持,活动区域日渐缩小,只流行于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四省的部分地区。但其艺术形式却保留了下来,并与京戏分为两个系统,称为“徽戏”。民国十年(1921)以后,徽班虽仍然活跃,但改调京腔者日渐增多;至抗日战争前夕,大多数职业班社解散,艺人多改学京戏或弃艺从农或改行经商,只有少数班社勉强维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徽戏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56年成立了安徽省徽剧团,抢救挖掘、搜集整理了近千个剧目和大量的徽剧声腔、音乐、脸谱等珍贵资料。1959年和1961年,该团两次赴北京、上海等地公演。1990年在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演出盛会中,徽剧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再次轰动京城。1991年至1997年间,安徽省徽剧团多次应邀赴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日本演出;1999年夏,又应邀赴西班牙参加第20届朝圣国际艺术节、西班牙奔牛节和马德里夏季艺术节的演出。中国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给当地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受到极高赞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