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戏曲—微剧—徽州古戏台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36
转发:0
评论:0
安徽戏曲—微剧—徽州古戏台,祁门余庆堂古戏台徽州戏剧演出活动源远流长,东晋时期就有“宴会辄令倡伎作新

  祁门余庆堂古戏台

  徽州戏剧演出活动源远流长,东晋时期就有“宴会辄令倡伎作新安人歌舞离别之辞”的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三月,徽州府邑城东郊迎春赛会上,有戏台36座,在这些戏台上献艺的有从苏、浙、豫等地请来的名优,也有徽州本地艺人组成的戏班。场面之大,人数之多,盛极一时。
    徽州乡民对戏剧特别嗜好,不仅迎神赛会、婚丧喜庆时要演戏,而且在诉讼之后还要对败诉者罚戏。一些较大的村庄,都建有砖木结构的永久性戏台。这些古戏台的建立对促进徽州戏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徽州古戏台不同于京城和城市的戏台,也不同于北方农村的戏台和花戏楼,有着独特的个性,这种个性表现在宗族血缘关系与法治地位。徽州古戏台建在宗族领地的祠堂中,它位于祠堂的门厅,与享堂、寝堂相对。一来是维系宗族血缘关系的需要,徽州人讲究忠孝礼义,遵祖敬上,演戏时打开享堂的隔门,可以与祖宗同乐,使人感到宗族的荣耀;二来体现宗族的威严,祠堂是宗族执法的场所,通过演戏既处罚了违法乱章的败诉者,又教育了全村支丁,起到警世作用。
    祁门地处皖赣边境,为目连戏的发祥地,与安庆相连,黄梅戏对祁门民间戏曲影响较深。在农村,每逢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或子弟升学、新屋落成、婚丧嫁娶以及修谱、建庙、封山、祈福禳灾等等,都要请戏班演出。每逢开台演戏,村子里便热闹非凡,家家户户宰猪杀鸡,买菜置酒,炊烟不断,三乡五里的亲朋好友都被请来做客看戏。一次演出时间或三五天、或七八天不等。演出活动夜以继日,村民看戏如痴如醉。
    演出活动繁荣,也促进了古戏台的发展。在祁门发现的11个古戏台各具特色,各有千秋。要说豪华讲究,要算新安乡株琳村赵氏宗祠的余庆堂古戏台了。它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戏台坐东朝西,分前台、后台和看台3部分,前台为表演区,台沿贯穿左右两厢,台面高2米,面积98.6平方米。前台正中天花为佛冠式彩绘藻井,前檐额枋、斜撑、雀替、月梁,均雕饰戏剧人物和花鸟图案,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论古朴大方、规模宏大当是闪里镇坑口村的会源堂古戏台。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戏台坐南朝北,面积97.44平方米,台前基础以砖石砌成,台面以木柱支撑,上铺台板,为固定式,俗称“万年台”。台前设有石雕栏板,两侧与看台相连。梁架结构为硬山搁檩式,额枋、月梁、斜撑、雀替等雕饰各种浮雕图案及立体木雕。天井为青石板铺地,十分规整。
    由坑口分迁的闪里镇磻村陈氏祠堂内的敦典堂古戏台,则表现为小巧玲珑。戏台面积86.2平方米,底层为活动短柱支撑台枋,上覆台板,为可拆活动式戏台。明间额枋上刻有“五福捧寿”及其它装饰。整个建筑朴素、简洁而又趋于变化,戏台小巧、灵活而富于工整。
    古戏台建筑以当地木材为主,砖石为辅,结构紧凑,装饰性很强。它不仅迎合了人们的审美观,更为注重的是声学原理和戏曲表演形式。戏台中央顶部设有十分考究和华丽的穹形藻井,圆圆的像一口大钟,可帮助演员拢音共鸣,符合声学原理。表演区两侧各有一个厢房,为乐队伴奏区,分文场和武场。台前两侧有楼梯与两侧廊式看台相连。有身份的坐廊式看台(今称包厢),平民百姓则只能坐在天井中看戏了。
    徽州古戏台是戏曲文化的延伸,与徽州的建筑、徽商、宗族等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徽州的商人发达后,为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一方面读书登第,努力入“仕”,一方面以戏剧等各种文化活动为载体,结交四方文人雅客,追求仕大夫阶层的高雅品位。而在许多徽商看来,戏剧可以作为炫耀自己“竞尚奢丽”的资本,以提高自己的地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因此,他们荣归故里,要光宗耀祖,续宗谱,修祠堂,建戏台、演大戏,因而使徽州戏台林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戏曲—微剧—从“罚戏碑”看徽州的戏曲文化
祁门县叶源明代戏台笔者近期到古徽州(今黄山市)祁门县考察,发现那里保存有清代的“罚戏碑”。被当地人称为“目连村”的彭隆乡环沙村“叙伦堂”堂外西墙上还有一块“嘉庆二年十一月”立的石碑,碑文的内容是,当地村民程之璞等人鉴于“迩缘人心不一,纵火烧山,故砍松杉,兼之锄挖柴桩”,于是合议立“养山合墨文约”,其条文为:“纵火烧山罚戏一台,仍要追赔木价;挖桩脑者五问松杉杂植,罚戏一台;采薪带取松杉二木并烧炭故毁,无问干湿,概在禁内,违禁者罚戏一台”。这块“罚戏碑”不仅是村民们的公约,而且由县令以公告发布,公告原文被刻在石碑上。据史料记载,用“罚戏一台”的方法禁止砍伐或烧毁树木山林,在徽州相沿已久,较为流行。在清明两代,徽州是一个戏曲文化氛围异常浓厚的地方。徽州商人在赚了大把大把的银子后,不仅兴建豪华的住宅,也追求精神的享受,听戏看戏就是当时流行的娱乐活动。明代的徽商就开始蓄养戏班子,他们大部分时间侨寓在...
· 微州文化—徽州戏曲—庐剧
庐剧,旧称“倒七戏”,解放后改今名。以大别山民歌和江淮之间的歌舞为基础,吸收了端公戏、嗨子戏、门歌发展而成,约有二百年历史。流行于安徽淮河以南和长江两岸。以皖西、皖中、皖东三个地区分为上、中、下三路,各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解放前有些职业班社曾先后和徽剧、京剧合班演出,在剧目和表演上受过这两个剧种的影响。唱腔分“花腔”,演唱上有“帮腔”、“吆台”形式。剧目分小戏、折戏、本戏三类,约二百多个。解放后整理演出了《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等剧。
· 安徽戏曲—微剧—徽剧和徽班
徽剧,渊源于明代的“徽池雅调”。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弋阳腔流传到安徽青阳,贵池一带,与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调相结合,创造了新腔,形成了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青阳腔;青阳腔又受到民间山歌小调和昆曲的影响,长期发展而形成今天的徽剧。其特点是:滚白滚唱,不仅让戏曲中的人物有倾吐内心积郁与激愤等感情的广阔余地,而且还富有叙述性。唱腔的音域异常辽阔,给人以一种粗犷,美好的感受。清朝乾隆年间,徽剧名艺人高朗亭,郝天寿等,把徽剧带到扬州演出。当时扬州是全国文化中心之一,是“花部”的集中地,但很快即被艺术精湛的徽剧压倒。乾隆五十五年,高朗亭又带到了北京,受到了北京观众的欢迎。接着,又引起“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进京。徽剧进京不久,汉剧也进京,徽剧又从汉剧中吸收了西皮,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自己的声腔。从此,徽剧不仅闯进了皇宫,振动了京城,而且广泛流传,影响了全国。它在北方扎下根子,逐渐吸收了北方的京腔...
· 安徽戏曲—微剧—“京剧之源”话徽剧
在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徽剧”这一传统戏曲项目意义重大且隽永。这是因为它不但是一种有着300年历史、面临濒危困境的安徽地方剧种,更因为它孕育了我们的国剧——京剧,有“京剧之源”的美称;甚至连中国南北几十种地方戏曲剧种,都与它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徽剧,渊源于明代古徽州的“徽州腔”和池州的“池州腔”合成的“徽池雅调”。明嘉靖年间,江西弋阳腔流传到安徽青阳、贵池、徽州一带,与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调相结合,创造了新腔,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青阳腔;青阳腔又受到民间山歌小调和昆曲影响,长期发展而形成今天包含九类声腔的大剧种——徽剧。因此,“徽剧”之“徽”,既是“安徽”的“徽”,更是“徽州”的“徽”。徽剧最为辉煌的历史,就是“四大徽班”进京、孕育并诞生了京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由徽商扶持的徽剧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与春台班等“四大徽班”为给弘历皇帝80寿庆祝寿,相继...
· 微州文化—徽州戏曲—徽剧
明嘉靖年间,徽州府治所在地的艺人,在吸收弋阳腔的基础上形成徽州腔,是为徽剧的先声。清乾隆时形成“徽戏”,今名“徽剧”。主要腔调是吹腔、四平、拨子和二黄,也唱西皮、高腔、昆腔、昆弋腔和花腔小调等。剧目很多,擅演历史题材的大戏。音乐曲调和表演技巧都很丰富。清代中叶流传很广,对南方许多剧种都有深远的影响。徽剧风靡全国,形成了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的剧种。当时在徽州的班社就有47个之多,其中如大寿春,艺员竟达180多人。主要徽班有:老庆升是徽班的鼻祖,班子实力雄厚,规制严整,行当齐全,阵容庞大。老阳春以昆曲见长,与之相对成立的是新阳春。该班有28只箱子行头,72名艺员,30顶网巾,常演出200多个剧目。庄春和以皮黄声腔为主的班社。采庆班以表演“采头”出名。春台班乾隆皇帝八旬寿诞,该班进京献寿,技艺超群,被誉为“四大徽班”之一。庆升班技艺出众,被誉为京外“四大徽班”之一。彩庆班由徽城众商助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