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戏曲—微剧—徽俗最喜搭台看戏寻找徽戏的踪迹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08
转发:0
评论:0
安徽戏曲—微剧—徽俗最喜搭台看戏寻找徽戏的踪迹,   徽州人善歌舞。明万历年间,当过歙县县令的傅岩在《歙纪》中说:“徽俗最喜搭台

    徽州人善歌舞。明万历年间,当过歙县县令的傅岩在《歙纪》中说:“徽俗最喜搭台看戏”。的确,徽州人与戏有缘。无论男女老少,都以聊戏看戏品戏自乐。村落古祠傍,精致的戏台,虽平时有些冷落,但遇过年过节,则是人声鼎沸。徽州人那种近乎疯狂的激情,类似痴迷的本性,象火山爆发一样,写在脸上,乐在心头。徽戏伴随着徽商一起兴衰,其仍不失为徽文化中一颗靓丽的明珠。

     徽腔,合“五方之音”;徽戏,博采武戏众长。徽州是徽戏的故乡。徽戏的产生,既与当地徽文化的传统有关,也与外界徽商官绅的爱好兴趣有关。这是一个漫长演变和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多少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一般认为,徽腔徽调的出现,是在明嘉靖年间。它是在弋阳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戏曲声腔。其特点是一唱众和,热闹有趣,在民间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徽戏声腔,最初源于以安庆为中心的安徽南部地区。这里方言腔遍地,土语古声依存。弋阳腔传入徽州,变为徽州腔。传入青阳,变为青阳腔。明万历年间,南方四大声腔之一的“昆山腔”传到徽州一带。徽州腔很快融合了昆曲因素,形成了“四平腔”,而后又形成了“昆弋腔”。明末清初,西秦腔传到南方,对“昆弋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昆弋腔”受到山西、陕西梆子和其它声腔影响后,逐渐变为“吹腔”和“拔子”,两者结合,俗称“吹拔”。徽州当地一些山歌、采茶歌、花鼓调、莲花落等,也是徽腔形成初期的重要养份。在徽戏的演唱中,也能起画龙点睛作用。到四大徽班进京前后,徽戏形成了青阳腔、四平腔、昆弋腔、吹腔、拔子、二黄、徽调西皮及花腔小调等。至此,徽戏的声腔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另一方面,徽戏的表演艺术,多姿多采,风格朴实,乡土气息浓郁。而以武艺高超,打斗勇猛最聚人气。徽戏中的武戏特色,源于徽州民间百姓重视武术强身的传统,故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武功套路在徽戏中保存下来,并不断发展,这给徽戏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平台与高台武功,在徽戏表演中极为突出,尤其在唱“对台戏”、“拼戏”中,尽显了徽戏剽悍粗犷的艺术风格。武戏中溶进了民间打斗、游戏、杂耍的精华,并运用火彩、幻术等特技,这也符合徽民口味。徽州百姓残留蛮越遗风,喜欢刺激的动作,有猎奇心理,对武打动作的难、险、惊、奇要求尤为苛刻,客观上使徽戏武打演技、动作编排愈来愈为成熟,成为徽戏中的重头。

     徽戏,依托着庙会平台发展,而“罚戏”则成为一种奇特的民间风俗。地处万仞山丛的徽州人,热情奔放,天生就有一种文化的饥渴症。徽州人祭祖庙会多喜热闹隆重,以求达到与祖宗同乐,“戏”成了必不可少的项目。山越人粗犷的性情,萌发了最原始的“傩”。傩的特点是自娱自乐,只舞不歌,动作简单,带上假面俱,意在驱神镇魔。当中原人迁徙到新安后,也带来了“戏”的因子。傩逐步向娱人悦众、祭祀先祖、祈福求安方面发展,演变为边歌边舞的徽州傩,后又脱变为有情节有演员的傩戏。徽州社会的儒风底蕴,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一部分归隐的文人官绅,对“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提炼与艺术加工。歙县人汪道昆就是一个例子。徽商又将扬州一带的戏文化带到老家,并在徽州傩基础上加以改造,两股力量的结合,对“徽戏”的成型起了关键作用。经过历年渐进,这种“戏”的文化,也改变着徽州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徽州宗法制度现的“罚戏”现象,即是两种不同物事硬捏在一起的典型实例。“罚戏”,既达到了罚的目的,又发挥了戏中教育的功能。这只有徽州人才想得出的点子。罚戏大多与祠堂执法、水口管理、茶叶卖买、禁止赌博等有关。在祁门县桃源村,《陈氏宗谱》卷之十篇有“禁赌公约”,违禁者“罚戏一台”。在祁门环村的“叙伦堂”外西墙上,有一块嘉庆年间立的“永禁碑”,其中有条文为:“纵火烧山者,罚戏一台;采薪带取松杉二木并烧炭故毁,无问干湿,概在禁内,违禁者罚戏一台”。此外,徽州人酬愿、保禾苗、禁园笋、息争讼等也采取演戏这一形式。

  在古徽州一些祠堂族谱中,都详尽载有违族规触犯祖训“罚戏”的条目。这是一种独特的徽州文化现象,比起一些地方私(肉)刑泛滥,酷刑充斥,要人道文明得多。正是徽州浓郁的文化氛围,孕育了徽戏。反过来,徽戏的德治功能,对民风的培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为徽戏的发展制造了诸多的机会。

     “戏路却商路”,徽戏成为徽商公关的手段。在徽戏的发展过程中,徽商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磨灭和替代的。徽商是徽戏发展中的酵母。反过来,徽戏在商场中的特殊作用,又巩固了徽商的有利地位。这是一种多向的情感交流和文化需要。在数千年重农抑商传统意识渗透下,商人要摆脱相对低下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与儒人官宦接近,需要文化搭桥。徽商在经济活动中觉察到,文化形式,是封建社会中官商两者结合的最佳媒介。徽戏在这种商业活动中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明清时,徽商主要集中在扬州、杭州一带,其文化繁荣发达。戏剧是一种比较高雅的艺术,请当官者看戏,亦易使爱面子的儒官们接受。徽班的兴起,吸引了不少色艺双全的优伶。他们的加入,给徽戏的兴盛创造了条件。徽商在外,浪迹天涯,生活寂寞,竟争激烈残酷,使他们的内心空虚和疲惫。一些徽商喜爱徽戏,目的在于填充孤单苦闷的心灵,是内在情感需要。故有的不惜重金蓄养乐仆、家班或邀戏班到家中日夜演出,以寄托思乡之情,并按自己的需要,不断对扬州戏曲进行改铸,加入徽州文化的一些要素。清朝皇帝多次南巡,刺激了扬州一带的戏曲市场。徽商将一些戏班带回家乡,溶入了徽州人的情感和声腔特点。徽州文人又在戏剧创作中进行了本土化探索。这进一步催发了徽戏的产生。伴随着徽商的足迹,徽戏艺术传播到全国各地。在许多徽商看来,徽戏可以作为炫耀自己的资本,籍以提高自己社会地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另一方面,徽商把戏剧作为一种商业公关手段,使官商结合更具有隐蔽性。在同为好儒的官商点校下,客观上也促进了徽戏演技、唱腔、剧本等方面艺术的锤炼,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加速了徽戏向多方传播扩散。正如戏曲美学家汪效奇所说,“徽商不仅仅是在经济上资助徽班,自己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审美心理,强烈地影响着徽班,左右着徽班艺术的发展方向。”
    徽班晋京,是京剧降生的催化剂。清代中期,徽戏在一些发达城镇风靡一时,形成了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剧种。徽班晋京,在近代中国戏剧界,引发了一场戏剧变革。这是徽州艺人们当初始料未及的。徽戏不是京剧,但京剧的产生离不开徽戏。徽班晋京及徽班中程长庚的出现,在戏曲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徽州戏班与徽商一样,充满了包容性和开放性,从而为自身不断完善取长补短提供了大前提。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0年),弘历皇帝八十大寿时,“三庆班”在徽商江鹤亭的资助下,晋京献艺为皇帝做寿。投石问路后,四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等相继进京。四大徽班晋京,把诸种腔调带到了北京,使京城舞台一时形成了“百家争呜”“百花齐放”的局面。徽班打入京城后,戏庄演戏必请徽班。徽戏成为称雄京城的大剧种。为了站稳脚跟,徽戏顺应时世,改革剧目,以“色艺最优”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为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唱二黄花旦为主的四大徽班晋京,取各家之长,不断创新,孕育了“国粹”京剧。后三庆班中,出现了以程长庚为首席的老生主演皮黄戏的新局面。程长庚勇于革新,促进了徽、汉、秦合流,融洽昆、弋声腔,在念唱方面吸收了北京语言,在酿育京剧中起了重要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没有徽戏就没有京剧。
     踏着昔日的辉煌,我们在山间,在乡里,在街头巷尾,寻找着徽戏的感觉。当徽戏完成承前启后的神圣使命后,自己却悄悄退出了市场。由乡土徽戏而进化为“国粹”的京剧,说明了徽文化与京城汉文化间内在的联系。其实,戏剧代表的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没有徽州这样的文化环境,也不可能产生徽戏。如今,徽州人仍旧在怀念着那种嬉闹有趣的动人场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戏曲—微剧—徽州古戏台
祁门余庆堂古戏台徽州戏剧演出活动源远流长,东晋时期就有“宴会辄令倡伎作新安人歌舞离别之辞”的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三月,徽州府邑城东郊迎春赛会上,有戏台36座,在这些戏台上献艺的有从苏、浙、豫等地请来的名优,也有徽州本地艺人组成的戏班。场面之大,人数之多,盛极一时。徽州乡民对戏剧特别嗜好,不仅迎神赛会、婚丧喜庆时要演戏,而且在诉讼之后还要对败诉者罚戏。一些较大的村庄,都建有砖木结构的永久性戏台。这些古戏台的建立对促进徽州戏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徽州古戏台不同于京城和城市的戏台,也不同于北方农村的戏台和花戏楼,有着独特的个性,这种个性表现在宗族血缘关系与法治地位。徽州古戏台建在宗族领地的祠堂中,它位于祠堂的门厅,与享堂、寝堂相对。一来是维系宗族血缘关系的需要,徽州人讲究忠孝礼义,遵祖敬上,演戏时打开享堂的隔门,可以与祖宗同乐,使人感到宗族的荣耀;二来体现宗族的威严,祠堂是宗族执法的...
· 安徽戏曲—微剧—徽剧和徽班
徽剧,渊源于明代的“徽池雅调”。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弋阳腔流传到安徽青阳,贵池一带,与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调相结合,创造了新腔,形成了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青阳腔;青阳腔又受到民间山歌小调和昆曲的影响,长期发展而形成今天的徽剧。其特点是:滚白滚唱,不仅让戏曲中的人物有倾吐内心积郁与激愤等感情的广阔余地,而且还富有叙述性。唱腔的音域异常辽阔,给人以一种粗犷,美好的感受。清朝乾隆年间,徽剧名艺人高朗亭,郝天寿等,把徽剧带到扬州演出。当时扬州是全国文化中心之一,是“花部”的集中地,但很快即被艺术精湛的徽剧压倒。乾隆五十五年,高朗亭又带到了北京,受到了北京观众的欢迎。接着,又引起“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进京。徽剧进京不久,汉剧也进京,徽剧又从汉剧中吸收了西皮,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自己的声腔。从此,徽剧不仅闯进了皇宫,振动了京城,而且广泛流传,影响了全国。它在北方扎下根子,逐渐吸收了北方的京腔...
· 安徽戏曲—微剧—从“罚戏碑”看徽州的戏曲文化
祁门县叶源明代戏台笔者近期到古徽州(今黄山市)祁门县考察,发现那里保存有清代的“罚戏碑”。被当地人称为“目连村”的彭隆乡环沙村“叙伦堂”堂外西墙上还有一块“嘉庆二年十一月”立的石碑,碑文的内容是,当地村民程之璞等人鉴于“迩缘人心不一,纵火烧山,故砍松杉,兼之锄挖柴桩”,于是合议立“养山合墨文约”,其条文为:“纵火烧山罚戏一台,仍要追赔木价;挖桩脑者五问松杉杂植,罚戏一台;采薪带取松杉二木并烧炭故毁,无问干湿,概在禁内,违禁者罚戏一台”。这块“罚戏碑”不仅是村民们的公约,而且由县令以公告发布,公告原文被刻在石碑上。据史料记载,用“罚戏一台”的方法禁止砍伐或烧毁树木山林,在徽州相沿已久,较为流行。在清明两代,徽州是一个戏曲文化氛围异常浓厚的地方。徽州商人在赚了大把大把的银子后,不仅兴建豪华的住宅,也追求精神的享受,听戏看戏就是当时流行的娱乐活动。明代的徽商就开始蓄养戏班子,他们大部分时间侨寓在...
· 安徽戏曲—微剧—“京剧之源”话徽剧
在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徽剧”这一传统戏曲项目意义重大且隽永。这是因为它不但是一种有着300年历史、面临濒危困境的安徽地方剧种,更因为它孕育了我们的国剧——京剧,有“京剧之源”的美称;甚至连中国南北几十种地方戏曲剧种,都与它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徽剧,渊源于明代古徽州的“徽州腔”和池州的“池州腔”合成的“徽池雅调”。明嘉靖年间,江西弋阳腔流传到安徽青阳、贵池、徽州一带,与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调相结合,创造了新腔,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青阳腔;青阳腔又受到民间山歌小调和昆曲影响,长期发展而形成今天包含九类声腔的大剧种——徽剧。因此,“徽剧”之“徽”,既是“安徽”的“徽”,更是“徽州”的“徽”。徽剧最为辉煌的历史,就是“四大徽班”进京、孕育并诞生了京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由徽商扶持的徽剧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与春台班等“四大徽班”为给弘历皇帝80寿庆祝寿,相继...
· 安徽戏曲—微剧—徽剧的资料与评论
徽剧,戏曲剧种。形成于安徽徽州、池州、太平(今歙县、贵池、当涂)一带。它是多方吸收明末清初流行的优秀戏曲艺术,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曾起过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不仅京剧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中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也都与它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其影响几乎遍及全国。明代中叶,皖南的徽州、池州成为中国东南商业、文化的中心之一,当时著名的戏曲声腔如余姚腔、弋阳腔已在这一带流行。嘉靖、万历年间,这一带产生了徽州腔、青阳腔(亦称池州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种声腔。这些声腔兴起后,很快风靡各地,如徽州腔和青阳腔被称为“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明末清初,西秦腔等乱弹声腔流入安徽,受当地诸腔影响,逐渐衍变,形成了徽调主要唱腔之一的拨子。拨子高亢激越,常和当地委婉柔和的吹腔在同一个剧目中配合使用,习称“吹拨”。由于它产生和流行在枞阳、石牌(今怀宁)、安庆一带,先后被称为枞阳腔、石牌调或安庆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