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戏曲—安庆黄梅戏—安庆黄梅戏的再繁荣和持续发展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3
转发:0
评论:0
安徽戏曲—安庆黄梅戏—安庆黄梅戏的再繁荣和持续发展,  黄梅戏的历史不算长,真正成型大约是在20世纪初年。而繁荣发达,则完全是新中国

  黄梅戏的历史不算长,真正成型大约是在20世纪初年。而繁荣发达,则完全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短短的半个世纪时间,它便形成了3次阶段性的发展高潮,形成了3次繁荣局面!50年代至60年代初,以严凤英、王少舫为代表的艺术家群体的出现和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的推出,使黄梅戏这个民间小戏在戏曲艺 术家族中崭露头角;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马兰、黄新德为代表的新一代艺术家群体的活跃和一批舞台影视作品的广泛传播,使黄梅戏在戏曲艺术整体面临困境的时刻,获得了上升的发展势头;20世纪末,黄梅戏艺术得到了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延续一度繁荣和二度繁荣的艺术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创造了舞台剧作、影视作品、音像制品、理论著作以及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态势,形成了再度繁荣的局面。世纪之交形成的这次黄梅戏繁荣局面,具有了鲜明的当代文化品格。这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题材选择上更具原创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戏曲改革在全面发掘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开展整理改编工作。诸如《天仙配》、《女驸马》等剧目,都是那个特定时代整理改编的产物。到了二度繁荣时期,黄梅戏的眼界得到扩展,涌现出一些创作剧目。《红楼梦》和《无事生非》由于它们分别改编的是曹雪芹的小说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这就与改编传统剧目有很大不同,其中融入对于黄梅戏的创造意识。

    从传统剧目的改编到古往今来文艺作品的改编,再到原创动力的迸发,黄梅戏的这一题材选择进程,可以归结为戏曲艺术的当代性进化的必然结果。黄梅戏在世纪之交再度繁荣时,题材原创的直接结果导致了舞台气象的新意迭出。以舞台剧为例,《木瓜上市》和《柳暗花明》直接取材鲜活的现实生活,是对时代气息的热情呼应,也是传统艺术直面现代社会的有益尝试。《徽州女人》试图发挥地域题材的优势,张扬徽文化的人文精神;《风雨丽人行》和《斛擂》则把创作题材的地域特色与时代热点紧密结合,扩展了地域题材的现实意义。《秋千架》试图展示一种超越时空的创作理念,这种尝试使黄梅戏的题材选择空间显得更加开阔。

    主题开掘上更具深刻性

    黄梅戏的再度繁荣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相互交融的时代,是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也是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迅速提高的时代。黄梅戏《红楼梦》所走过的戏曲主题深化道路,在20世纪末的时代氛围中得到更加广阔的延伸。例如,《徽州女人》把一种等待升华为一种信念和人格力量,剧中的女人曾因等待不得而失望乃至绝望过,终因信念不倒而在绝望中获得洗礼和升华。《风雨丽人行》把3个知识女性的人格升华作为主要表现对象,讴歌了她们在反抗非人道的斗争中“从人道主义走向英雄主义”。黄梅戏电视剧《秋》在改编中,也把历史对年轻一代的选择和年轻人对历史的选择作为表达的重点。这些剧目的演出和播映,能动人音容,撼人心魄,撩人情肠,无不在作品主题的开掘过程中显示出深厚的思想文化含量。

    风格追求上更具多样性

    受到应接不暇的当代艺术风格的启迪,踏着二度繁荣的艺术足迹,世纪之交黄梅戏的再度繁荣在风格追求方面显现出强烈的多样化意识。例如:《秋千架》的舞台上荟萃了多种艺术形态,意在尝试黄梅音乐剧的风格,把古装题材表现成为一个现代童话,比较适合青年观众的口味;《风雨丽人行》把视角聚焦在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深处,用较多的篇幅进行诗意盎然的情感描述,使黄梅戏舞台上展示出一种儒雅风范,赢得了知识界的观众;《徽州女人》把形体语言作为重要舞台手段,实验一种风格化的表现方式,令许多观众耳目一新;《木瓜上市》和《柳暗花明》不同程度地对传统写意风格做了现代诠释,从而更接近时下观众的审美情趣;《斛擂》和《乾隆辨画》完全是一派风云际会、豪情冲天的舞台景象,为原本轻柔的黄梅戏输入了阳刚之气。经由这些剧作的努力追求,黄梅戏的艺术风格真正呈现为多姿多彩的景观。

    近年来,优秀的黄梅戏剧目被搬上荧屏和银幕,已经不再是对舞台景象的简单复制。黄梅戏剧目得以用“音乐电视剧”和“电影故事片”的身份走向观众。而且,黄梅戏电影和电视剧在影视美学追求上努力突出画面的多义性,尽量强化唱腔的唱歌性和表演的平实性,当这些追求受到充分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渗入舞台时,使得黄梅艺苑更是“万紫千红总是春”。 从艺术角度对黄梅戏的再度繁荣做出归纳和梳理之后,需要立即提出黄梅戏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黄梅戏今后的发展任务将会更重,也更加艰巨。回顾黄梅戏几度繁荣的历程,有一条基本经验值得我们牢记,那就是充分发挥可塑性较大的艺术个性,充分展示轻灵飘逸的艺术魅力,坚持不懈地走艺术变革之路,坚持不懈地追求艺术创新的目标。回首50年代,《天仙配》和《女驸马》中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唱段,就是在当时的传统唱腔基础上,经过增加曲调种类和重新组合各种曲调,并且引进西洋乐器及其配器手法后形成的,就是艺术变革的成果。到了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红楼梦》和《无事生非》的艺术变革主要表现在,用轻灵见长的黄梅戏来接纳曹雪芹和莎士比亚的博大精深,深化了剧种的思想内涵,拓展了剧种的承载容量。再看近年来的黄梅戏,《徽州女人》的高雅风度,《秋千架》的童话色彩,《风雨丽人行》的诗化结构,《柳暗花明》和《木瓜上市》的质朴趣味,《斛擂》和《乾隆辨画》的阳刚气概,无不显示出黄梅戏的艺术变革精神。因此,我们要认真总结半个世纪以来黄梅戏几度繁荣的经验,积极提倡黄梅戏的艺术变革和创新。黄梅戏的可塑性较强,具备了腾挪转换的剧种优势,但要把这种客观优势转化为主观追求,还需要黄梅戏艺术家们更加敏锐和更加灵活,不断强化剧种里适应时代变化的艺术因素,保持与社会审美趋向的同步。

    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进行艺术创新,不仅要改造艺术形式,也要在艺术内容上体现时代精神。作为传统艺术样式的黄梅戏,演起古装戏来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创作现代戏的数量较少,质量上总是差一把火,这种状况需要改变。黄梅戏不能满足于古代题材,不能满足于改编和移植,要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把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摸索雅俗共赏的路子,应当研究当今流行的各种艺术样式。这些年的实践证明,从现代媒体的丰富多彩出发,把黄梅戏舞台向荧屏和银幕延伸,就是扩大观赏面的一种有效手段。黄梅戏能够流传得这样广泛,唱腔旋律好听是主要原因。热爱黄梅戏的观众来到剧场,往往就是来欣赏黄梅戏的优美旋律,很怕在听觉感受上变味。因此,唱腔看来是最能显示戏曲本质特征的部位,也是创新的过程中最讲究继承的部位,应当谨慎从事。总起来说,黄梅戏要坚持艺术创新,但创新中要把握好“度”,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戏曲—安庆黄梅戏—黄梅戏和青阳腔
我从黄梅戏本戏的探源中,得出这样一个总的印象:即黄梅戏本戏的形成,对其影响最大的则是我省明代古剧青阳腔。青阳腔是我省第一代声腔剧种,其影响遍及大江南北。尤其在赣东北、鄂东、皖西南这一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影响尤为巨大。这一带的所有地方花鼓小戏,从剧本到声腔,几乎都无例外的接受过青阳高腔的哺育。五十年代,就陆续发现了不少青阳遗响,在各地农村依然活跃着,其演出形式有的是业余班社,有的是围鼓清唱,有的是参加节日灯会。如赣东北的都昌、湖口高腔;鄂东的麻城高腔、东路子花鼓;皖西山区的岳西高腔等等。黄梅戏源起于鄂东黄梅县,它和楚剧差不多都同时受到了青阳腔这个高台大戏的影响。这是任何地方花鼓小戏在它们向舞台大戏发展过程中一条必由之路。否则那就成不了什么气候。直到今天,我们在楚剧、黄梅戏的传统剧目中,仍然不难发现有着丰富的青阳腔遗产。记得五六年我去武汉市观摩湖北省第一届戏曲汇演,在演出中我第一次看到了东路子...
· 安徽戏曲—安庆黄梅戏—黄梅戏和其它剧种
黄梅戏除接受青阳腔的乳汁哺育外,也能博采众长,从其它高台大戏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己上演剧目。见下表:其它剧种或说唱黄梅戏《白蛇记》(高腔)《鸡血记》《江流记》(高腔)《白扇记》《珍珠塔》(弹词)《珍珠塔》《长孝打凤》(东路子花鼓)《凤凰记》《玉环记》(传奇)《毛洪记》《秦香莲》(鼓词)《双插柳》《大合银牌》(汉剧)《牌环记》《东游记》(小说)《戏牡丹》《拾玉镯》(京剧)《游春》《目连戏》《骂鸡》《缀白裘》(徽剧)《张古董借妻》《张文贵传》(词话)《二龙山》上表所列《鸡血记》、《白扇记》、《戏牡丹》、《二龙山》、《牌环记》都已有专文考述。下面先谈三个小戏:《游春》是出描写少女初恋的小喜剧,过去极受城乡群众欢迎,也是当年严凤英的拿手戏之一。此剧似脱胎于京剧《拾玉镯》,不过黄梅戏具有更多的乡土气息,其中[菩萨调)尤为优美动人。当年丁老六、潘泽海都以剧中王干妈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骂记又名《王婆骂鸡》...
· 安徽戏曲—安庆黄梅戏—黄梅戏就是“安徽造”
如果要为黄梅戏填写籍贯的话,那么究竟是写湖北还是安徽?本周日下午3时,安徽人文讲坛2007年度最后一讲将在合肥市图书馆举行,讲席教授——安徽省艺术研究所王长安所长将告诉听众,黄梅戏是地地道道的安徽本土剧种。一提起黄梅戏的身世,多年研究黄梅戏的王长安所长斩钉截铁地说,黄梅戏诞生地就是在安徽。对认为黄梅戏产生于湖北、发展在安徽的观点,王长安所长表示,他研究了大量史料,确定黄梅戏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是一个“相对晚出”的剧种。从湖北传入安徽的是黄梅调,只是一种音乐形式而非戏曲剧种。所以,在湖北的是黄梅调,而真正能称之为戏曲的黄梅戏则产生于安徽。经历了150多年,黄梅戏有过辉煌,和其他剧种一样,今天也面临着很多问题。王长安所长认为,缺少优秀剧本,缺少创新和超越等因素都制约着黄梅戏的发展。
· 安徽戏曲—安庆黄梅戏—黄梅戏的音乐中味与洋味的调和
黄梅戏传统的创腔方式向现代专业作曲过渡,大体是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此前,黄梅戏虽已形成有独立戏剧功能的音乐体系,并如前所述接纳过“南腔北调”,但几乎没有受到西方音乐的直接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后,黄梅戏音乐创作的职业化,完全改变了黄梅戏音乐“自给自足”的原生状态。一些受过西洋音乐理论及其作品影响,懂得西洋作曲技法的“新文艺工作者”介入并扎根于黄梅戏,使剧种音乐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音乐文化的意义上认识这种变革。我们可以说,西方音乐文化终于打开最具保守品格的中国民间戏曲艺术之门。换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具有革故鼎新传统的中国民间戏曲,以吸纳外来音乐的举措昭示坦荡的襟怀。的确,当本土文化的母体和外来文化的客体猛烈撞击时,两者都呈现出被改造的状态,一种新质文化由此产生。在中国,“西乐东渐”的历史大致可以上溯到唐代的“景教”圣咏诵唱。此后,元、明的天主教传教活动以及清朝廷聘用西方乐师进入宫廷...
· 安徽戏曲—安庆黄梅戏—黄梅戏与严凤英
到安庆桐城罗岭,就为了看严凤英,一个叫陈庄的小小山村,两进深的青砖瓦屋,严凤英童年在此住过六年,她的乳名就叫鸿六儿。鸿六儿,一个眼睛清亮如露水的小丫头,赤着脚在菜籽湖畔龙眠山下打猪草、看花灯,不知不觉就学会了黄梅调。黄梅在我眼里是一朵花,长在田头篱下,沐浴梅雨秋露,也沐浴秧歌民谣,和竹笠、棕蓑、青青农田一起,组成江南田园美不胜收的乡土风情。那个叫黄梅的戏曲就应该在这样的乡土上抽枝长叶,是那些饲猪放牛小丫头的最爱,桐城陈庄的鸿六儿是其中一个,我们不好规规矩矩叫她大名严凤英,就叫她乳名鸿六儿最好。慢慢走过两进深的瓦屋,一一抚摸她用过的纺车、衣柜、炭炉和雕花木床,黄梅调的旅律就飘进来,是那曲《打猪草》:天天我打猪草咿呀,今天我又赶早咿呀,今天我又赶早呀,呀子咿子呀———曲调像流水,像丝绸,听得人心里一颤一抖,分不清是惊悸还是激动,农耕江南的风情原来如此撩人,感觉像鲤鱼游荡在春江里,像画眉飞翔在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