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戏曲—安庆黄梅戏—黄梅戏的表演丰富多样的未来表演趋势(四)
随着音乐剧近年来在国外以及国内大都市中的兴起,那亦歌亦舞,轻松活泼的表演形式,不由地让我们联想到同样也是载歌载舞,同样也是活泼轻快的黄梅戏。音乐剧的热起,为人们勾勒出黄梅戏未来美妙的发展前景。而黄梅戏《秋千架》的出现,则说明这种联想已经付诸行动,并使黄梅戏音乐剧初显胎形。由此,我们应该记住《秋千架》这难能可贵的第一步,并积极行动起来,循着《打猪草》、《夫妻观灯》、直至《秋千架》这条发展轨迹,强化歌舞在黄梅戏中的比重及作用,找出歌舞形式与戏曲程式、戏曲外框的最协调形式,为黄梅戏的歌舞化,甚至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剧而积极探索,遥旗呐喊。这不仅是时代审美的需要,更是黄梅戏在21世纪发展的需要。
4.语言的多样化发展
作为黄梅戏表演一个重要组成要素的念白,在未来将会以何种面目呈现于世人前,这是我们在关注黄梅戏未来表演趋势时不得不考虑的事。如果仅以安庆方言作为黄梅戏使用的唯一语言,强调黄梅戏在念白上的统一性和传统性,这样势必要影响到黄梅戏的生存和发展,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比如,在湖北就有一种看法,认为湖北的黄梅戏在表演中使用安徽安庆的方言,由于地域的差异,演员的发音又很难标准化,湖北的观众也不适应、不满意,应该创造出一种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念白来。应该说,这样的想法具有积极的意义。事实上,在当代黄梅戏表演中,念白已不是纯粹、标准的安庆官话了,许多字的发音已逐渐趋同普通话读音,而在一些黄梅戏影视作品中,则干脆将念白全换作普通话,以利于全国观众的欣赏,最大限度地降低观众的欣赏障碍。因此,在保留黄梅戏音乐的前提下,利用普通话作为黄梅戏念白语言,创造出一种黄梅戏歌剧或音乐剧的表演方式,应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
黄梅戏走向全国,念白可以用普通话,也可以用各地方言(比如湖北黄梅戏正考虑用湖北方言念白),但是,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黄梅戏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则成了一种必然。有人认为,黄梅戏的故事性、通俗性和旋律化的音乐性以及其贴近生活而又美轮美奂的演出风格,都使之具备外国观众容易理解和欣赏的禀性,具备其他古典剧种所缺乏的种种现代戏剧感和艺术优越性。因此,黄梅戏要在国际上获得影响,仅靠影视、广播渠道和零星出国演出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原汤原汁原色原味的多渠道本体输出,将黄梅戏包装成中国的民族歌剧或音乐剧,从而推向世界舞台,在此,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那就是黄梅戏走向世界后,它的语言障碍如何克服?有这么两件事值得人们关注:早在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用英语翻译了全本《天仙配》,并煞费苦心地按照总谱译配好英文唱词。尤其令人称奇的是,1985年6月,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戏表演专业的师生还用英语演出了《天仙配》中“路遇”一场,这是黄梅戏表演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黄梅戏走向世界、并用国际通用语言进行演出的可能性及必然前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深信,这样的演出将是空前的,但却不会是绝后的,未来的黄梅戏演出应该是既有中国人用英语演唱、念白,甚至也有外国人用中文演唱黄梅戏,这决非是天方夜谭式的主观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