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安徽名人—承继新安画派的领军人物章飚
章飚的国画山水别拘一格需要细细地看,细细地琢磨,准确地说,是要细细地读。因为他的绘画语言有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徽州山水的神韵,读出作者浓郁的乡土情结,读出作者致力追求的艺术情趣和独特的风格意境。
浓郁的乡土情结
徽州山水浑然天成,章飚笔下的国画山水尽得其韵,画中山峰俊逸,溪水潺潺,山上郁郁葱葱,水上古桥横卧,还有桥上荷锄的农夫,溪畔浣衣的少女,水中戏水的小鸭,更有粉墙黛瓦的古宅民居,马头墙错落有致,青石巷曲折清幽,宗祠飞檐翘角,牌坊古朴巍峨……只要你打开画卷,静谧深邃的徽州风情就会象一首诗、一曲歌一样出现在你的面前,使那些久居高楼大厦、满眼车水马龙的都市人闻到田野的气息,置身于清风习习的山野乡村。笔墨本无情,情生运笔人,这是章飚用画笔在和你作情感交流,向你叙述挥之不去,缠绵不已的徽州情结。
章飚生在徽州,长在徽州,喝着新安江上游的登源河水长大。大学毕业后,章飚回到绩溪,从事了十几年的文化工作,担任过县文化局长,培养了美术、摄影等一大批业余文艺工作者,其中许多人至今仍是县里文艺创作的骨干。章飚对绩溪的文物保护工作有远见,有谋划。在任期间,他首先在文化局内配备了文物干部、古字画装裱修复人员,收集整理了一批文物资料,为此后的县文物工作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为国保单位“龙川胡氏宗祠”、省保单位“奕世尚书坊”等一批文保单位,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章飚笔下的宗祠、牌坊、徽州的砖雕、木雕,包括反映这一题材的版画、国画作品,都能得心应手,潇洒自由,笔尽意未尽。这是他用心在作画,用情在染色的情感结晶。
章飚以他独特的视角和审美情趣,观察生活,创造作品。笔者有幸欣赏过章飚的数百幅国画、木刻作品,数千张写生画稿卡片(章飚写生用自己特制的画夹。一个18*12公分的小木匣,内装画稿、画纸,外壳为画板,可随身携带),曾多次随同章飚下乡写生,亲眼目睹章飚挥笔作画,其题材大多是一些山村小景,一些平常所见的稻草堆、古村落、石板路,摇摇欲倾的古宅民居,苔痕累累的马头墙,斑剥淋漓的门楼砖雕。对此,笔者曾提出疑问,章飚解释说:“我画的这些东西,土得掉渣,正因为它土,才具有徽州地方特色,具有作品的个性,具有艺术生命力。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物,又是徽州先人劳动创造的成果,它饱经风雨,历尽沧桑,我用写实和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是对徽州历史的尊重和追忆,对现状的思考。”这就是章飚浓郁乡情的理性体现。深厚的艺术功底
徽州,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代名人辈出,各种民俗理念自成流派。以画徽州山水而著称的新安画派,在画坛独树一帜,蜚声中外,造就了渐江、程邃、查士标,汪士慎、黄宾虹等一大批名家、大师。章飚自幼受其熏陶,潜移默化中爱上绘画,在其知书达理又会描图绣花的母亲指导下,步入了绘画之门。由于勤学苦练,章飚在小学里崭露头角,到中学里已小有名气,黑板报、学生习作园地中经常出现“章基仁”的名字(章飚原名基仁,字慕维——笔者注)。当时的“绩溪报”上还刊登过他的木刻作品。
章飚在大学里学过两年中文,钻研过《中国文学史》、《文学概论》、《历代文学作品选》,有深厚中文功底,这为他的美术创作提供了深层次的审美情趣。在艺术系美术专业的四年里,章飚系统地学习了美术理论,学习了中西不同画种的各种技法。大学毕业后,章飚利用业余时间创作数百幅版画等美术作品,许多作品多次在美国、日本、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展出和被收藏。这些作品标志着章飚在绘画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和画坛地位。
章飚对中国画的研究颇深,尤其对新安画派黄宾虹大师的作品情有独钟,笔者在70年代曾常见他忙里偷闲在家临摹黄宾虹大师的作品,还常说:国画讲究基本功,最好每天临摹一幅。久练功夫深,章飚临摹黄宾虹的山水画,几乎达到了乱真的程度。笔者客厅曾挂过三幅四尺中堂,全是章飚的作品,其中有两幅便是七十年代按黄宾虹原作大小临摹的,惹得收古画者经常光顾。
著名美学家郭因在1994年曾说过:“章飚在搞独辟的国画”。章飚不张扬,历来低调,在国画领域里默默耕耘,厚积而薄发。其厚积是积累创作素材,师造化;积累国画笔墨技巧,师古人;而薄发是他的个性和谨慎的创作态度所决定的,既不拘泥古人,又不能太市场化,去迎合人,“要有自己的东西”(章飚原话),这就是章飚孜孜不倦、苦苦追求的艺术境界。
独特的风格意境
章飚的国画严谨而不拘泥 ,儒雅而不陈迂,源于自然而脱俗自然,笔实墨沉有很强的感染力,形成一种厚重严密、气韵沉郁、意境深远的独特风格,被全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刘大为称之为“新徽派的领军人物”,“在画坛独树一帜”。
章飚的国画作品,主要来源于他的写生稿,他在写生时就以多维取景法进行构图,以独特的视角对景物进行取舍,这就改变了过去中国画散点透视的章法,使其国画作品中的山水景物有了立体效果。在线条勾勒、皴擦点染的传统笔墨技巧中,章飚作画以中锋、散锋居多,十分注重点染,在墨色的枯湿浓淡和水的运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达到了要什么样子就出什么效果的境界。在作色上偏浓,而且色墨并用,墨中有色、色中有墨,使墨色透明有层次。所以章飚国画作品中大片的黑,大块的绿,并不觉得呆板,而是气韵流动,生机盎然,意境深远。
章飚作画的题材,主要是徽州山水,徽州风情,徽州的四季变化。自1996年以来,已面世三本画册,其最有特色的也是前人所未画过的徽州民居古宅,一改古人画中杆栏草顶式或楼台亭阁画法,将徽派民居的程式进行分类归纳,在个性中寻找共性,取其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部分入画,用简练的线条表现出来,使人一眼就能品出徽州的神韵。作者随意勾勒的马头墙、砖雕门楼,皴擦水润的斑剥粉墙,苔痕点点的屋角,看起来漫不经心,散淡、平常,其实是用笔古拙、经过深思熟虑、刻意塑造的绘画语言,尽管有些景物已不再常见,但它仍能在人们的记忆和联想中,有一种因怀恋而生的亲切感,并透出一丝惆怅;这说明章飚是一位独辟的、关照现实、关注文化的画家。
章飚国画中的竹子也很有特色,他画的不是修竹三五竿,新篁映老枝,而是成片的竹林,漫山的竹海,因为徽州的竹林漫山皆是,遍野成林。传统的画竹法已无法表现。章飚在师造化中,经过反复实践,变化应用积墨法,先以焦墨勾勒,再用散锋点染,反复多次,使其厚实,然后色墨并用,浓淡相间,使其层次分明,气韵流动。在这丰厚的墨色中,可以看到一丛丛、一撮撮婀娜多姿的竹林;看到竹林随风的动感;看到竹林下面蜿蜒起伏的山脉走势;看到了作者植根于徽州大地又节节向上的艺术追求和虚心豁达的胸襟。
行文至此,笔者试作诗一首,为结束语:
毕竟章飚画不同,一山一水故乡情!
青松翠竹漫山绿,古宅民居创意新。
皴擦点染师古法,枯湿浓淡独匠心。
三寸秃笔绘奇景,承前启后领军人。
二○○五年六月于绩溪澄庐
(作者单位:绩溪县政协,系省作协会员)
编者注:章飚,绩溪瀛洲人,1942年生,1967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艺术系(今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现任中国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省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