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安徽名人—安徽状元知多少?历代安徽籍状元谱(一)
一、安徽籍状元知多少?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选官制度,始于隋,历经唐、宋,延至元、明、清,终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诏令废除,计1300多年。科举考试是分科考试,设有很多种类和科目,最重要、最难考、影响也最大的是“贡举”中的“进士科”。进士科一般分为三级考试,所谓“三年大比”,即考试分三年举行,每年考中的人数越来越少:第一级是“州试”,或称“郡试”、“解试”,合格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解元”;第二级是“省试”,或称“乡试”,只有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中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或“省元”;第三级是由中央礼部在京师举行的“会试”,唐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和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分别创立会试后再举行“殿试”或称“廷试”,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其他合格者称“进士”。因此,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
其实,进士第一人称“状元”,名起于唐代,但从唐代一直到辽代,状元也还只是士大夫和民间流行的一个通俗称谓,还不是朝廷规定。“状”取自“投状”,唐朝的会试,规定各州贡送到京城的举子,应试前要向礼部呈递州、府的解状和考生的出身履历等案状,统称为“投状”,相当于现在中考、高考上报的考生材料;经礼部会试合格后,礼部又要将新进士前若干名的身份材料、考试试卷和成绩评定一并呈报给皇帝,称为“奏状”;最后由皇帝亲策于廷和钦定名次,“元”即为第一名,居榜首之意。类似当今把各省高考的文、理科第一名称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甚至各县、各校的文、理科第一名,每个考试科目的第一名,都戏称之谓“状元”,被炒得很热。直至宋、明、清,都对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和各级考试第一名称谓有了明定,所谓“状元”即为进士的第一名之谓也。
我国历代有多少状元?如果从隋炀帝大业中设进士科考试算起,应有进士十多万人,进士中的第一名“状元”者应有800多人。但据典籍,自唐至清开科次数为745次,有姓名、事迹可查的状元为653人(本文指文状元,不含武状元),其中有很多人的籍贯、字号不详。
历代安徽省有多少状元?安徽成为一个省份,始设于清康熙六年(1667)。此前诸状元的籍贯多只注明所在州、府,不可能注明属安徽省;此后即使是安徽籍的考生,有在客籍地参加考试。经考查其祖籍现为安徽省所属市、县的,一并计列在内,安徽籍历代状元共有41人,占全国状元总数的6.27%。600多名状元中,还有很多人籍贯不可考,其中可能还有安徽籍的。所以,安徽省历代状元很可能不止此数。安徽省的人口数,一般是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左右,而历代状元人数占全国状元总数超过6%,高于安徽省同全国人口比例数。
历代安徽籍41名状元中,中状元时期分别为唐、五代4人,宋代6人,元代1人,明代7人,清代(含太平天国时期)23人;籍贯所在县分别在15个县,其中状元人数遥遥领居首位的是休宁县为17人(其中本籍2人、祖籍休宁县寄籍外县的15人,此外还出过两位武状元不在本文论列),因而有“全国第一状元县”之称;其次是歙县为6人(其中本籍3人、祖籍歙县寄籍外县的3人);一个县出过两个状元的有合肥、宣城、无为、太湖、和县等5县;一个县出过一个状元的有旌德、贵池、当涂、庐江、怀宁、安庆、寿县、颍州等8县。
古代徽州一府六县,宋、明、清三朝,据统计进士有1769人,是科场中的佼佼者。休宁、歙县历属徽州府,两县状元共有23人,占了安徽籍状元总数的56%,这是全国其他县无可比拟的。徽州府原有“连科三殿撰”之名,即连续出三个状元,据现在所掌握的资料,应更正为“连科五殿撰”,即乾隆年间,连续五科出五个状元,他们是: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状元、休宁县人黄轩,三十七年壬辰科状元、歙县人金榜,四十年乙未科状元、休宁县人吴锡龄,四十三年戊戌科状元、祖籍休宁县、寄籍江西大余县人戴衢亨,四十五年庚子科状元、祖籍休宁县、寄籍浙江杭州人汪如洋。歙县岩寺镇(今徽州区),一镇曾出四个状元,他们是:北宋宣元年间的吕溱,南唐年间的舒雅,明正德年间的唐皋,清乾隆年间的金榜。以至于徽州地域内有那么多的“状元坊”。文风之盛,其煌煌然,这在中国科举史上是罕见的。
历代科举考试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一个人“连中三元”,即在州、郡、府解试中取得举人第一名的解元,再在乡试、省试中取得第一名的会元或省元,最后在会试后的殿试或廷试中取得进士第一名的状元。全国“连中三元”者,有案可查的只有14人,其中安徽籍有2人,他们是:唐代庆历二年(1042)中状元的合肥人杨寘,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中状元的贵池人黄观。安徽籍“连中三元”者占全国总数的14.3%。
全国历代“连中二元”(会元和状元,或解元和状元)者计49人,其中安徽籍3人,他们是:宋元丰八年(1085)状元无为县人焦蹈,明正德九年(1514)状元歙县人唐皋,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状元祖籍休宁县人汪如洋,占全国“连中二元”人数的6%。
历代状元中,有亲属关系(父子、兄弟、叔侄、祖孙、翁婿等)先后中状元者计有32对65人,其中安徽籍的有3对,他们是: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科状元汪绎和康熙五十七年(1718)戊戌科状元汪应铨,均祖籍休宁县,寄籍江苏常熟,他俩是叔侄关系;清乾隆七年(1742)壬戍科状元金甡,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庚子科状元汪如洋,他俩是外祖父与外孙的关系;清同治十三年(1874)甲戍科状元陆润庠,江苏元和(今吴县)人,清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状元洪钧,祖籍歙县人,寄籍江苏吴县,他俩是翁婿关系,陆润庠是洪钧二姨太之父,洪钧先于陆润庠中状元。
二、位尊宰辅的状元有哪些人?
毛泽东1964年7月同毛远新谈话说:“中国历史上凡是中状元的,都没有真才实学。”我认为这一说法过于绝对,不尽符合事实。历史上那些夺取“大魁天下”、“金榜题名”、“独占鳌头”美誉的状元,不能说是天下第一,天下第一的不都是状元。但历代状元中确实产生了不少名臣贤相、著名学者、文学艺术家、教育家等。据统计,我国历代600多名状元中,位尊宰辅的有80多人,其中安徽籍状元就有宋朝的吴潜、清朝的戴衢亨、潘世恩、孙家鼐等4人。
吴 潜(1196-1262),字毅夫,号履斋,祖籍休宁县城,寄籍宣州宁国县,宋宁宗嘉定(1217)丁丑科状元。吴潜一生任职繁多,两次为相。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宝祐四年(1256)晋封崇国公。不久被召入朝,再次陈述“畏天命,结民心,进贤才,通下情”之必要,被理宗采纳,拜特进左丞相,晋封庆国公。景定三年(1262),吴潜暴病而亡。有文献说,他是被贾似道的党徒借宴会之机毒死的。德佑元年(1275),贾似道势败,吴潜被追封原职,特赠少师。
戴衢亨(1755-1811),字莲士,一字荷之,祖籍休宁县,寄籍江西大庾(今大余县),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科状元。戴衢亨出身书香门第,刻苦好学,博览诗文,但考了近30年仍未中秀才,他的诗文朋友捐钱给他买了顶“秀才”帽子。乾隆四十一年,跳过县考,直接去州府参加选拔举人的乡试中举。乾隆巡幸天津时召试,钦取一等,授内阁中书。第二年,连闯会试、殿试两关,连中二元,被为状元。戴衢亨金榜题名、衣锦还乡,乡亲们在祠堂大摆宴席庆贺。醉意惺忪的戴衢亨提笔挥就一联为:“三十年间,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亦无名,人眼不开天眼开;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又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戴衢亨为官不依附权臣和珅,在乾隆年间屡遭贬抑,迟迟不能升迁,官职低微,仅为侍读学士。曾拜著名文学家、考据学家段玉裁为师。因才智出众,嘉庆二年(1707)命运开始转机,以侍读学士加三品卿衔,并因主张政府应节约开支、不加赋税而得到嘉庆帝的宠信。嘉庆三年,加恩军机大臣。嘉庆十五年,授体仁阁大学士。十六年四月,卒于京。嘉庆帝亲临祭奠,赏赐陀罗经被,入祀贤良祠,谥“文端”。
潘世恩(1770-1854),字槐堂,号芝轩,祖籍歙县,后以经商迁移浙江,再移居江苏吴县,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科状元。潘世恩参加童试时,终日坐不离席,吴县令李昶亭出对上联:“范文正以天下自任”,潘世恩即刻对出:“韩昌黎百世之师”。李县令又出横批“青云直上”,潘世恩又对上“朱绂方来”。李县令惊诧不已。潘世恩中状元后,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潘世恩一生在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为官,先后为吏部、礼部、工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上行走、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为人处事端正,善始善终。道光宣宗皇帝对他宠遇特隆,特许他紫禁城乘轿,入宫派太监扶持,每逢大寿赐御书寿联。咸丰三年(1853),是潘世恩中状元生重逢甲子,被应邀参加礼部举办的当年癸丑科会试的“琼林筵宴”,主持本科考试的主考官正是潘世恩的孙子、礼部侍郎潘祖荫。这是科场上少有的盛事。为此,潘世恩赋诗志喜记盛,其中有“却喜新荫桃李盛,小门生认老同年”之句,一时被传为科场佳话。
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晚号澹静老人,寿县人,清咸丰九年(1859)己末科状元。孙家鼐在殿试试卷里把“董仲舒”的“舒”字误写成“书”字,十个阅卷大臣都未能看出来,竟拟为一甲第一名,叠在头一本进呈,道光皇帝钦定,照原次序发下,金殿传胪(唱名),孙家鼐中了状元。事后发现这个别字,阅卷大臣联名请求处分。道光皇帝想到已经自己钦定,既已发榜,就不予追究。于是就留下了“瞎眼皇帝、别字状元”的话柄,一时传为笑谈。实际上孙家鼐是很有才华的。皇帝廷试时,命他以大清王朝兴盛写一副对联,他挥笔立就:“亿万年济济绳绳,顺天心,康民意,雍和其体,乾见其行,嘉气遍九州,道统维羲皇尧舜;二百载绵绵奕奕,治绩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五色,光华照月明星辰。”藏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号,自然天成。皇帝击节称道:“绝妙”,即状元。孙家鼐历任内阁学士、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礼、吏三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退休后又拜东阁大学士、转体仁阁、武英殿大学士。设立京师大学堂时任第一任管学大臣。孙家鼐赞同变法,主张“国家欲富强,首先要开办学堂”、“开民智”、“通下情”,因为他坚持科举不停则学校不兴之议,新政皆废,独留大学堂。孙家鼐尽忠为国,不谋私利,严于利己,家教甚严。宣统元年卒后,赠太傅,谥“文正”,赐“太傅第”。
历史上安徽籍几位状元官至宰辅的,有比较好的政声,他们不但凭真才实学取得金榜桂冠,而且为官后不事权贵,正直清廉,特立历史潮头,在某些方面政绩突出,载誉史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