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微文化—安徽名人—容忍:胡适自由思想的根本(三)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2
转发:0
评论:0
微文化—安徽名人—容忍:胡适自由思想的根本(三),作战”要有容忍的态度,“能尊重对方的人格”。胡适说:胡适做人如同演员演戏:在

作战”要有容忍的态度,“能尊重对方的人格”。胡适说:

  胡适做人如同演员演戏:在台上认认真真演戏,在台下清清白白做人。胡适一生坚持自由思想,坚守学术研究,认真治学,清白做人,宽容待人。以“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于有疑处不疑” 作为个人的信仰。在胡适看来,人与人应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杜绝相互猜疑,所以对人总是襟怀坦白,真诚相见,从不胡乱猜测别人,总是抱着善良的愿望和动机去看待人世间的事物。在学问、处事和待人接物上极为宽容,顾及一言一行的社会后果。夏志清就认为:“胡适是‘当代第一人’,一方面因为‘他的为人处世,真是内圣外王地承继了孔孟价值的最高标准’” ,为人处事极为宽恕。

  在新文动中,林琴南站在时代潮流的对立面,成为反对派的急先锋。1919年间,他不仅致信蔡元培,责骂新思潮,还接二连三地借小说、杂感、评论等形式丑化胡适等人,对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恨之入骨,甚至想借助北洋军阀的暴力残害胡适等人,遏止新思潮新思想的传播。1928年,有人做了一篇影射小说《燃犀》攻击林琴南。主人公凌近兰影射林琴南,何识时影射胡适之。《京报》的编辑主任将小说转给胡适。胡适看了说:

  林琴南并不曾有在路上拾起红女鞋的事。我们可以不赞成林先生的思想,但不当诬蔑他的人这封信突出胡适的容忍精神:“我们可以不赞成林先生的思想,但不当诬蔑他的人格”。承认每个人的尊严,充分重要别人。这是胡适终身不渝的为人处事准则。胡适临终之年,更加客观评说林琴南。1962年2月7日,毛子水来看胡适,称赞胡适1910年作的《康南耳传》文字已很清楚明白。胡适对此谦逊地说:“我那时还写古文,现在看起来那个调子觉得有点难为情。那时叙事文受了林琴南的影响,林琴南的翻译小说我总看了上百部” 。胡适勇于承认自己受益敌人,容忍精神跃然闪耀,令人敬佩。

  胡适的容忍还表现为宽容别人对自己的不敬。梁启超对胡适暴得大名很有点不以为然,因而对胡适不时流露出争胜的心态。1921年,梁启超曾邀请胡适为《墨经校释》作序,但又不认同胡适的观点,因此书出版时把胡适的序放在卷后,反将自己的答书置于卷首。中国的传统文人绝无法忍受这种事,认为是一种极大的侮辱,但胡适并不计较,“梁任公的《墨经校释》出来了。他把我的序放在书末,却把他答我的序的书稿放在前面,未免太可笑了” 。胡适以一种极为宽容的态度微笑对待。1929年1月20日,梁启超大殓之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

  任公为人最和蔼可受,全无诚府,一团孩子气。人们说他是阴谋家,真是恰得其反。

  他对我虽有时稍露一点点争胜之意,——如民八之作白话文,如在北大公开讲演批评我的《哲学史》,如请我作《墨经校释?序》而移作后序,把他的答书登在卷首而不登我的答书,——但这都表示他的天真烂漫,全无掩饰,不是他的短处,正是可爱之处。

  中国人强调盖棺定论。胡适虽然知道梁启超对他“有时稍露一点点争胜之意”,对自己常有大不恭,而且在思想和学术也存在许多分歧,但却从不和梁启超争胜和计较,反而欣赏梁启超这种“全无掩饰”的率直品性,并认为这“不是他的短处,正是正爱之处”,始终真诚地尊敬梁启超,并在盖棺定论上给予二个“可爱”的高度评价。

  在现代中国思想界,胡适和鲁迅都是经常遭人骂的人。但如何对待骂自己的人,胡适和鲁迅的态度就截然不同。鲁迅主张“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一个都不宽恕”,表现得极为极端甚至有点刻毒,临死前念念不忘的是报复自己的敌人。鲁迅在遗嘱中写道: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这样一种愤怒的态度,决绝的话语,只有鲁迅才会有,勾划出一个活生生的鲁迅。“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是鲁迅激愤、孤苦个性的真实勾写。鲁迅一生多疑到有些刻薄,不能善待亲人,更别说敌人了。他从不宽恕任何敌人,而且反击之激烈,话语之辛辣,简直就是要置人于死地而后快。对手就是求饶也绝不放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微文化—安徽名人—容忍:胡适自由思想的根本(四)
,一定要痛打“落水狗”,非要把敌人骂得无地自容,活活气死。鲁迅曾这样反击陈源:我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或者以半牙,以两牙还一牙,因为我是人,难于上帝似的铢两悉称。如果我没有做,那是我的无力,并非我大度,宽恕了加害于我的敌人。还有,有些下贱东西,每以秽物掷人,以为人必不屑较,一计较,倒是你自己失了人格。我可要照样的掷过去,要是他掷来。这是鲁迅强烈的报复心理自供。鲁迅对敌人不仅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而且经常是“以两牙还一牙”,强调只要有报复的机会就绝不放过敌人。什么时候没有报复敌人,那绝不是宽恕了敌人,而是“无力”报复,甚至强调不惜“失了人格”,“每以秽物掷人”,竭尽所能全力报复敌人。相比之下,胡适的态度完全相反,完全以一种容忍的宽厚态度待人。胡适说: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的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
· 微文化—安徽名人—容忍:胡适自由思想的根本(二)
”必定是自由、独立、容忍的世界,凸现出容忍的重要地位。在此后的一次广播演讲中,胡适更为突出地强调:这几百年(特别是这一百年)演变出来的民主政治,虽然还不能说是完美无缺陷,确曾养成一种爱自由,容忍异己的文明社会。法国哲人伏尔泰说的最好:“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是我要拚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这是多么有人味的容忍态度!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容忍。自己不信神,要争取自己不信神的自由,但同时也得承认别人真心信神,当然有他信神的自由。如果一个无神论者一旦当权就要禁止一切人信神,那就同中古宗教残杀“异端”一样的不容忍了。宗教信仰如此,其他政治主张、经济理论、社会思想,也都应该如此。胡适清楚“民主政治”并不完美无缺陷,但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养成一种爱自由,容忍异己的文明社会”。这个文明的社会人人争自由,但同时尊重别人的自由,“自己不信神,要争取自己不信神的自...
· 徽文化—安徽名人—容忍:胡适自由思想的根本(六)
不容忍的方向走!这是最可惋惜的。胡适特别强调自己“是一个爱自由的人”,最惧怕是不容忍造成“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胡适在信的最后恳求这三位“敬爱的朋友,让我们都学学大海。‘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他们’的石子和秽水,尚且可以容忍,何况‘我们’自家人的一点误解,一点子小猜嫌呢?”胡适的劝说立足于容忍的精神,希望三位“敬爱的朋友”能容忍别人。情真意切,令人动容。周作人和陈西滢虽就此罢手,但鲁迅置之不理,独战不息,在不容忍的激烈的路上越走越远,并渐渐走向“猜疑、冷酷”。胡适的担忧不幸被历史证实,中国此后确确实实走向不容忍,进入“猜疑、冷酷”的狂热。胡适思想的深邃令人惊叹,也更值得从噩梦中走出的人深思。胡适给三位“敬爱的朋友”的信,强调容忍是每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尤其是具有思想观点分歧的双方更应当具有容纳良言和谩骂的肚量,就像大海能纳百川,也纳石子秽水。应该说,胡适...
· 微文化—安徽名人—安徽历史名人胡适(三)
胡适生平年表一八九一年一岁十二月十七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一八九二年二岁二月底随母冯顺弟移居浦东。一八九三年三岁二月随母去台湾其父胡传任所,先住台南,后迁台东。一八九四年四岁在台东由胡传教认方块汉字。一八九五年五岁二月因中日战争爆发,随母离台湾回上海。三月去祖籍安徽绩溪上庄,进家熟读书。八月胡传(铁花)病死于厦门。一八九六年六岁在家塾读书。一八九七年七岁在家塾读书。一八九八年八岁在家塾读书。一八九九年九岁在家塾读书。开始接触中国古典小说。一九00年十岁在家塾读书。一九0一年十一岁在家塾读书。《资治通鉴》中引述范缜《神灭论》片断,对其影响极深。一九0二年十二岁在家塾读书。一九0三年十三岁在家塾读书。开始学“反切”。一九0四年十四岁一月与江冬秀订婚。二月从三兄洪□到上海,进梅溪学堂。是年读梁启超的《新民说》和邹容的《革命军》。一九0五年十五岁春澳进澄衷学堂,在那读了严复译的《天演论》和《群己权界...
· 微文化—安徽名人—安徽历史名人胡适(四)
一九一一年二十一岁仍在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学习。七月被举为赔款学生会中文书记。一九一二年二十二岁九月转入文学院,修哲学、经济、文学。十一月发起组织“政治研究会”。十二月代表康乃尔大学大同会,到费城参加世界大同总会,被推为宪法部干事。一九一三年二十三岁仍在康乃尔大学文学院学习。五月被举为世界学生会会长。一九一四年二十四岁四月被委为康乃尔大学学生学生会哲学群学部部长。六月十七日,行毕业式,得学士学位。九月被举为《学生英文月报》主笔之一,负责国内新闻。一九一五年二十五岁一月九日,康乃尔世界学生会举行十周年纪念祝典,以干事长身分作“世界会之目的”的演说。九月进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为杜威。一九一六年二十六岁仍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学习。自二月起,与陈独秀、朱经农、梅光迪、任鸿、杨杏佛等讨论文革命问题,并作白话诗。一九一七年二十七岁一月二十七日,在费城演讲“美国如何能协助中国之发展”。五月二十二日,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