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微文化—安徽名人—李叔同和徽州诗妓李苹香的一段情缘(二)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3
转发:0
评论:0
微文化—安徽名人—李叔同和徽州诗妓李苹香的一段情缘(二),其中什么内容,也是完全可能的。反正,不管怎么说,李苹香是糊里糊涂地嫁给这个潘某了

其中什么内容,也是完全可能的。反正,不管怎么说,李苹香是糊里糊涂地嫁给这个潘某了。
灾难还远没有结束。没想到,这个潘某根本就是个无赖,他的家中早有妻子儿女。原配妻子见他另结新欢,根本不许他进门。于是,潘某只好带着李苹香来到了苏州。这生计问题怎么办呢?潘某本就是个游手好闲的人,他不过略施小计,就骗来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在困顿之下,竟然要李苹香去做妓女,他自己当起了掮客,专门拉生意。可怜李苹香一个弱女子,根本无力反抗,只好任潘某摆布了。不久,潘某带着李苹香来到了灯红酒绿的大上海。我怀疑潘某根本就是个专门将女孩子拉入火坑的骗子,他就是想通过这个途径发财。上海的妓书是分等级的。来到上海后,由于李苹香才艺出众,很快成为一名高等妓女。她本来就擅写诗词,出口成句,很快被文人们授以“诗妓”之誉,成为海上名花,声名日盛。

(三)

李叔同与李苹香相识于1901年,两人一见倾心,均有相见恨晚之感,互相引为知己。
1901年夏,李叔同与母亲、妻子由天津迁往上海。那时,他因赞同康为有、梁启超变法而成了当局眼中的敌人,无奈避祸沪上。李叔同在上海的那几年,应该说是他人生中的低谷和消沉时期,也是思想的脱变期。他同一班公子哥们,经常出入于声色场所,与上海滩的名伶名妓们打得火热,他与沪上名妓朱慧百、李苹香和谢秋云等都是好友。但是,李淑同与李苹香的感情,远远超过了一般的交往。
李叔同第一次来到李苹香的天韵阁,就以“惜霜仙史”之名赠李苹香七绝三首:

沧海狂澜聒地流,新声怕听四弦秋。
如何十里章台路,只有花枝不解愁。

最高楼上月初斜,惨绿愁红掩映遮。
我欲当筵拼一哭,那堪重听《后庭花》。

残山剩水说南朝,黄浦东风夜卷潮。
《河满》一声惊掩面,可怜肠断玉人箫。

这几首诗,以抒发愁绪为主,表面上说是写给李苹香的,实际上,李叔同在诗中描写的主要还是自己当时的心迹。那时,国事日非,神州昏晦,李叔同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不知初识李叔同的李苹香当时是否读懂了他复杂的心迹。应该说,作为赠诗,尤其是赠给一位刚刚相识的名妓,一般会在诗中将对方的才艺美貌歌颂一番,相比之于这一类诗词,作为赠诗,李叔同这三首袒露心迹的诗似乎并不是很合适。但是,也正是因为刚刚相识就向对方吐露心声,也可看出李叔同对李苹香的信任,他把她是看成知音的。
后来,李叔同进入南洋公学学习,他与李苹香的交往更加频繁了。除了上课,他的空余时间几乎都是和李苹香待在一起。才子佳人,诗酒唱和,风花雪月,情深意长。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数年之后,李叔同由于母亲病故,深受刺激,决意告别诗酒风流的上海洋场,远赴日本留学。李叔同与李苹香以诗相识,当然仍是以诗告别,他又写下《和补园居士韵,又赠苹香》七绝四首。这四首诗充满了离愁别意,估计就是作于离别前夕的:

慢将别恨怨离居,一幅新愁和泪书。
梦醒扬州狂杜牧,风尘辜负女相如。

马缨一树个侬家,窗外珠帘映碧纱。
解道伤心有司马,不将幽怨诉琵琶。

伊谁情种说神仙,恨海茫茫本孽缘。
笑我风怀半消却,年来参透断肠禅。

闲愁检点付新诗,岁月惊心鬓已丝。
取次花丛懒回顾,休将薄幸怨微之。

“梦醒扬州狂杜牧,风尘辜负女相如”,李叔同是在说杜枚,实际上是在借杜说自己,他要告别了,不得不辜负红粉佳人了。“一幅新愁和泪书”,他是付出了真感情的。
李苹香也写了不少诗回赠李叔同,但目前能见到只有以下三首,借咏落花感怀命运:

潮落江村客棹稀,红桃吹满钓鱼矶。
不知青帝心何忍,任尔飘零到处飞!

春归花落渺难寻,万树阴浓对月吟。
堪叹浮生如一梦,典衣沽酒卧深林!

凌波微步绿杨堤,浅碧沙明路欲迷。
吟遍美人芳草句,归来采取伴香闺。

这三首绝句,足以看出李苹香的诗才。诗的内容尽管不脱闺怨一路,但写得凄凉无奈,自己人生的种种不幸隐迹其中:命若落花,四处飘零,浮生如梦,只求一醉。
红颜花落,所有的血都流尽了。人生,已经像纸一样苍白。

李叔同在为《李苹香》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并没有说及自己与李苹香的关系,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序言并不长,不足千字,通篇大谈乐籍进步与文明的关系。在李叔同看来,乐籍不但是近代文明发达的表现,而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微文化—安徽名人—李叔同和徽州诗妓李苹香的一段情缘(三)
是其动因之一:“乐籍之进步与文明之发达,关系綦切,故考其文明之程度,观于乐籍可知也。”又说乐籍之功用,“游其间者,精神豁爽,体务活泼,开思想之灵窍,辟脑丝之智府。”下面,又说到巴黎乐籍之盛云云。大致上,主要意思为乐籍说好话,实际上也就是为李苹香说好话。这也反映了李叔同对乐籍的观点。客观地说,乐籍与文明,似乎并无明显的因果联系,“饱暖思”,乐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负面现象。李叔同当时与海上诸多名妓诗酒唱和,关系密切,他的这种观点与他当时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是一致的,他断然不会扇自己的耳光。(四)从照片上看,李苹香的穿着很普通,与赛金花的珠光宝气差远了。尽管都是名妓,但在财富的拥有上,李苹香与赛金花肯定还有一段距离的。李毕竟是文人圈子的“名妓”,而文人,大多都是没什么钱的。照片中的李苹香体态微胖,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脸上毫无表情,目光中充满了忧郁,流露出无尽的忧伤。...
· 越文化—文化名人—李叔同
弘一法师(1880-1942年),俗姓李,名息,学名文涛,又名成蹊、广侯,字叔同、息霜,号漱筒、演音等,别署甚多。祖籍浙江平湖,清光绪六年(1880年)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河东地藏庵(今河北区粮店街陆家胡同)一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泉州。幼名成蹊,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学名文涛,字叔同。法号弘一,世称弘一大师。李叔同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近代史上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他一生在音乐、戏剧、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等诸多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并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其父李筱楼,曾任吏部主事,后辞官经营盐业与钱庄,为津门巨富。文涛5岁失父。13岁知篆书,15岁能诗,17岁善治印,18岁与茶商女俞氏成婚。戊戌变法失败时,有人说他是“康梁同党”...
· 微州文化—徽州名人—安徽古筝名家李庆丰
李庆丰:男,中国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古筝学会理事,现任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古筝教师,副教授,古筝演奏及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个人简介:李庆丰,1964年出生于安徽阜阳。7岁随父习筝。79年考入昆明空军文工团担任古筝演奏员。85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系。89年分配到胜利油田。99年调入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04年调入安徽师范大学。在校期间,他师从于南京艺术学院阎爱华副教授,曾得到过曹正先生的精心指导。大学毕业后,他仍不断的拜师求艺、刻苦钻研,先后得到赵曼琴、邱大成、王世璜、曲云、饶宁新等众多筝家指导。在多年的古筝教学中,他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人才。88年7月,在全国少儿古筝邀请赛上,他的四名学生分别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他本人获优秀辅导奖。由他培养的古筝学生,现在已分布到祖国各地,有的在各类音乐艺术院校继续深造,有的已成为当地优秀的古筝教师。1...
· 酒文化—酒与诗词—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酒文化―酒与诗词―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