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历史—蚌埠历史—蚌埠历史,垓下风云固镇史话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27
转发:0
评论:0
安徽历史—蚌埠历史—蚌埠历史,垓下风云固镇史话, 固镇,古名谷阳镇,俗称固镇桥。为何称固镇为“固镇桥”呢?原来,明洪武七年(公元

  固镇,古名谷阳镇,俗称固镇桥。为何称固镇为“固镇桥”呢?原来,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固镇设驿站。驿址在固镇老街,有马65匹,马夫41名,差夫20名,现存于老街牛市巷的饮马井就是当年驿站的专用水井。为了保障驿道畅通,免受洪水阻隔之苦,当时就在浍河上架起了一座九孔大木桥。不料,木桥建成不久,即被洪水冲毁。洪武24年(公元1391年),由灵璧县知县周荣复督工重修了一座七孔石质大桥。桥高五丈,长十三丈,巍峨壮观,气势雄伟。《灵璧县志》称作“凌波御立,势若长虹”。
    围绕“固镇桥”名,还有个非常动人的传说,流传至今。说是当时有个赵石匠请来鲁班在浍河上建桥,百姓们纷纷捐款。鲁班从扬州赶到固镇,经实地勘察后,绘出一幅七孔拱形大桥图样,然后带领能工巧匠很快把石桥建成。大桥竣工时,百姓敲锣打鼓前往祝贺,鲁班手持神斧立于桥头之上。这时八仙中的张果老倒骑着毛驴来到桥头说:“这桥造的不牢固,恐怕我和我的小毛驴难以过去”。鲁班不认识张果老,便生气地说:“请吧”!张果老倒骑毛驴刚走上石桥,桥身果然摇摇欲坠。鲁班连忙把神斧扔进桥洞,支撑起桥顶,桥身随即稳如磐石。待张果老过了石桥,鲁班才恍然大悟,忙上前施礼道:“不知果老仙师驾到,望乞海涵!”张果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事后,人们还在桥上发现了毛驴的蹄印呢,从此,驿道道畅,商贾云集,老百姓便把固镇称为“固镇桥”了!
    古时,“固镇桥”曾辟为观赏游玩的胜地。浍水清波荡漾,堤岸驿柳成行。名胜古迹有:顺河的插花庙,满堂彩塑,南小街东边是谷阳古渡,对岸建有火神庙、千佛阁、转香楼等。
    固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在固镇县垓下决战,奠定了汉王朝长达400多年的基业,“霸王别姬”演绎了英雄美女的千古绝唱。
    1948年11月28日,固镇解放,设固镇市。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这里阻击由蚌埠北上之敌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激战16天,圆满完成阻击任务,为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0年5月,固镇市改为区,1965年7月1日建县,现有人口60万,总面积1360平方公里。
    固镇傍京沪铁路,靠合徐、蚌宁高速公路,淮河航运直抵固镇港。铁路、公路、水路三位一体,构筑起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
    固镇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四季分明、集南北之长的气候,水质优良无污染,日照充足。农副产品资源荟萃,如果把这里的农业园区比作花园,那真是姹紫嫣红、争奇斗妍。这里盛产的优质花生、优质棉花、优质小麦等闻名遐迩。械∩了以花生、棉花、蔬菜、肉鸡、肉羊、生猪、肉牛、林果等八大主导产业。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第一大县,全国棉花十大知名品牌生产县,全省畜牧生产十强县,国家秸杆养羊示范县。粮食、棉花、板材、食品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开发前景尤为广阔。
    伴随着全省东向对接,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快节奏,固镇正在奋力崛起,到处展示着日新月异、生机勃发的风姿!
    新兴的工业园区道路纵横交织、平坦如砥,绿草繁花簇拥着一排排入驻企业,美仑美奂,运送原料的车辆在大门外排起了长龙,在壮观如画的101省道景观河畔,一处处现代化的工厂在绿色原野的映衬下特别惹人注目。来自韩国和香港、江、浙、闽等地的外来投资企业纷至沓来,累计到位资金14亿元,为充满活力的固镇增添了一道道格外美丽的风景线。
    人说固镇好风光,敞开县门更漂亮。作为江淮古老而又年轻的县,既象俊俏秀丽的姑娘,又似潇洒深沉的男子汉。这里的自然景观各具特色,不尽的人文景观各具风流,二者相融、相伴,相得益彰。
    当您走进美丽的县城,您会感到心旷神怡,城中河清波荡漾,景观路花团锦簇;花园小区,休闲广场,茶楼,超市,星级大酒店,应有尽有;在古朴中洋溢着现代化城市文明的气息。持之以恒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把县城装扮得五彩缤纷!三条路,三环路,新桥座座,美景处处,入夜,你漫步在固镇街头,看着霓虹灯齐放光明,倒映在悠悠浍水之中,晚风送来阵陈花香,令人留连忘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蚌埠历史—固镇风云垓下古十景(一)
垓下风云濠城史称垓下。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决战于此,双方屯军方圆百里。《史记•高祖本纪》载:“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之卒可十万……大败垓下。”《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靡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世传虞姬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而的刘邦则志得意豪,慷慨高歌:“大风起兮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九八六年七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垓下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
· 安徽历史—蚌埠历史—固镇风云垓下古十景(二)
撒金晓月撒金桥,扼南京至北京的官道要冲,在古洨城西南约200米处,为一石桥。相传濠城街南有一张姓客商去濠梁(凤阳县临淮关)购物,店主知其是濠城人,遂托其带信,嘱于天黑时到濠城集北许家大楼面交。张某告知其地只有许慎著书台,并无大楼。答曰:“尔到时大呼三声便知”。于是张某回家后,遵嘱往访。时当初更,果见楼台殿阁,金碧辉煌,灯火通明,十分宏丽。张某诣门,道明来意,楼主亲迎,殷勤接待。张某细观其宅,陈设豪华,非一般人家可比,几疑身人仙境。临别时,楼主命仆人送其一小袋豆子,以示感谢。张某出门后,心想此物有何稀奇,于是边走边随手撒落,遇一低洼积水处,豆尽乃止。次日天明,张某细思昨晚之事,方悟此豆绝非凡物,翻袋细视,袋角尚余一粒,却是金豆。张某以自己无福得宝,于是立志行善,将金豆出售,又补贴家产,在豆尽处修一石桥,名曰:“撒金”。文人雅士常于拂晓之际,在此吟风弄月。其时,晓月垂天,清辉彻地,树影婆娑;近...
· 安徽历史—蚌埠历史—固镇风云垓下古十景(三)
沱沙落雁沱水逶迤东流,在濠城集北绕古洨城而过。两岸杨柳青,芦花白,稼穑茂,禽畜繁,风物宜人。河滩野草萋萋,兔走鸟飞;牧童或成群嬉戏,或捕鸟捉鱼,或短笛横吹,或扬声高歌,天真无邪,兴趣盎然,给平静的河滩增添了不少热闹,好一幅“太平盛世图”。在古洨城东西上下十余里河滩上,每到秋季,大雁阵阵,成群栖息。傍晚时,夕阳如火,霞光满天,群雁上下翱翔,鸣声此伏彼起。入夜,即双双对对,交颈而眠;剩有孤雁,则远离雁群值夜,偶有动静,即鸣唳示警。一般雁群有数十只,多则几百只,无论是栖息还是飞翔,皆井然有序,实乃通灵之物也。故人们一般不加伤害,遂成为沱河两岸的一大景观。龙虎春光龙虎桥,在濠城集西北,沱河北岸的官道上,传说此桥为灵璧县韦集镇张家洼自然村张姓的祖先张龙、张虎兄弟二人所修。张氏兄弟为造福后代及施惠乡邻,遂决心建一座桥。于是,弟兄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餐风宿露,历尽艰辛,从灵璧北大山用独轮车推回一车车的...
· 安徽历史—蚌埠历史—固镇历史垓下文史(一)
据史料证明,垓下已有四、五千年的人类活动历史。随着各代王朝的兴衰更替,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物古迹,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史料。目前固镇县馆藏垓下文物,有五百余件之多。1980年在濠城东沱河岸出土的古生代二迭纪剑齿象象牙化石,它长3.24m,最大直径为18.25cm(现存省博物馆内)。石器现存三件,均属新石器时代的磨光器物:石斧、石奔。这些石器通体磨光,做工精细。陶器在馆藏文物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分为瓶、壶、罐、瓮、仓、楼、鼎、灶、牛、磨、陶猪圈等几类,每类又可分为不同的几式。陶器中陶楼与陶仓尤为突出。陶仓的门上刻有“仓门”两字,陶仓的背面刻画有动物马的图形。陶器中器物表面以素面居多,带纹饰的也多为水波纹、条纹、绳纹一类。有小部分陶器是釉陶。此外还有几件珍贵的瓦当。玉器存有玉狮、玉含、玉璧。其中玉璧较为突出。云纹玉璧:玉璧为平圆形,正中有孔,两面都有云纹饰。此物多为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
· 安徽历史—蚌埠历史—固镇历史垓下文史(二)
秦剑:濠城出土的秦时期的青铜剑,首柄部分残缺,现存部分长55cm。此剑虽不完整,仍能体现出秦时期青铜剑的特色。青铜矛:1972年濠城公社出土的汉代武器,使用时安有木质长柄,用矛直刺。我县馆藏文物中,藏有二件:一件长20cm,矛头带有弯曲的弧度。另一件长16cm,矛头无弧度。二件器物的裤正面都有一系缨小鼻。弩机:濠城出土的这件汉代青铜兵器—弩机,比较完整,而且较之一般弩机要,弩机“郭”上的“望山”带有刻度,“郭”面上用黄金错出的条条和网格纹饰清晰可见。这是一般弩机上没有的。弩机的使用,是靠“郭”中的“牙”钩出弓弦,瞄准器“望山”上的刻度示意射程。发射时只要反下“牙”上的板机“悬刀”,使“牙”缩下,“牙”所钩住的弦就弹出,有力地把矢射出。箭头:这是垓下遗址土最多的青铜武器。农民在耕地时常能拣到。这些箭头形状各异:有三棱椎形,有三角形,有鱼尾形等多种形制。基本上都属青铜制品。每一箭头尾部都有一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