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蚌埠历史—固镇历史垓下文史(一)
据史料证明,垓下已有四、五千年的人类活动历史。随着各代王朝的兴衰更替,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物古迹,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史料。
目前固镇县馆藏垓下文物,有五百余件之多。
1980年在濠城东沱河岸出土的古生代二迭纪剑齿象象牙化石,它长3.24m,最大直径为18.25cm(现存省博物馆内)。
石器现存三件,均属新石器时代的磨光器物:石斧、石奔。这些石器通体磨光,做工精细。
陶器在馆藏文物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分为瓶、壶、罐、瓮、仓、楼、鼎、灶、牛、磨、陶猪圈等几类,每类又可分为不同的几式。陶器中陶楼与陶仓尤为突出。陶仓的门上刻有“仓门”两字,陶仓的背面刻画有动物马的图形。陶器中器物表面以素面居多,带纹饰的也多为水波纹、条纹、绳纹一类。有小部分陶器是釉陶。此外还有几件珍贵的瓦当。
玉器存有玉狮、玉含、玉璧。其中玉璧较为突出。
云纹玉璧:玉璧为平圆形,正中有孔,两面都有云纹饰。此物多为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也做装饰品。云纹玉璧,1979年垓下乡出土,为汉代器物。
货币是馆藏文物中年代跨度最大的藏品,这里有楚国的蚁鼻钱和方足布,齐国的“益六化”,秦代的半两钱,汉代的五铢钱,新莽时期的复古货布,唐代的通宝,宋、元、明、清、民国的货币。此外还有两枚日本货币—宽永通宝。
蚁鼻钱:楚国蚁鼻钱,俗称鬼脸线,亦称铜贝,形似背面磨平的贝壳,面有文字,或一单字,或一组字,阴文象人的鼻子,看去象一只蚂蚁,故得名。
秦半两:为秦统一币制后出现的通用货币,此钱圆形、方孔、无郭。正面有“半两”二字,“两”是货币的单位。这种“半两”钱有的重达二十克以上,多出土于垓下。
契刀:长两寸,身形如刀,首有环如大钱,文曰:“契刀五百”,值五百钱。属王莽居摄二年第一次币制改革现的货币。
铜镜在馆藏文物中也占有相当的数量,这里有战国时期的铜镜,有西汉的蟠螭铜镜回纹镜、云雷纹镜,唐代的瑞禽瑞兽葡萄镜、四神镜,宋代的素面镜、五子登科镜、福海寿山镜、宝鉴镜等。这些铜镜形制大小不一,有的还带柄。
青铜器在我县馆藏文物中占有较大比例。其种类有兵器、生产工具、装饰品、炊具等。
现将几件主要文物介绍如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