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历史—蚌埠历史—淮河绝响五河民歌(二)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9
转发:0
评论:0
安徽历史—蚌埠历史—淮河绝响五河民歌(二),从现有的史料中,我们不难看出,五河民歌在明代从题材、体裁、内容和形式上都已经具有

从现有的史料中,我们不难看出,五河民歌在明代从题材、体裁、内容和形式上都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内涵,专门的祭祀歌已经存在,民间的儿歌、山歌遍及村市。

    五河,在丰厚众多的宝贵文化遗产中。五河民歌,以其独特风格所体现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充分展示了典型的五河风情。世代流传的民歌中,都充分体现了五河特有的语言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比如:典型代表曲目《摘石榴》中的方言“呀儿呦”以及与五河地区语调相呼应的旋律的逐缓下滑,在所有的五河民歌中都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地方色彩,即便是源于其他地区的民歌,一经与当地文化的交融,在这里也完全成为了纯粹的五河民歌。五河民歌在充分展示本土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再现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历史发展进程。

    有史以来,五河始终是兵家必争之地,纷乱的历史环境始终难以安定。明初洪武年间改旧制、大移民的实施,南至苏吴、北达山东,大批移民的涌入和原居民形成了有机的融合、社会环境的相对稳定、文化空间的全新构成,五河民歌在不同文化基因中不断汲取倔强地生长、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日趋成熟丰满。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水路,五河民歌得以传播和发扬。五河民歌的最终形成,虽然深深打上了文化碰撞烙印,但始终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得到了人们的热爱,它有着本地区独特的韵味,既有别于苏吴侬语,也不同于淮北平原侉腔侉调的粗犷豪放。它是五河人民真实生活的写照,它是五河风俗民情的再现,它是五河民间文化传承的桥梁。

    优美的五河民歌的形成,既是环境的造就更是文化交融的体现。在历史的长河里,五河民歌成为沿淮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五河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在淮河中、下游两省十几个县、市广泛传播,远及山东省部分县、市。“五河民歌”的命名和提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以《摘石榴》参加华东地区会演获奖的影响而得名。

    五河民歌的流传,以其水乡特有的风韵,以其民俗风情的饱满,唱响了淮河沿岸,也同时不断的汲取着养分。从它的艺术特征上,我们不难找到“花鼓之乡”凤阳民歌的影子,也可以感受侉腔侉调的语言环境。但它的融合、它的升华已经成为真正的五河民众的心声。

二、分布区域

    五河民歌集中分布在五河、蚌埠及周边地区。

    由于五河自古水路通畅,南北文化交流的频繁,流行区域也在不断地扩展和延伸,五河民歌在淮河中、下游两省十几个县、市广泛流传,远及山东省部分县、市。

三、基本内容

    五河民歌种类多,曲目丰富。据初步普查统计有70余首,类型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和小调三大类,其中以小调类的民歌最多,也最具有特色。五河民歌的表现以演唱和白口为主,兼有独唱、对唱、说唱、小演唱等表演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蚌埠历史—淮河绝响五河民歌(三)
五河地处淮北、淮南、苏北交界之处,其语言、文化等方面,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吴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民间歌曲同样也是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在五河民歌中,很多反应男女爱情的小调,其节奏平稳,小波浪式的旋律线条,短短的拖腔,形成了抒情性很强的曲调。但因其地处淮北边缘,旋律中又包含着淮北那种侉腔侉调的原素。七度音程的大跳、在《送郎》、《长谈》、《十二月调情》等很多小调中,不时的出现,因而形成了五河民歌在旋律上柔中有刚,刚柔兼济的独特风格。在调式上,五河民歌多为徵调式。如:《摘石榴》、《四季探妹》、《五更疼郎》等。但其中不少小调的调式,在旋律进行中相互交替。如:《四季颂淮北》开始是宫调式,后来转入徵调式,但最后一句结束在羽音上,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新鲜感。使人觉得意犹未尽、意味深长。这种丰富的调式色彩,在五河民歌中也形成了其独特风格。五河民歌中,很多音乐主题,从节奏上、旋律线条上看都...
· 安徽历史—蚌埠历史—淮河绝响五河民歌(一)
一、概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古老的淮河,与黄河、长江、济水齐名。并称“四渎”,《史记•殷本纪》对禹的治水范围有如此记载:“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而五岳四渎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物;在当代淮河又被列为我国七大江河之一。站浮山看五河,五河五条河,淮、浍、漴、潼、沱”。淮河岸边的的五河,建县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历史悠久,以五水汇聚而得名,素有“泽国”之称。据最新的考古学资料,“西尤遗址”,淮北平原地区唯一的旧石器的发现,证实了最迟在3万年以前,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敷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五河民歌的形成,也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傍水而居的五河先民们,在原始的哼唷呐喊之中,创造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文化艺术之一的民歌。优美的民歌植根于这片有着悠久文明史的沃土上,沿着历史的脉络,在生产、生活中不断的孕育着、产生着并不断地发展成熟。历史悠久的五河,因水系相连,以环境的...
· 安徽历史—蚌埠历史—淮河绝响五河民歌(四)
2、在民歌的类型和内容上,五河民歌既有本土的也有外来的,并存发展、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五河民歌特有的艺术形式,带有明显共存性的特征;3、五河民歌在生产劳动和民俗活动中不断发展完善,它的形成源于生活,显示了与生产生活依存发展的依存性的特征;4、在艺术表演上,五河民歌既有即兴随意的一面,也有随着生产劳动、民俗活动的不同阶段形成固定曲目的程序性的特征;5、五河民歌的旋律和调式,融合南北风格形成了自己特色,旋律行进中柔中有刚、刚柔兼济,调式色彩上巧妙转承意味深长、意犹未尽,充分体现了艺术的兼容性;6、五河民歌源于民间生活,在劳动生活中拉着胡琴、手敲瓷碟抒发着丰收的喜悦和情感。而后逐步发展成为节日、春会、红白喜事和其它礼俗活动不可缺少的活动方式,它真正的成为民众的生活寄托和精神支柱,是群众自娱自乐形式和群众性的歌唱活动。7、五河民歌的技艺性、表演性和艺人逐步“职业化”的特点。使其成为民间音乐文化的典型...
· 安徽历史—蚌埠历史—五河县历史沿革
夏、商属徐州地。周属青州。春秋为鲁国地。战国为鲁、宋、吴三国之境,后属楚国。秦为蕲、徐县地、属泗水郡。西汉置虹县,为虹县地(境内有虹县遗址),属沛郡。东汉为夏丘县,属下邳国。三国时属魏。东晋在故虹县地置贡城戌。南朝属宋、齐、梁等国。东魏复名虹县,又名降城。北周时废。隋为夏丘县,属下邳郡。唐初为夏丘属泗州;武德四年(621年)分置虹县于古虹城为虹县;六年废夏丘县;贞观八年(634年)移虹治于夏丘故城,改属泗州。元和四年(809年)改属宿州。北宋为虹县属淮南东路宿州。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置五河县因境内淮河、浍河、沱河、崇河、潼河交汇于五河口,故名,治五河口镇,属淮南东路淮安军。元初属淮安路之临濠府,至元十七年改属淮南路泗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筑土城,洪武四年二月属临濠府;六年改属中立府;七年八月改属凤阳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凤阳府;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为直隶州...
· 安徽历史—蚌埠历史—军阀混战时的五河县(四)
据1927年1月24日,上海《新闻报》报道:1927年1月22日,驻蚌军阀某部副官强征淮河船只运柴,粮业公会大为愤慨,次日即通告各船户停止交易、罢市抵抗。对此,蚌埠警察局却趁机派遣差船事务所,乘船工避军差之机,大敲竹杠,致使淮河广大贫苦船工于23日再度举行全体罢工,造成水路交通一度中断。后盐粮业也开会支持,宣布罢业,一致要求取消此种虐民机关。即使是各警察分局,也是不轻易放过任何敲榨勒索的机会。1927年底,警察第四分局,就曾派警察到铁路搜查,任意抓人,并诬陷机车上装有枪支弹药,以图敲榨。由于事态扩大,引起众多工人愤怒在警察局门前,“警察局才不得不派督察长张恩如出面调停,将被捕工人释放,查获的东西归还”摘自蚌埠建国前档案32卷。,方才平息了事态。这一时期的警察组织,如果说在客观方面多少还做了点有意义的事的话,也只能算是1926年魏尚彬任职时,曾制定了一个建筑规则,在客观上对后来蚌埠城镇的发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