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历史—铜陵历史—铜陵在中国冶金史上的地位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8
转发:0
评论:0
安徽历史—铜陵历史—铜陵在中国冶金史上的地位,中国历史记载往往是以封建帝王活动为中心的,视中原为正统,周边为蛮夷,同时,又

  中国历史记载往往是以封建帝王活动为中心的,视中原为正统,周边为蛮夷,同时,又重文抑工,不重视科技文化的记载,受此观念影响及过去研究历史记载的局限,过去人们习惯于把目光集中在黄河流域,形成黄河流域为中华民族文化唯一之源的概念。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由于史料记载的缺乏以及地下考古的局限,中国青铜起源问题一直没能很好的解决,从考古资料看,商周青铜器数量那么多,这么多青铜器的铜是从哪里来的,很长时间国内外学者争论不休。解放后,经过考古界的努力,先后发现了郑州二里岗商代早、中期青铜文化,用事实说明了中国青铜文化有自己的发展序列,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自然发展的。并且从形制,到合金成份,到铸造技术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但是仍然没有解决铸造铜器的那么多铜料是从哪儿来的。一部份外国学者(包括国内一些学者)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的青铜文化是外来的,是从西方传来的,理由是中国境内没有找到铜原料产地。甚至有人认为殷墟青铜器在我国的突然出现,突然繁荣,不是中国的发明创造,是接受了外来影响,以至于有些西方学者武断地说,中国青铜术是由西方传入的。中外学术界虽有不同看法,但由于考古工作成果的限制,没有古采冶铜遗址的大量发现,因而拿不出确凿的资料。

    美国一位考古学家卜蒲(Pope)曾当面向郭沫若提出:中国末发现采铜和冶炼、制造技术资料,他断言中国青铜器是从西亚、波斯引进的。其后,郭沫若在其《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一文中,说青铜冶铸技术从中国南方的江淮流域输入黄河流域,“是比较有更大的可能性,因为古来相传江南是金锡的名产地”。这在当时,郭沫若也只是凭借零星不全的史料记载而做的大胆推断。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在他的早期著作中也认为:“安徽沿长江的山区必然有古铜矿存在。”(马承源:《中国青铜器》1988年版)而历史终于以事实证明了郭沫若的推断是正确的。

    事实上铜官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井巷施工中,曾发现过大量的古铜矿遗址和遗物,只是限于当时人们对文物的认识,并没有保护起来,也没有系统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长江流域科学考古工作有了重大发现,随着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被发掘,大量的采冶铜遗址和青铜墓窑陆续被发掘,其后又发现全国六大铜矿都是在古人开采的基础上扩大开采的。与此同时,铜陵铜官山铜矿历史也不断地被展现,尤其是金牛洞古采铜等一大批古采冶铜遗址被发现,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考古学术价值引起专家的重视和研究的兴趣。铜陵与其他古铜遗址一起,用铜铸的历史证明了中国青铜文化是中国人独立建立的。解决了这一历史悬案,还中国青铜起源以真实的面貌。

    随着青铜文化起源面纱的掀起,也改变了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枝独秀的“正统”局面,逐渐形成了青铜文化起源于长江流域的理论。不少专家著书立说,均肯定的指出:我国采冶铜的历史源于包括安徽铜陵的在内的江西、湖北、四川一带,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长江和黄河一带,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起源的摇篮。

    铜陵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古采冶地,在中国青铜采冶史和青铜文化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具有突显的位置。

    铜陵境内古铜矿遗址上历代遗存古炼渣初步估计现存总量约有200万吨左右,若按1:15的铜、渣之比推算,至少已生产了10万吨以上铜料,古铜矿的规模及地位可见一斑,它当之无愧是我国先秦时期南方重要的铜产地之一,它的发现对解决中国青铜原料来源之谜具有重要意义。

    铜陵自商周开始采冶铜,历时唐宋元明清,三千年不曾有大的中断,时间跨度如此之长,是各地古铜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

    铜陵古采冶铜遗址不仅具有点多、面广、历史悠久的特点,而且其生产力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具有沿袭性、广泛性、多样性和配套性等特点,铜矿开采冶炼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显然是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若将各处遗址简单的排列一下,本身就是一部地方冶金发展史。因此就它的学术价值而言,它是中国古代铜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中国冶金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我国著名矿冶考古专家华觉明先生这样评价铜陵:

    “铜陵地区的古矿规模更大,年代跨度又长,从商周到唐宋一直是采铜冶铜的中心。铜陵在古代全国所处的地位,我想大概就象今天的宝钢、鞍钢一样,举足轻重。如果说湖北的铜绿山是古荆州的铜都,那么铜陵毫无疑问是古扬州的铜都,并且规模更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铜陵历史—铜陵悠久的采冶铜历史
铜陵拥有悠久而完整的采冶铜历史,不仅有足够的史料予以记载,境内众多的古采冶铜遗址、丰富多彩的出土青铜文物更予佐证,因而形成了古铜都的历史文化基础。铜陵为中国冶铜历史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也为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类在寻找石器时认识了矿石,在烧制陶器时发明了金属冶炼。原始的冶铜术为古代冶金技术奠定了基础,冶金技术的发展又为运用青铜制造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武器提供了条件。金属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远古时人们对铜的认识首先是从天然铜开始的。天然铜也即纯铜,也称为红铜,是一种天然形成的很纯的铜金属形态。但天然铜十分有限,为了社会活动的各种需要,铜的消耗是很大的,要得到足够的铜,必须通过矿冶炼才能得到铜。长期以来,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国古代的统治中心,出于种种需要,京都附近有许多铸造作坊,制作精美的青铜礼器、酒器、乐器、兵器。现代考古也不断地有大量的青铜器出土,...
· 安徽历史—铜陵历史—铜陵的铜文化解读
青铜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开始的标志。青铜的冶炼,是人类改造自然物质获得的第一批成果之一青铜文化的概念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使用青铜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知识水平总的概括,一直延伸到社会结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等等。具体地说,青铜文化是指青铜器具所包含、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以及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青铜器自她诞生之日,就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以及信仰、审美等密切相关,体现并映射出强烈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了青铜文化。青铜时代所创造的文化我们称之为青铜文化,是特指青铜时代形成的文化的总和。春秋末期,中国冶铁技术有了很大突破,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至秦汉时期,在武器、农具方面,钢铁逐渐取代了青铜。青铜时代作为一个时代结束了,但是,铜冶炼和铜器制作业并没有因此衰落下去,相反,在更多的领域继续得到纵深的发展,汉代甚至出现了青铜制品的又一辉煌时期,铜制品始终贯穿于我国整个文...
· 安徽历史—铜陵历史—铜陵:不朽的铜官山之恋
由于矿山资源逐渐枯竭,铜官山铜矿等四座矿山闭坑停采。资源是限的,不可再生的,历时数千年的开采,铜官山矿已为我们这个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铜陵市历史上先后有铜官山镇、铜官山市,这也足以看出铜官山在铜陵采冶铜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影响。铜陵是中国冶铜史的缩影,铜官山则是这整个历史的见证。铜官山是铜陵市区境内最高的一座山,山形并不奇异,但关于经的历史却很传奇。铜官山麓曾有一座庙,叫保圣侯庙,后人也称为铜官庙,把它看成是保佑古代矿工生命安全的护卫神。铜官山矿作为一个矿山,完成了自己的生命里程,但铜官山做为铜陵铜工业的一个形象,一个闪亮的名字,将继续为古铜都铜工业新的崛起见证。铜官山一带,在金秋的季节,山岗上开满了紫色的花朵,煞是绚丽夺目。那紫色花是铜草花。铜草是铜矿的指示植物,学名叫海州香薷,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茎方形,多分枝,叶对生,开的花儿成穗状花序,偏向枝端一侧,其形似牙刷。因此铜陵人称“牙刷草”...
· 安徽历史—铜陵历史—铜陵行政历史沿革
A春秋战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秦统一中国后,铜陵属彰郡。西汉时彰郡改为丹阳郡。铜陵地区先后属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东汉时期,设置铜官镇(在今铜陵县城)。三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丹阳郡春谷县、临城县。西晋时期,铜陵地区属宣城郡春谷、临城二县。东晋义熙年间(405——418),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山西流民进入此地,在此侨置了定陵县,县治设在今顺安镇。定陵县的设置,使今铜陵地区的区域大体确定下来。南朝宋、齐时期,定陵县属淮南郡;梁、陈时期,属南陵郡。隋统一后,将定陵县并入南陵县,属宣城郡。B唐朝前期,铜陵属宣城郡南陵县;唐朝后期,从南陵划出工山、安定、凤台、归化、丰资五乡,设置义安县,县治在今顺安镇,属宣州。五代时期,仍为宣州义安县。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废府,铜陵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6月至1928年8月属安徽省芜湖道。1932年10月后属第二专区。1938年8月6日...
· 安徽历史—铜陵历史—铜陵地区出土的文物
铜陵,地处皖南西北部,与江淮地区隔江为邻,先秦时期曾为淮夷和百越人活动地区,依照习惯说法,归属吴越文化范围。铜陵目前发现的青铜器大多数来源于墓葬和窖藏,部分采自矿冶遗址,数量有100多件。这些铜器大体可分为生活用具、乐器、兵器和生产工具等几大类,不但品种繁多,工艺精美,而且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年代上早到商代前期,多数为春秋至战国阶段,文化面貌上既有与中原青铜文化相同的因素,又有吴越铜器所特有的南方风格,还有一些则反映强烈的皖南土著文化色彩。先秦时期,铜陵为吴头楚尾,先后归属于吴、越、楚,又与淮夷文化仅一江之隔,地理位置上处于南、北文化的交汇点,故青铜文化面貌较为复杂,有多方面的特点。从形制、纹饰和铸造工艺看,铜陵县西湖镇出土的商代饕餮纹爵、饕餮纹斝以及铜陵县顺安镇出土的边体兽足甗、铜陵县钟鸣镇出土的兽面纹大鼎等,和中原作风基本一致,其中爵、斝的壁范过足包底,底部丫形铸缝,器物纹饰多以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