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历史—池州历史—尧舜之乡东至历史概况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537
转发:0
评论:0
安徽历史—池州历史—尧舜之乡东至历史概况,东至历史概况     东至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处在黄山、九华山、庐山、石钟山、
东 至 历 史 概 况 
 
    东至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处在黄山、九华山、庐山、石钟山、小孤山等旅游热线的中心,南邻瓷都景德镇,北于古城安庆市隔江相望,是安徽省的西南门户。传尧帝渡水于兰溪,舜帝耕种于历山,故享有尧舜之乡美誉。1959年由原东流、至德两县合并而成。

文 物 古 迹:

   东至处于皖南山区皖赣边陲,地面文物俯仰皆是。现已发现的古遗址27处,古墓葬31处,石刻造像28处。就明清古建筑、古民居而言,虽说明代古建已是凤毛麟角,慧眼难寻,而清代古民居却遍布城镇乡村,可谓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区、保护单位有17个,其中省保单位3个,县保单位14个。县文物管理所管藏文物200余件,有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铅银锡器、漆木器、书画等等,其中也不乏古董。现将我县文物古迹摘要记叙如次,以饷读者。

   [陶公祠] 陶公祠原名靖节祠,座落于我县东流镇南侧。晋时,东流属彭泽县辖地,相传大诗人陶渊明为彭泽令时,曾来此种菊。“菊所”之说由来久远,据县志记载,最迟在元代至正年间,此说便广为流传,乃至家喻户晓。邑人景仰其为官一任,高风亮节,因名乡曰“黄菊乡”驿曰“黄花驿”,江曰“菊江”,县曰“菊邑”,并立祠祀之。陶公祠建于弘治三年(1490),原址在学宫内。万历元年(1573)移建于菊江亭侧,民国初年移建于今址。

   1981年9月,省政府将该祠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修复。修复后的陶公祠,建筑面积452平方米,保护区及建设控制地带面积24100平方米。该祠一进三间。中为大厅,厅中塑立陶渊明像一尊,像后为木制大屏风,其上高悬“松菊犹存”匾额;大厅两侧为厢房,一侧为陈列室,陈列有关资料墨宝,一侧为接待室,设置茶几沙发,以供游客聊天小憩。祠前为院,四周有花墙圈绕,院内广植菊花,院外门楣上镶嵌着清代“陶公祠”石刻匾额。院前为场坪,四周绿树成荫,花香鸟语,曲径纵横,暇时来此一游,当别有一番情趣。

   [东流双塔] 在东至县东流镇江畔南北两端,对峙着两座宝塔,一曰“天然塔”,一曰“秀峰塔”,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然塔座落在镇北回龙山上,因地势“培娄卑伏,形家短焉”而建塔,兴建于乾隆九年(1744)。塔高十一丈,周6丈6尺,五层六方,砖石结构。每层门开六扇,内设楼梯,拾级登攀,可至塔顶。“上顶以金,下底以石”,飞檐翘角,规制壮观。清人冯荃写道:“一塔天然俯碧流,登临四面景全收。山连吴楚开云日,江涌潇湘过客舟。远村烟浮元亮圃,近城风扇谪仙楼。春光到处都成画,茅屋人家隔水洲。”因建塔筹款施工一帆风顺,又巧逢邑人李承祚乡试中举,大家认为是天然盛事,便名之为“天然塔”。塔下曾设天然书院及道教真武祠,后废。

   秀峰塔矗立在东流镇南牛头山上,与陶公祠相毗邻。始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候选刑部司狱金城所建。1996年,省、县有关部门和人氏出资修缮。其规模略小于天然塔,结构大致相同,差异在于塔顶装饰。天然塔沿用佛教相轮饰顶,秀峰塔则饰之以斗笔,有“彩笔干霄气象”。金城认为:“县学之脉发自历山,少耸拔之势,虽东有迎龙寺,北有天然塔”,“若南关当学宫之巽再峙一峰”,就可以“增补文枢,更添秀气”。建成后取名“秀峰塔”。塔下设有秀峰书院,日久见废。

   东流双塔不是佛教意义上的浮图,而是形名家的风水之塔。原来,东流自古地僻民贫,文风不振,迄建塔为止,明清两朝科举只考中了三名进士,真是寥若晨星。于是风水先生便诉诸阴阳,硬说其原因在于县城周围的山不高,都是培娄小丘,《左传》云“部娄(培娄)无松柏”,哪有文风,人才可言?因而,须建建塔改良风水,以振文风。东流双塔就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虽说是荒诞不经,却也不无渴望早出人才,以兴家邦的良好心愿。

   [东流老街] 东流老街,是由东西、南北走向的两条古街交叉而构成的十字街。全长1217米,其中东西街道长858米,路面宽3至4米,共占地0.2平方公里。老街明清古民居鳞次栉比,计1067幢,5300余间,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

   东流老街是昔日东流县城的中心繁华地带,沿街官民混居,店铺林立,车夫、马贩、肩客、茶商穿梭不息,菜农、渔家、屠夫、摊贩叫卖不停。明清时,老街四周建有城墙,全长736丈,由“山城”、“水城”和“平城”构成。如今城墙虽塌,但老街的历史风貌却得以幸存。

   据专家考察鉴定,在保存较完整的460余米街道上,大多数古民居为清末所建,明代建筑为数甚少,其中朱家大屋迄今大致有四百余年了。保存较好、年代久远、特色鲜明古建筑还有汪家、金家、高家、安家、李家、鲍家、杨家、周家大屋 、原县府、炎帝庙、子母井等等。据专家评估,东流古民居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绝不下于屯溪老街。

1989年5月15日,省政府颁布东流老街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周馥墓] 该墓座落在石城乡大桥村云雾坑的小山上。上山神道今虽荒芜,但5尊水泥雕塑的神翁仍保存完好。墓冢为钢混结构,高1.1米,坟前设有拜台,总面积59平方米。坟冢前后各立石碑一方:前碑高0.57米,宽0.65米,碑文楷体阴刻直书,正文曰“清授光禄大夫陆军部尚书两江总督显考乡贤公墓”,落款曰“男周学熙、学渊、学辉”;后碑高1.35米,宽0.49米,碑额楷体阴刻横书“周氏祖墓”,其下直书五行:正文居中曰“清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陆军部尚书两江总督显考谥乡贤公讳馥字玉山府君之墓”,坟冢立碑的时间、山脉风水走向与坟冢座落地名、立碑人落款分别刻在右、左两侧。

   [枣村湾遗址] 枣村湾,又名神山头,位于香隅镇西500米处。山坡东西走向,西为小山,东南北三面环田(旧为沼泽地)。遗址红烧土成片,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5余米,总面积14000平方米。标本暴露于耕地表层,有磨制的石斧、石镯、夹砂红陶鼎足,红陶网坠、绳纹、方格纹灰陶片。该遗址为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

   [寿字岩石刻] 该摩崖石刻在县城东北角一公里处的山腰。据县志记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登嵩山,闻,遂命大臣制“寿”字碑,以志盛世。宋代进士严华自嵩山拓得此字,摩泐于山半,因名“寿字岩”。

   如今这块摩崖石刻虽经风雨剥蚀,但字迹仍清晰壮观。其阴刻“寿”字围径丈余,字体为汉隶八分书,笔迹古朴厚重,气势磅礴。与寿字岩对峙的,旧时还有“福字岩”。清人高寅诗云:“壁立层峦拥座前,若呼若拜势翩跹。留传汉迹嵩山似,巧夺天工福字连。幸获名分秋浦玉,犹堪为借笔峰巅 。山青石古蟠奇迹,献寿同声咏万年。”

   [东至关子钞版]

   1983年7月及翌年5月,东至县文化局和县志办公室于县废品回收站先后征集了一套南宋关子钞版,共八块:即票面版、颁行版、准敕版、宝瓶版、国用印、检察印、库印、合同印。消息传开后,立即引起我国乃至世界钱币考古界的高度关注。众所周知,宋代纸币交子、钱引、会子、关子,是中国以至全世界发行最早的纸币。而有关宋代纸币的实物,为世人所知的只有两块钞版,一块交子钞版外流于日本,一块会子钞版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两块钞版虽因来历不明,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但仍被誉为“中国货币文化宝库中的两颗明珠”。如今东至发现的关子钞版,不是一块而是一套八块,并且没有来历不明之嫌,由此而引起的轰动也就不言而喻了。

   东至关子钞版为阳纹铅质雕版,厚度在4.84mm至4mm之间。票面版尺度为227×138×4.84mm,字口深1.36mm。其上部图案呈“宝盖幢幡”状,由如意云纹和连锁钱牌纹构成;图案是饰有“回”纹的聚宝盆,盆内装满了金砖、银铤和成串的缗钱。票面版文字由三部分构成:眉标、面值以及对眉标、面值的诠释。“眉标”居上,成一行横排右读,文曰“行在榷货务对桩金银见钱关子”。“行在”指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榷货务”是朝廷的专卖机关,“对”即“对换”,“桩”即“封桩”,这里指不能挪作它用的专项库存,“见钱”即现钱。全文为偏正结构,译成现代汉语,意即“行在(中央)榷货务(发行的)可对换(榷货务)库存的金银及现钱的关子(纸币)”。“面值”居中竖排,字体端庄,硕大醒目,文曰“壹贯文省”。“壹贯文”即钱1000文,省为“省陌”之简称,“陌”者,“百”也,省陌、短陌相对足陌、长陌而言。不足一百钱者称之“省陌”、“短陌”,“壹贯文省”意即1000文铜钱之省陌,价值铜钱770文。据《宋史·本纪》载:景定五年(1264)十月乙丑日,“诏行关子铜钱法,每百作七十七文足”。“诠释”竖排右读,位置在“面值”两旁,全文为“应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每贯并同见钱七百七十文足,永远流转行使。如官民户及应干官司去处,敢有擅减钱陌以违制论,徒二年,甚者重作施行。其有赍至关子赴榷货务对换金银见钱者,听(标点是笔者加的)。”其含义如下:一是阐明关子是颁行全国的,没有地域界限,目的在于“公私从便”;二是注明每贯面值与现钱770文等值在市面流通;三是规定任何人擅减钱陌都是违法的,要受到刑法制裁;四是表明可以携关子到榷货务对换金银现钱。

   自关子钞版发现以来,有关专家学者连篇累牍地发表论文,展开了积极认真的研究和热烈的争鸣。真金不怕火来炼,通过反复地讨论和验证,终于淘汰了所谓“古董商伪造”说、“冥币钞版”说,如今争论的范围,业已缩小到确认该钞版为南宋之物的前提下进行了。中国钱币协会纸币界权威吴筹中持“试样雕版”说。吴认为该版是关子钞版的雕母,是专门呈送帝王审阅批准的试样版,敕准后先要制成“陶模”,然后才能铸成印钞的铜版。中国钱币协会副秘书长姚朔民持“私雕版”说,即认为该版是南宋不法分子模仿真版而私雕的伪版。安徽省文物考古专家汪本初、吴汉兴则持“真版”说,即认为该版便是南宋政府用来印制关子的铅质雕版。大家引经据典,各不相让。三者比较,眼下艺术界更倾向前前者。

   东至的关子钞版,是宋代三大钞版中保存最完整、可信性最大的一套钞版,其重要性和学术价值,与北宋交子钞版、南宋会子钞版以及轰动国际钱币界的元代“中统元宝交钞”壹拾文实物相比,唯有过之而无不及。专家誉称其为“钞版中的至尊,国宝中的重宝”,那也是名副其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池州历史—东至古今安徽东至历史沿革
1959年由东流、至德二县合并,取二县首字为名。1998年,全县辖9区,3镇,41乡:尧渡区、东流区、大渡口区、香隅区、昭潭区、官港区、胜利区、张溪区、葛公区,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张溪乡、官港乡、昭潭乡、洋湖乡、泥溪乡、高山乡、建新乡、坦埠乡、白笏乡、胜利乡、瓦垄乡、木塔乡、利安乡、铁炉乡、花园里乡、西湾乡、马坑乡、青山乡、东胜乡、徐村乡、良田乡、长安乡、长岭乡、七里湖乡、杨桥乡、新庭乡、八都湖乡、新丰乡、庆丰乡、永丰乡、石城乡、汪坡乡、五丰乡、合镇乡、临江乡、香口乡、姜坝乡、查桥乡、马田乡、平原乡、洪方乡。1992年,撤销徐村乡、良田乡,并入尧渡镇;撤销长安乡、长岭乡、七里湖乡,并入东流镇;撤销杨桥乡、新庭乡、八都湖乡、新丰乡、庆丰乡,并入大渡口镇;撤销合镇乡、临江乡、香口乡,合并设立香隅镇;撤销昭潭乡、永丰乡,合并设立昭潭镇;撤销官港乡、石城乡,合并设立官港镇;撤销胜利乡、姜坝乡...
· 安徽历史—池州历史—池州赋
城市沿革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连铜陵,南接黄山,西邻江西,北濒长江。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光旖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州置府,入赵宋,至清季,一直作为府路之治,领有贵池、青阳、铜陵、石埭、至(建)德、东流六县。民国元年,撤府留县,遂使舆图仅载贵池,而世人少识池州。新中国成立后,池州专(地)区二撤三建,最后一次于1988年8月复建,2000年6月改建为省辖市,下辖一区(贵池)三县(东至、石台、青阳)。池州人口156万,面积8272平方公里。自唐朝以来,李白等文人墨客先后涉足池州,留下千古绝唱,池州亦赢得“千载诗人地”的桂冠。池州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拥有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九华山,国家级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和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4个国家级旅游品牌。宇宙洪荒,阴阳五行。天以日月为纲,地以四海为纪。星野占候划分九州,千国万郡...
· 安徽历史—池州历史—池州陶公祠历史典故
陶公祠:又名靖节祠,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座落在距县城26公里的东流镇。晋时东流属江西彭泽,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曾住东流种菊,并作《劝农》、《九月闲居》等诗篇,故东流又雅称“菊邑”,流经东流的长江谓“菊江”。后人们慕陶公高风亮节,建祠祀之。陶公祠玲珑秀丽,四周松菊掩映,柳枝婆娑。陶公祠,又名陶靖节祠,坐落在东至县东流镇的鳖石山上,它是为纪念东晋大文学家、诗人陶渊明建立的始建于宋代初期。陶渊明,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江西浔阳柴桑(今九江市)人,东晋义熙二年(公元406年)秋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余日,逢退督邮来县,须束带揖见,陶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来,折腰向乡里小儿!”乃自解印绶而去,回到故里,隐居田园,读书种菊。东晋时今东流地域属彭泽县,相传陶渊明辞官后,为避州、郡官吏的纠缠,曾乘舟下东流,隐居种菊。因此,东流留下了不少关于陶渊明种菊的传说。并传下“菊圃”。陈/子《花镜》中说:...
· 安徽历史—黄山历史—红茶之乡安徽祁门
黄山市祁门县位于安徽省南端,地处黄山西麓,与江西省毗邻,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全县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总人口18.6万,辖25个乡镇。祁门县山川秀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祁门县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群峰竞秀,沟壑纵横,远眺恰如一条牯牛横卧顶峰,奇松、怪石、飞瀑、云海和佛光称之为牯牛降风光之五绝,被誉为“动植物天然宝库”和“未被开发的黄山”。同时祁门历史文化恢弘,属著名徽州文化一脉,有风格独具的古建筑“贞一堂”、“一府六县”、“余庆堂”、古戏台和“文峰塔”,还有“双桥映月”之誉的平政、仁济双桥。民间艺术,自古以来丰富多彩,郑之珍的“目连戏”、江南采茶戏、黄梅戏、扑蝶舞、嬉灯等闻名中外。祁门县位于黄山西南部,与江西省浮梁县接壤,因县城所在祁山镇东北部有祁山,西南部有阊门,故合名祁门。祁门始建于唐766年,距今1200多年,又因汉代长沙王吴芮部将梅鋗被封为列侯,统...
· 安徽历史—池州历史—青阳历史调查:历史渊源
汉置陵阳县,县治陵阳镇,历时724年。陵阳镇位于今县境南部,自汉代起即为江南重镇和山区土特产品的集散地,历史上商业繁荣,有"富贵陵阳镇"之说,镇上石板街道排列整齐,建筑风格鲜明独特。建国后,陵阳镇一直是区、乡、社政府所在地,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建有陵阳食品厂等乡村企业,国营、集体、个体各类商业网点密布,新建了一条农民商业街。影剧院、文化站、学校、医院等文化、教育、卫生设施齐全。古镇风貌保存较好,汉古城墙遗地址至今仍可发现,镇北首有汉县衙遗址。1989年陵阳镇区面积0.46平方公里,人口2100人。三国吴赤乌中置临城县,县治于城子山东(今蓉城镇东南5里,确址无考),历时372年。东晋置定陵县,县治定陵(在今丁桥乡境内,确址无考),历时200余年。唐置青阳县至今,县治蓉城镇。据明嘉靖《池州府志》载,蓉城镇镇名出自李白诗:"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历史上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织布、卷烟、酿酒、榨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