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池州历史—九华山文人轶事:李太白流寓九华
唐天宝初年,大诗人李白(太白)遭权贵谗毁而离开长安,从此漫游海内,浪迹山河。天宝十一年后的几年(752--756)他流寓我省宣城等处,足迹遍于黄山、九华山等地。晚年颠沛流离,上元二年(761)往来于宣城、历阳(郡治即今安徽和县)二郡。宝应元年(762)依当涂县令李阳冰,同年十月病殁于当涂。李太白流寓九华,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和供人凭吊、观赏的遗迹。
据《李太白全集》、《一统志》、清版《重修安徽通志》、《池州府志》、《九华山志》等书记载,太白友人高霁(暄之),秋浦(今安徽贵池)人,隐居于石门山桃花坞,太白尝游其地。石门山与九华山山水相连,桃花坞距九华山南麓的南阳湾仅十余华里,抬头可览九华秀色,举步可陟九华胜境。李白往江、汉途中,同高霁等人休憩于夏侯回家,观赏松雪,联袂吟咏,联句成篇,遂有《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的诗作。
李白曾登九华山天柱峰,凌绝顶而赋五古长诗。九华风光给李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致他后来到宣城敬亭山见到会公,谈起陵阳(九华)山水时,仍赞不绝口,并与会公约期同游。李白有“谪仙人”的雅号,故天柱峰被称为“天柱仙踪”,成为九华山十大名胜之一。从陵阳上山到天柱峰,这一路到处松云入画;烟水迷漫,吸引了古今无数游人。
天宝年间,李白作《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据前人考据,李白在此后不久上九华寓居,青阳县令韦仲堪是他的东道主,正如诗中所说:“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现在,九华街尚存“太白书堂”、“太白洗砚池”和“金沙泉”题刻等遗迹。
太白书堂,也称太白书舍,又称李白读书处。天宝末年,李白在东崖西麓、龙女泉畔筑室,于此读书赋诗,寄情山水之间。他时而伏案读书,时而吟哦诗作,时而醉书连篇;或临窗迎风,或醉月迟眠,或枕流溪畔,或登山舒啸……晚唐、宋、明诗人多至此凭吊,追寻诗仙游踪。书堂南有天池,泉出于东崖西麓岩隙,清冽、甘美,溢流不竭。泉下有方池贮水,故名“天池”。传说李白以此美泉酿造佳醅。
金沙泉,在神光岭下,泉上“金沙泉”三个大字,传为李白手书。字迹肥厚圆润,笔力遒劲,确有唐人神韵。许多书法鉴赏家来此鉴赏原刻,也以珍藏此拓片为快事。相传太白曾于此泉内洗砚,故又有“太白洗砚池”之称。
泉畔有一株“金钱树”,即金钱柳。在太白书堂遗址西北溪边,亦有金钱树一株。传说李白策杖游山归来,将挂着铜钱的手杖植于地上,竟长成一棵“金钱树”。这当然是不可能有的事。不过,当秋风乍起,枝头垂挂的一串串金黄的“柳钱”,随风格曳;联想起这个神话传说,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千百年来,太白书堂历经沧桑。唐时,书堂为茅屋数椽。北宋年间,“滴仙书舍尚依然”。但至南宋时,书堂已荡然无存。乾道二年(1166)九月,学者、左丞相周必大登山访古,在书堂故址叹堂宇废圮。嘉熙年间(1237——1240),邑人集资于东崖西麓重建书堂,也称“太白祠”。南宋末年,隐士陈清隐夜宿书堂,写道:“兰芷春风满地香,谪仙曾卧白云乡。山间精爽今犹在,落月时时见屋梁。”明成化年间(1465——1487)书堂两侧扩建厢房,堂前并建石坊。弘治、正德年间,王阳明屡诣书堂凭吊,赋有“千古人豪去,空山尚有祠。竹深荒旧径,藓合失残碑……”“谪仙栖隐地,千载尚高风。云散九峰雨,岩飞百丈虹。寺僧传旧事,词客吊遗踪。回首苍茫外,青山感慨中”等诗篇。隆庆三年(1569)书堂遭火灾;万历五年(1577)重建,二十二年(1594)修葺。一九三八年书堂遭日本侵略军毁坏,古碑等文物损失殆尽。今书堂旧址尚在,堂前两株参天的古银杏,依然郁郁葱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