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池州历史—九华山文物选介(二)
名人书画
九华山珍藏的名人书画很多,其中僧人珍藏的“御笔”,现仍保存完好的有;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南巡途中,在南京为九华山佛寺写了“九华圣境”四个大字,派专人奉送上山。乾隆三十一年(1766)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巡视江南,应两江总督高晋的请求,又为九华山佛寺书写了“芬陀普教”四个大字。用的纸是当时流行而又名贵的蜡黄撒金纸。现在金星已脱落,纸色也变成了灰黑色,但字和加盖的“御玺”(文为“御笔之宝”),均完好无损。依式所制的两方匾额以及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书写的“为善最乐”横匾,原来都悬在化城寺大殿,后均毁于之中。
佛寺收集珍藏的书画,有佛像,有人物山水、翎毛花卉及诗文词赋。其中有明代画家文征明的《流觞曲水》、《百子游戏》长卷,丁云鹏的“罗汉像”素描,海瑞的友人为他所绘的大幅《春夜晏桃李园》中堂和清代画家董邦达绘的《江天雪霁图》。其他还有《百鹿图》、《八骏图》和近代大画家徐悲鸿的水墨《双象》等等。
钟鼎和造像
九华山的摩崖造像,以小天柱峰顶的飘海观音为最佳。这是一幅女相观音像。像是直接刻在峰顶崖壁上的,安详、潇洒,神态自如。据有关史籍记载,中国佛寺内的女相观音塑像约始于南北朝,盛行于唐代以后。据初步考证,此造像约在晚唐或北来年间,正是九华佛教的初兴时期。其风格较南北朝时期有了新的发展。
九华山最古的铜铸释迦佛像,重三千六百斤,有“尉迟敬德监造”字样,原置于三天门聚龙寺内。尉迟敬德,即尉迟恭,隋末归唐,随唐太宗征战,屡建功勋。在世时曾来九华山开创佛寺,其时较金地藏为早。此像据前人鉴定和有关志书记载,确认为唐代古物。但是否由尉迟敬德所监造,尚有待考证。
九华山佛寺现有塑像达千尊以上,而干漆夹芒法造像居多。其中以祗园寺大殿的三尊大佛最高,高达数丈。慧居寺满堂佛像,即释迦、文殊、普贤和十八罗汉,造型优美,技艺精湛,已列为佛教文物加以保护。旃檀林及香山茅蓬等寺庙有玉佛数尊,皆两尺多高的释迦坐像。另外还有一尺左右高的古铜佛像、宋瓷观音像、彩瓷释迦像以及明青花瓷像多尊,亦是艺术珍品。
东崖钟亭、百岁宫、地藏寺、上禅堂等佛寺,都有巨大的铜、铁铸造的钟,这是佛寺中必备的大型法器。九华山佛寺内的大钟,多数称为“幽冥钟”。钟上的铭文,除通常“钟仍”外,还有超度亡人的经、咒,以突出“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的地位。
焚香礼佛用的鼎、炉,以肉身殿后的铁鼎最大,每个重两千多斤。天台峰顶亦有千斤宝鼎。各种形状的大、小“宣德炉”,共有二十多个,都是铸造考究的名贵古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