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池州历史—九华山文物选介(一)
佛教经籍
《藏经》,是佛教典籍的丛书。共分三个部分,即经藏、律藏、论藏,通晓这“三藏”的僧人称为“三藏法师”,如唐代的玄奘即称为“唐三藏”。所谓“藏”,其原意为盛放东西的竹箧,佛教用以概括佛教典籍的总称。以经、律、论三部分为主,也包括若干印度和中国等国的其他佛教撰述在内。佛教称寺庙的佛像为“佛宝”,佛教经籍为“法宝”,僧人为“僧宝”,通称佛、法,僧为“三宝”。
明版《藏经》在九华山古刹化城寺的藏经楼上,在珍藏《藏经》的高大书橱上,写着“大乘法宝”四个大字。其中珍藏的是明版《藏经》。
明万历十四年(1586)三月,神宗朱翊钧奉其母“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的旨意,颁赐给九华山佛寺《藏经》一部,其颁赐《藏经》的“谕文”记载,将所续刻四十一函(即“续藏经”)并旧刻六百三十七函,颁赐予九华山佛寺。万历二十七年(1599),神宗又钦赐《藏经》一部。据《九华山志》记载,明万历十四年所赐《藏经》,原珍藏于拱金阁,清嘉庆二年移至化城寺的藏经楼。未数日,拱金阁遭火灾,经籍得以幸存。咸丰七年(1857)清军与太平军战于九华,化城寺殿宇全部焚毁,唯独藏经楼未遭战火。现存一套完整的明版《藏经》,共六千七百七十七卷,此外,尚有少许残卷。此乃将明神宗两次所赐的同样版本的两部《藏经》整理而成的。不过其封面,虽然都是用四川丝织“蜀锦”所作,但有金黄和豆绿两种不同颜色的区别。
明神宗万历十四年三月颁赐藏经的“谕文”,早已散失。现存的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赐经的“谕旨”,乃是出自朝廷文臣的手笔。“谕旨”字迹工整,写在鹅黄色蜡笺纸上,四周有“飞龙”描金图案。在年月上盖有“广运之宝”的阳文“御玺”。其文曰:
敕谕九华山地藏寺住持及僧众人等:朕发诚心印造佛大藏经,颁施在京及天下名山寺院供奉。经首护持,巳谕其由。尔住持及僧众人等,务要虔洁供安,朝夕礼诵。保安眇躬康泰,宫壶肃清。忏已往愆尤,祈无疆寿福。民安国泰,天下太平。俾四海八方,同归仁慈善教。朕成恭已无为之治道焉。今特差内官监大监汉经厂表白李官,赍请前去彼处供安,各宜仰体知悉。钦哉,故谕。大明万历二十七年闰四月二十四日。
清版《藏经》《龙藏》,又称《清藏》,乃清雍正十三年(1735)至乾隆三年(1738)在北京的刻本。是一种以《明藏》为底本,略有增减的版本,共七百一十八函,一千六百六十二部,七千一百六十八卷。甘露寺、百岁宫等佛寺原有此版本经籍,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光绪初年,甘露寺、百岁宫住持僧分别赴京,各迎请一部,珍藏于寺内,后经抗日战争的破坏及保管不善,散失不少,现仅有部分清版《藏经》保存在九华山佛教会内。
明代写经 相传为明代无瑕和尚在摘星庵(即今百岁宫)苦修时,亲笔抄写的《妙法莲华经》(即《法华经》)八十卷。字工整清秀。传说无瑕写经时,刺指血滴入银朱内调研,然后才濡笔恭书,世称“血经”。由于僧伽珍护如至宝,故数百年来,虽历经战乱,仍保护完整,至今朱色未褪。
贝叶经 人们在佛堂、静室常见的“帘卷春风暖,经翻贝叶香”春联,其中的“贝叶”即是指的“梵文贝叶经”,俗称“贝叶真经”。此乃古代印度佛教徒,用铁笔在贝多罗(梵文pattya)树叶上刻写的佛教经文。唐僧玄奘去西域取经,取的即是此种经文,《三藏法师传》曾有:“法师方操贝叶,开演梵文”的记载。宋高僧道圆,从西域归来,曾得梵文贝叶经四十夹。九华山现存的数夹贝叶经,颜色有两种:祇园寺所藏的为墨色经文,甘露寺所藏的为朱色经文。部分贝叶经夹前后,有画僧竹禅等人的题跋。现有部分贝叶经放在佛教文物陈列室内展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