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历史—淮南历史—豆腐之乡安徽淮南的历史介绍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16
转发:0
评论:0
安徽历史—淮南历史—豆腐之乡安徽淮南的历史介绍,安徽淮南,一座横跨淮河两岸的城市,拥有淮河以北的凤台县、潘集区和淮河以南的田家庵

安徽淮南,一座横跨淮河两岸的城市,拥有淮河以北的凤台县、潘集区和淮河以南的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大通区,212平方公里美丽富饶的土地。淮河,几千年来,不仅养育了淮南河两岸的人民,而且也托起了坐落在它岸边的古老城池,让这些城池在历史的长河里时隐时现。今天,这条河也将淮南与其他城市缠绕在一起,上游紧系着文化名城寿县,下游串连着淮上明珠蚌埠;东与凤阳、定远毗邻,南与长丰接壤。   
   
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之所以被称为“淮南”,是有历史渊源的:汉代开始在这里设置了淮南国,从汉代到两晋再到宋朝,这片土地先后经历了淮南郡、淮南道、淮南路等以“淮南”命名的建置。清末民初,这片土地上发现并开始采掘煤矿。1930年,国民政府在九龙岗设淮南煤矿局,发展成为淮南矿区,标志着现代“淮南”的开始。1949年1月18日淮南矿区解放,1950年设县级淮南市,1952年6月改设为省边辖区。1977年1月,凤台县划属淮南市。至此,全市辖田家庵、大通、谢家集、八公山、潘集五区和凤台县。  
由于独特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淮南的交通就很便利。一条淮河波浪翻,舟楫往来航运忙。淮河虽然是淮南几千年主要的交通航道,但这里还拥有过世界历史上最早有明确、系统、完整文字记载的陆路交通线——鄂君启节大道,它比著名的公元首321年修建的古罗马亚平大道还早11年。 

1957年4月,在寿县东津乡出土的鄂君启节,是战国时楚怀王发给他的至亲在这条路上的通告符节(通行证件),持此符节,不仅可以免税,还可享受沿途的接待。“鄂”是楚国的代称,楚在迁都寿春之前在湖北。鄂君启节大道从今天的凤台河东经寿唐关、郝家圩孜然后进入淮南,经李郢孜,园艺场入长丰到合肥。 

如今,淮南的陆路交通线四通八达;铁路建设始于世纪30年代淮南煤矿开采期间,1936年淮南铁路(田家庵—裕溪口)的建成通车,成为沟通淮河与长江之间陆路运输的最例捷形式。50年代,淮南的铁路建设发展很快,建成了贯通全市东西的大(通)八(公山)线,全线设立了10座火车站(如今已发展为16座火车站)。70年代,随着阜(阳)淮(南)铁路的兴建,一座气势雄伟的公路铁路两用桥横跨淮河,成为千里淮河第一桥。  
  
公路也是淮南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其中206国道是皖西地区去蚌埠、南京等地必经之路,也是淮南东部城市的主干道。纵横交织的公路网,把淮南和祖国的每一个城市都联系起来。 

坐落于淮河岸边的淮南是开放的,它既能容纳南来北往的航船,也能吞哇轰鸣而来的火车,还能对四方友邻过境的汽车敞开胸膛,不自封,不守旧,使淮南能紧跟时代脉搏而不断前进。  
  
八公山,绵延200多平方公里,大小山峰40多座;属昆化山的北岭系,其山系走向自巴颜喀拉山东下脉(又称江淮南丘陵)。八公山又名紫金山,《太平寰宇记》中说:“紫金山即八公山是也。”八公山自东晋太元八年的“淝水之战”而闻名遐迩,可八公山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更光辉灿烂的文明与文化呢。  
   
开天辟地之初,人类出现之前。经中外考古学家论证,八公山中刘老碑附近的山石中发现的须腕、环节动物化石,推翻了达尔文关于动物起源时间不足6亿年的论断,为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打开了一扇新奇绚丽之门。 

历史进入人类社会后,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夏商之际,“淮夷”人在此形成部落,后成为华夏大民族的一支。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华夏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神话。这些最鲜活、最自由的文化始传于人民之口,能用文字记载下来,从而使这些神话传说至今仍然大放异彩的当归于一些书籍,而八公山对此功不可没——被文学家、史学家称之为“淮南神话”的传世之作《淮南子》便诞生于此。它的诞生能用它所收录的“后羿射日”故事来比喻:神话这种文学形式,犹如一轮火红的太阳,照亮了华夏民族的童年时代! 

作为一座绵延起伏的山脉,它之所以叫做八公山,实在是因为它曾拥有过苏非、李尚、左吴、田由、伍被、毛被、雷被、晋昌八个“仙人”,这八个“仙人”在汉代以自己恢弘博大之作《淮南子》而闻名;这座山便以自己曾拥有过才气仙气俱佳的八公而有名。 

淮南地区,历史上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历代兵家,无论是据有江南欲复中原者,还是据有中原欲图江南者,都将此地视为必争之地。北伐者得之,开封、洛阳扬鞭可及;而南征者得之,饮马长江已近在咫尺。 

这片热土之上,曾出现过多少次“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战争场景啊—— 

公元前538年至公元前447年,吴楚州来之战,历时90余年,州来(今凤台县城)五易其主。 

秦统一中国的灭楚之战,在这里打完最好的大决战,秦王赢政派王翦率60万大军攻破楚国都城寿春,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秦末,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而得天下,是因为他派刘贾、英布占寿春,据八公山,断项羽退路,逼他走上兵溃垓下、自刎乌江的绝路。 

被收入中国军事大辞典的典型战例、三国时期的司马昭围攻寿春之战,刀光剑影、阵势强大、兵法繁多,精彩之处胜过赤壁大战。 

八公山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闻名于世,流传至今。 

后周与南唐之间的寿春包围战打得轰轰烈烈,赵匡胤的形象更是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并升腾为一个个妇孺皆知的民间传说。 

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亲自率兵南侵,攻占八公山,汉民族和北方的少数民族在此进行了血与火的争斗和交融。 

一场场战争,总是新与旧之间的较量;一次次战争,总有毁灭与建设之果。在新旧交替过程中,正是一个包容、同化的过程;在毁灭后的重建之后,一个新综合体便诞生了。 

从淮南的姓氏上就可以看出民族融合的历史。淮南的第一大姓是“王”姓,王姓之源始推于汉成帝的舅舅王根(王莽之叔),汉在淮南设过曲阳候国,王根为曲阳候。夏姓、禹姓源于治水的大禹;熊姓、楚姓、庄姓皆为春秋时楚国王族之姓;刘姓起于淮南王刘长、刘安;谢姓与东晋淝水之战的谢安、谢玄有关联;朱姓为明代皇室后代;而张姓、郑姓则多是元末战争造成的移民。此外有欧阳、诸葛、上官、申屠、皇甫等复姓;有杨、马、梅、洪、闪、哈、查等回族姓氏;还有完颜等满族姓氏。 

淮南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在交融之中求生存。如今,在淮南市的上窑镇,民间还流传着“朝秦暮楚”的故事由来:在秦统一中国之前,这里是秦楚两国你争我抢的拉锯之地,本地的百姓在秦兵楚将的滋扰之中,学会了聪明的生存方法。早晨,秦兵打过来了,百姓们便说自己是秦国的良民,把秦国的门牌翻过来,晚上楚军攻过来了,百姓们便说自己是楚国的顺民,把楚国的门牌翻过来。 

纵观历史,每一个前进的步伐无一不是“弹头肉强食”的结果,弱小、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八公山看得最清楚,体验得最深刻的一个真理。 

八公山之北、淮河以东原本有个历史古国叫州来,因其弱小,春秋时被楚国吞食而成为楚的州来邑。由于该邑处在淮河以北,为楚之边陲而与吴国相望,所以成为吴楚之争的前哨,百姓无一日安宁,隶属关系也常常变更。公元前529年,该邑被吴国占领,6年后楚国又收回失地;仅过了4年又被吴国夺去从而成为季札的封地。 

公元前493年,州来又一次因为国与国之间的交易而要更换国籍。这一年楚昭王伐蔡,小小的蔡国赶快求助于当时能与楚国抗衡的吴国,吴王夫差根据自己的利益答应出兵救蔡,但条件是蔡昭侯必须把蔡国迁往州来。为了生存,蔡在州来立了国,州来古城便成了蔡的国都,因蔡国在周武王时始封其弟叔度于上蔡(今河南海上 蔡县),周成王时叔度之子平侯迁都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为了国家血缘的一脉相承,蔡昭侯将州来改为下蔡。 

好景对于下蔡这个地方来说总是不会长久,在历史上它总是多事之地,多变之地,今天属于泗水郡,明天便属于九江国;淮南国的国籍摇身一变,又分别隶属于沛郡、颍州、涡州和寿州。 

清朝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下蔡与寿州分疆而治,设凤台县。 

八公山的祝福如此美好,把它的一座离县城很近的山峰之名——“凤凰”赋予了这座身世多舛的古城,期盼凤凰能飞到这里,把下蔡之地变成凤凰之台、富强之地。 

凤凰,择高枝栖息的百鸟之王;凤凰,非梧桐不栖的吉祥之鸟,它能“落户”于下蔡,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历史将从此揭开帷幕。 

时至2000多年后的今天,凤台县终于成为能让凤凰栖息的美好之地了。县城里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一座座建筑鳞次栉比;高大的厂房里机器辍鸣,繁华的商场中货物充足,安静的校园内书声琅琅。人们过上了“出有年(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食有鱼、居有屋”的幸福生活。县城外,千万亩良田地五谷丰登,蔬菜果品四季不乏,猪牛鸡鸭鱼养殖兴旺,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淮南历史—淮南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明代大药理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二五卷《谷部》中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并详细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公元前164年,刘安袭父封为淮南王,建都寿春。刘安好道,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招方士数千人,有名者为苏非等八人,号称“八公”。他们常聚在楚山即今八公山谈仙论道,著书炼丹。在炼丹中以黄豆汁培育丹苗,豆汁偶与石膏相遇,形成了鲜嫩绵滑的豆腐。刘安炼丹未成却发明豆腐。之后,豆腐技法传入民间。豆腐古时名称很多,有“菽乳”、“黎祁”等。五代时的陶谷,在他著的《清典录》中说:“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大约到了唐、宋以后就称之豆腐了。唐代鉴真和尚在天宝10年(公元757年)东渡日本后,便把豆腐技术传进了日本,所以日本的豆腐业一直视鉴真为豆腐制作的祖师。豆腐,在宋朝传入朝鲜,19世纪初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逐步成为世界性食品。淮南八公山是豆腐的发祥地。由于八公山泉水澄清味甘,终年不竭,特...
· 安徽历史—淮南历史—日寇在安徽淮南留下的历史血证
安徽省淮南是华东地区重要煤炭生产基地,在抗日战争期间,淮南成为日寇重点掠夺煤炭的资源地。1938年6月4日,日寇占领淮南,他们大肆掠夺煤炭,完全不顾中国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并加以百般摧残折磨,以至上万名煤矿工人被迫致死。如今,在淮南矿区内,仍能见到日寇当年侵华时留下的“万人坑”、碉堡、水牢……这些罪证也见证了日寇当年在中国的暴行。“万人坑”内尸骨累累1938年,日寇占领了大通煤矿,在掠夺煤炭资源时,迫使矿工在极其简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下挖煤,于是重大事故不断发生,大批矿工也因此死亡。特别是在1942年秋,矿工中传染病流行,死亡率高且快,日寇在矿南临时用芦席搭起大棚,把成千上万的生病工人关进去,不给治病、不准外出、不准探视,连开水也不供应,使大批矿工死在这里。1943年春,日寇在舜耕山北麓南山脚下的一个乱石岗上挖了三条深5米、长20米、宽3米多的大坑,把死亡矿工的尸骨集中抛入坑内,丢一层尸骨,...
· 安徽历史—淮南历史—三代淮南王的历史淮南古国的掌故
古代淮南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在今天我们省的淮南市,而是在我的老家——大别山东北麓,淮南以南,巢湖以西的地区。这片土地上现在知道的最古的居民是东夷的一支,叫做淮夷,其民骠勇强悍。春秋时这里小国林立,有霍、英、六(读lu,四声,通‘庐”,古时的棚舍)等,所以被称作“六地”。又因为传说这里是夏禹治水的助手皋陶的封地,所以又称皋城。至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淮南王的封地在我们市的一个县——寿县,古称寿春,就是楚国最后一个都城。真正被封在我们家那块的是项羽封的九江王英布,英布正是六地人。不过英布在降汉之后接受的刘邦的封号却是淮南王,仍都六,这就是第一代淮南王。后来英布谋反被诛,刘邦将淮南国故地封给了自己宠爱的小儿子刘长,迁都寿春,这就是第二代淮南王。刘长的生母是赵国人,因为吕后的嫉妒而自杀。刘长为此耿耿于怀,后来在文帝时谋反事泄,被朝廷发配入蜀,路上而亡,谥为淮南厉王。文帝十二年,又三分淮南国,分别封给刘...
· 安徽历史—淮南历史—揭密淮南王作乱的历史原因
吕后死后,陈平与周勃铲除了吕氏势力。因为小皇帝并非皇后所生,也不是刘氏后裔,所以大臣们商议另立一个皇帝。代王是汉高祖儿子辈中最年长的,而且仁孝宽厚,颇的人们赞赏,于是代王被立为皇帝,名汉文帝。以前,赵王向汉高祖献了一个美人,被高祖临幸后怀孕。后来赵王阴谋作乱,美人也被牵连其中。美人生了一个男孩后自杀。高祖很后悔,令吕后收养他。这个男孩就是刘长,以后被封为淮南王。淮南王自幼失母,跟随吕后,自小娇生惯养。他怨恨告发他母亲的那个人,使他母亲死掉了。当汉文帝即位以后,淮南王自以最亲,骄横,数不奉法,文帝常宽恕他。入朝后,刘长与文帝一同乘车,常称呼文帝为“大哥”。刘长很有气力,把告发他母亲的人杀了,然后到文帝前负荆请罪。文帝觉得他因失去母亲才杀人,没有治罪。当时,太后、太子(景帝)与大臣们都害怕淮南王。淮南王回国后更加骄恣,称制拟天子。袁盎上奏说:“淮南王太骄,必生患。”文帝不听。淮南王在其国内自作...
· 安徽历史—淮南历史—历史文化名山淮南八公山
历史文化名山八公山,八公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由大小四十余座山峰叠嶂而成,方圆达二百余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41.2米。八公山历史悠久,古称北山、淝陵、紫金山。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淮河流域生息着一个淮夷部族,西周时了建立了一个诸侯国,名“州来”,都邑就在八公山下。而“八公山”一名的得来则源自于西汉淮南王刘安学道成仙的神话。西汉时,八公山属淮南国。汉厉王之子、汉武帝的皇叔刘安被封为淮南王。刘安尚文重才,广招天下贤达饱学之士3000多人,其中最为刘安赏识的八位: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被、雷被、伍被、晋昌被封为八公。刘安与门客常在八公山中著书立说,研究天象,编制历法,冶丹炼沙。相传一日,刘安与八公炼成仙丹,服食后得道成仙。《太平环宇记》中就有记载:“昔淮南王与八公登山埋金于此,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舔之,皆仙。其处后皆现人马之迹,犹在,故山以八公为名。”这也是典故“一人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