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历史—阜阳历史—界首历史沿革历史悠久文华物萃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7
转发:0
评论:0
安徽历史—阜阳历史—界首历史沿革历史悠久文华物萃,界首历史悠久,文华物萃。夏商时属豫州,战国时归楚,秦代入陈郡。东汉初年,刘秀

  界首历史悠久,文华物萃。夏商时属豫州,战国时归楚,秦代入陈郡。东汉初年,刘秀、王莽曾逐鹿于此。南宋时名将刘琦大败金兀术,在此划沟为界。元末农民领袖刘福通反元,在此首举义旗。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即是抗日战场的前哨,又是战时的交通要道,商贾云集,舟车辐辏,成为中原地区的商业重镇。“小上海”美称闻名遐迩。1947年4月界首解放,同年10月设立界首市,1948年春,成为豫皖苏边区党政军机关驻地,1953年界首撤市建县;1989年9月撤县复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阜阳历史—安徽阜阳历史沿革
阜阳市历史悠久,人文蔚盛。历史上以颍州(今阜阳市区)为中心的南部开发较早。西周以后,在今阜阳境内即建立了妫姓的胡子国,临泉境内的沈子国,颍上境内的慎等。春秋战国时,又出现了太和原墙的原阳,倪邱的新,临泉的寝等县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渐形成。秦代始置汝阴县,汉属汝南郡。三国魏置阴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颍州,隋设汝阴郡,唐设颍州,宋设顺昌府,元属汝宁府,明属凤阳府。清为颍州府。清雍正十三年,颍州更名阜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阜阳地区专员公署,下辖八县一个行政办事处。北部以亳州市为中心的区域,同样经历了氏族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商代为都城,“汤始居亳,从居”。春秋置焦邑、秦置谯县、领有今亳州境内的谯、城父,属泗水郡,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三国设谯都,东晋属谯郡,北周始置亳州,隋复置谯郡,唐置谯郡,宋归淮南东路,元置归德府,明降州为县,后复升为州,清属颍州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亳州...
· 安徽历史—阜阳历史—阜阳临泉县历史沿革
临泉,古称沈地。西周初,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封聃季载于沈地,建立了沈子国。公元前506年,沈为蔡国所灭,后楚国又灭蔡国,此处即属于楚,为楚国平舆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全国设36郡,310余县,我县当时被设为平舆县。西汉时我县仍为平舆县,并在今同城镇设同阳县东汉时仍为平舆县,同阳县改为同阳候国,封阴庆为同阳候。属汝南郡。两晋时期平舆、同阳两县仍并存。属昴峡ぁ?/P>南北朝时,此处为南北战争要冲,平舆、同阳两县先后废止。隋朝时实行州、县制。公元583年开始设沈丘县,复设同阳县。先后属沈州和颍州。唐朝时,公元618年在县境东南增设高塘县,6年后又废,公元627年,沈丘、同阳两县废。公元706年,重设沈丘县。属颍州。宋朝时,沈丘县属顺昌府。元朝时,沈丘县属颍州行省。姜寨、同城、瓦店属河南行省。元朝末年,沈丘城中百姓北逃,城空而废。明朝初年,废沈丘县,降为沈丘镇,属凤阳府颍州。西部姜...
· 安徽历史—阜阳历史—古时“小上海”界首历史介绍
界首历史悠久,文华物萃。夏商时属豫州,战国时归楚,秦代入陈郡。东汉初年,刘秀、王莽曾逐鹿于此。南宋时名将刘琦大败金兀术,在此划沟为界。元末农民领袖刘福通反元,在此首举义旗。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即是抗日战场的前哨,又是战时的交通要道,商贾云集,舟车辐辏,成为中原地区的商业重镇。“小上海”美称闻名遐迩。1947年4月界首解放,同年10月设立界首市,1948年春,成为豫皖苏边区党政军机关驻地,1953年界首撤市建县;1989年9月撤县复市。界首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是安徽省粮、棉、油的主要产区。小麦、玉米、棉花单产连年居安徽省第一位,从1996年起,跨起了全国小麦高产县市行列。界首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是全国重要的南阳牛交易集散地。界首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泉水等地下矿产资源,并已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条件。界首工业发达,门类齐全。全市已形成20多个行业2000多个品种的生产...
· 安徽历史—阜阳历史—安徽太和县的历史沿革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属宋,为鹿上。宋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39年),宋与齐楚为鹿上之盟。战国属魏,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妻”,即指本地。后归楚,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753年),由陈迁都巨阳。秦统一后,置新阳县,属颍川郡。汉置细阳、乐昌、新妻宋,并属汝南郡。高祖二年(公元205年),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公元前182年),封赵王张敖子寿为乐昌侯。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封陈彭子陈遵为细阳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军功封郭亮为新妻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妻。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晋废细阳。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太和间(477~499年),废宋县。梁置陈留县。隋改陈留为颍阳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
· 安徽历史—阜阳历史—阜南县历史沿革
阜南县属内陆开发较早地区。从境内万沟,贺胜台等处发现的新时器时代的遗址和文物考证,早在5000年前,人类即已在此定居。此地夏、商两朝属豫州;周为宋地;春秋时期归于楚;秦属泗水郡鹿上县;汉改鹿上为原鹿(治所在今公桥阮城),后被原鹿与富陂两侯国分领;三国时期隶属富陂县,晋为原鹿县;南北朝划归汝阴郡;隋、唐至五代为颍州治下,宋改颍州府为顺昌府,置焦陂(今焦陂集)、永安二镇,元废路置省,属河南行省汝宁府颍水县(治所在今地里城),后并入颍州,明为凤阳府颍州所领;清雍正二年升颍州为直隶州,清雍正13年升为府,原颍州改为阜阳县;民国时期为安徽省阜阳专区阜阳县之三(焦陂)、六(地城)两区辖地;1947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辟阜阳南乡,建阜南县;1949年2月撤县后,设阜南办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改办事处为阜南县,隶属安徽省阜阳专区,辖原阜阳之赵集、苗集、于集、公桥和原临泉之方集,原颍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