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历史—黄山历史—徽州历史上的“第一”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4
转发:0
评论:0
安徽历史—黄山历史—徽州历史上的“第一”,徽州名贤,灿烂史册。古往今来,竟有那么多的“世界第一”和“中国第一”就出自徽州。
徽州名贤,灿烂史册。古往今来,竟有那么多的“世界第一”和“中国第一”就出自徽州。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徽州名贤,灿烂史册。古往今来,竟有那么多的“世界第一”和“中国第一”就出自徽州,这个鲜为人知的话题,将有助于我们对于“昨日古徽州、今日黄山市”的这个人杰地灵的城市的阅读。

世界第一卷尺———丈量步车。这是我国明代著名珠算家和发明家、徽州屯溪人程大位(1533-1606年)在丈量田地工作中发明的测量工具,软尺用篾片连接而成,卷在尺体中轴上,拉动软尺可丈量,转动中轴可收尺,被称为“世界第一卷尺”。

中国第一部光学物理专著———《镜镜冷痴》和中国第一架自制测天望远镜———郑复光望远镜。我国清代著名光学家、徽州歙县人郑复光于清道光初年写出了一部系统阐述几何光学原理、光学仪器原理和制镜技术的科学专著《镜镜冷痴》,这是我国第一部光学物理专著。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他在北京以《镜镜冷痴》中的理论为指导,制造出我国第一架测天望远镜,并用于观测天象。

中国第一状元县———休宁县。由于以著名学者、徽州休宁人戴震为代表的“皖派”学术的影响,清代休宁县中状元人数高达14人,成为全国“清代中状元人数最多的县”。

中国第一批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者———詹天佑。我国著名铁路工程专家、徽州婺源人詹天佑(1861-1919年)主持修建了我国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京张铁路,并通过这条铁路的修建培养出我国第一批铁路工程技术人员。

中国第一部总结历代名医医案的医学专著———《名医类案》。这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徽州歙县人江(王字回灌的右边)编著于1549年的医学专著,集战国到明嘉靖年间历代名医的典型医案于一书,至今仍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所喜爱。

中国第一个填补晋史研究空白的人———汤球。我国清代著名历史学家、徽州黟县人汤球(1804-1881年)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他以《汉魏丛书》中崔鸿的抄本为主,广征博引重辑补写成《十六国春秋辑补》一书,填补了已经散佚的北魏人崔鸿《十六国春秋》研究的空白,被史学界誉作“一大发现”。

中国第一徽班———庆升班。在中国戏曲史上,“徽班进京,育成京剧”是一段辉煌的历史,第一个进京献演的徽班便是由著名的清代“父子尚书”、徽州歙县人曹文埴(1736-1800年)、曹振镛(1755-1835年)父子倡建的家班“庆升班”,那是1790年为乾隆皇帝80大寿而进京祝寿的,而后才有“四大徽班进京”。庆升班活动时间长达150多年,这一纪录也创下徽班之最。

中国第一个获得35个名誉博士头衔的人———胡适,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我国第一个一生获得35个名誉博士头衔的人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徽州绩溪人胡适(1891-1962年),他创作于“五四”运动期间的《尝试集》,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

中国第一个提出“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的人———陶行知。我国当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徽州歙县人陶行知(1891-1946年)毕生从事人民大众教育事业,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等一系列新教育思想,被毛泽东赞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中国第一个从《清明上河图》上发现算盘的人———余介石。我国现代著名数学家、徽州黟县人余介石(1901-1968年),早在1954年就与友人一道利用放大镜从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长卷真迹卷末赵太丞药铺柜台上发现了一架十五档算盘图形,从而为将我国算盘史推向北宋以前的研究寻找到有力的物证。

中国第一代围棋国手———过旭初。北京棋院顾问过旭初是徽州歙县人,7岁开始从父习棋,享有“神童”之誉,后毕生从事围棋研究、教学工作,曾培养出中国第一代棋圣聂卫平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黄山历史—徽州的打更词
每到冬天,徽州许多村庄都有志愿者参加打更活动,巡视村中安全,及时发现火情和报警,保护一方平安。打更人全是尽义务的,大家轮流参加。更筒是用棕树挖成,中间开一条槽,里面挖空,声音清脆响亮悦耳,传得很远。(简单的也有用竹筒,但声音差一些)打更人走街串巷,不紧不慢地喊道:九天腊月,天干飞燥。阁上阁下,堂前灶下,火屎小心了!梆!梆!梆!听到声音的人家就会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检查一遍家中的火烛。现在城市里也有打更的(暂且这么叫),那词儿乏味多了,事先录好,打更人背个喇叭,放那录音:各家各户注意了,关好门窗,小心煤气,当心小偷,注意安全了。
· 安徽历史—黄山历史—因何“无梦到徽州”?(一)
引言黄山旅游的困境和尴尬,重要根源之一,在于对名人名言的简单直解或懵懂曲解。对领导讲话的简单直解,不仅使黄山市内如今有三个“黄山”地名——混乱,也使黄山旅游一直*山吃饭——单调,在这种混乱的单调或单调的混乱中,要想谋出旅游新世界,确乎比较吃力。1987年,徽州地区改为黄山市,许多专家学者在媒体上对此都发表了反对意见,但无论如何,徽州从此失落了。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即观光时代,主打黄山风光是没错的。但旅游本身也必须与时俱进,在休闲体验旅游时代到来的时候,文化因子就成为关键的吸引物。在大徽州日渐远去的时候,徽州人开始意识到徽州自身于旅游开发的价值和魅力,于是在“做好徽文章”的号召下,开始盘整文化资源,并且开始打徽州的广告,历史名人名言也就开始受到重视和利用。关于徽州的历史名言,应该也可以汗牛充栋的,但适合做广告语用的,似乎并不多,于是,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两句诗,就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徽州形象...
· 安徽历史—黄山历史—徽州方言之谜
徽州方言,是徽州人云游四海的一块抹不掉、洗不净的“胎记”,也是体现徽州人精神性格的商品标识。多少年来,人们对这种陌生的语言成因及特点,进行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以求寻找到准确的答案,捕捉到演变规律,并从中发现徽州人口迁移,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冲击和变化。但这种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方言,总是让人难以捉摸,让人难以亲近。到过徽州的人,首先会被这“怪异”的方言古语所懵懂。这个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语言世界,撩给人们一个个不解之谜,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惊奇诧异。语言是人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社会的工具。它是逻辑思维形成和情感表达、信息交流、社会交际必不可少的工具。徽州方言,又名“徽州话”或“徽语”,与闽、粤、苏、浙四大方言并列。这与中原地带人类种群迁徙的联系十分密切,形成了以皖南为中心,包括浙之衢州,赣之饶州部分区域。徽州方言,跟闽、粤、苏、浙诸方言一样,都萌芽于中原古语。但由于历史的环境差异,它与...
· 安徽历史—黄山历史—因何“无梦到徽州”?(二)
其后泰州学派中的颜钧(山农)、罗汝芳(近溪)、李贽(卓吾)等人,对于程朱理学以“理”抑“情”的理论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汤显祖的老师是泰州学派的著名学者罗汝芳,他最佩服的同时代学者是李贽。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汤显祖不可能对作为“程朱阙里”的理学圣地徽州抱有多大好感。汤显祖:遭遇徽州人汤显祖二十一岁时中举,然屡应会试不第。据《明史》本传称,万历五年汤显祖第三次应会试时,因拒绝权相张居正的延揽而落选。至张居正去世,汤显祖才于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次年任南京太常寺博士,后升至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汤显祖中进士,与许国有点关系,但做官后,却与许国成了对头。许国(1527~1596),歙县人,明代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隆庆六年任日讲官,为太子朱翊钧授课,兼司经局校书。朱翊钧即位后,改元万历。元年,许国升任右寿坊进右赞善,此后一步步青云直上,到万历九年,升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万历十一年(158...
· 安徽历史—黄山历史—徽州的“徽”字的确出自绩溪
作为安徽人,一般都知道近代意义上的安徽省,建省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和徽州两府的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皖水和古皖国,而简称“皖”。既然,安徽的“徽”字取自徽州,那么徽州的“徽”字呢,又是从何而来?2006年5月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和安徽电视台《魅力安徽》摄制组一行,来到绩溪西北方向的徽岭脚下,追寻“徽”字的来历。徽岭也称大徽山,海拔不高但山势险峻。绵延百里的徽岭山脉,将绩溪一分为二,岭南与岭北的风俗差异甚大,比如岭北的“一品锅”,岭南就不时兴。徽岭同时也是绩溪县境之内,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主要分水岭。《徽州府志》上说,宋宣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121年,平了方腊之后,朝廷改歙为徽,取绩溪大徽村为名。宋《太平广记》上也说,徽州是以绩溪境内徽岭、徽溪、大徽村而名。还有,罗愿的《新安志》、民国时期的《歙县志》,都有类似的记载,总之,从大多数文献上看,徽州的“徽”字的确出自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