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庆市志大事记(公元前540年—公元1988年)(一)
公元前540年—公元1988年)
公元前540年(周景王五年辛酉)
楚于皖山南置皖城(今潜山)。市境位于桐、皖二国之交。今城区、郊区属桐,皖河农场属皖。
前537年(周景王八年甲子)
吴败楚于桐境鹊岸(该地唐名长风沙,位于今市长风乡江边)。
前508年(周敬王十二年癸巳)
楚灭桐国。市境属楚。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属吴。前473年(周元王三年)复属楚。
前106年(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
刘彻南巡,从寻阳浮江,近枞阳,登盛唐山(今市内登云坡)。
213年(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癸巳)
曹操欲令淮南滨江居民内迁,人民惊扰,10余万人渡江东去,人口空虚。
214年(建安十九年甲午)
闰五月 吕蒙在棋盘山(今市东门外)筑关隘,俗称吕蒙城。
228年(三国吴大帝黄武七年戊申)
八月 孙权来皖口(今市西山口镇),遣陆逊、朱桓等大破魏曹休于石亭。
237年(嘉禾六年丁巳)
吴诸葛恪自领万人,率众佃于皖口。
405—418年间(东晋安帝义熙年间)
于皖县故地设怀宁和新冶(今望江)两县,并置晋熙郡。郡治怀宁(今潜山县梅城镇)。
505年(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乙酉)
宝志和尚在渌水乡老峰头建石山寺。
547年(太清元年丁卯)
侯景在皖口屯军。
555年(北朝齐文宣帝天保六年乙亥)
北齐夺取南梁晋熙郡,以为江州。
559年(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己卯)
陈在南皖口(即皖口)建城。
573年(宣帝太建五年癸巳)
四月 陈吴明彻夺取北齐江北数郡。
579年(太建十一年己亥)
北周夺取陈江北地。
600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庚申)
以禅宗三祖僧璨卓锡的城内菩提庵建三祖寺。
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壬午)
分怀宁县置皖城、安乐、梅城、皖阳(即皖口)4县。624年均撤销。
958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戊午)
三月 南唐以舒州所属献周,划江为界。
960年(北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
伏虎禅师在渌水乡建三城寺(今属十里铺乡)。
长风沙置镇。
975年(开宝八年乙亥)
南唐洪州节度使朱会斌率军15万援金陵,至皖口,与宋军曹彬相遇,败于小孤山。
在宜城渡东北15里建古塘寺(今属白泽湖乡叶祠村)。
1055年(仁宗至和二年乙未)
江淮制置发运使周湛开挖新河,以避长江拦江、罗刹二矶之险。
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乙卯)
在舒州怀宁县东(今市西门外同安桥)置同安监,铸铜钱。
1115年(徽宗政和五年乙未)
三月初二 舒州赐德庆军额。
1147年(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丁卯)
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
1195年(宁宗庆元元年乙卯)
十月 舒州升为安庆府。
1217年(嘉定十年丁丑)
四月 安庆知府黄干自怀宁(今潜山)移府治建城于桐城境盛唐湾宜城渡之北(此为安庆建城之始)。怀宁县亦移治皖口。
1236年(理宗端平三年丙申)
十一月 蒙古军入淮西,安庆府移治罗刹洲,又移杨槎洲。安庆守将逃,人马粮械尽失。
1260年(景定元年庚申)
沿江制置大使马光祖复筑宜城,安庆府还治,怀宁县始迁附郭。
1265年(度宗咸淳元年乙丑)
八月 蒙古阿术攻安庆。统制范胜、统领张林、正将高兴、副将孟兴阵亡。
1275年(恭帝德祐元年乙亥,元世祖至元十二年)
正月二十 安庆知府范文虎向元军献城降;通判夏椅拒降,服毒自杀。
1276年(至元十三年丙子)
改安庆府为安庆路,立安抚司。次年改称总管府,属蕲黄宣慰司。1286年罢宣慰司,直隶河南江北行中书省,领5县。
1323年(英宗至治三年癸亥)
以怀宁县西境清朝、玉照两乡地立潜山县,治怀宁县旧治。安庆路领6县。
1352年(惠宗至正十二年壬辰)
十一月 天完红巾军徐寿辉围攻安庆,不克。
是年 余阙守安庆。
1353年(至正十三年癸巳)
春夏 安庆饥荒,人相食。
淮西宣慰副使、都元帅驻安庆。
1355年(至正十五年乙未)
天完红巾军赵普胜攻安庆,元淮南行省左丞余阙、安庆路总管韩建守城。
1356年(至正十六年丙申)
余阙重修安庆城墙,加高至2丈6尺,掘城濠3道,环引江水。1390年(明洪武二十三年)指挥戈预重修城掘濠,深1丈。
赵普胜攻安庆,不克。
1357年(至正十七年丁酉)
天完红巾军陈友谅、赵普胜围安庆。
1358年(至正十八年戊戌)
正月初七陈友谅攻占安庆。余阙自刎。赵普胜守安庆。
是年和尚广文重建三城寺。
1359年(至正十九年己亥)
陈友谅杀安庆守将赵普胜。
朱元璋部攻安庆,未克。
1360年(至正二十年庚子)
闰五月 朱元璋部攻占安庆。
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辛丑)
七月 陈友谅遣张定边再次攻占安庆,佥院赵伯仲弃城逃。八月,朱元璋攻占安庆,改安庆路为宁江府。次年改宁江府为安庆府。
是年 范文虎故宅产双莲。
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丁未)
设长风夹巡检司。
安庆知府赵好德重修谯楼。次年建成。
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
建税课司于盛唐门外,并于正观门外建立递运所,红船百只,粮佥水夫960人。1384年增红船30只,粮佥水夫325名。
1372年(洪武五年壬子)
知府赵好德重建安庆府学,知县阎琦重建怀宁县学。
设同安驿于盛唐门外,站船13只。
1375年(洪武八年乙卯)
怀宁县立社学10所,在城4所,乡6所。
1377年(洪武十年丁巳)
五至十月 大水,乘船入城。
1440年(英宗正统五年庚申)
周忱重修安庆府学。
1446年(正统十一年丙寅)
周忱拓怀宁县学。
1455年(代宗景泰六年乙亥)
双莲寺复产双莲。
1462年(英宗天顺六年壬午)
知府周翔修、张湜纂《直隶安庆郡志》12卷,木刻本。
1465年(宪宗成化元年乙酉)
始建清真寺(时称清真堂)。1469年建成。
1474年(成化十年甲午)
五至九月 大水,乘船入城。
1510年(武宗正德五年庚午)
夏 大水。虎入城。
1512年(正德七年壬申)
夏 文昌农民军刘七、齐彦名三经安庆。
是年 知府陶煦修府学。
1518年(正德十三年戊寅)
五月 发水。
冬 虎入城。
1519年(正德十四年己卯)
宁王宸濠遣部将涂钦、刘养正、李士实攻安庆,被守备杨锐、知府张文锦击退。
1521年(正德十六年辛巳)
知府胡缵宗纂修《安庆府志》31卷。1523年(嘉靖二年)刻本。
1525—1527年(世宗嘉靖四年乙酉至六年丁亥)
知府陆钶于正观门外建大观亭。
1551年(嘉靖三十年辛亥)
李逊修纂《安庆府志》31卷。刻本。
1568年(穆宗隆庆二年戊辰)
知府王宗徐与士绅于惟一、吴宗周始建振风塔(又名万佛塔)。1570年建成。
1576年(神宗万历四年丙子)
知府吴孔性重修府学。
1586年(万历十四年丙戌)
刘汝国起义,失败被俘,于安庆就义。
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戊申)
夏 大水,城内行船。
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己未)
阮自华募建迎江寺(一说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即公元974年)。
1624年(熹宗天启四年甲子)
知府陈镳、通判欧腾霄修城堞3700余个,历2年竣工。
1628年(思宗崇祯元年戊辰)
双莲寺复产双莲。
刘若宰殿试一甲一名进士及第。
1631年(崇祯四年辛未)
王来聘武试一甲一名进士及第。
1637年(崇祯十年丁丑)
正月 张献忠农民军突至石牌,前锋至安庆20里的大胜矶,巡按张煊告急。史可法、左良玉等率官军迎战。
七月 以安庆、庐州、池州、太平府专设巡抚,史可法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庐等地(安庆不隶江南巡抚自此始)。
1638年(崇祯十一年戊寅)
安庐巡抚(又称安庆巡抚,亦称皖抚)驻安庆,巡抚安庆、庐州、池州、太平四府及河南光州光山、固始,湖广蕲州广济、黄梅,江西德化湖口等县。
1640年(崇祯十三年庚辰)
江水猛涨,船入板井巷,南门外水深3尺。
1642年(崇祯十五年壬午)
夏 张献忠集农民军水陆56营于皖口。
秋 刘良佐破张献忠。
1643年(崇祯十六年癸未)
春 左良玉自池口引兵屯安庆。
1645年(清世祖顺治二年乙酉)
四月初七 左梦庚攻占安庆,5个城楼被烧毁,巡抚张亮被执。
六月 知府桑开第重修5个城楼。
清兵占领安庆。设安庐巡抚于安庆,1648年移驻池州。
是年 改明南直隶为江南布政使司(俗称江南省)。安庆府属江南布政使司。
1649年(顺治六年己丑)
安庐巡抚归并操江。操江自江宁移驻安庆,称操抚。
操江巡抚李日芃改明察院为试院。次年,建东西文场各六楹,于仪门外设屏门名为龙门。
1650年(顺治七年庚寅)
李日芃重修迎江寺,改名敕建迎江禅寺。
1651年(顺治八年辛卯)
知县贾壮及吴邦柱等创修《怀宁县志》36卷(县志不统于府志自此始)。
1652年(顺治九年壬辰)
李日芃捐银在府学东旧魁星楼址创建培原书院,并在书院讲堂东开办义学。1709年巡抚叶九思易名为修永书院,不久恢复原名。乾隆初年改名敬敷书院。1853年毁。同治初年移建姚家口街。1898年移建于集贤门外柏子桥(今安庆师范学院址)。1902年改为武备学堂。
1661年(顺治十八年辛丑)
江南布政使司分左右布政使司,安庆府隶江南左布政使司。
1662年(圣祖康熙元年壬寅)
操江军务并归两江总督,专设巡抚驻安庆。
1663年(康熙二年癸卯)
秋 江水入城内,至十月始退。
巡抚张朝珍重修迎江寺。
1664年(康熙三年甲辰)
上江按察司为北按察司,驻泗州。1666年改为安徽按察司,驻安庆。
1667年(康熙六年丁未)
改江南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俗称安徽省),寄治江宁(今南京)。此为安徽省建置之始。
1671年(康熙十年辛亥)
夏秋 安庆大旱。城内煮粥赈济,每日2次。
1673年(康熙十二年癸丑)
知县段鼎臣与吴邦柱等续修《怀宁县志》36卷,刻本。姚琅修、陈焯纂《安庆府志》。
1674年(康熙十三年甲寅)
安庆驻八旗兵,增设营房。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癸亥)
刘枟增订康熙癸丑《安庆府志》18卷,红格抄本。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丙寅)
怀宁县在城乡(今市区)城内设3坊,城外设7坊,下统保甲。南到江边,北至岭口,东尽长风,西抵湖港。
崔子迁、裴国熙、方都泰等修纂《怀宁县志》36卷,刻本。
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壬申)
由城西四顾墩南、沙漠洲北开挖新河,东下大新桥,导皖水入江。1736—1795年(乾隆时)疏复故道,于新河上口筑坝,以止皖水,新河成为石门湖的出水口。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庚辰)
比利时国方济各会传教士卫方济在城内设圣堂传教。
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庚寅)
知县张懋诚第三次续修《怀宁县志》。
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甲午)
知府张楷在城内兴办义学6所。
挖上新河,由秧草沟至斋墩桥600余丈,引江水入长枫港(漳葭港新河亦名上新河,名同地异)。又挖三段至罗塘洲下新河,引长枫港水东出江。
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己亥)
奉旨截留湖广漕米10万石,贮安庆粮仓,备赈。
1721年(康熙六十年辛丑)
知府张楷纂修《安庆府志》32卷,刻本。1961年安庆古旧书店重印该志,石印本。
1733年(世宗雍正十一年癸丑)
长风夹巡检司自鸭儿沟迁治石牌下镇。
1736年(高宗乾隆元年丙辰)
安庆府设同安驿于怀宁县,有马45匹,马夫36人,差夫16人。驿下有18铺,铺兵93名,驿程水路120里,陆路140里。
更多历史文化探寻:历史上的今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