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古城池:风雨八百年(七)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7
转发:0
评论:0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古城池:风雨八百年(七),六、城墙头上的日出日落   我们知道,古人的作息时间表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六、城墙头上的日出日落

    我们知道,古人的作息时间表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庆城门的关启即城池的时间管制,也不会背离传统的法则。对于时间观念很强的现代人来说,古时当地城门的关启到底是早几点晚几点?换句话说,每日里照亮城墙头的第一缕晨曦和最后一抹霞辉分别是什么时间?

    我们不妨借助现代天文科学观测数据,去了解古人的“时间概念”,从而大致掌握城门关启的一般规律。据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报道,一年中安庆市每月15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1月7:09时和17:32时,2月6:52和17:59,3月6:22和18:19,4月5:45和18:39,5月5:17和18:58,6月5:09和19:15,7月5:19和19:15 ,8月5:38和18:54,9月5:55和18:18,10月6:13和17:41 ,11月6:37和17:15,12月7:01和17:12。

    清代以前,安庆的5座城门设有守门士兵,每门6—12名不等。入夜,城墙头上的巡哨马灯和江中渔火相映成趣,城门口窝铺、城房有绿营官兵常年驻防,城门楼上设固定哨位,垛口有流动巡逻,城内街巷实行宵禁,兵士结队夜巡。1985年11月,在扬州文物店发现了一枚“安庆卫指挥使司夜巡牌”(圆形铜牌,背刻 “肃字伍百叁号”),便是当年城池实行军管的一个实物例证。据了解,安庆5座城门至少两门有吊桥,其中的集贤门吊桥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日伪时期还在使用。天亮,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武装士兵盘查过往行人。白天,非当值兵士离开城内窝铺去操练,值守兵士开门来到城外的一溜矮屋,时称“公所”。公所前的门柱上常悬挂一些虎头牌、刀、弓兵器、绳索、枷拷之类,以威慑行人。凡遇进出城门者,必索财物。如新娘彩舆入城索钱,灵柩出城索钱,商贾驮队、粮茶挑扛经过城门也索钱;对于那些尚未进城入市交易的菜农、柴农等,则取一些菜或柴来充抵,凡索不到钱必勒物。在白天进出城门的百姓人流中,守门官仅对两类人不索钱物:挑粪出城的人和担江水入城的人。

    入夜,当城门关闭以后,守门官是如何获取“酬劳”的呢?一般情况下,城门不得擅自开启。如遇乡民急症求医、拿药、接生、报丧或市民欲出城出诊、奔丧、急事等,守门官取一绳从墙头抛下;出城者从马道登上城墙,缒绳而下;进城者则要费些力气缘绳而上或由司绳者拽上垛口,每一进出城者都要向守城官交纳百数十文铜钱或角银。在夜间进出城的人群中,也有两种人不用付钱:一是持府院令牌、印信出公差的人员,再就是身无分文的穷光蛋;一群穷人往往耗费一定的时间,耐心等候一个肯出大钱的人,买通城门“开启权”,跟在他的身后呼拉一同出(进)城。

    当战争来临时,除妇女老幼外,全城皆兵,吊桥拽起,城门紧闭。各城门外为麻袋、草包筑土工事和临时环状土城堡所环绕,一切进出城活动中止,城内外联系仅靠城东北角的小木船开辟段塘一条水路。面对戒备森严的城墙,宋代攻城部队发明了战车和云梯,针对安庆城郭临水的状态,使用船载云梯攻城。根据作家甲乙先生最新研究发现,古皖口一直到1949年以前,“是从安庆西门的沙漠洲以东大堤路的同 入江……紧贴老城区流过(《1860年前后的安庆图景》)”。这种地理发现,为历代水师多次从西门破城而入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古代城市是文明起源的重要因素,它是经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一个地理现象。“城市是用具体的、特殊的空间和结构把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进去。文化都在城市里面,就象拿印章把它压进去一样……城市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品变成一种可以存储和复制形式,通过城市的纪念性建筑……以及一些文字记载,还有城市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交往形式等等来传播”(北大历史系博导李孝聪语)。如今,安庆古城墙的主体结构已然消失,而由它创造的皖江文明却在老城遗址上积淀下来,日复一日,越发深厚。千百年来,经先祖不断打磨的徽皖历史文化遗存,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有宋以降,无论城内外发生多大变故,最先爬上东门城墙头上的太阳,最后总是在西门城墙根下跌落……历史的伤痛,为我们古老城市的童年,留下了一处永远抹不去的胎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古城池:风雨八百年(二)
二、四十三年的城池打造史公元13世纪初,北方金军大举南侵,破光州,逼鄂州,沿途多警,长江中下游一带形势十分吃紧。那时安庆还没建城,仅有两座土城栅,一在皖口(距今怀宁县山口镇5华里),一在盛唐湾宜城渡(今安庆市区),两城栅相距15华里。1217年,为了抗击南下金军,扼守长江下游门户的安庆,成为南宋政府亟待南渡的战略要冲,驻安庆的军人政府遂决定:在皖口(山口)筑起一座战备砖城,史称“南宋安庆老城”。14年后的1231年,“安庆老城”从皖口东移15华里,在宜城渡再筑砖城,史称“南宋安庆新城”(今市区)。“新城”所用的砖料中,部分自“老城”拆卸运来,部分来自皖口及周边的庙宇等建筑物,还有部分为各处窑厂烧制……就在打造安庆城池的过程中,约当1236年前后,蒙古人来了,安庆市政府和市民弃城逃难,一度迁往东郊江面上的罗刹洲和贵池杨槎洲。数年后,形势稍定,人们陆续回到宜城渡,新的市政府再度掀起了新一轮造城...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古城池:风雨八百年(一)
学者的声音:“河流是缔造文明的血脉。横亘在东方大地上的黄河、长江,演奏了中华两河文明的交响曲(李雪梅)……随着中国南方长江流域文明的崛起,尤其是近代以来这一带经济地位的上升,甚至超越了黄河流域,因此关于长江文明的考古和发掘越来越多,长江文明越来越获得了话语权,因此中华文明就成为了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双主题的交响合奏”(单之蔷)。——引自中国国家地理丛书《探寻黄河文明》作者署名:老屋(全文13000字,完稿于2003年岁末)一、寻找古城池的记忆形态上游——中游——下游:长江自然地理的三级落差,安庆居下游,是为八百里皖江的门户;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国家行政地理的方位坐标,安庆居长江之北,地处东方文明古国之皖西南,是为千里大江北岸(旧时汉口至南通)惟一的一座古城池。也就是说,它既是下游又是上游,它既称东方又同时称西方、南方、北方,就是这样一座城市,你说怪不怪?人有自己的个性,城有自己的特...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古城池:风雨八百年(三)
三、“安庆速度”的创造者建城之初,那些造城先贤们的聪明才智以及他们的组织结构、筑墙中的管理方法、建筑队伍和工程进度等等,我们无从知晓但我们多想知道。七百多年以来,历史没有忘记,它间接录下了最初的那次高速造城运动,让我们去分析、去考证。据查,七百多年前的南宋,“全国”人口仅有2785万,为了修造“南宋安庆老城”,在近一年时间内,先后动员军民5000人、征用民工2万人,合计25000人,几乎占了“全国”人口的千分之一!想想看,当年它是怎样的一项声势浩大的工程——这25000人当中,有5000人是屯田军民,系准军事化组织,闲时耕作、操练,战时上前线或运输或修筑军事工程,他们被指派抢筑安庆战略军备城,每人参加筑城时间最少不得少于90天;按住户和田产征用的2万民工,每人每天轮换出工,歇人不歇工。夏天,每人每月可得到6天的休息日,午间歇息半个时辰,秋后减半。他们的领导管理方式,是非常缜密的,达到了科学...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古城池:风雨八百年(六)
五、围城营造法观今“出土”的城墙老砖,长短不一、厚薄不一、宽窄也不一,它们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有从老城运来的,有从庙庵里拆下的,有从倒塌民居、祠堂、学校拣来的,也有从邻县购买来的,更有当时制造的等等,不一而足,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是用传统的方法焙制出来的。所以,它们有一个质地统一的共同特点:以指弹之铿锵作响,以眼观之青一色的厚实而沉掂的青(灰)砖。早在1103年,北宋政府就颁行了李诫的《营造法式》,其中有基础城寨作法,列壕寨制度标准。明代人据此总结了制砖技术:“凡埏泥造砖,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框(木模)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凡成坯之后,装入窑中,所装百钧则火力一昼夜,二百钧则倍时而居”。建造一座城池,少则几十万钧,多则几百上千万钧,那要多少砖窑花费几多时日来烧制呢?所以,建造宋代安庆城墙的砖五花八门,来自四面八方也就不足为怪了...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人文——【太湖赋】并序(七)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因以,寰内居士,来访拜谒者,大有人在;中外名流,题字赋诗者,不乏其人。海会寺功德碑,有神书写而无字,犹多捐赠之士;佛图寺红门石,有僧急奔而化石,仍有好奇之人。于是,塔矗狮子山,大兴和尚捐资而解囊;功彪上格城,赵老朴初握管而题匾。人文景观底蕴深厚,古刹重光;禅宗文化博大精深,举世观瞻。虽孤悬之僻邑,亦安徽安庆之雄隘;虽独处之闭县,然红色革命之要冲。大石岭武装暴动,反土豪、分田地;蕲太英抗日战争,逐倭寇、求独立。中日鏖战,英雄喋血,巍巍龙山为之骄傲;抗击蒋匪,豪杰捐躯,涓涓长河为之长吟。南入香茗山,苏维埃政府于太宿望边界起义,如火如荼;北上大别山,刘邓大军开会于刘畈胡氏宗祠,挥戈西指。揭竿而起,无愧于扫荡日寇之劲旅;冲锋陷阵,成为缔造共和国之中坚。史称皖西南之重镇,良有以也;世谓安庆市之金瓯,不无由焉。时至改革东风起,恰逢开发西部潮。掀起发展之,奔向全面之小康。改革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