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古城池:风雨八百年(三)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4
转发:0
评论:0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古城池:风雨八百年(三),三、“安庆速度”的创造者   建城之初,那些造城先贤们的聪明才智以及他们的组织结

三、“安庆速度”的创造者

    建城之初,那些造城先贤们的聪明才智以及他们的组织结构、筑墙中的管理方法、建筑队伍和工程进度等等,我们无从知晓但我们多想知道。七百多年以来,历史没有忘记,它间接录下了最初的那次高速造城运动,让我们去分析、去考证。

    据查,七百多年前的南宋,“全国”人口仅有2785万,为了修造“南宋安庆老城”,在近一年时间内,先后动员军民5000人、征用民工2万人,合计25000人,几乎占了“全国”人口的千分之一!想想看,当年它是怎样的一项声势浩大的工程——

    这25000人当中,有5000人是屯田军民,系准军事化组织,闲时耕作、操练,战时上前线或运输或修筑军事工程,他们被指派抢筑安庆战略军备城,每人参加筑城时间最少不得少于90天;按住户和田产征用的2万民工,每人每天轮换出工,歇人不歇工。夏天,每人每月可得到6天的休息日,午间歇息半个时辰,秋后减半。

    他们的领导管理方式,是非常缜密的,达到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至今都还在被我们广泛应用在各个生产管理环节。即:管理到位、落实到人、分段包干、层层把关。他们把各部门抽调、借调和聘请的各级公务人员(含军事人员、转业人员),按品级大小兼顾工作能力,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再把“班子”成员分解成18个管理单位(不含正、副指挥长),分头落实、统一协调、紧密配合。如何了解具体的管理动态?我们不妨通过分析他们的组织结构,就不难知道筑城的管理方法。

    筑城总指挥长黄干(1152—1221),职衔:京官正六品代理安庆市市长兼农商军恳局局长。

    筑城副总指挥长项强,职衔:正七品官安庆市第一副市长兼文化教育局局长。

    筑城管理处A段督察官赵善部,正八品官怀宁县县长。管理处B段督察官郑瀛,从九品安庆市公检法法官。C段督察官赵善琩,从八品安庆市公安局大队长。D段督察官王栗,从八品安庆市第二副市长兼政府秘书长。E段督察官张似之,从八品代理枞阳镇(市直辖镇)管委会主任。F段督察官柴国安,第28阶武官,浙江台州宗教事务管理局局长。G段督察官李琦,第35阶武官,新设太平州武装部长。H段督察官赵时利,从八品安庆市警务部队消防大队长。I段督察官戴具,第43阶武官,太湖县关防营营长。J段督察官周煜,从九品安庆市怀宁县公务员。K段督察官陈榕,国家编制注册学者;候补官王仁,编外国家学者。L段督察官向公荣,地方编制学者、嘉宾。

    以上为筑城城墙被划分为12个段(处)的包干负责人,他们行使督察官的职责,向正、副总指挥长负责,并直接受命于筑城总指挥部调遣。此外,还设有6个专门的筑城原材料供应处、工程部和总监工。如:木竹薪炭供应督察官卜师服,某武官东南路某部第一副长官驻安庆市伐木场总管(其行政职衔相当于筑城副总指挥长级)。城砖烧制管理督察官杨传,从八品安庆市政法长官。城砖烧制管理处监理干事余隆礼,编外学人。总指挥部秘书兼财粮供应处负责人慕容顺,从九品宿松县政府秘书长。总指挥部直属壕沟连连长尹椿,某武官池州烧砖统一管理司属下。总指挥部直属营房连连长王先,某武官原淮南东路(扬州)军区司令部工程兵。总监工张朝宗,第43阶武官,安庆市武装部长。

    由此可见,在18个管理处(段)之间,其工程质量和工程(作)进度是互相督促、互相协调发展的,总指挥部是解决各处(段)矛盾并施以奖惩、调度、监理、督促役使的权力机关,它同时又起着衔接、弥补18个工作单位之间因领属关系所造成的人工割痕,体现了工程的完整性、统一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掘了人的潜能,把社会各界和周边“邻居”积极性全都发动起来。当300天城庆之日,连百岁婆婆和她的家人都来道谢,男女老幼的亲和力加上科学的组织结构,使建城大军奋力打拼,在787年前完全没有机械动力的状态下,人力资源犹显重要,这一支南宋的建筑队伍,创下了中国古建城史上的“安庆速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古城池:风雨八百年(二)
二、四十三年的城池打造史公元13世纪初,北方金军大举南侵,破光州,逼鄂州,沿途多警,长江中下游一带形势十分吃紧。那时安庆还没建城,仅有两座土城栅,一在皖口(距今怀宁县山口镇5华里),一在盛唐湾宜城渡(今安庆市区),两城栅相距15华里。1217年,为了抗击南下金军,扼守长江下游门户的安庆,成为南宋政府亟待南渡的战略要冲,驻安庆的军人政府遂决定:在皖口(山口)筑起一座战备砖城,史称“南宋安庆老城”。14年后的1231年,“安庆老城”从皖口东移15华里,在宜城渡再筑砖城,史称“南宋安庆新城”(今市区)。“新城”所用的砖料中,部分自“老城”拆卸运来,部分来自皖口及周边的庙宇等建筑物,还有部分为各处窑厂烧制……就在打造安庆城池的过程中,约当1236年前后,蒙古人来了,安庆市政府和市民弃城逃难,一度迁往东郊江面上的罗刹洲和贵池杨槎洲。数年后,形势稍定,人们陆续回到宜城渡,新的市政府再度掀起了新一轮造城...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古城池:风雨八百年(一)
学者的声音:“河流是缔造文明的血脉。横亘在东方大地上的黄河、长江,演奏了中华两河文明的交响曲(李雪梅)……随着中国南方长江流域文明的崛起,尤其是近代以来这一带经济地位的上升,甚至超越了黄河流域,因此关于长江文明的考古和发掘越来越多,长江文明越来越获得了话语权,因此中华文明就成为了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双主题的交响合奏”(单之蔷)。——引自中国国家地理丛书《探寻黄河文明》作者署名:老屋(全文13000字,完稿于2003年岁末)一、寻找古城池的记忆形态上游——中游——下游:长江自然地理的三级落差,安庆居下游,是为八百里皖江的门户;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国家行政地理的方位坐标,安庆居长江之北,地处东方文明古国之皖西南,是为千里大江北岸(旧时汉口至南通)惟一的一座古城池。也就是说,它既是下游又是上游,它既称东方又同时称西方、南方、北方,就是这样一座城市,你说怪不怪?人有自己的个性,城有自己的特...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古城池:风雨八百年(六)
五、围城营造法观今“出土”的城墙老砖,长短不一、厚薄不一、宽窄也不一,它们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有从老城运来的,有从庙庵里拆下的,有从倒塌民居、祠堂、学校拣来的,也有从邻县购买来的,更有当时制造的等等,不一而足,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是用传统的方法焙制出来的。所以,它们有一个质地统一的共同特点:以指弹之铿锵作响,以眼观之青一色的厚实而沉掂的青(灰)砖。早在1103年,北宋政府就颁行了李诫的《营造法式》,其中有基础城寨作法,列壕寨制度标准。明代人据此总结了制砖技术:“凡埏泥造砖,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框(木模)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凡成坯之后,装入窑中,所装百钧则火力一昼夜,二百钧则倍时而居”。建造一座城池,少则几十万钧,多则几百上千万钧,那要多少砖窑花费几多时日来烧制呢?所以,建造宋代安庆城墙的砖五花八门,来自四面八方也就不足为怪了...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古城池:风雨八百年(七)
六、城墙头上的日出日落我们知道,古人的作息时间表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庆城门的关启即城池的时间管制,也不会背离传统的法则。对于时间观念很强的现代人来说,古时当地城门的关启到底是早几点晚几点?换句话说,每日里照亮城墙头的第一缕晨曦和最后一抹霞辉分别是什么时间?我们不妨借助现代天文科学观测数据,去了解古人的“时间概念”,从而大致掌握城门关启的一般规律。据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报道,一年中安庆市每月15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1月7:09时和17:32时,2月6:52和17:59,3月6:22和18:19,4月5:45和18:39,5月5:17和18:58,6月5:09和19:15,7月5:19和19:15,8月5:38和18:54,9月5:55和18:18,10月6:13和17:41,11月6:37和17:15,12月7:01和17:12。清代以前,安庆的5座城门设有守门士兵,每门6—12名不...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人文怀宁赋(三)
人文蔚兴,合沓安徽九州之半;科第昌隆,覆压华夏数千余里。文人歌呼赋咏之所,俊彦天降;名士诞生驻足之地,精英层生。大江东逝去,多半皖河水;神州出文瑞,尽在怀宁县。桐城则擅其重闭,不敢睥睨;望江则倚其超越,近水楼台;太湖则郁其诡宓,颇不服气;潜山则亘其磅礴,沾怀庇荫。豪杰辈出,华夏文明凭添几分光彩;英雄折腰,浩瀚青史又增几页华章。孰如兹邑,中华正朔;朱璇疏越,史乘纪盛。孰如兹县,纯粹中正;宜堪重任,舍此谁膺!天表夷而璈璈,千年辉煌;王道裕而绰绰,源远流长。因以斯邑,卷舒阴阳,杳难可度,天神庇佑,储膏溢泽,赐予本土,笃生圣人!文状元刘若宰、武状元王来聘,文武双雄;女主人刘兰芝、男主人焦仲卿,千古伉俪。万年一人陈独秀,五任党魁,德与山高;千载一君邓石如,书法大师,名与山尊。两弹元勋邓稼先,盖世英才;京剧名伶杨月楼,艺术大家。郝天秀、程长庚、郝兰田,群星璀璨;高朗亭、夏月润、王鸿寿,艺惊当时。革命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