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枞阳县(原桐城县东乡)章氏家族大禄公派源流概略(四)
(八)
岩公仕晋,为兵部尚书,出守泉州。泉州,系南朝陈丰州地。隋平陈改名泉州,治所在今福建省闽县,即今福州市。永嘉初年(即公元307-313年)避石勒(公元274-333年,东晋列国时后赵的创建人)之乱,居南安(注:南安,县名,属福建省,汉治县,后汉为侯官县,晋为晋安县,陈置为南安县,因南安江而得名),遂建桑梓。
岩公子道盖,仕齐广平太守。道盖子法尚,为扬州议曹从事。法尚子昭达,居吴兴(注:吴兴,古郡名。三国设吴兴郡,郡治乌程。隋改湖州。唐又改兴。元为湖州路,明为湖州府,清因之。民国废府,将乌程、归安两县合为吴兴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市区设湖州市,市郊设吴兴县。后几经改属,现属湖州市,改县为区),仕陈授大将军,都督江州诸军,封邵陵郡(即召陵,旧城在今河南省郾城县)公,进位司空,系吴兴武康(今属浙江湖州市德清县)祖。
昭达有二子:长子大宝,袭封邵陵郡公;次子乔,仕兵部司马。乔有子二,亮功与育功。长子亮功,有子三:焯、熠、煌。传六世(吴兴武康祖昭达―乔―亮功―熠―忠彦―季裴-端蒙)至端蒙。端蒙生子及。
以上为南安章氏世系。
(九)
及公,字鹏之,任唐康州刺史。及公先祖自昭达而后,由吴兴迁豫章,及公又自豫章徙居建州浦城。
建州,州名,州治有三:一在福建,一在辽宁,一在山西。此当指福建今建瓯县。建瓯始建于东汉献帝建安初年(196年前后)初名建安县。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年)升为建安郡,唐高祖武德四年,改为建州。宋吴宗治平三年(1066年),置瓯宁县。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升建州为建宁府。元时曾改为建宁路,明初复为建宁府,清沿明制。民国2年(1913年)合并建安、瓯宁为建瓯县。
浦城,县名,属福建省。后汉侯官县地。建安初置汉兴县,三国吴改名吴兴县,唐改唐兴县,又改武宁县。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更名浦城,以城临浦而名,明清属建宁府。民国23至24年即1934-1935年,福建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此,今属福建省南平地区。子孙遂家焉。后世以及公为浦城始祖。
及公有子三:侑、杰、修。修仕唐福州军事判官。修有子二,长子仔钧,次子仔钊。
仔钧公(唐咸通九年—后晋天福六年,即868-941),于唐天祐年间(公元904年之后,任检校太傅,持节高州诸军事、高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西北面行营招讨制置使,封武宁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屯兵浦城守西岩山。至宋,以玄孙得象辅相功,追封瑯琊王,谥忠宪。配夫人练氏(唐咸通十三年—后周广顺二年,即872-952年),讳雋,封渤海郡君,宋封越国夫人。
仔钧公有一十五子七十一孙(一说六十八孙,按《浦城章氏世系图》应为72孙),皆显爵于朝。南唐时仔钧公孙文谷公,以文词中进士第一,状元及第。宋授录事参军,历工部侍郎,赠太师;玄孙得象公于宋庆历(1041-1048年)年间任昭文馆大学士、同平章政事,封郇国公;四世孙惇,宋嘉祐四年己亥进士,累迁翰林学士、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晋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申国公,食邑七千二百户;五世孙衡,宋仁宗嘉祐丁酉(即1057年)状元,历左朝议大夫、宝文阁待制、加集贤院学士,知扬、庐、宣、颖等州,上柱国吴兴县开国伯,食邑一千六百户。
浦城遂为天下望族,子孙日盛,枝叶繁衍,分处四方。
(十)
浦城及公传至十世(及―修―仔钧―仁嵩―士清―世渥―得舆―显之―璞-孝先)孝先公,居温州平阳。
温州,地名,春秋时越地,秦属闽中郡,汉初为东瓯国,后属会稽郡。唐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分括州置温州,因地在温峤岭南而名。宋废。元置温州路,明清为温州府治。公元1912年废。1949年改为浙江省辖市至今。平阳,县名,属浙江省。晋太康四年置始阳县,后改名横阳县,吴越天宝七年(914)改平阳县。解放后仍为平阳县,现属浙江省温州市。
孝先公的后代子孙以孝先公为温州平阳始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