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四)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四),桐城派散文创作 桐城派散文作品浩繁,以文从字顺,清通驯整,精严雅洁为特色。清
桐城派散文创作
桐城派散文作品浩繁,以文从字顺,清通驯整,精严雅洁为特色。清代以来,编辑出版的桐城派桐城籍主要作家文集有戴名世的《戴南山先生全集》14卷,方苞的《方望溪先生全集》32卷,刘大櫆的《刘海峰诗文集》22卷,姚鼐的《惜抱轩全集》85卷,方东树的《仪卫轩文集》12卷,方宗诚的《方柏堂文集》92卷,刘开的《刘孟涂文集》44卷,姚莹的《中复堂全集》98卷,戴钧衡的《味经山馆诗文钞》10卷,吴汝纶的《桐城吴先生全书》19卷,马其昶的《抱润轩文集》22卷等。1984年由北京师范学院王凯符、漆绪邦选编的《桐城派文选》一书,收入上列作家散文作品93篇,集中代表了桐城派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文选表明,桐城派得以绵延久远,成为一代文章正宗,其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不容忽视。其论说之文,虽乏宏博,但辞句精炼,逻辑性强,间有卓识;游记之文,写景状物,多有传神之笔,能抓住特征加以渲染,使一山一水一木一石生机盎然,且能寄寓对世情之感叹;传状之文,刻画生动,情见于辞;记事之文,叙述扼要,流畅明晰。总之,桐城派散文大都平易近人,清新可读,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流派特色,并在艺术风格方面又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戴名世主张道、法、辞并重,精、气、神合一,寓雄奇犀利于简洁朴实之中,长于史传,杂文、游记亦颇具特色。方苞“以义法为宗”,为文静重博厚,出语朴重,其代表作《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等,剪裁精当,笔墨简洁,绘形传神,真切生动,被后世一直列为古典文学教材。刘大抛“以晶藻音节为宗,虽尝受法于望溪,而能变化以自成一体”。其文气肆才雄,恢宏壮阔,所作《答吴殿麟书》,气充势足,挥洒自如,辞采华富,表现了刘文“洋洋乎才力之纵恣,无所不及”的特点。姚鼐的散文艺术成就较高的是写景文,他“以神韵为宗”,为文“纾徐卓荦,撙节粱括,托于笔墨者,净洁而精微。”(以上均引自戴钧衡与方宗诚合编的《桐城文录》)。所作《登泰山记》等游记,观察敏锐,描摹维肖,色彩鲜明。姚鼐以后一些作家的散文,诸如姚莹“雄奇真切”,刘开“纵横晓畅”,方东树“沉雄坚实”,吴汝纶“恣肆老练”,马其昶“思深辞婉”,均具有各自艺术风格。
此外,桐城派非桐城籍作家的散文创作同样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文章风格在大体上继承了桐城派的庄重典雅的同时,又各具特色。如薛福成的从容而稍带刚气,林纾的婉曲而偏于柔弱等。
民间故事和传说
大横山
秦灭六国之后,发动几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观音大士念民工服役之苦,便在他们的工具上系上一根“一缕拨千斤”的红丝线。民工顿觉千斤重担轻如鸿毛。监工发现这个秘密,报告了秦始皇。秦始皇转念一想,一根红丝线有那么大的神力,若是聚成丝鞭,定可移山。恰在此时有大臣来报,长江洪水猛涨,冲开枞阳口,涌入菜子湖,良田被淹、黎民遭殃。秦始皇于是下令收缴红丝线,编成丝鞭,移山堵口。始皇一鞭在手,从龙眠山中寻出一匹不高的小山,扬鞭一抽,天摇地动,山峰拔地而起,直朝枞阳口飞去。观音菩萨听到响声,在天庭朝下界一看,大惊失色。她知道此次虽然堵住江水倒灌,但后患无穷。日后这一带山洪暴发,泄口被堵,原来的桐国岂不成了汪洋大海。便赶紧长袖一拂,用假丝鞭换掉了真丝鞭。随即轰隆一声,山峰便横落在练潭镇的西北边。这就是如今大横山。如今山脊背上还有三道深沟,那就是秦始皇当年赶山留下的鞭痕。
二姑洞
从前,黄甲牯牛尖上牯牛洞里,有个牯牛精,看到山上采茶姑娘个个如花似玉,总想变个白面书生去引诱姑娘们上钩。怎奈他法术浅,变来变去还是个牛模样,吓得姑娘们四散奔逃,躲进家里不敢上山采茶了。牯牛精无法,只得带上一份厚礼去芭蕉洞请教他的老祖宗牛魔王,牛魔王又请来密友老龙王。老龙王拍拍胸脯说:“二位放心,此事我老龙包了!”就这样,黄甲山区一连数月无雨,田干地裂,禾苗枯死。山民们天天烧香求雨,仍日日万里无云。一天夜里,空中忽然有人发话:“小民们听着:老天不雨,事出有因。磕头烧香顶个屁用,你们要想活,赶快送一位美女进牯牛洞,不然,就等着瞧吧!”山民们宁可一死,也不愿送自己的女儿进妖洞。但吴家嘴吴二姑,决心解救一方之难。这种献身精神感动了天庭。她只身走向牯牛洞途中,一位道姑送给她一枚穿线花针,并在她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吴二姑壮着胆子靠近牯牛洞口,看到一条膘肥体壮的大黄牯在洞里团团打圈。吴二姑依照道姑嘱咐,走进去唤了一声“哇——”。说来也怪,那家伙便乖乖地站着不动。二姑再喊一声“撇着尸那家伙就转过身去,头朝洞里站着。二姑轻轻搔了两下牛肚皮,那家伙象散了架似的趴下。二姑绕到前面猛地抓起牛鼻子,用那花针从鼻孔穿过,用力一抽,牵着就走,把牯牛精拴在洞外一棵大树上,拔起一根荆条,罚那牯牛精叫龙王下雨。牯牛精无奈,只得对龙王庙哀叫三声,顿时乌云翻滚,大雨如注。接着,二姑又罚、牯牛精为农民犁田耙地,这就是耕牛的由来。为了感谢二姑的大仁大勇,大恩大德,人们把牯牛尖改名“二姑尖”,牯牛洞改名“二姑洞”。
老宰相题画
清康熙某年的一天,县城紫来茶馆的雅座里,几个书生边品茶边欣赏一幅丹青。画面上一座山庄,沐浴着朝阳,村前有条小河,岸柳成行,桥上走着一个飘然若仙的老道;桥头泊着一船,船头立一扬脖欲啼、神气十足的大公鸡,布局得当,情景交融。书生们跃跃欲试,要为这幅画题诗。可吟来吟去,谁也概括不了这画的全部内容和含意。正在此时,一个衣着平常、手捧黄铜水烟袋的老叟上前笑道:“难矣哉?不难也!”几个书生斜睨了老叟一眼,不无轻蔑地反问:“你能行么?”老叟点头含笑,挥笔疾书:“日出扶桑万户低,大船拢落小桥西,道人非是寻常客,嘱咐金鸡莫乱啼。”不仅概括了画面的全部构图,且诗意含蓄,既有自喻之意,也有警人之处,一语双关,耐人寻味。书生们一改常态,恭敬地央求老叟落款留名。老叟无奈,只好签名张英,并勉励几个书生以后要虚心求学。书生们感激涕零,领教而去。
六尺巷:清代,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宅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即让地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此巷在县城西南隅,东起西后街,西抵百子堂,巷南为旧时宰相府,巷北为吴姓住宅,长约100米。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传为美谈。1956年,中苏关系恶化,毛泽东主席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吟咏此诗。
老宰相题画:清康熙某年的一天,县城紫来茶馆的雅座里,几个书生边品茶边欣赏一幅丹青。画面上一座山庄,沐浴着朝阳,村前有条小河,岸柳成行,桥上走着一个飘然若仙的老道;桥头泊着一船,船头立一扬脖欲啼、神气十足的大公鸡,布局得当,情景交融。书生们跃跃欲试,要为这幅画题诗。可吟来吟去,谁也概括不了这画的全部内容和含意。正在此时,一个衣着平常、手捧黄铜水烟袋的老叟上前笑道:“难矣哉?不难也!”几个书生斜睨了老叟一眼,不无轻蔑地反问:“你能行么?”老叟点头含笑,挥笔疾书:“日出扶桑万户低,大船拢落小桥西,道人非是寻常客,嘱咐金鸡莫乱啼。”不仅概括了画面的全部构图,且诗意含蓄,既有自喻之意,也有警人之处,一语双关,耐人寻味。书生们一改常态,恭敬地央求老叟落款留名。老叟无奈,只好签名张英,并勉励几个书生以后要虚心求学。书生们感激涕零,领教而去。
小宰相对联:一年春节,小宰相张廷玉与其弟廷琢欢聚一堂,廷琢口出一联,请乃兄作对,联曰:“除夕月无光,点数盏明灯,为乾坤增色;”廷玉一时思穷,无以为对。及至翌晨元旦击鼓,祭天祀祖时,文思激发,对曰:“新春雷未发,击几声镫鼓,代天地扬威。”当年端午节,兄弟饮酒五亩园池边,池中荷叶滚珠。廷琢仍作上联请乃兄对之,联曰:“白藕入泥,横插玉簪通地理;”廷玉不假思索,脱口成对:“红荷出水,倒悬珠笔点天文。”足见廷玉构思精巧,气魄宏伟。
姚姬传拒诗:“乾隆二十八年深秋,姚氏祖坟香烟缭绕,纸灰纷扬。几个穿锦衣的人正在祭坟。正中面对墓碑的是个眉清目秀的青年,他就是新科进士姚鼐,字姬传,后人称惜抱先生。他的右边站着一位长髯飘然的长者,他就是经学、古文大师姚范,人称姜坞先生,他是姚鼐的伯父、,严师;左侧是姚鼐的父亲姚淑。其余是兄弟童仆等人。祭礼既毕,姚鼐父亲发问:“还记得老祖宗的《麦饭诗》吗?”姚鼐说:“记得。”接着脱口朗诵道:“四十年来光景殊,蹉跎岁月意何如?儿童五六饥寒迫,生计萧条事业孤。灶火炊余蒸麦饭,柴扇掩罢听征呼。重重乐事人间有,寥落凄凉似我无。”诗的内容描绘了姚氏祖先葵轩过年吃麦饭,并被拉去当差的艰苦岁月。葵轩卒后,他的四个儿子皆被录为学官子弟,两个孙子中了进士。他们每到葵轩坟前祭祀,都要和诗一首,告慰先人,相沿成习。久而久之,祭坟和诗就成了姚家中举人、进士之后的必行规约。当下,儿子吟完诗,父亲就迫不及待的要他献上和诗,但姚鼐跪在地上满脸通红,沉默不语。伯父心下狐疑,在他的子侄辈中,姬传最有诗才,今日迟迟不能启齿,必有原因,便问姚鼐有何想法。姚鼐说:“自老祖宗归天以来,和诗数百,后人怎能出奇翻新,脱其窠臼?昔韩子倡导,作诗为文,唯陈言之务去,而我等却在《麦饭诗》的樊篱中谱陈词,弹老调,如此代代相承传,何能实现先贤雅训。况和诗并非葵公原意,推思遗训,旨在勉励后代为官恤民,否则诗如李杜,仍是姚门不肖子孙,不知大人以为然否?”这番话说得父亲缄默无言,伯父频频颔首。姚家上坟和诗规矩就从此废止了。
戴名世出对:康熙年间一个夏天的夜晚,戴名世与乡亲父老在良弼桥上纳凉聊天,兴味正浓时,一阵鸣锣开道声从桥西头传来。这是知县夜巡要从桥上经过。戴名世把竹椅往桥正中一放,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片刻,领头的衙役上前喝道:“你是什么人,竟敢挡住县老爷的去路!”戴名世道:“你巡你的夜,我乘我的凉,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便也罢了。既然你找±门来,速去禀告你家老爷,我出个上联,他要对得出,我戴名世退避三舍;若是对不出,请他绕道而去,休要打扰桥上乘凉的老百姓。”接着戴名世吟出上联道:“良弼桥上乘凉,凉到三更凉毕。”衙役只得回禀知县,知县难对下联,只得认输,吩咐衙役打道回衙。又一次知县出巡至北乡吕亭驿,正逢天降大雨,他只好就地下榻,半夜时分,风止雨停。他忽然想起戴名世的上联,脱口对出:“吕亭驿中遇雨,雨至五鼓雨停。”随从听了一齐恭维道:“对得工整,戴名世再也不敢为难老爷了。”知县知趣地说:“什么不敢,比起戴名世,本官还差远啰!
方望溪解题:一年仲秋,方苞进京赶考,主仆二人风餐露宿来到山东省境内,一路上赤日当空,又饥又渴。忽然见到一中年妇女在坡地里拔萝卜,那萝卜又白又嫩,既可解渴,又能充饥,方苞便叫仆人上前去买。这妇人听到异地口音,便问是何方人氏,来此作甚?仆人答:“我等是安徽省桐城县人,主人方苞人称望溪先生,进京赶考路过贵地。”妇人一听,不禁肃然起敬,连忙起身说:“久闻望溪先生大名,只恨无缘相识,今天吃几个萝卜还谈什么买卖。不过我有几个问题要向先生请教:人世间什么最甜?什么最苦?什么最深?什么最浅?”仆人笑道:“这有何难?不必转告主人了,就由我来回答吧:世上蜂蜜最甜,黄连最苦,大海最深,塘梢最浅。”妇人听后苦苦一笑,摇摇头说:“你答的有理无情,比塘梢还浅,看来,只有望溪先生能回答我的问题了。”方苞远处一听,觉得此妇非同寻常,连忙上前相见。只见妇人头上扎着白头巾,脚上穿着寡妇鞋,眼角眉梢流露着不平和悲戚,心中早巳知情,便同情地答道:“新婚蜜月最甜,中年丧夫最苦,母子恩爱最深,世人眼皮最浅。”妇人听了,不由伤心地哭了起来。原来她前年死了丈夫,去年死了儿子,左邻右舍都骂她是“扫帚星”,克夫克子,不和她沾边。只有桐城方望溪先生深知人世间的不平和痛苦。
桐城派散文作品浩繁,以文从字顺,清通驯整,精严雅洁为特色。清代以来,编辑出版的桐城派桐城籍主要作家文集有戴名世的《戴南山先生全集》14卷,方苞的《方望溪先生全集》32卷,刘大櫆的《刘海峰诗文集》22卷,姚鼐的《惜抱轩全集》85卷,方东树的《仪卫轩文集》12卷,方宗诚的《方柏堂文集》92卷,刘开的《刘孟涂文集》44卷,姚莹的《中复堂全集》98卷,戴钧衡的《味经山馆诗文钞》10卷,吴汝纶的《桐城吴先生全书》19卷,马其昶的《抱润轩文集》22卷等。1984年由北京师范学院王凯符、漆绪邦选编的《桐城派文选》一书,收入上列作家散文作品93篇,集中代表了桐城派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文选表明,桐城派得以绵延久远,成为一代文章正宗,其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不容忽视。其论说之文,虽乏宏博,但辞句精炼,逻辑性强,间有卓识;游记之文,写景状物,多有传神之笔,能抓住特征加以渲染,使一山一水一木一石生机盎然,且能寄寓对世情之感叹;传状之文,刻画生动,情见于辞;记事之文,叙述扼要,流畅明晰。总之,桐城派散文大都平易近人,清新可读,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流派特色,并在艺术风格方面又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戴名世主张道、法、辞并重,精、气、神合一,寓雄奇犀利于简洁朴实之中,长于史传,杂文、游记亦颇具特色。方苞“以义法为宗”,为文静重博厚,出语朴重,其代表作《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等,剪裁精当,笔墨简洁,绘形传神,真切生动,被后世一直列为古典文学教材。刘大抛“以晶藻音节为宗,虽尝受法于望溪,而能变化以自成一体”。其文气肆才雄,恢宏壮阔,所作《答吴殿麟书》,气充势足,挥洒自如,辞采华富,表现了刘文“洋洋乎才力之纵恣,无所不及”的特点。姚鼐的散文艺术成就较高的是写景文,他“以神韵为宗”,为文“纾徐卓荦,撙节粱括,托于笔墨者,净洁而精微。”(以上均引自戴钧衡与方宗诚合编的《桐城文录》)。所作《登泰山记》等游记,观察敏锐,描摹维肖,色彩鲜明。姚鼐以后一些作家的散文,诸如姚莹“雄奇真切”,刘开“纵横晓畅”,方东树“沉雄坚实”,吴汝纶“恣肆老练”,马其昶“思深辞婉”,均具有各自艺术风格。
此外,桐城派非桐城籍作家的散文创作同样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文章风格在大体上继承了桐城派的庄重典雅的同时,又各具特色。如薛福成的从容而稍带刚气,林纾的婉曲而偏于柔弱等。
民间故事和传说
大横山
秦灭六国之后,发动几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观音大士念民工服役之苦,便在他们的工具上系上一根“一缕拨千斤”的红丝线。民工顿觉千斤重担轻如鸿毛。监工发现这个秘密,报告了秦始皇。秦始皇转念一想,一根红丝线有那么大的神力,若是聚成丝鞭,定可移山。恰在此时有大臣来报,长江洪水猛涨,冲开枞阳口,涌入菜子湖,良田被淹、黎民遭殃。秦始皇于是下令收缴红丝线,编成丝鞭,移山堵口。始皇一鞭在手,从龙眠山中寻出一匹不高的小山,扬鞭一抽,天摇地动,山峰拔地而起,直朝枞阳口飞去。观音菩萨听到响声,在天庭朝下界一看,大惊失色。她知道此次虽然堵住江水倒灌,但后患无穷。日后这一带山洪暴发,泄口被堵,原来的桐国岂不成了汪洋大海。便赶紧长袖一拂,用假丝鞭换掉了真丝鞭。随即轰隆一声,山峰便横落在练潭镇的西北边。这就是如今大横山。如今山脊背上还有三道深沟,那就是秦始皇当年赶山留下的鞭痕。
二姑洞
从前,黄甲牯牛尖上牯牛洞里,有个牯牛精,看到山上采茶姑娘个个如花似玉,总想变个白面书生去引诱姑娘们上钩。怎奈他法术浅,变来变去还是个牛模样,吓得姑娘们四散奔逃,躲进家里不敢上山采茶了。牯牛精无法,只得带上一份厚礼去芭蕉洞请教他的老祖宗牛魔王,牛魔王又请来密友老龙王。老龙王拍拍胸脯说:“二位放心,此事我老龙包了!”就这样,黄甲山区一连数月无雨,田干地裂,禾苗枯死。山民们天天烧香求雨,仍日日万里无云。一天夜里,空中忽然有人发话:“小民们听着:老天不雨,事出有因。磕头烧香顶个屁用,你们要想活,赶快送一位美女进牯牛洞,不然,就等着瞧吧!”山民们宁可一死,也不愿送自己的女儿进妖洞。但吴家嘴吴二姑,决心解救一方之难。这种献身精神感动了天庭。她只身走向牯牛洞途中,一位道姑送给她一枚穿线花针,并在她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吴二姑壮着胆子靠近牯牛洞口,看到一条膘肥体壮的大黄牯在洞里团团打圈。吴二姑依照道姑嘱咐,走进去唤了一声“哇——”。说来也怪,那家伙便乖乖地站着不动。二姑再喊一声“撇着尸那家伙就转过身去,头朝洞里站着。二姑轻轻搔了两下牛肚皮,那家伙象散了架似的趴下。二姑绕到前面猛地抓起牛鼻子,用那花针从鼻孔穿过,用力一抽,牵着就走,把牯牛精拴在洞外一棵大树上,拔起一根荆条,罚那牯牛精叫龙王下雨。牯牛精无奈,只得对龙王庙哀叫三声,顿时乌云翻滚,大雨如注。接着,二姑又罚、牯牛精为农民犁田耙地,这就是耕牛的由来。为了感谢二姑的大仁大勇,大恩大德,人们把牯牛尖改名“二姑尖”,牯牛洞改名“二姑洞”。
老宰相题画
清康熙某年的一天,县城紫来茶馆的雅座里,几个书生边品茶边欣赏一幅丹青。画面上一座山庄,沐浴着朝阳,村前有条小河,岸柳成行,桥上走着一个飘然若仙的老道;桥头泊着一船,船头立一扬脖欲啼、神气十足的大公鸡,布局得当,情景交融。书生们跃跃欲试,要为这幅画题诗。可吟来吟去,谁也概括不了这画的全部内容和含意。正在此时,一个衣着平常、手捧黄铜水烟袋的老叟上前笑道:“难矣哉?不难也!”几个书生斜睨了老叟一眼,不无轻蔑地反问:“你能行么?”老叟点头含笑,挥笔疾书:“日出扶桑万户低,大船拢落小桥西,道人非是寻常客,嘱咐金鸡莫乱啼。”不仅概括了画面的全部构图,且诗意含蓄,既有自喻之意,也有警人之处,一语双关,耐人寻味。书生们一改常态,恭敬地央求老叟落款留名。老叟无奈,只好签名张英,并勉励几个书生以后要虚心求学。书生们感激涕零,领教而去。
六尺巷:清代,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宅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即让地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此巷在县城西南隅,东起西后街,西抵百子堂,巷南为旧时宰相府,巷北为吴姓住宅,长约100米。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传为美谈。1956年,中苏关系恶化,毛泽东主席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吟咏此诗。
老宰相题画:清康熙某年的一天,县城紫来茶馆的雅座里,几个书生边品茶边欣赏一幅丹青。画面上一座山庄,沐浴着朝阳,村前有条小河,岸柳成行,桥上走着一个飘然若仙的老道;桥头泊着一船,船头立一扬脖欲啼、神气十足的大公鸡,布局得当,情景交融。书生们跃跃欲试,要为这幅画题诗。可吟来吟去,谁也概括不了这画的全部内容和含意。正在此时,一个衣着平常、手捧黄铜水烟袋的老叟上前笑道:“难矣哉?不难也!”几个书生斜睨了老叟一眼,不无轻蔑地反问:“你能行么?”老叟点头含笑,挥笔疾书:“日出扶桑万户低,大船拢落小桥西,道人非是寻常客,嘱咐金鸡莫乱啼。”不仅概括了画面的全部构图,且诗意含蓄,既有自喻之意,也有警人之处,一语双关,耐人寻味。书生们一改常态,恭敬地央求老叟落款留名。老叟无奈,只好签名张英,并勉励几个书生以后要虚心求学。书生们感激涕零,领教而去。
小宰相对联:一年春节,小宰相张廷玉与其弟廷琢欢聚一堂,廷琢口出一联,请乃兄作对,联曰:“除夕月无光,点数盏明灯,为乾坤增色;”廷玉一时思穷,无以为对。及至翌晨元旦击鼓,祭天祀祖时,文思激发,对曰:“新春雷未发,击几声镫鼓,代天地扬威。”当年端午节,兄弟饮酒五亩园池边,池中荷叶滚珠。廷琢仍作上联请乃兄对之,联曰:“白藕入泥,横插玉簪通地理;”廷玉不假思索,脱口成对:“红荷出水,倒悬珠笔点天文。”足见廷玉构思精巧,气魄宏伟。
姚姬传拒诗:“乾隆二十八年深秋,姚氏祖坟香烟缭绕,纸灰纷扬。几个穿锦衣的人正在祭坟。正中面对墓碑的是个眉清目秀的青年,他就是新科进士姚鼐,字姬传,后人称惜抱先生。他的右边站着一位长髯飘然的长者,他就是经学、古文大师姚范,人称姜坞先生,他是姚鼐的伯父、,严师;左侧是姚鼐的父亲姚淑。其余是兄弟童仆等人。祭礼既毕,姚鼐父亲发问:“还记得老祖宗的《麦饭诗》吗?”姚鼐说:“记得。”接着脱口朗诵道:“四十年来光景殊,蹉跎岁月意何如?儿童五六饥寒迫,生计萧条事业孤。灶火炊余蒸麦饭,柴扇掩罢听征呼。重重乐事人间有,寥落凄凉似我无。”诗的内容描绘了姚氏祖先葵轩过年吃麦饭,并被拉去当差的艰苦岁月。葵轩卒后,他的四个儿子皆被录为学官子弟,两个孙子中了进士。他们每到葵轩坟前祭祀,都要和诗一首,告慰先人,相沿成习。久而久之,祭坟和诗就成了姚家中举人、进士之后的必行规约。当下,儿子吟完诗,父亲就迫不及待的要他献上和诗,但姚鼐跪在地上满脸通红,沉默不语。伯父心下狐疑,在他的子侄辈中,姬传最有诗才,今日迟迟不能启齿,必有原因,便问姚鼐有何想法。姚鼐说:“自老祖宗归天以来,和诗数百,后人怎能出奇翻新,脱其窠臼?昔韩子倡导,作诗为文,唯陈言之务去,而我等却在《麦饭诗》的樊篱中谱陈词,弹老调,如此代代相承传,何能实现先贤雅训。况和诗并非葵公原意,推思遗训,旨在勉励后代为官恤民,否则诗如李杜,仍是姚门不肖子孙,不知大人以为然否?”这番话说得父亲缄默无言,伯父频频颔首。姚家上坟和诗规矩就从此废止了。
戴名世出对:康熙年间一个夏天的夜晚,戴名世与乡亲父老在良弼桥上纳凉聊天,兴味正浓时,一阵鸣锣开道声从桥西头传来。这是知县夜巡要从桥上经过。戴名世把竹椅往桥正中一放,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片刻,领头的衙役上前喝道:“你是什么人,竟敢挡住县老爷的去路!”戴名世道:“你巡你的夜,我乘我的凉,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便也罢了。既然你找±门来,速去禀告你家老爷,我出个上联,他要对得出,我戴名世退避三舍;若是对不出,请他绕道而去,休要打扰桥上乘凉的老百姓。”接着戴名世吟出上联道:“良弼桥上乘凉,凉到三更凉毕。”衙役只得回禀知县,知县难对下联,只得认输,吩咐衙役打道回衙。又一次知县出巡至北乡吕亭驿,正逢天降大雨,他只好就地下榻,半夜时分,风止雨停。他忽然想起戴名世的上联,脱口对出:“吕亭驿中遇雨,雨至五鼓雨停。”随从听了一齐恭维道:“对得工整,戴名世再也不敢为难老爷了。”知县知趣地说:“什么不敢,比起戴名世,本官还差远啰!
方望溪解题:一年仲秋,方苞进京赶考,主仆二人风餐露宿来到山东省境内,一路上赤日当空,又饥又渴。忽然见到一中年妇女在坡地里拔萝卜,那萝卜又白又嫩,既可解渴,又能充饥,方苞便叫仆人上前去买。这妇人听到异地口音,便问是何方人氏,来此作甚?仆人答:“我等是安徽省桐城县人,主人方苞人称望溪先生,进京赶考路过贵地。”妇人一听,不禁肃然起敬,连忙起身说:“久闻望溪先生大名,只恨无缘相识,今天吃几个萝卜还谈什么买卖。不过我有几个问题要向先生请教:人世间什么最甜?什么最苦?什么最深?什么最浅?”仆人笑道:“这有何难?不必转告主人了,就由我来回答吧:世上蜂蜜最甜,黄连最苦,大海最深,塘梢最浅。”妇人听后苦苦一笑,摇摇头说:“你答的有理无情,比塘梢还浅,看来,只有望溪先生能回答我的问题了。”方苞远处一听,觉得此妇非同寻常,连忙上前相见。只见妇人头上扎着白头巾,脚上穿着寡妇鞋,眼角眉梢流露着不平和悲戚,心中早巳知情,便同情地答道:“新婚蜜月最甜,中年丧夫最苦,母子恩爱最深,世人眼皮最浅。”妇人听了,不由伤心地哭了起来。原来她前年死了丈夫,去年死了儿子,左邻右舍都骂她是“扫帚星”,克夫克子,不和她沾边。只有桐城方望溪先生深知人世间的不平和痛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五)
桐城派名胜古迹古遗址鲁王墩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鲁谼乡鲁谼村,台形高地,面积2万平方米。遗址处发现有红烧土堆积3处,灰坑8处剖面文化层厚2至3米。采集遗物有石斧,石奔,以及陶器和陶片等。丁家冲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红庙乡红庙村丁家冲,面积6.6万平方米,剖面文化层厚1至2米。遗址表面层现出灰坑、红烧土多处。采集遗物有石奔、箭簇、单孔石矛头,以及鼎足、鬲足和陶片。朱家墩遗址商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天林乡建政村,面积3万平方米,剖面文化层厚1至2米。遗迹发现红烧土、灰坑多处。遗物有磨光石斧、粗磨石、以及鬲足、高足鼎、陶片等。吕亭左县遗址吕亭左县建置于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废。县治故址在今吕亭乡吕亭村的吕亭山脚。城址呈长方形,东西宽约4公里,南北长约1公里。城西藕山麓残存古城墙高1米余,城南地下2米处曾掘到旧城门遗迹,城东掘到多口古井和石制井圈及石砌井台...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三)
桐城派文论桐城派散文理论,早期受影响于方以智、钱澄之,滥觞于戴名世,正式提出的则是方苞,后经刘大櫆补充,至姚鼐发展而形成。“义法”说:方苞专治古文,首倡“义法”说,主张“言有物”、“言有序”。其关于“义法”的完整议论见于《又书货殖传后》:“《春秋》之制义法,启太史公发之,而后之深于文者亦具焉。‘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方苞借谈《史记》论“义法”,涵义明确。“义”即思想内容,指宋儒义理,也就是纲常之理。“言有物,即要求文章有充实的、可以致用的理学内容;“法”指文章的艺术形式,即文章的作法。“言有序”即要求文章剪裁得体,结构严谨,语言雅洁,趋于规范化。方苞根据“义法”剖析具体散文作品时多次指出:“义法”最精者莫如《左传》、《史记》,而学习“左”、“史”的“义法”,必须研读唐宋八家之文,从中揣摩体会。这使习古文者有轨迹可...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一)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这是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桐城人(含今枞阳县)人,故名。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罕见。桐城文派源远流长,可以上溯到明末清初。桐城人方以智、钱澄之、戴名世,在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初步体现桐城文派的某些特征,可以认作桐城文派的前驱。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魁、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方、刘、姚被尊为“桐城派三祖”。方苞,字灵皋,号望溪,出生于桐城一士大夫家庭。早在青年时代,方苞就有“以八家之文,载程、朱之道“的志向。32岁举江南乡试第一,39岁中进士,适逢母病未能参加殿试。44岁因受乡先辈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案牵连而入狱,经大学士李光地等人营救,得以赦免出狱。方苞继承明代散文家归...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二)
桐城派源流时间为清康熙、乾隆年间,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刘大櫆。明代中叶以后,桐城学术兴起,士人多结社讲学,“能振笔为古文者,代有传人”。明末清初,方以智、钱澄之等人致力于古文振兴,开桐城派先河。方以智的《文章薪火》,推崇左(传)、国(语)、庄(子)、司(马迁)为文章嫡传,反映了当时桐城学者的主要倾向。钱澄之“屏弃俗学八股文,专治经书古文”,文章“精洁”、“典雅”,“使读者为之目明而心开”,为桐城派作了示范。戴名世是桐城派孕育过程的继往开来者,他以时文和古文创作名重于世,并针对明末故作艰深、虚矫的文风,提出了“言有物”、“修辞立其诚”的见解,主张为文道法辞兼备,精气神合一,实为桐城派义法理论的先驱。1644年清王朝入关后,为巩固其封建统治地位,采取尊崇儒家理学的策略,以软硬两手迫使知识分子就范,宣扬“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统治之所系也”。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给宣扬儒家道统的文学带来了发展良...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四祖传记之一·戴名世列传(四)
(堂)弟辅世自京师扶榇归葬于所居南山砚庄之南”。即今之砚庄东南500米处山坡上“榜眼坟”,面积100平米耳。墓圹不存,封土稍平,坟冢仅高出地面0.7米。有碑,文曰:“戴南山墓”。桐城戴兴撰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之《潜虚先生墓表》云:“呜呼,此故太史潜虚先生之墓也。先生之死,距今百三十年,村夫野老,尚能举其姓字一二。有知之士游斯地者,慕先生之学问文章,感其遭逄[逢],辄太息无言而去。而先生之孙子,闻仅有存者,饿寒奔走,已不卜踪迹。所徂空冈之地,孤冢之前,岁时无复有过而问者。呜呼,痛哉”!“余向不识先生墓所,去年秋,偕文钟甫、王殿襄访得之。窃见冢陷碑欹,恻然心痛。今年春,约先生族孙某往修,给土人钱,命畚土筑之。钟甫、殿襄亦闻而至,至则大雨淋漓,衣具尽湿。强土人冒雨竣其事,余与三子冲泥蹉跌而归,不以为困也。既归,考其行略,篹为墓表,拟他日为立石焉”。“先生姓□氏,讳□□,字□□,一字褐夫,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