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三)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96
转发:0
评论:0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三),桐城派文论桐城派散文理论,早期受影响于方以智、钱澄之,滥觞于戴名世,正式提出的

桐城派文论

  桐城派散文理论,早期受影响于方以智、钱澄之,滥觞于戴名世,正式提出的则是方苞,后经刘大櫆补充,至姚鼐发展而形成。
  “义法”说:方苞专治古文,首倡“义法”说,主张“言有物”、“言有序”。其关于“义法”的完整议论见于《又书货殖传后》:“《春秋》之制义法,启太史公发之,而后之深于文者亦具焉。‘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经而法纬之,然 后为成体之文。”方苞借谈《史记》论“义法”,涵义明确。“义”即思想内容,指宋儒义理,也就是纲常之理。
“言有物,即要求文章有充实的、可以致用的理学内容;“法”指文章的艺术形式,即文章的作法。“言有序”即要求文章剪裁得体,结构严谨,语言雅洁,趋于规范化。方苞根据“义法”剖析具体散文作品时多次指出:“义法”最精者莫如《左传》、《史记》,而学习“左”、“史”的“义法”,必须研读唐宋八家之文,从中揣摩体会。这使习古文者有轨迹可循,易于成就。
  “义法”说,仅限于经传义理,篇章法度、详略、虚实、措注、排纂等,但对于文采、形象、风格、境界等有关散文艺术美方面均未涉及。
  “神气”说:刘大櫆在接受“义法”说的基础上,突破了“因文以见道”的框框,而在并不完全依附于道的散文艺术方面,发挥了自己的见解。他在《论文偶记》中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曹子桓、苏子由论文以气为主,是矣。然气随神传,神浑则气灏,神远则气逸,神伟则气高,神变则气奇,神深则气静,故神为气之主。”“神”即精神,是作者心胸气质在文章中的表现。“义”偏于思想,"神"偏于感情,更富于个性;“气”指洋溢于文章中的气势,“气”决定于“神”,“神”“气”统一,形成文章的艺术境界,或雄伟、或飘逸、或静穆、或深沉。并提出了神气见于音节,音节见于字句,或字句见于音节,进而求神气的途径。他在《论文偶记》中还说:“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然论文者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刘大櫆关于神气与语言关系论述,具体切实,提供了一个散文创作、学习、欣赏的门径,有其独到之处。但把字句、音节、神气的关系归结为一个凝固不变的公式,不免拘泥和片面。
   “义理、考据、辞章”说:乾、嘉时期,汉学大盛,宋、汉两派门户对立日益尖锐。而清政府在继续张扬理学的同时,看到汉学可以吸引大量知识分子“皓首穷经”,有利于政治上的的安定,同时,宋学的明理和汉学的通经,就其内容实质也并不矛盾,因而采取了调和宋、汉两派的策略。姚鼐正是在此情况下坚持“义法”说基本观点,提出了“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济”和“以能兼长者为贵”的主张。他在《述庵文钞序》中说;“余尝谓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贵也;寡闻而浅识者,固文之陋也。然而世有言义理之过者,其辞芜杂俚近,如语录而不文;为考证之过者,至繁碎缴绕,而语不可了当。以为文之至美,而反以为病者,何哉?其故由于自喜之太过,而智昧于所当择也。夫天之生 才,虽美不能无偏,故以能兼长者为贵。”
  姚鼐认为:“夫古人之文,岂第文焉而已。明道义、维风俗以昭世者,君子之志;而辞足以尽其志者,君子之文也。”(《复汪进士辉祖书》)其意与方苞“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相同。但在“义法”之外加上考证,则可以更好地防止空言义理,使理有所凭,文章内容更加坚实,可收“既物以明理”之功。故姚氏认为:“以考证助文章之境,正在佳处。”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济的主张,对当时宋儒、汉学两派的对立有所缓和,有利于扩大古文家的门户,对桐城派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作家集团起了很大的作用。
   “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与“阳刚、阴柔”说:姚鼐对“义法”与“神气”说的重要发展,表现在他注意并阐发了古文作为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一方面,他融合方苞“义法”说与刘大櫆的“神气”说,提出了“神、理、气、味”与“格、律、声、色”相统一的观点。他在《古文辞类纂序》中说:“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
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则御其精而遗其粗者。”
  上述“理”,与方苞所谓“义”同;“神”、“气”与刘大櫆的“神”、“气”相近;“味”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格”、“律”为作品的格式与法度,近于方苞的“法”;“声”即刘大櫆所谓“音节”;“色”为辞采。神、理、气、味作为“文之精”,包括了散文的思想、形象、境界;格、律、声、色作为“文之粗”包括了散文的格式、法度和语言音韵词采的艺术美。精寓于粗,二者融合而成文。如此论文比“义法”、“神气”论文都较完整而丰富,这对古典散文艺术是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对古文的创作、学习、欣赏亦具有启发性。另一方面,姚鼐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比较充分地论述了“文章之美”。这是方苞、刘大櫆未能触及的。在《复鲁絜非书》中,姚鼐具体阐述了“阳刚”和“阴柔’’各种风格美。认为阳刚、阴柔不可“一有一绝无”,应是主刚而含柔,主柔而含刚,阴阳相生,刚柔相济,才能达到美的境界。“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忘其一,刚者至于偾强而拂戾,柔者至于颓废而阉幽,
则必无与文者矣”(《海愚诗钞序》),肯定了散文风格的多样性和作家艺术风格的美学价值。至此,桐城派的文论,大体臻于完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五)
桐城派名胜古迹古遗址鲁王墩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鲁谼乡鲁谼村,台形高地,面积2万平方米。遗址处发现有红烧土堆积3处,灰坑8处剖面文化层厚2至3米。采集遗物有石斧,石奔,以及陶器和陶片等。丁家冲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红庙乡红庙村丁家冲,面积6.6万平方米,剖面文化层厚1至2米。遗址表面层现出灰坑、红烧土多处。采集遗物有石奔、箭簇、单孔石矛头,以及鼎足、鬲足和陶片。朱家墩遗址商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天林乡建政村,面积3万平方米,剖面文化层厚1至2米。遗迹发现红烧土、灰坑多处。遗物有磨光石斧、粗磨石、以及鬲足、高足鼎、陶片等。吕亭左县遗址吕亭左县建置于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废。县治故址在今吕亭乡吕亭村的吕亭山脚。城址呈长方形,东西宽约4公里,南北长约1公里。城西藕山麓残存古城墙高1米余,城南地下2米处曾掘到旧城门遗迹,城东掘到多口古井和石制井圈及石砌井台...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一)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这是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桐城人(含今枞阳县)人,故名。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罕见。桐城文派源远流长,可以上溯到明末清初。桐城人方以智、钱澄之、戴名世,在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初步体现桐城文派的某些特征,可以认作桐城文派的前驱。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魁、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方、刘、姚被尊为“桐城派三祖”。方苞,字灵皋,号望溪,出生于桐城一士大夫家庭。早在青年时代,方苞就有“以八家之文,载程、朱之道“的志向。32岁举江南乡试第一,39岁中进士,适逢母病未能参加殿试。44岁因受乡先辈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案牵连而入狱,经大学士李光地等人营救,得以赦免出狱。方苞继承明代散文家归...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四)
桐城派散文创作桐城派散文作品浩繁,以文从字顺,清通驯整,精严雅洁为特色。清代以来,编辑出版的桐城派桐城籍主要作家文集有戴名世的《戴南山先生全集》14卷,方苞的《方望溪先生全集》32卷,刘大櫆的《刘海峰诗文集》22卷,姚鼐的《惜抱轩全集》85卷,方东树的《仪卫轩文集》12卷,方宗诚的《方柏堂文集》92卷,刘开的《刘孟涂文集》44卷,姚莹的《中复堂全集》98卷,戴钧衡的《味经山馆诗文钞》10卷,吴汝纶的《桐城吴先生全书》19卷,马其昶的《抱润轩文集》22卷等。1984年由北京师范学院王凯符、漆绪邦选编的《桐城派文选》一书,收入上列作家散文作品93篇,集中代表了桐城派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文选表明,桐城派得以绵延久远,成为一代文章正宗,其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不容忽视。其论说之文,虽乏宏博,但辞句精炼,逻辑性强,间有卓识;游记之文,写景状物,多有传神之笔,能抓住特征加以渲染,使一山一水一木一石生机盎然...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二)
桐城派源流时间为清康熙、乾隆年间,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刘大櫆。明代中叶以后,桐城学术兴起,士人多结社讲学,“能振笔为古文者,代有传人”。明末清初,方以智、钱澄之等人致力于古文振兴,开桐城派先河。方以智的《文章薪火》,推崇左(传)、国(语)、庄(子)、司(马迁)为文章嫡传,反映了当时桐城学者的主要倾向。钱澄之“屏弃俗学八股文,专治经书古文”,文章“精洁”、“典雅”,“使读者为之目明而心开”,为桐城派作了示范。戴名世是桐城派孕育过程的继往开来者,他以时文和古文创作名重于世,并针对明末故作艰深、虚矫的文风,提出了“言有物”、“修辞立其诚”的见解,主张为文道法辞兼备,精气神合一,实为桐城派义法理论的先驱。1644年清王朝入关后,为巩固其封建统治地位,采取尊崇儒家理学的策略,以软硬两手迫使知识分子就范,宣扬“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统治之所系也”。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给宣扬儒家道统的文学带来了发展良...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四祖传记之一·戴名世列传(三)
虽然如此,《南山集》中尚有不少章节、言辞颇具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汇集大篇幅载述明末清初史实。史传文学如《朱铭德传》、《杨刘二王合传》、《杨维岳传》、《左忠毅公传》等,或歌颂抗清义士,或表彰入清隐居不仕、品节高尚之志士仁人。其中《左忠毅公传》记故明大臣左光斗事,较《明史》更为详尽具体。而如《弘光乙酉扬州城守纪略》一篇更为赞颂史可法守卫扬州、宁死不屈之英雄气概,并揭露清兵于扬州城破后七日之滔天罪行,全然不知辟讳,竟直书其事,表露戴氏作为“信史”之胆略。此书一经问世,即风行江南各省,其发行量之大,流传之广,影响之赫,斯诚当时同类私家著作之罕见。正缘乎斯书,戴公之大名流布芳泽文坛两百多载,却也令其惨遭横祸而蒙冤遗憾千古,岂不悲哉叹哉也夫?康熙五十年十月(公元1711年,五十八岁),奸佞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基于《南山集·致余生书》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迹,将南明与蜀汉、南宋相比,认为未可以伪朝视之,并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