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宿松名人,宿松历史人物(三)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694
转发:0
评论:0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宿松名人,宿松历史人物(三),儿童开蒙读书,熟读四书五经,学习八股文,通过考试,成为县学的生员,习称秀才,经过

儿童开蒙读书,熟读四书五经,学习八股文,通过考试,成为县学的生员,习称秀才,经过岁试及格者,方可参加乡试。乡试的考试地点在省会,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取得举人这一“职称”后,方可参加会试。会试的地点在京城,目的在于向朝廷进贡人才参加殿试,故合格者称为贡士,贡士的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亦称廷试,由皇帝对会试录取的贡士在殿廷上亲自面试。殿试成绩分为三甲,一甲录取3名,赐“进士及第”,即俗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三者均称为“进士”。此可谓读书人最高境界了。 

    自隋代开科举考试的1500多年间,我宿松在史册上有记载的进士共40名。这些人全都被朝廷重用为官,最小的是县长,最大的是省长。他们大都在异乡任职,绝大多数政绩突出,清正廉洁,为宿松赢得了声誉。如明代嘉靖年间进士杨春芳,九姑牌楼村人,曾任监察御史和七省巡按(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巡视组),一生“治顽清腐”,清名长存;明末崇祯进士张凤翥,历任浙江嘉兴县令、四川仁寿县令,“所官之处,人皆称其德”,后在与李自成的战斗中战死,为国尽忠;清代道光进士罗遵殿,二郎项家冲人,历任直隶知州、浙江巡抚,当太平天国李秀成率军攻破杭州时,罗及夫人、长女皆自尽殉国,忠义壮烈。 

    自古以来,我宿松讲究的是诗书传家,出过不少书香门弟,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毛坝万元墩石氏“祖孙三进士”和趾凤贺氏“兄弟两大夫”了。在有记载的40名进士中,石姓的共有9人,独占鳌头,其中万元墩石葆元一家,可谓风光无限。石葆元本人是清代嘉庆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他的儿子石广均是道光进士,曾任兵部主事;他的孙子石绳干是举人,曾任内阁候补中书;他的曾孙石长佑是光绪进士,曾任直隶知州。难能可贵的是,石绳干的女儿、石长佑的妹妹石云英因从小熏陶,能诗善文,是宿松有名的才女,著有《妙香阁遗草》;石长佑的夫人李宜人的文采不输小姑,留有《菇香阁诗稿》。趾凤贺颀、贺欣兄弟,光绪年间同榜得中进士,一时传为美谈。后来兄弟二人,一个任工部主事,一个任吏部主事,被世人称之为“兄弟两大夫”。特别是贺欣,于光绪二十六年捐款重修和扩建了白崖寨,光绪三十三年,在听雨门内的时岭修建了九曲居。现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大都系贺欣所修,“听雨门”等字还是贺欣所题。只可惜九曲居已毁,仅留下石基,依稀可辨当年的宏伟。现趾凤乡政府所在的办公场所,即是贺氏后人留下的巨宅。就是拿现在的眼光来衡量,也够得上一个浩大的工程了。 

清初才子——朱书 

    提起宿松的文人,名气最响、影响最大的当属朱书。朱书,字字绿,清代康熙年间宿松杜溪人。幼时家境贫寒,但他自学苦读,聪明过人,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中了“解元”。小时候,从村里大人们那里听说了不少朱解元的故事。朱家在村子里最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朱书小时候蓬头垢面,破缕烂衫,简直就是个穷叫花。当时,朱家所在的村子分为东西两片,朱家正位于分界线上,所以,他能中“解(界)元”,全是命中注定。朱书后来在会试中又考取进士,并被取为“庶吉士”。清沿明制,凡进士再经朝考,可录取为庶吉士,入庶常馆学习,优秀者则选入翰林院任编修、检讨等官。朱书最后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这对读书人来说,是最高的荣耀了。朱书之所以在文学史上能占有一席之地,其贡献主要有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宿松名人,宿松历史人物(四)
一是“桐城派”的重要开创者之一。朱书与比他大一岁的戴名世偶然相遇于繁昌县江边,一番交谈,高山流水,相见恨晚,遂成莫逆之交。至皖江乡试,又与比他小14岁的方苞相识,二人情同手足。从此,三人你唱我和,开桐城文派一代新风,时人称之为“清初三才子”。朱书的文章,名重一时,有“脱称铅华始见真,萧疏淡宕杜溪文”之誉。朱书出身贫苦,即使身登龙门之后,依然粗衣布履,甘于清贫,为人率真,深得同辈敬重,被称之为“字绿之为人,天下无有出其侧”。朱书卒于1707年,享年54岁,葬于碎石鸡公咀,原墓毁于1958年,现重修。在他去世四年后,其好友戴名世因所刊行的《南山集》中有南明年号而遭劾下狱,两年后以“大逆”罪被杀。这就是清初著名文字狱“南山冤案”。此案牵连数百人,朱书的另一位好友方苞也牵连入狱,后经上书房大臣李光地营救,才得以保命。就是朱书也死后受累,其文集被禁。尽管如此,朱书所著《杜溪文集》、《游历记存》等仍传...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宿松名人,宿松历史人物(二)
经过洪州,守将想犒劳军队,周本不肯停留,说:“贼众比我多十倍,我军听说这情况一定畏惧,不如乘他们锐气旺盛使用他们。”于是,急奔象牙潭。危全讽在象牙潭临溪营建栅栏,连绵数十里。周本隔溪水列阵,先派老弱士兵挑战,以试探虚实;危全讽当即下令渡溪追赶,周本乘其半渡之际,发兵攻击,危军大败而逃,自相践踏,众多士兵溺水而亡。周本又分兵截断其归路,危全讽及其将士五千人被俘,周本乘胜平定江西。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被历代军事家奉为典范,周本也因此被现代日本人列为最受崇拜的军事家之一。二是信州保卫战。象牙潭之战后,周本升为信州(今江西上饶)剌史。公元918年,吴越将军钱传球率领二万大军围攻信州,而信州驻军只有数百人。周本打开城门,在城门里面支起空帐篷,叫手下的官吏登上城楼,在音乐声中摆开宴席作乐饮宴。吴越军向城楼上射出的箭如雨一般密集,但信州官吏们安坐不动。吴越人疑有伏兵,到了半夜,悄悄撤走了。这是...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宿松名人,宿松历史人物(一)
宿松人物,是我们祖先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对宿松做出过突出贡献,为宿松赢得过享世声誉,是值得我们永远缅怀和景仰的先哲。安邦良吏——张何丹、闾丘提起宿松人物,第一个当属宿松首任县长张何丹。史书上关于张氏的记载非常少,只知道他是西汉时期(公元初)四川人,曾做过“中散大夫”。这本是一个专门侍候皇帝、顾问应对的闲职,但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祸从天降。张何丹就是“以忤莽摘松兹令”,翻译成现代言语,就是“因为敢讲真话,触怒皇上,被贬到宿松做县长。”从这里不难看出,我们的首任父母官是一位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铮铮汉子!他上任后,将县治从凉亭河旁的仙田铺迁至水量更为丰沛的二郎河边的鲤鱼山南麓,一举奠定了我宿松2000多年基业。更让我们宿松子民千百年来一直缅怀的是,这位异乡汉子最后竟死在为民求雨的求雨坛上,葬于现新兴徐岭村庙垅屋旁。宿松历史上最有名的县官,当属闾丘县长了。他因收容落难中的诗仙李白而名传千古...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宿松名人,宿松历史人物(五)
汪革的故事最早载于《全像古今小说》,后被冯梦龙整理为《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收入他的不朽名著《三言两拍》之中,得以广为流传。汪革,字信之,本是严州遂安人(今浙江淳安一带,古遂安县城已被千岛湖湮没),因同哥哥酒后吵架,一怒之下,只身来到宿松麻地坡(今许岭一带),烧炭冶铁,制酒开湖,白手起家,闯出一片天地,竟成一方事业。就在如日中天之际,不料横遭小人程彪、程虎暗算,捏造“聚众谋叛”罪名向官府告发。汪革在官府不问青红皂白、举兵围捕之际,先是率众直扑县城,想当众申辩明白;后见误会越来越深,从容安排好后事,只身到临安自首,承担起一起责任。汪革最后在狱中自杀身亡,以一己之身,换得家人及众人幸福平安。汪革虽然不是地道的宿松人,但他身上充分体现出我宿松儿女自古相传的三种精神:一是敢试敢闯的开拓精神。汪革早年只身从家走,全部财产只有一把雨伞,一路靠表演武艺,收几个唱彩钱,才来到有“耕冶可业”的宿松。他吃苦耐劳...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安庆宿松方言简介
家乡话,是最让游子激动的情愫。车站码头,万人躜动之中,忽闻零星半句家乡话,那一定会寻声挤将过去,此谓之“他乡遇知音”。老乡见面,那怕你普通话说得再好,也必改方言交谈,这就叫“共同语言”。游子离乡日久,忽然听到家乡话,那肯定浑身通泰,勾起思乡的情绪,开启记忆的闸门。游子离家时间再长,遇到紧急情况时,家乡话往往会脱口而出,因为那是植入心灵的基本元素。我非常佩服“母语”一词的发明者,一个“母”字,把那种血肉相连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宿松话,就是我们宿松人的“母语”。宿松方言,从广义上来说,属北部方言区。但我宿松自古属楚头吴尾,近代系三省交界,南来北往,兼收并蓄,方言中也就既有九歌楚辞中的“刚”,也有吴侬软语中的“柔”。刚起来,青云直上,凛凛威风。小时候,每当村子有人家东西被偷,女主人必定有一番“村骂”,那架势之雄伟、表达之丰富、神情之生动,令我至今记忆犹新,确实可以和任何语言媲美。柔起来,肝肠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