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潜山历史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家岗遗址一带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充满着神奇的色彩,人们津津乐道,引以为荣,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笔者有幸再次接触了这里的村民、男女老幼,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个传说:
很早以前,在潜山县王河镇永岗、利华两村交界处,有一曲折隆起地带,长约3华里。有地理先生说,它是一条龙形活地,龙头向北。如果在龙口用铁链吊棺葬下祖先,后代必出帝王。当时有一富翁,买了此地,请了地理先生,用其法吊葬了他的祖父。不久,这坟地日长一尺夜长三分。隆起地带,草木茂盛,竹木森森,大有长龙飞腾过河之势。如飞腾,当地必成西洋大海,葬主后代,就有人面南为王。此事被朝庭察觉,遂派人毁坟平山。哪怕白天千军万马将地刨平,夜晚却又长起来,第日复原状。这样徒劳月余,不能毁去山地一草一木。此事惊动了天上玉皇大帝,他派一仙人,化为一花乌,登上枝头高叫:“不怕千人万人挑,就怕双童子钉断腰”。如此鸣叫数日,督办其事者,将此事奏明皇上,得到准奏后,即在龙形腰部挖一深洞,在洞中摆上好糕、好果,把在外地骗来的一对不满七岁的童男童女,穿戴整齐,引到洞中,让他们吃喝,外面却用石子封死,活活将这对孩子闷死在洞中。当晚电闪雷鸣,整个山地轰轰作响,满山竹开木死。洞旁有一小池,忽然血水外淌,约月许,臭气难闻。有人说,山林中每一棵裂开的竹子中,都有军、马图像,只是时期未到,未成形体,被害了。如果时机成熟,这些人马就会出来,助葬主后代夺取天下。如今,龙口吊棺葬依存。隆起地带中间有一缺口,相传即为“龙断腰”。
考古发现,揭开了传说的神秘面纱,让人们看清楚其实质,品味出了他的科学价值,从遗址中发掘的13孔石刀,空心镂孔陶球,足以证明我们的祖先当年都居住在依山傍水的地方,以渔猎为生,休养生息,同时开展劳动竞赛,战天斗天,改造自然。因此,考古界将此命名为“薛家岗文化”并编入了教科书,“薛家岗文化”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是很有价值的。
笔者是基层文化工作者,参加过第五、第六次“薛家岗文化”遗址的发掘工作,在与考古专家杨德标老先生,研究员吴伟红老师的交谈中得之民间传说对考古工作很有启发与开导意义,凡是有美好传说的地方,往往就有重大考古发现,薛家岗遗址,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薛家岗文化”遗址被发现,打破了这一论断。
由此我想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文化工作者要怀着满腔热忱的民族精神和对文化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普查工作,到边到拐,不遗不漏,一网打尽,同心推进。
文化部门要尽快争取编制,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配备电脑、数码摄影、摄像,录音等必要的普查与保护设施,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必要的设备。
各级政府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只有在经费保证的前提下,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普查与保护工作,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生财之道,只有政府买单。
让我们以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的精神,去履行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不负前人,不负后人,也为了今天的中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