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千年民间绝技的坚定守护者
2004年初夏,北京故宫乾隆倦勤斋修复工程遭遇一道难题:急需一种具有极大柔韧度和吸水性能、无毒又能防虫蛀、不褪色的特殊纸品作为修缮材料。这种纸张制作工艺复杂,需要手工操作,身怀此种制纸绝技的人凤毛麟角,寻觅有相当难度。
不料,这道难题却被远在安徽潜山的一位名叫刘同焰的中年农民破解了!刘同焰有制作一种有1700余年历史的稀有纸品──桑皮纸的绝技。而桑皮纸完全符合倦勤斋修缮材质的要求,因而被采用。于是,原先默默无闻的刘同焰成了30多家媒体竞相采访报道的热门对象,在他的家乡潜山县官庄镇成了一个知名人物。
刘同焰,个子不高,四十来岁,脸膛黝黑,不爱说话,但提起桑皮纸生产历史、工艺流程,他便立即兴奋地打开话匣子:桑皮纸为潜山县著名工艺品,主要产地在官庄、槎水、黄柏等乡镇,它的生产始于汉末,因此又称汉皮纸,迄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规格分“大汉”、“中汉”、“小汉”三种,主要用于高级包装和制伞、糊篓、做炮引及典籍修复。工艺流程复杂,有剥皮、出青、踏料、下槽等三十多道,每一道工序都有秘诀讲究,马虎不得,有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高质量的桑皮纸技艺,靠的是师傅口传心授,一代代薪火相传。
少年刘同焰就对家里的造纸坊很着迷,看着一张张粗糙的树皮在父亲的巧手中如同变魔术一样成了一张张白滑细嫩的纸,刘同焰惊喜不已,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慢慢领悟着制作过程的诀窍。一次父亲拿出一张桑皮纸让刘同焰仔细观察,他捧着纸看了半天,用劲一拉,任凭他如何用力,桑皮纸纹丝不动,没有意想中的破裂。父亲告诉他,这就是桑皮纸不同凡响之处。父亲的手艺掌握得炉火纯青,但只懂得做却不能加以科学总结。刘同焰开始只知道操作,日子久了就想了解这种纸的奥秘。后来专家告诉他,由于树皮中含有特殊物质和与众不同的工艺流程,使桑皮纸具有柔韧、拉力强、不断裂、不褪色、防虫、无毒性、吸水力强等许多优点,为纸中珍品。一旦技艺失传,就难以造出高质量桑皮纸。这促使他发誓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二十岁时刘同焰“出师”了,当时也是官庄桑皮纸最为兴盛的时期。国家档案局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对潜山桑皮书画纸通过使用和鉴定,予以高度评价,桑皮纸知名度直线上升,当年坛畈村40%的劳力从事桑皮纸的生产加工,整个官庄镇达1500余人,共有180张槽,200多人常年在外推销。年产40万令,要装400多卡车,年产值500多万元。桑皮纸这一特产使官庄人的生活水平大大高于周边地区,许多畈区姑娘托媒嫁进深山,官庄人感到很风光。
但好景不长。进入上世纪90年代,传统手工造纸工艺受到了机械化生产的严峻挑战,手工作坊式的加工无法与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竟争,一些生意还算好的作坊,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生产机械纸上来。许多世代相传身怀绝技的民间造纸艺人,也不得不忍痛转行从事他业。桑皮纸手工制作周期长、工序多、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市场需求毕竟有限,一些独生子女不愿传承学艺,后继乏人。但机械生产的桑皮纸数量大,而质量无法与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的纸匹敌。一门由潜山民间造纸艺人秘密传承,精心保护,缜密改良,传承了1700余年,体现了老祖宗集体科研成果的千年绝学,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刘同焰为此痛苦、矛盾,但他实在舍不得放弃这门技艺,依然“顽固”地坚守着。
坚守终于给刘同焰带来好运。2004年6月一天,对刘同焰来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从北京传来消息,故宫最终决定由刘同焰制作倦勤斋修复所需桑皮纸。“不能让国宝有任何缺憾”。抱着这样的愿望,刘同焰一丝不苟,严格按照故宫用纸的要求,将手工制作的500令桑皮纸分两批送交故宫。山村京都纸为媒,一举扬名天下知。一时间刘同焰成了小山村远近闻名的新闻人物。每逢来人采访他都要拿出他的“荣耀”:故宫博物院赠送的纪念品:一方精致的倦勤斋场景相框,背面写道:“衷心感谢参与美国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和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馆合作修复紫禁城乾隆皇帝倦勤斋。”
刘同焰生产的桑皮纸有幸成为故宫大修的特选材料,使这项民间绝技重新受到世人关注,使刘同焰感到了莫大幸福和光荣。几十年的艰苦守护,他曾被人骂作“孬子”、“疯子”,这位“疯子”却成就了一门即将失传的绝技。笔者采访他时。刘同焰说,前几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周边全部都是纸作坊。欣逢盛世,千年绝学一定会在现代竞争中找准自己的独特位置,焕发勃勃生机。刘同焰定能梦想成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