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历史—合肥历史—激浊扬清看合肥民风(四)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18
转发:0
评论:0
安徽历史—合肥历史—激浊扬清看合肥民风(四),   由此可见合肥人崇重孝道,并非只是传说,而从“活时不侍侯,死了祭木头(棺材)
    由此可见合肥人崇重孝道,并非只是传说,而从“活时不侍侯,死了祭木头(棺材),没有用”的俗语中,我们更可确实地看到合肥人崇“孝”的风俗是素有渊源的。
    “出恭”“入敬”讲文雅   合肥人一向注重文雅,言语举止都甚讲究。在与外人交谈时,“方便”之事一般不宜直接说出口,故男子如厕称“出恭”,女子如厕称“入敬”。 合肥人晨昏相见,视不同对象,热情招呼。对年长的人势必在称呼前冠以“老”字,以示尊敬;对成年人,尤其是对比自己年长的或年纪相仿的,忌直呼其乳名,否则有轻视、瞧不起人意。询问他人时不能呼以“喂”、“呔”等,俗谓没名没姓,不加尊称相问,是不礼貌的行为。 合肥人讲话很有分寸,说到某某人亡故,则会称其“走了”,而说到老人故去,也会称“老了”,而因为生病,成年女性身体不适则不能说其“不快活”。 不同职业的人又会有许多不同的言语习惯,例如:船民们不说“帆”(翻),要说“撑蓬”、“落蓬”,把开船叫“走船”,停船叫“住船”等。忌讳说“乘船”(沉船)、“帆船”(翻船)等。 合肥民间素重“吉利”二字,所以不论是在年节,还是日常生产、生活中,都甚忌言不吉利、不中听或惹人不快的话。“送灶”日,家长多用黄表纸把小孩子嘴擦擦,怕他们讲“破嘴话”。年前油炸圆子时也把小孩拉出厨房,担心“童言无忌”,讲圆子“炸扁了”。
    “长嫂如母”说关爱   在合肥地区有长兄嫂对幼小的弟妹具有抚养的责任,以及弟妹敬重长嫂的特有风俗。传说包拯出生时不哭不叫,全身紫黑且在眉宇间长有胎记,被其母张氏疑为不祥,扔在包府后花园水井边的荷花池中。不想被前来提水的嫂嫂发现,救起后悄悄抱回与自己的儿子一起抚养,一年后禀告父母,而此后更是用心养育,倍加爱护,教导少年包拯勤奋学习,长大有所作为。包拯也不负父母及嫂嫂的厚望,考中进士。
    后来与包拯一起长大的侄儿(包勉,包公嫂子的亲生儿),在知县任上作奸犯科,触犯国法,被告到包拯巡抚堂上。面对“法”与“亲”的“大是大非”,包拯选择了“护法灭亲”,依法将侄儿处斩。 想起当年嫂嫂哺育和教养之恩,包拯便从此承担起侍奉和赡养嫂嫂的义务,一如母亲,还要求全家都要遵循“长嫂如母”这一包家家规。在嫂嫂亡故后,包拯用葬母亲的礼仪为嫂嫂送葬,传为佳话。这虽是民间传说,可是在包拯家族墓葬出土的墓志中却有着关于包拯长媳崔氏抚养叔弟包绶的记载。从“长嫂如母”的“孝肃家风”里,我们能够看出父母、兄嫂对子女、弟妹的关爱之情从来都是那样的厚重。
   “外甥有理打得舅”   这个俚俗形成于北宋时期,现在几乎成为合肥地区人们的口头语。相传是包拯刚从扬州府调任庐州府任上时“明理是非”,“国法无亲”,痛打无视法理的舅舅时留下的典故。常言道:“在家好种田,出外好做官。”家乡官难当,难就难在熟人多,人情重。仁宗年间,包公从扬州调任庐州知府。一到任上,包公便将知府堂上“明镜高悬”的匾额换成了“国法无亲”,并明示乡里若有违法者,将秉公办理,认法不认亲。不想堂舅周六子,却打着“包公舅舅”的招牌,四处胡搅蛮缠,欺压百姓,骗人钱财,被乡里百姓告到庐州府上。周六子自以为是包拯堂舅,可以逃过罪责,逍遥法外。不料包公“国法无亲,没有什么外甥执法,舅舅免打的道理。就是我娘老子来,我也不能饶恕!外甥有理打得舅!”将周六子绳之以法。
    周六子挨了板子被革职,且要将侵吞财物一一退赔,那些原本想打着官亲旗号,目无法纪的本家亲戚从此有所收敛。而包公铁面无私、秉公办案的美名自此远扬。于是合肥地区便有这样四句脍炙人口的顺口溜:
          包文正,假“亲”官,
          外甥有理能打舅;
          包文正,真清官,
          执法如山英名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合肥历史—激浊扬清看合肥民风(二)
而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不论是从质地还是款式,合肥人的服装已不再如往日那样单一,而是逐渐变得五彩缤纷起来。合肥百姓,过去家家户户习为一日三餐、两稀一干,即早晚稀中午干。如今虽仍然习之,但吃干、吃稀却是全凭自便了。城镇中的人们早晨多为在外吃早点,很少在家自办早餐。旧时因普遍清贫,故人们大多自制咸菜,尤以雪里蕻、腊菜、小叶菜为多。若家中来客,则常见的待客菜便是蒸鸡蛋。至于咸鸡、咸鸭、咸鱼、咸肉等也就只有在过年过节时才能吃到,平时多为青菜、萝卜、韭菜、茄子、扁豆、冬瓜、豆角和豆制品等,故又有俗语“粗茶淡饭足家常,青菜豆腐保平安”,唯此自我安慰自我满足了。如今生活普通都好起来的时候,吃腻了鱼、肉,这些家常菜倒还倍受大家的赏识和青睐。合肥人爱喝茶。而喝早茶,茶叶要瓜片等绿茶,水要现烧开的。喝茶时多爱吃油炸狮子头、油条、锅巴、糯米糍糕等早点,并且还得有茶干、五香蚕豆、花生米或是虾米...
· 安徽历史—合肥历史—激浊扬清看合肥民风(三)
堂倌听见了,以为他们因为生意做的不好而欲寻短见,吓得急忙冲进房中劝阻,进门后方知自己错会了话意,把二人说的“洗”字听成了“死”,虚惊了一场。听了堂倌的疑问,兄弟俩为此也甚为抱歉。兄弟二人回家后将这个故事说与了乡邻,众人也觉得如此说话常易使人引起误会,而且每逢年节这样说话也甚不吉利,于是族中老者从此规定了年节期间,要说“抹脸”、“抹澡”,而不再说“洗”啊“死”的。合肥方言中,还有许多词汇的含义与众不同。例如:说人“撒谎”叫“屁磨”,说小孩在“胡闹”叫“搞脏”,称赞“聪明能干”为“停当”,讽刺“脏、不干净”为“拾弄”;把“吝啬”叫“抠”,把“骄傲、自大”称“烧”,把“精明、机敏”叫“神”;称“有趣”为“得味”,“闲聊”叫“聒淡”,“开玩笑”为“逗猴”,把“瞎说话”叫“诌精”,把“搬弄是非”叫“耖话”,把几个人一起凑份子吃饭叫“打平和”,把“脾气怪”称为“精味”等等。由于清末民国时期,李鸿章的淮...
· 安徽历史—合肥历史—激浊扬清看合肥民风(一)
合肥传统风俗形成于秦,近代只是因袭传承而已,守旧的色彩浓,风气淳。直到现代才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标新立异,移风易俗……如今许多历史遗留的陋俗已近消失,而清新纯美的新风俗正日益风行。合肥人一向重礼貌,“是大还大,是小还小”,“叫人不折(she)本,不过舌头打个滚”,“礼多人不怪,无礼路难行”。合肥人更重规矩,把不分场合、无视对象,指手划脚、随意乱侃视为缺少教养,不懂规矩。“紧睁眼慢张口,神仙难下手”的俗语生动体现了要多听多看,不轻易说长道短的良习。“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路要有正相”,与人说话聊天要注意力集中以示尊敬。起行之时兄长、客人当礼让前行;路遇老弱病残及孕妇、幼儿亦当礼让;二人同行不宜勾肩搭背……谓行出有方,仪礼相当。合肥人好交朋友,而朋友之间又重以信相守、以诚相待,崇尚以“患难识知己”为座右铭。当朋友有困难时必千方百计给予帮助,而对朋友相助则必投桃报李,从不怠慢知己,并乐于济助好友,...
· 安徽历史—合肥历史—源远流长合肥民俗(四)
此事很快传到了民间,包家后人从此便以穿“原服”(旧衣)为荣。而新衣要等下水洗过后再穿,以示不忘旧。本地人也就竞相效仿,久而久之,这一“新衣下水再上身”逐渐成了合肥地区独有的地方风俗。今天我们从卫生的角度看,也应提倡“新衣下水再上身”。衣食住行有禁忌衣食住行,民生之大事,合肥人在这些方面有许多规矩、禁忌。民以食为天,吃是个大问题,而合肥人吃饭的规矩则大有讲究。吃饭忌将筷子插进饭碗里,吃完饭忌将筷子横担在空碗上,忌用一只筷子吃饭,因为这些做法皆与祭祀鬼神的做法相似,谓“倒头饭”,甚为不吉利;吃饭时忌手不扶碗,谓“嗟来之食”;嚼食忌嘴巴发出“啧啧”声,传此与动物进食(“猪嗒食”)有联系;忌筷子敲碗、捣碗底,谓“捣药罐”;忌坐在门槛上,特别是倒坐门槛背对门外吃饭等,谓此为主穷和泄财之举,又称“吃里扒外”;忌两人分食同一个梨,谓“分梨”音同“分离”,不吉。请客坐席忌两方对面坐两人,两方对面坐一人,俗...
· 安徽历史—合肥历史—合肥赋
淝水之战,万古名典,合肥之谓,千岁云烟。东西汇流,合而《水经》之注,归异出同,分而《尔雅》之缘。斯地扼淮右之襟喉,镶江南之唇齿,瞻千樯之鳞次,聚商贾之辐辏。斯城流火丹云,凝脂素胭,安石榴之红火,炫丽纷繁,广玉兰之皓洁,流芬唱晚。霞霓氛围,喧闹大地,皎白端庄,势拔长天。到处嫣红,朱花与青实对恋,四处芬芳,白云共阔叶互绚。妙哉!小乔初嫁之羞涩。美哉!西施出浴之柔曼。因之而诵,以为怀恋。辞曰:合肥,历史悠久焉!巢湖之波,潋滟于南,古郡之所,江淮之间。历卧薪之尝胆,阅吴楚之烽烟;谈笑周郎赤壁,风吹火烧战船。英雄豪气,试比长短。览隋唐之故地,忆牛皋之大战。徐将军之浩气,张好古之谪贬。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左君弼之聚义,张献忠之克垣。风风雨雨,云雾弥漫。江忠源之自溺,陈玉成之开颜。乃至革命军之北伐,蔡炳兴之抗战。渡江战役,千舸扬帆,祖国建设,万马犹酣。九州战略之要地,中华形胜之家园。改革开放,乡野扬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