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历史—皖史风云—安徽绩溪姓氏来源汇总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42
转发:0
评论:0
安徽历史—皖史风云—安徽绩溪姓氏来源汇总,胡氏4支4次迁入。东晋大兴元年(318),散骑常侍胡焱镇守新安,咸康三年(3

  胡氏4支4次迁入。东晋大兴元年(318),散骑常侍胡焱镇守新安,咸康三年(337)从濮阳迁家龙川(大坑口),世称“龙川胡”;唐大中五年(851),散骑常侍胡宓持节歙州,从濮阳迁家乌聊山,宓子治,居家华阳镇。宋时,胡舜陟官徽猷阁待制,封金紫光禄大夫,厄称“金紫胡”;北宋开宝年间,胡延政知绩溪县事,赐居通镇,改名胡里(今湖里)。延政之父胡昌翼,系唐昭宗李晔幼子,襁褓中遇朱温之祸,父托孤婺源考川胡三,携归抚养,遂从胡姓。唐时取士,以诗赋取者谓之进士,以经义 取者谓之明经。昌翼于后唐同光三年(925)登明经,后世称“明经胡”,俗称“李改胡”;宋朝南渡时,湖州乌程胡清迁家高车。元末,其裔迁居县治遵义坊,世称“遵义胡”。明正德年间,胡松任工部尚书,其裔又称“尚书胡”。胡氏为绩溪最大姓氏,分布县内70多处村镇。上庄、宅坦、湖里、上胡家是明经胡聚居大村;大坑口、株树下是龙川胡聚居村;金紫胡、遵义胡之要居城内及岭南乡村。 

  汪氏南朝宋大明年问(457至464),军司马汪叔举游览名胜,沿登源河上行,抵瀛洲,爱其山水,由始新(今淳安)迁家定居,取名汪村(大庙汪村)。五世汪华有8子,后裔众多,渐成县内大姓,分布50多处村镇。尚田、孔灵、坦头、余川是汪姓聚居大村。 

  任氏南宋梁天监年间(502至519),新安太守任方,自山东博昌迁家华阳镇。后裔分迁西川(今胡家乡西坑村)、扬溪。

  耿氏南朝粱大同五年(539),工部尚书耿源进同弟汝进从淮滨迁家仁里。明末,其裔迁鱼龙川。 陈氏南朝陈文帝第四子伯固封新安王,居家新安。陈亡,伯因子陈监避难居上溪山(今上金山)。唐末,其裔迁蜀马。陈姓今分布蜀马、蜀水、高山、沙坝等10余村。 

  叶氏唐朝中叶,叶武安从歙县蓝田迁居东村(今东坡村)。今分布东坡村、镇头、岭脚等村。

冯氏唐咸通六年(865),歙州刺史冯子华长子延普,偶至白沙,爱其山色,筑室定居,以山东老家村名定名冯村。冯姓分布浩寨、冯村、华阳、方村、新川等10多处村镇。 

  高氏唐乾符二年(875),金陵高戬任绩溪县今,其时黄巢起兵,中州骚动,高戬任满,遂家居绩溪。高姓分布华阳、花根、祝三、高村、万富山、尚村等28处村镇。

  周氏唐广明年间(880至881),歙州刺史周□避战乱,居虎头山,取名周坑。后裔 蕃衍,成为绩溪大姓,分布华阳、竹里、梅好、大石门、校头、鱼龙川、三亩丘、坞口、冷水、庄川等31处村镇。

  程氏5支5次迁入。唐光化庚申(900),金乡令程药迁家程里(今仁里);宋天圣年间(1023至1032),程大忠从河西迁家市东,旋迁洪上塘;咸淳年间(1265—1274),程宏祖从槐堂迁家仁里;元初,篁墩程淳五入赘八都后岸柯氏,居产瑞川(板树坑)。后裔有复为程姓;明永乐十年(1412),程文贵从歙县富饶迁家坦头岭(今株树下),数年后迁古塘(今北村)。程氏是绩溪大姓,分布华阳、仁里、楼基、镇头、北村、上坞等56个村镇。

  葛氏唐天祜年间(904—907),句容葛晋任绩溪主簿,迁家泉塘(今扬溪西山下)。一说,后唐天成年问(926—930),句容葛任祥任绩溪主簿,其于念七,居家泉塘。葛姓今分布华阳、扬溪、葛里、水村、汪家店、葛家湾等村镇。

  洪氏南唐时,洪钦从婺源迁入,居横城(今瀛洲乡横形)。后裔分布石kua、坦头、岭下、大岭脚、潭村等26处村庄。 

  曹氏2支2次迁入。唐末,青州曹尚贤避地休宁,传4世,其裔迁绩溪yu岭北;宋初,曹仲珍由婺源迁入,居旺川。曹姓分布旺川、花楼、莲坑等地。旺川是曹姓聚居大村。 

  戴氏宋乾德年间(963—968),汀州通判戴杰迁家绩溪新华乡(今大谷)前山里。戴氏后裔分布华阳、戈溪、镇头、万富山等18处村镇。

  柯氏宋至道年间(g95至997),池州何海任绩溪教谕,爱yu岭山水。任满、徙居修仁乡后岸(今属上庄村),传10世,其裔柯昭迁瑞川(板树坑)。一说,何海于淳化年间(990—994)由池州建海(今东至县)迁后岸,十世孙柯昭于元初迁板树坑。 

  方氏宋雍熙年间(984至987),方澄(《城南方氏宗谱》作方蕴)知绩溪县事。咸平二年(999),从歙县东乡迁家浒里。后裔蕃衍成绩溪大姓之一,分布华阳、浒里、灵山下、方家湾、冬青岭、逍遥、党坑等38处村镇。   
王氏4支4次迁入。宋时,王宣五、王霸从祁门苦竹庵迁入,居龙溪(今校头北部);元初,王桂三从歙县潜口迁入,居西墓坦;元朝元统三年(1335)王重庆任绩溪教谕,从淳安屏山迁家居水云(清乾隆后改名水村);清初,王承会从淳安马山迁入,居王仙庄。王姓今分布汪村、水村、扬溪、寺后、下溪、王仙庄等20多处村镇。 

  倪氏宋景祜年间(1034至1038),倪世宁由婺州迁居长川(今长岭)。

  许氏3支3次迁入。北宋中期,许琦从歙县方原迁入,居南关(今县城南大街)。明初,一户许姓外甥过继余氏娘舅,其次子复原姓,称余许。后裔余、许合祭一祠,同排行。今(余)许分布华阳、水村、梓舍干、许家庄(中团村)等村;北宋末,许运从歙县方原迁入,居云川桥杏梅园(今霞水村);南宋初,金兵南侵,许耕乐从青阳迁入,居金沙。许姓(含余许)分布华阳、水村、坎头、金沙、葛里、铁坞、尚村等28处村镇。坎头、水村是许姓聚居大村。 

  章氏宋崇宁年间(1102至1106),从事郎章运由昌化览村迁家瀛川(今瀛洲)。后裔蕃衍成为绩溪大姓,分布华阳、瀛洲、湖村、鸭子庄、和阳坞、东干等24处村镇。瀛洲、湖村是章姓聚居大村。 

  俞氏2支2次迁入。宋时,俞俊明知绩溪县事,任满,居西川,旅迁虹桥(今横形头);居住和阳乡平坑的俞氏,系清乾隆年间从旌德迁入。 

  张氏南宋初,张八五、张万二从歙县迁家绩溪县治北门。后裔分布华阳、东村、石kua、朗山上、下村、沙坝、六亩丘等48处村镇。 

  邵氏宋绍兴年间(1131至1161),邵百二从歙县井潭迁入,居隐川,其子迁纹川(伏岭下)。后裔分布伏岭下、塘塍、清潭下、岭前、岭脚下等15处村庄。伏岭下,邵姓聚居,是绩溪最大自然村。

  姚氏南宋初,姚佛保从建平(今郎溪)迁入,居市东。后裔分布大石门、塘塍、里庄等村。

  舒氏南宋初,舒恕四从歙县舒村迁居县城。后裔分布华阳、西川、东坡村等20多处村镇。 

  包氏南宋初,包拯六世裔包聚和避金兵,从合肥南迁,辗转定居朱显。后裔居钱家坞、下村党、凹塘。 

  吴氏3支3次迁入。宋乾道九年(1173)吴景文自歙县富饶迁居县治眉山。四世孙吴通迁扬溪。后有迁居旌德、歙县、休宁、杭州、嘉兴、福建等地;元中叶,吴智庐从歙县张潭迁入,居吴家坑;元代,吴大宝从休宁迁入,居十里牌。今吴姓分布华阳、高迁、龙丛、扬溪等l0多处村镇。 

  唐氏2支2次迁入。宋淳熙三年(1176),唐汝淳任绩溪教渝,从福建迁居城北崇贤坊;明初,唐讨得从徽州府(歙县城)南街迁入,居城内。唐姓分布华阳、暮霞(今唐家村)、霞水村、坦头、寒荻坞、金冢等l0多处村镇。 

  何氏3支3次迁入。宋咸淳年间(1165至1174).分水(今属桐庐)何栖凤任绩溪县丞,后调昌化县丞,赴任途经荆州,爱其山水,赞为“别有天地”,辞官后,居家荆州。后裔居梅树下、松姻堂;西降村何氏,系何喜宗于元末从徽州(歙县)城北迁隐塘。清初,其裔何长金迁西降;清初,桐庐一何姓小贩到绩溪卖小鸡,见城南荷花塘一带荒土肥沃,遂定居开垦,后成村.名荷花田干(今名何川)。 
  黄氏元大德八年(1304),黄文四从歙县迁居东关。后裔分布华阳、庄川、方村、石金山等18个村镇。  
潘氏元初,从昌化县唐昌迁入,居潘家(今家朋乡周村)。今和阳乡榧树坑是潘姓聚居村。 

  李氏2支2次迁入。元中叶,李婆保从旌德南门迁入,居嗣川(今寺后);明洪武年间,李思和从歙县狮塘迁入,居脚山底。 

  姜氏元至正年间(1341一1368),姜宸从淳安卢溪迁入,居高车。 

  朱氏元末,朱大同从歙县篁墩迁居八都王陵头(今上庄桥)。明初,其裔迁朱家。 

  石氏元末,石荣禄从歙县石家坦迁居七都旺山(今石家)。 

  余氏元末,余天伦从歙县余岸迁居石榴村。明初,继许氏外甥为嗣,后余姓与余许台祠。余姓后裔今分布华阳、yu溪口、水村。 

  郑氏元末,郑关师从歙县城西南隅十横街迁居县城。 

  董氏明初,董尚烈从歙县富埸迁居石克勤克坎坞。其次子迁居枫树坞。 

  金氏明初,金满寿从歙南白石源迁居罗川(今罗坑)。 

  宋氏明初,宋高良从歙县上丰迁居六都东干(今宋家)。 

  丁氏明代,丁齐宝从旌德迁居上丁村(今荆州乡石川)。后裔散居横坞、大坑口。 

  江氏明代,江思礼从婺源松关迁入。后裔居十里岩、茭塘、坑上等村。 

  凌氏明宣德年间(1426—1435),凌道义从歙县沙溪迁居十里岩。后裔散居坡川山、丛山关。 

  纪氏明宣德末,纪新富从歙县大川迁居水浪头。 

  鲍氏明正统年间(1436—1449),鲍关德从歙县棠樾迁居七都上村(今鲍家)。 

  路氏明正德年间(1506—1521),迁居善川(今近坑)。 

  穆氏明正德年间,穆长元从临安迁居穆川(今木料坪)。 

  邬氏明正德年间,迁居坳上(今伏岭乡凹上)。 

  昌氏明代中期,昌社孙从歙县迁居杨滩。 

  喻氏明代中期,喻智从鄱阳迁居兰川(今南坑)。 

  吕氏明代中期,吕聪二从旌德迁居七都高旁上。后裔迁阳川(今吕家碓)。

  赵氏明代中期,迁居临溪。后分迁门正坞。 

  成氏明代后期迁居伏岭上村。 

  殷氏清初,殷明琪从歙县上里迁居坎头。 

  孙氏清初,孙益振从歙县坑口迁居永祥坑(今隐川)。后裔于嘉庆五年(1800)迁荆州石园(今石桥头)。分支居孙家。 

  钱氏清雍正年间,钱必廷从昌化源头迁入荆州。今钱姓居沙坝、老屋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皖史风云—安徽历史风云:捻军起义
捻军起义是爆发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捻军是19世纪初开始活动于皖、鲁、豫一带的农民秘密组织。所谓“捻”,即农村迎神赛会时要搓捻子燃油,因此得名。他们活动分散,每一股称为一捻,少则几人、几十人;多者不过二三百人。越是荒年,人数越多,“居者为民,出者为捻”,多是一些生路艰难的农民群众。清政府虽然一直严禁结捻,但是由于捻党是分散零星的武装活动,所以还没有把它视为大患。1853年太平军北伐时,淮河两岸的捻党纷纷响应。可惜太平军没有很好地发动和组织他们,捻党仍然是半农半兵、各自活动的战斗力量。1855年黄河大决口(开封以东铜瓦厢),下游改道北流,入大清河。鲁西南以及皖北、苏北灾害十分严重,农民更加饥寒交迫。同年,捻党首领们在安徽雉河集(涡阳)会盟,推举张洛行(张乐行)为盟主,号“大汉盟主”,有几十万捻党承认他是领袖。从此,张洛行统一指挥下的捻军,成为太平天国在北方的友军。捻军的活动使清朝...
· 安徽历史—皖史风云—安徽历史风云:顺昌之战
“顺昌之役,敌震惧丧魄,燕之珍宝悉取而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顺昌,即今安徽阜阳。顺昌之战是南宋初抗金重要战役之一,由著名抗金将领刘锜指挥的这一战斗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城邑防御战争。整个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40年五月二十五日至六月一日,历时6天,经过三次战斗,击溃金军的前锋部队;第二阶段从六月七日至六月十二日,历时6天,刘锜率全城军民与金兀术亲自率领的金军主力决战,取得了顺昌保卫战的最后胜利。1127年,金朝统治者灭亡北宋后,不断发兵向江南侵扰,宋统治者一味逃跑,不敢抵抗,但黄河两岸的广大爱国军民在抗战派将领的率领下以各种形式给金军以沉重的打击。南宋抗金战争到建炎四年(1130年)时,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南宋的变化,金军的精锐部队接连受挫,战斗力大大削弱。绍兴五年(1135年),金军与伪齐联合攻宋遭到失败,更加暴露了金军的虚弱情况。但尽管如此,宋高宗仍一心一意与奸臣秦...
· 安徽历史—皖史风云—安徽历史风云:柘皋之战
柘皋之战是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名义上由张俊指挥的宋军在这次战争中先胜后败。战争结束后,金军退淮北归,宋军也退到江南,宋朝廷与金统治者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底,随着岳家军班师,中原地区乃至淮东地区的抗金战争都已结束。金军统帅兀术在这年秋冬之交到燕京朝见了金熙宗,随即返回开封,开始点检粮草,调集兵马,准备以重兵南侵淮西。宋朝在淮西有三支大军:淮西宣抚使张俊8万人,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3万人,淮北宣抚判官刘锜2万人。兵力虽众,但战斗力不强。金军从1140年底开始逐步由开封附近诸地向南移动。绍兴十一年(1141年)正月中旬,兀术、韩常等人的部队越过淝水,攻占寿春。二月三日进入庐州。当南宋朝廷得知金军抵达庐州界的消息之后,急忙发给岳飞一道手诏,命岳家军前往江州,乘机照应,以使金军腹背受敌。同时,岳飞也向朝廷建议,乘金军主力南侵淮西之机,岳家军可再度长驱中...
· 安徽历史—皖史风云—安徽历史风云采石大战
—一六一年,金主完颜亮率兵六十万,大举进攻南宋,想一举灭掉宋朝。完颜亮率兵从寿春一带渡过淮河,首先进攻庐州(合肥)。宋将王权连夜南逃,先逃到和州,又从和州逃到长江南岸,他带着将士争渡长江,全军将士淹死大半。踞守在扬州的老将刘也被迫退至镇江设防。完额亮挥军南下,直扑长江北岸。宋高宗见势不妙,想逃往海上,宰相陈康位竭力反对。高宗不得已,命李显忠接替王权,同时派中书舍人虞允文到采石犒师。虞允文从建康(南京)赶到采石,见王权部还剩下一万八千多残兵,士气低落。而接替王权部李显忠尚在池州,军无主帅。江北的金军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扎营在江口,渡江之战迫在眉睫。在这万分艰危之际,虞允文毅然担起接挥重任。他召集将士,晓以报国御侮的大火,将士投入战斗。十一月八日,完颜亮指挥金兵从横江渡江,想夺取采石。虞允文指挥宋军,用事先准备好的蒙冲舰和霹雳炮对付金兵。金军兵多船小,连划桨都感到不便,遇到宋军的蒙冲舰,无法招架,...
· 安徽历史—皖史风云—安徽历史风云红巾军之战
红巾军起义是爆发于元末的一次农民战争。元朝后期,以蒙古贵族为主的统治阶级,对各族特别是汉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十分残酷。他们疯狂地兼并土地,把广阔的良田变为牧场,如大臣伯彦得赏赐土地就达2万顷。大地主“广占土地,驱役佃户”,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婢。官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20倍。元朝统治者挥霍无度,到处搜罗民间美女,天天供佛炼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滥发货币,。加上黄河连年失修,多次决口,真是民不聊生,出现了“饿死已满路,生者与鬼邻”的悲惨局面。反抗的烈火在人民心中燃起。社会上流传着“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歌谣。在这种情况下,刘福通遂利用白莲教和弥勒教暗暗串通穷人。1351年,元朝政府强征农民15万人挖黄河河道。监督挖河的官吏乘机克扣河工“食钱”。河工挨饿受冻,群情激愤。刘福通派了几百名教徒作民,在工地活动,传布“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歌谣,暗中凿了个一只眼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