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微州文化—徽州文学—二十世纪徽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9
转发:0
评论:0
微州文化—徽州文学—二十世纪徽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继甲骨文、敦煌文书、大内档案和秦汉简帛之后,中国历史文化的又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继甲骨文、敦煌文书、大内档案和秦汉简帛之后,中国历史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徽州契约文书开始大量发现和流传。从此,利用徽州契约文书,结合家谱和其他文献资料,综合研究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徽学或称徽州学便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附图片1张)(学术百年)卞利   ①  徽州地处安徽南部,这里层峦叠嶂,万木丛生。境内新安江、阊江等河流与浙江和江西等地相通。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使徽州历史上很少遭受战乱的破坏,直接为徽州文化的发展和原始资料的保存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徽州是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山区之一,西周时期即已产生了高度的青铜文明。三国孙吴时期,世代居住于此的土著山越人被征服,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从此,徽州的封闭之门被打开,一批中原世家大族为躲避北方连绵不绝的战乱,纷纷迁徙至此定居。中原世家大族定居徽州,促进了徽州山区经济的开发,同时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他们还积极扩大和巩固势力范围,强化宗族观念和意识,从而最终形成了聚族而居的局面。这些移民同徽州原有的汪、程等当地大姓,外加居官此地因爱其山水之美而定居者,共同创造了底蕴丰厚的徽州文化。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徽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为寻求出路,徽州人大量外出经商,形成一次大规模的向外移民高潮,徽商也因此成为明清商业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地域性商帮群体。徽?quot;贾而好儒",重视商业合同与契约文书的作用,重视家族谱牒的修纂,加上长期养成的收藏文书与原始资料的优良传统,以致为我们留下了数十万件的各种契约文书。  徽州一向有重教兴文的传统,读书入仕之风极盛。唐宋以来,人才辈出,尤其是南宋出现的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安理学,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更是成为官方的指导思想。徽州人尊崇朱熹理学,事事恪守文公家礼,这就使得徽州历史文化深深打下了朱熹开创的新安理学的烙印,徽州也因此赢得?quot;东南邹鲁"的盛誉。

  徽州还有好讼、"健讼"风气,凡事皆以文字记录下来,举凡土地买卖、租佃、借贷、典当,甚至家庭的分家等等,都要以文书的方式加以记录,以作为凭证。徽州留存下来的数十万件各种契约文书,就是徽州重视文化和知识积累的一个集中表现。也正是由于这些契约文书的发现,直接促成了徽学的产生和形成。  ②

  徽学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年。如果将1907年黄质在《国粹学报》上发表《滨虹羼抹》一文算作二十世纪徽学研究发端的话,那么,从那时至今,徽学研究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

  概括而言,二十世纪徽学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07-1949年是徽学的萌芽发端时期;1949-1976年为徽学研究的基本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其间"文革"十年,徽学研究几陷中断;1977年至今为徽学研究的第三个阶段,这是徽学研究的复兴与繁荣发展时期。

  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徽州历史人物和地方文化受到了特别的关注。清末民初和抗战时期,人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徽州抗清义士金声身上,他的抗清自卫活动以及思想和学术等都在研究之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微文化―徽学―二十世纪徽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继甲骨文、敦煌文书、大内档案和秦汉简帛之后,中国历史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徽州契约文书开始大量发现和流传。从此,利用徽州契约文书,结合家谱和其他文献资料,综合研究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徽学或称徽州学便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徽州地处安徽南部,这里层峦叠嶂,万木丛生。境内新安江、阊江等河流与浙江和江西等地相通。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使徽州历史上很少遭受战乱的破坏,直接为徽州文化的发展和原始资料的保存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徽州是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山区之一,西周时期即已产生了高度的青铜文明。三国孙吴时期,世代居住于此的土著山越人被征服,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从此,徽州的封闭之门被打开,一批中原世家大族为躲避北方连绵不绝的战乱,纷纷迁徙至此定居。中原世家大族定居徽州,促进了徽州山区经济的开发,同时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他们还积极扩大和巩固势力范围,强化宗族观念和意识,从而最终形成了聚族而居的局面。这...
· 微文化—徽学—二十世纪徽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继甲骨文、敦煌文书、大内档案和秦汉简帛之后,中国历史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徽州契约文书开始大量发现和流传。从此,利用徽州契约文书,结合家谱和其他文献资料,综合研究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徽学或称徽州学便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徽州地处安徽南部,这里层峦叠嶂,万木丛生。境内新安江、阊江等河流与浙江和江西等地相通。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使徽州历史上很少遭受战乱的破坏,直接为徽州文化的发展和原始资料的保存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徽州是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山区之一,西周时期即已产生了高度的青铜文明。三国孙吴时期,世代居住于此的土著山越人被征服,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从此,徽州的封闭之门被打开,一批中原世家大族为躲避北方连绵不绝的战乱,纷纷迁徙至此定居。中原世家大族定居徽州,促进了徽州山区经济的开发,同时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他们还积极扩大和巩固势力范围,强化宗族观念和意识,从而最终形成了聚族而居的局面。这...
· 微州文化—徽州文学—微州文化—徽州文学—(2)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徽州位于黄山脚下,古称新安,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建徽州府,遂得名。范围包括今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及黄山区的一部分,以及现属于安徽省宣州地区的绩溪县、属于江西省的婺源县。徽州社会和文化是在南宋以后崛起,明清时达到鼎盛与繁荣,清末以后衰退的。历史上有纷呈的学派与流派,内容几乎涵括文化的所有领域。其文风昌盛、教育发达、人才辈出,自宋至清,徽州共建有书院、精舍等260多所;社学明初有462所,...
· 微州文化—徽州文学—徽州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3)
徽州文化的基本内容徽州文化在南宋崛起之后,经元时的发展,至明清,其发展已达到充分化,体系完善系统,内容深刻先进,特点鲜明典型,其辉煌性、丰富性,至少是表现在:其一,南宋以后,徽州人几乎是在文化的所有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在文化的许多方面都有深刻的创造与发展,以至形成了各自有着自己风格与特点的流派。如商业经营上有著名的徽商(后文在述)。哲学上有新安理学,它亦即朱子之学,其开山祖即朱熹本人,主要代表人物有婺源的程洵、休宁的程永奇、汪莘及程大昌等,渊源流长,"在明清,朱子之学行天下,而讲之熟、说之详、守之固,则惟惟新安之士为然。"(3)考据学上有徽派朴学亦即江戴朴学(江即江永,婺源人;戴即戴震,屯溪人),它作为乾嘉学派中的皖派,影响极大,清江藩评价说:"三惠之学兴于吴,江永、戴震继起于歙,从此汉学昌明,千载沉霾,一朝复旦。"(1)绘画上有新安画派,歙县江韬(即浙江)被认为是其祖师,近代有歙人黄宾虹...
· 微州文化—徽州文学—徽州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1)
徽州文化的来源当然,严格意义上的"徽州文化"概念与"徽州历史文化"概念是不同的,后者的外延更为广阔,而前者只是后者发展的一个阶段。我们要清晰"徽州文化"的概念,了解徽州历史文化的过去及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徽州历史文化应是指所有发生、存在于徽州地域内的文化,它渊源流长,其发展至少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早期江南越文化阶段,时间当为从远古至春秋战国。徽州早期生活的是越人,越人一般是指那些善于使用"这种劳动工具的人的群体,他们是由华夏的炎黄族系和东夷的太少嗥族系中分离出来的,最初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后与炎黄、东夷部落争斗,形成大小不一、互不相属的"百越"部落。徽州大地上的越人是属于哪一支越,目前还难考,但他们在徽州土地上生活并创造了文化这是肯定的。我们考察徽州历史文化的发展就是把徽州历史文化从母体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分离出来。从目前我们已掌握的材料以及众多徽州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新洲遗址、下冯塘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