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徽州文化—民风民俗—徽州民俗中的谐音文化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21
转发:0
评论:0
徽州文化—民风民俗—徽州民俗中的谐音文化,徽州民俗中的谐音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谐

  徽州民俗中的谐音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谐音是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或词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然而徽州民俗中的谐音文化除了字、词谐音外,还有美术语言谐音、行动语言谐音和物体语言谐音等多种表现形式。这些谐音文化全都打上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民俗烙印,成为徽州民俗中的闪光点,使徽州民俗韵味顿增、魅力平添、美学价值更大。
  徽州婚俗上的谐音文化
  这种谐音文化贯穿于徽州婚俗的全过程:媒妁之亲初定之后,男方要向女方派送提亲礼金,古徽州的礼金数字一般送108元或128元,取“8”的谐音图个“发”家之吉;新娘离开娘家时要行“过炉”仪式,即由家人背着从家中锡炉子里烧着艾叶的香气中跨过再到祠堂上轿,“艾”、“锡”谐音“爱媳”,是一种祈愿和嘱咐;新娘花轿进入男方祠堂后,要行“过袋”仪式,即地上两只青布袋,新娘踩着青布袋而行,当新娘踩上前一只青布袋时,后边一只青布袋便被两名傧相掀起从新娘头顶翻过,口中高喊“一袋(代)传一袋(代),一袋(代)高一袋(代)”,如此周而复始直抵祠堂门口,这里的谐音文化则是一种美好的祝福;进入洞房后,要将新娘嫁妆中的男、女新鞋各一双置放在床前,谐音“同鞋(行)到老”,因为在徽州方言中,“鞋”与“行”同音;闹洞房时的“撒帐”仪式,依次撒向婚床帐幔的物什是红枣、染红壳的生花生、桂圆和生瓜子,谐音“早生贵子”,用的是物体语言的谐音,表达的是一种良好的祝愿。
  徽州年俗上的谐音文化
  在所谓“一夜分两年”的除夕晚宴上,徽州人家年夜饭宴席上的鱼一般是筷子点到为止并不下筷的,谐音寓意“年年有鱼(余)”;除夕之夜孩童不慎砸坏了碗、碟,大人们非但不责怪,反倒要笑称“碎(岁)碎(岁)平安”;大年初一大拜年,家家都会捧出一道由红枣和板栗做成的“枣栗茶”,谐音祝福“早利”、“早早得利”。即对于青少年来说,这里边则还有一层过一年大一岁“早立”成人的意思;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时间里,古徽州人家一般是不煎炒菜肴的,取的是谐音“忌吵”以求家和万事兴。
  徽州商俗中的谐音文化
  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商俗中的谐音文化很有意思,比如:徽商店铺全用小青瓦、白粉墙建筑,谐音寓意“清清白白做生意”、“笔笔账目一清二白”;徽商人家的茶几上,大多摆设石榴果盘或瓷器石榴工艺品,谐音寓意好客的徽商对于客人“实实在在的挽留”之情;徽商在各地从事着诸多门类的生意,惟独不会从事的生意就是茴香,这是徽商商俗中的禁忌谐音,茴香——回乡,饱受商旅之累、思乡之苦的徽商不愿触物思乡情影响商务,同时,叶落归根、回报乡梓是徽商恪守的美德,谁也不肯把“回乡”之美卖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徽州文化—民风民俗—慢话伏日
何为“伏”,它的含义是什么?颜师古注《汉书》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开,故为臧伏,因名伏日也。”人们称“伏”一般叫“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时间通常在农历六月。每一伏各占十天。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病菌瘟疫流行,高温令人中暑,所以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使天只有三时而无夏,则人之死也必稀。”古代的人们为了战胜酷暑与疾病,有“闭伏”之说。《后汉书》说:“六月己酉,初令伏闭尽日。”这就是说,伏里放假,便是最好的养生。古代伏日风俗伏日饮食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南朝梁宗...
· 微州文化—民风民俗—徽州服饰
徽州服饰明代以前,徽州以自织麻布为衣,多为黑、白、兰三色,衣制长期不变。宋代,深山老百姓还有以纸为衣的。清代,男着大襟长衫或对襟短衫,女穿大襟中长褂,男女均穿大腰折叠式筒裤。女装样式稍有不同。休宁、歙县近浙江,祁门、黟县近江西,绩溪、旌德、太平近宣州,石台近安庆。百姓习尚简朴,富商偏于奢侈。民国后期,城镇富家男子始穿衬衣,西裤和中山装,女子时兴旗袍和短裙。建国后,长衫逐渐消失,衬衣、西裤和中山装流行。乡村年长者仍习惯男着对襟短褂,女穿右开襟衫褂。近年来衣着已日趋多样化。长袍马褂:旧时徽州男子服饰习俗。长袍与马褂均为盘领、窄袖。长袍为大襟。马褂是对襟,大都有马蹄袖。马褂以直筒呢、黑花绸缎为多,与蓝色、朱青色、灰色长袍配套,显得庄重大方。也有马褂、长袍相连的“两接头”形式,这种形式的长袍只有下半截,用扣子扣在马褂的下摆内,酷似战国时流行的“战衣”。端午衣:每年端午节,徽州家家户户都要为小孩子制...
· 徽州文化—民风民俗—乞巧习俗
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是天上神仙世界中的巧妇。传说她纤纤玉手,飞舞金梭,能织出彩霞般的锦绣。这天成的女工,当然是人间女子向往的。七夕乞巧的节俗,当然是在民众的这种心理动机中生成的。关于乞巧的起源,东晋葛洪的〈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关于乞巧的方式,则是历代有翻新,各地有不同。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
· 微州文化—民风民俗—徽州宅居
徽州宅居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雨水通过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一般是一个家庭之系住一进,中门关闭,各家独户过日子。中门打开,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徽州山区气候湿润,人们一般把楼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栖息之处,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遗风。楼上厅屋一般都比较宽敞,有厅堂、卧室和厢房,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朝北居:假如不是地形特殊,住屋的最佳朝向,当选择坐北朝南,但徽州明清时期所建民居,却大多是大门朝北。原来古徽人的居住习惯有许多禁忌。汉代就流行着“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究其原因,据五行说法:商属金,南方属火...
· 微州文化—民风民俗—徽州婚嫁
旧时,徽州婚嫁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说媒者一般为年长女性,称“媒婆”。行聘俗称“送担”,女方接礼后当天回礼,婚事即定。迎亲当天,由姑妈或舅妈用两根丝线把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谓之“开脸”,亦称“拉面”。接着便是迎亲,拜堂、闹洞房。婚后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回拜父母,谓之“回门”。此为“明媒正娶”。另有童婚、纳妾、换亲、抢亲、入赘、冲喜、灵前婚等特殊形式。20世纪50年代后,父母包办婚姻逐渐被自由恋爱代替,婚事简办。80年代后,有采取旅游结婚和集体婚礼形式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