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文化—绍兴文化—蠡城罗城宋城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47
转发:0
评论:0
越文化—绍兴文化—蠡城罗城宋城,  今绍兴地区在古代居住着一个称为於越(简称越)的部族。至春秋时期,越以成为列国

   今绍兴地区在古代居住着一个称为於越(简称越)的部族。至春秋时期,越以成为列国之一,而其活动中心尚在会稽山地。越王勾践(勾,本作句)即位以后,才开始将越国的活动中心向会稽山地以北广阔的平原地带转移。
公元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战败,越王勾践入质吴国。公元前490年,勾践被释放回国之后,开始实施其卧薪尝胆、报仇雪耻的大计。首要之举便是在山、会平原上建立都城,作为复兴大业之本。范蠡受命“筑城立郭,分设里闾。”他选择今绍兴城内卧龙山南麓一带为城址,建成一座小城邑,周围长度为二里又二百二十三步,以此作为越国的国都,史称“勾践小城”,也就是后来的山阴城。小城设有陆门四处,水门一处,并在城内及乘周围建造宫台及其他设施。此后,范蠡又在小城附近建筑大城,将今绍兴城内八处大小孤丘连成一片,大城周围长达二十里又七十二步,设陆门三处,水门三处。为了迷惑吴国,城之西北隅不筑城墙,而在卧龙山之巅建立飞翼楼,借以了望吴国军事动静。小城和大城都由范蠡规划设计,故史称“蠡城”。越王勾践就以此为基地,逐步实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兴计划,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攻克吴都,覆灭吴国,并跻身中原诸侯列强。
《吴越春秋》有云:“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明”。当年范蠡先后分别建造的小城和大城,其实就是越王君臣专用的宫城和供子民生息的外城。小城和大城,大体上就是后来的绍兴府城的范围,其遗址今犹可寻。
隋开皇十一年(591),越国公扬素镇守越州,采羊山石及东湖石对原越国古都、当时的州城进行整修和拓展,设陆门四处,水门一处,城周围长度增至二十四里又二百五十步,史称‘罗门’。杨素又将当年的勾践小城扩建成周长十里的‘子城’,并使子城与罗城相衔接。于是今绍兴城的轮廓基本形成。此后,唐乾宁年间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镣和北嘉佑年间越州知州刁等均对罗城加一修缮。
南宋时期,绍兴是除了首都临安之外,可与金陵齐名的大城市,当时城市居民超过万户。王十朋在其所撰《会稽三赋》中描写绍城景象说:“鳞磷万户,龙吐戒珠,龟伏东武,三峰鼎寺,列峰屏布,草木茏葱,烟霏雾吐,栋宇峥嵘,舟车旁午,壮百稚之巍亘,镇六州而开府。”陆游在其嘉泰年间所撰《会稽志、序》中则谓;“今天下巨镇,惟金陵与会稽耳。荆、扬、梁、益、潭、广皆莫敢望也。
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绍兴知府吴烙整修府城。十六年(1223)年,知府汪纲按罗城规模重加缮治并修诸城门,史称“宋城”。其时设水陆城门共九处,依次为东面的都泗门、五云门、东南的动郭门、稽山门,南面的植利门,西面的西偏门、常禧门,西北的迎恩门,北面的三江门。同时新建或修建城内主要街道、河道、桥梁、新建或扩建驿亭、库房场局等。城内的厢坊建置和街道布局则重新加以调整,分为五厢九十六坊,今绍兴城内一些街坊名称的都是从这时候流传下来的。
南宋之后,历代对宋城都有修茸。至民国时,城墙渐倾,但尚未保存完整 ,总长13566米。1922年,因修建萧绍公路,拆除西郭门至昌安门段城墙为路基。1931年,拆除西郭、昌安、都泗、东郭、植利、西偏等水城门,以便交通和引排水。1938年,拆除其余城墙。50年代,以城墙基址为路基开辟环城公路。今绍兴环城公路与旧时罗城城垣基本相合。
据查考,我国建立于春秋时期的140多座诸侯城市中,如今仅存苏州、曲阜、洛阳、开封、太原和绍兴等六处。而城市现今仍大体坐落在当年始建时的城址上的,唯有苏州和绍兴两处。从公元前490年范蠡城算起,绍兴城存在的历史已将近25个世纪,其重大历史文化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文化—绍兴文化—越瓷
【越瓷】绍兴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成熟于东汉,兴盛于唐。唐宋时期,越瓷品类丰富,制作精湛,有"类玉"、"类冰"之誉。唐朝将大批越瓷从明州(今宁波)港运销亚、非、欧20多个国家或地区,开辟了海上"陶瓷之路"。北宋中期渐趋衰落。1949年后,越瓷又重放异彩。1954年投产的绍兴瓷厂,继承传统瓷艺,研究试制成功了500多个花式品种,年产量5000万件左右,畅销国内,远销30多个国家或地区。1980年试制成功的变色釉瓷器,能变幻14种颜色,1981年获全国轻工业重大科技成果奖。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花边
【绍兴花边】用细纱编织而成。原名"万里斯",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清末传入绍兴,逐渐成为农村妇女的一种家庭副业,是融国外工艺与中国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手工艺品。1949年,成立花边社(后易名花边厂),主产品有万缕丝花边、辫子万缕丝、镶边大套、锭织花边、机织网扣花边等。"万缕丝"和"镶边大套"先后在国内获奖。出口欧美、日本、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少量内销。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三乌
又称“三乌文化”,这一名称由来己久。它是绍兴地方特色的一种产物,具体所指的三乌即: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1、乌干菜——乌干莱又叫霉干菜,因其色黑故称乌干菜。一般用芥菜,尚未抽苔的白菜和油菜等腌制后晒干而成。此菜味道鲜美、吃了开胃,夏天用它做汤佐餐,还有消暑防痧之效,据说多年陈的干菜效果更佳。乌干菜加淡笋,经过加工,称为“干菜笋”,亦有的称“笋干菜”的,用它蒸猪肉,是一道典型的绍兴家乡菜——“霉干菜蒸肉”,当地人则称为“干菜毗猪肉”。此菜肉血红亮、油而不腻,菜含肉油,肉沾菜香,越蒸越糯,其味甚鲜。据传此菜系明代徐文长所首创。2、乌毡帽——该帽因色黑、顶圆、有卷边而得名。用的原料是纯羊毛、染色、干燥、修整等工艺比较讲究,生产过程较复杂,先后要经过三十几道工序。它有隔热、保暖、御寒、避雨、遮阴、当坐垫、防止外伤、不易受潮等多种用途。过去小城镇及农村的男子人人头上都爱戴此帽,夏天戴了凉,冬天戴了热...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的桥
绍兴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据1893年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文明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较,为该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站前的桥梁密度的45倍(该城面积为567平方面积,当时有桥378座,现仅存桥76座),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苏州城内面积21平方公里,清末有桥310座),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绍兴桥梁量多面广,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誉为“万桥市”。在这众多桥梁中,古桥占有很大比例,是国内保存古桥品类、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自适应于小江小河的木梁桥、木拱桥,到适应于大江大河的浮桥,继而发展到梁桥、三边形桥、五边形桥、七边形桥、半圆形石拱桥、马蹄形石拱桥、椭圆...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的灶头
江南比较重视灶间。灶间里的灶头,体量大,功能也比较复杂,一般做得十分考究。其中绍兴民居中的灶头尤为讲究。绍兴家宅中的灶头,分“灶上”和“灶下”两部分,炒菜时须两个人合作,掌勺的在“灶上”,副手则在“灶下”烧火。灶台高约一米余,一般规模的人家用两口锅,叫双眼灶,长度大约一米半。大家会有三口锅,叫三眼灶,长度则可达两米许。这种灶往往在两只锅之间,一前一后有两口很小的锅,叫“汤锅”,烧热水用来洗脸洗碗。但汤锅不用特意去烧。烧饭做菜时的热量就够了。绍兴人有句谚语:“镬里不滚,汤锅里先滚。”意思是说锅里的水未开,汤锅里的水先开了,借意是当事人不说,边上人先开口帮腔,有爱管闲事之意。绍兴人比较节俭,平时往往不特意炒菜,多是烧饭带蒸菜。锅里烧饭,锅上放“饭架”(用竹或木做成的架子),可以把一碗碗的鱼、虾、蔬菜、豆制品之类都放在上面蒸。饭烧好了,菜也熟了。有的用两层饭架,菜碗上再放饭架,上面再放菜碗,堆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